
【江山·根与魂】【云水】壶口瀑布之旅(散文)
一
晨光初照,金黄色的阳光洒在蜿蜒的道路上,伴着清新的空气,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我踏上了前往壶口瀑布的旅程。
壶口瀑布,坐落于山西与陕西的交界,是黄河上唯一的大瀑布,堪称黄河的心脏。随着车辆渐渐接近瀑布,远处传来的轰鸣水声愈发响亮,如一曲激昂的交响乐,预示着即将揭幕的壮观景象。
抵达景区,远远望去,金色的阳光洒在黄河之上,滔滔河水以无可阻挡之势涌向壶口。那升腾起的水雾如烟似霞,那是瀑布巨流撞击岩石所激起的氤氲。
靠近瀑布,其声如雷鸣,仿若万马奔腾,那磅礴的气势让人惊叹不已。黄河之水在这里汇聚压缩,原本宽阔的河床猛地挤入狭窄的峡谷,再由高达数十米的悬崖上倾泻而下,形成一个壶口状,这种奇观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天然画卷。
那水波涟漪中蕴含着的自然力量和千年文脉的交响,我的心跳随着越来越响的水声而加速,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场景——壶口瀑布。
沿途步行于围绕瀑布的栈道上,每个角度都呈现出不同的壮丽景象。从上游远望,黄河水平如镜;而瀑布边缘,则汹涌澎湃。
站在壶口瀑布前,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那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心灵上的洗礼。在这里,人显得是如此渺小,而自然的力量却如此巨大。我仿佛能听到了黄河的低语,它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讲述着生命的顽强,那首悠扬的《黄河大合唱》还在耳边回荡。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出发,带着一丝温柔和静谧,一路百转千回,海纳百川,带着她那沉甸甸的文化遗产和滋养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恩泽,在此处展现出她的狂野与奔放。
此时此刻,我内心犹如翻腾的黄河水,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像过电影,出现各种不堪回首的画面。上千年前,黄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洪水灾害,滔天洪水席卷大地,生灵涂炭,庄稼被淹,房屋被摧毁,人们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在这危难之际,大禹的父亲鲧首当其冲地承担起了治水的重任。然而,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当——主要是堵而非疏,最终导致了失败。
此时,大禹接过了父亲未竟的事业,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经过仔细调查与思考,发现水患的源头,并制定了一套与父亲截然相反的治水方法——“疏导之法”。禹首先着手治理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龙门,即孟门。经过13年的艰苦努力,禹成功地挖开了孟门山,使得河水得以顺利向下游宣泄。水流过后的孟门山露出了一个明显的落差,形成了一个大瀑布,因其形状似壶口,故得名“壶口瀑布”。
作为治水的统帅,大禹亲自操劳,足迹遍及黄河两岸。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留下了千古佳话,体现了一种难以企及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大禹同民众同甘共苦,挖掘河道,疏通水流,最终使得曾经肆意妄为的洪水变得温顺,河水得以顺利归于大海。
大禹治水的故事,不仅是对一个成功治理洪水事件的历史记载,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这段历史传说中,大禹以身作则,科学决策,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治水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勇于开拓进取的缩影。而他的事迹,亦在后世口中不断传诵,成为教育子孙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壶口瀑布亦如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
二
为了和瀑布来一个近距离的接触,我沿着瀑布的栈道下到最底层。水声震耳欲聋,瀑布如怒狮咆哮,水花四溅,溅起几十丈的白浪,只间白浪翻滚,浩浩荡荡地奔向远方。水流在崖壁间穿梭,撞击着岩石,发出沉闷而又激越的响声,尽显黄河之威。我彻底被震撼了。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对话变得格外清晰,每一个心跳都与瀑布的鼓点同步,每一个呼吸都与大自然的节奏一致。
细小的水珠溅到脸上,带来丝丝凉意。那水汽上升,形成了一片轻纱,给这苍茫的黄河景色平添了几分神秘。
看着眼前气势磅礴的瀑布,周围游客也感叹不已。有位年长的游客,竟然滔滔不觉地讲起这个壶口瀑布的来历:这个瀑布与龙王有关,相传在两千多年前,黄河水位高达数百米,龙王爷居住在现今东西龙王山之处。大禹治水凿开龙门山后,水位下降,龙王山露出水面,龙王爷无处藏身,便使尽全力往地下钻,尾巴不断拍打岩石,最终造出了深达几十米的瀑布和长约数千米的龙槽。龙王吐水,使得人民遭受水灾。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后,先派二郎神率九员大将下凡征服龙王,但九员大将被龙王杀死。玉皇大帝大怒,顺手将桌上的茶壶抛出,将龙王收进壶中,囚禁在瀑布之下,就形成了如今的壶口瀑布。
听罢,我不禁感叹,这些传说,不仅为壶口瀑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反映出人与自然抗争的智慧和勇气。
在壶口瀑布面前,我感觉自己就是尘世间的一粒沙,变得微不足道。人在强势的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柔弱。然而,是人类,用他强大的智慧,征服了大自然,征服了各种水患,使它变得温顺,为人类所用,造福人类。我不禁感慨,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就如魏征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言非虚,不无道理。
站在观景台上,俯瞰瀑布全景,那种震撼的力量直透心扉。浑浊的河水夹杂着泥沙,在跌落的瞬间形成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仿佛是大自然手中的画笔,在黄色的画布上挥洒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太阳光线穿透飞舞的水珠,折射出绚烂的彩虹,为这奔腾的黄龙戴上了斑斓的冠冕。
沿着河边的小径前行,脚下的石板路历经沧桑,每一步都踏着岁月的痕迹。河岸上,不时有几只勇敢的鸟儿掠过瀑布,它们似乎也想要探索这黄河之水的秘密,抑或是想在这湍急的河流中寻找一丝生命的启示。
三
壶口瀑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壮观,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意。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见证了黄河儿女的坚韧不拔。
在历史的长河中,黄河水滋养了华夏文明,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诸如:姜尚、刘邦、张良等历史人物,他们的事迹在黄河流域流传。姜尚辅佐周文王,为推翻暴政而战斗;刘邦从汉中起兵,最终建立汉朝,开创了一代霸业;张良以其智谋辅助刘邦,开创了一代霸业。这些英雄的故事,展现了黄河流域作为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黄河瀑布的对岸,是山西境内。古老的村落、悠久的历史以及诸多传说故事,都给这里增添了深厚的文化背景。
据说,抗日战争时期,黄河两岸同样涌现出无数革命英雄,沿黄河流域的军民英勇抗敌,保护家园不受侵犯,展现出中华儿女不怕牺牲,捍卫国家的英雄气概。那时,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就是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动员人民团结一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我还听外爷讲,日军攻入山西,没能进入陕西,除了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供不上,最主要的是面对黄河这道天险,他们束手无策,最终选择放弃。可以说,是黄河这条母亲河,给了陕西人重生的机会。河对面的那一片片巨大的岩石,上面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岩面上,斑驳的水痕讲述着瀑布曾经的澎湃。在这里,时间似乎凝固,历史和现实交汇,让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黄河文明的博大精深。
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流经黄土高原时形成壮丽的壶口瀑布,成为自然界的一大奇观。它不仅以其自然的景观吸引游客,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古代,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历史文人骚客如李白、杜甫等,都曾为壶口瀑布的壮美所折服,留下了不少歌颂的诗篇。这些诗篇不仅是对壶口瀑布美景的赞美,也是对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黄河的雄浑与壮阔,可以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它让我们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像黄河一样,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四
壶口瀑布,不仅被国家评定为5A级景区,还被列为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游客服务中心边上的一个个小饭店,都挤满了观光的游客。他们被当地的美食深深地吸引着,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聆听当地人讲着革命故事,让人沉醉其中。
我也忍不住选了一家饭店坐下来。吃着香喷喷的铁锅焖面,饭店师傅还兴致勃勃地给我介绍着这种传统面食,焖面的烹饪重点在于“焖”字,常以豆角和肉类配以筋道的面条一起焖煮,具有浓郁的蒸汽香味,让人食指大动……听着他专业的介绍,感觉焖面吃起来也格外的香。
当夕阳西下,黄河的水渐渐染上一层金黄,瀑布显得更加温柔而神秘。余晖中的壶口瀑布,像一位老艺术家,用她那缓慢而沉稳的声音,继续讲述着黄河的故事,让每一个静听的游客,都能体会到那份来自大自然的温暖与坚韧。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不仅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更以她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后来者。
壶口瀑布,不仅是黄河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这块厚重的土地上,瀑布的壮美,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佳注脚,向世界讲述着黄河文明的传奇故事,展现着中华民族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