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梨花那么老(散文)

精品 【东篱】梨花那么老(散文)


作者:岚亮 探花,12353.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12发表时间:2025-02-03 08:58:19

【东篱】梨花那么老(散文) 正月初三,我在老屋看见那棵梨树,就不禁又想起了母亲。
   梨树长在小院的矮墙边,比我年长,很老很老了。树杆碗口粗,分三杈,枝条不繁却苍劲,是古兵器巨镗的造型。果实的样子像蒲瓜,熟得晚,味特重,糙而润,浓浓的甜中含着淡淡的涩,是舟浦祖传的老品种,大号叫蒲瓜梨。十四年前,母亲走了。后来,老屋也毁了,但矮墙仍在,梨花依旧。
   直至如今,每当春风来临,这梨树的花朵儿就会悄然开放,粉粉的,莹莹的,那么白,那么凉,如清寒的雪,如恍惚的梦,飘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飘在一个老人的头顶上。这个老人,就是我母亲,她正坐在梨树下纺棉花呢。
   小时候,我家里有俩宝贝:一头大青牛,一辆小纺车。大青牛属于父亲,小纺车的主人当然是母亲。那辆小纺车,是用木头制作的,由车梁、转轮、锭子、摇柄等组成。它本是一件很寻常的农家器具,但当时在母亲眼里,却是异常的珍贵,她日夜离不开它,就像离不开我们六个孩子一样。
   不知是出于爱好,还是因生活所迫,记得童年时代,从早到晚,但凡有点儿空,母亲总是会静静地坐在纺车前纺棉花。母亲的棉,永远也纺不完,既纺自家的,也纺别人家的。每当她摇起车轮,就会发出“嗡儿,嗡儿”的声音,那曲调儿,低低的,绵绵的,像一支古老的乡村民谣,又像“剪不断、理还乱”的无限心事,几许欢乐,几许忧愁。夏星晶晶,如密密的露珠儿闪在朦胧的夜空中,她在纺满天星辉。秋月黄黄,像一瓣熟透的香蕉吊在屋顶的青瓦上,她在纺遍地月色。雪花飘飘,像撕碎的云朵在呼啸的北风中飞舞,她在纺雪影寒光……
   就这样,母亲一直在纺,从一头青丝纺到满头白发,无穷无尽。屋里的嗡嗡声,从春响到夏,又从秋唱到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休不止。
   时光如水,记忆如画。通常,母亲都是待在家里纺棉的,只有到了春天,她才会移步小院。这是母亲的高光时刻。春天的小院,煞是迷人。地面之上,绿了草,染了彩。院角一隅,桃花闹,蝶飞舞。矮墙边,梨花白,雪浪翻。趁春光正好,母亲把阵地转移到小院里来了。她把纺车摆到梨树下,独自坐在春风里,身下垫一块麦秆蒲团,头上顶两重云——一片碧天云,一树梨花云。她气定神闲地,一条腿盘着,一只脚踩在纺车的底杆上,任凭风儿吹乱她的头发,梨花一朵朵落到她的身上。她左手巧巧地捏着棉条,右手轻轻地摇着车轮。那轮子一转,锭子便跟着飞转,纺车就发出了悦耳的“嗡嗡”响。她一手不断地摇着纺车,一手缓缓地往后抽拉线儿,整个身子也随之不断地往后仰着,直至仰到再也不能向后仰了,锭子上就绕满一个穗子了。那姿韵,现在想起来,真是太优美,太曼妙了,宛如白鹤亮翅一样。
   我最喜欢母亲坐在院子里纺棉了,因为她待在家里时,基本上都是沉默不语,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的,而且很容易生气,只有去了小院,她才会开心,遇到个人,便会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花,我们再淘气,她也不骂。一个夏日,我主动帮母亲把纺车搬到院子里,试图讨好她。母亲见了,说,你这是干嘛?我说,墙头上的花开了,你到院子里好纺棉呀。真的,矮墙上有一溜胭脂花,在夏风中烈烈地开了,红如火,紫似霞。母亲笑着说,你傻呀,六月的日头这么毒,你想晒死老妈吗!
   哦,我知道了:万能的母亲并不是神仙,她也怕夏的日,秋的风,冬的雪,她也想永远驻在春天里。
   母亲原本天生丽质,可岁月的霜雪却过早地染老了她的头发,人到中年便鬓角泛白了。儿时,我虽然年少不经事,却也懂得心疼。望着母亲的皱纹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头发一天比一天白起来,我的心里就很疼很疼。我想当然地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那辆纺车造成的,觉得那些一穂穗的线儿都是从她身上抽出来似的,抽得她日惭削瘦,满脸沟壑,白发苍苍,挺不直腰。一次,我拿起锤子,准备把纺车砸了。母亲见了大惊,喝道,你疯了!纺车也敢砸!我说,这纺车害人呢。母亲说,傻话,没了纺车,你们哪来的衣裳穿,有书读!我说,妈,你老是在纺,纺得这么苦,要纺到什么时候呢?她笑道,等你们兄弟姐妹都长大了,妈就不纺了。
   后来,我明白了:白天,她是在纺日子;夜晚,她是在纺岁月。光阴悠悠,我们是在纺车声中成长的。
   在她老人家六十五岁那年,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天,她来城里看我,拎着一个红布袋。我打开布袋,发现里面竟是一床棉纺的被面和床单。不须问,一闻到那熟悉的棉花香,便知是她的杰作。我看了,不由湿了眼眶,说,妈,都什么年代了,你咋还在纺。她说,这东西吧,纯棉的,是给我大孙子的,比买来的要踏实。我说,你老了,就不要再操心了。她说,我高兴呀,实话告诉你,这是我的最后一纺,以后呀,就是你求我,我也纺不动了。其实,此后母亲还在纺,只不过是那纺车声,响得再不像过去那样频繁罢了。她这样一辈子,与纺车成了知音。
   母亲活到八十三岁,她挑了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把自己化作一朵云,羽化登仙了。母亲走了,她的话语如同那“嗡嗡”的纺车声,至今仍在我的耳边回荡。十四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最是断肠处,小院里,梨树下,人面不知何处去,梨花依旧笑春风。时下,春尚早,但思念的梨花早已在我的心间纷飞如雪。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在常人眼中,洁白的梨花,是薄薄的,嫩嫩的,如柳的絮,如玉的蝶,轻盈,飘逸。然而,在我心里,这小院的梨花,却是显得那么老,皱皱的,霭霭的,就像母亲的脸,更像她那苦难而又幸福的泪花。
  

共 21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过年了,作者睹树思人,想起了母亲。老树很老,老树叫蒲瓜梨。母亲离世,而这棵树梨花依旧。作者想起小时候,家中有两样宝贝,一曰大青牛,一曰小纺车,母亲甚爱这架纺车。母亲的时光都交给了纺车,将简陋的时光织成了云锦一般。确切地说,母亲是在这架纺车前慢慢老去的。春天来了,母亲最喜欢的地方就是院落,把纺车也搬到了梨树下,坐在春风里。在作者心中,春天是母亲纺织出来的,母亲的姿容也和春天一样的美,如“白鹤亮翅”。母亲寡言,只有在春天到了院子纺棉,便有了爽朗的笑,为此,作者在一个夏日把纺车搬到了院子,母亲便和作者争执起来,尽管作者理由充分,但母亲考虑得更现实。母亲,并非了能够战胜所有季节的,唯喜欢春天。作者的母亲本是天生丽质,可岁月不饶人,母亲一天天就老了,作者以为是纺车让母亲随之老了,便想把纺车砸乱,母亲见状制止。母亲的话很实在,纺线苦,可等孩子们长大了就有了甜。母亲纺织是在纺着他的岁月时光。作者结婚生子,母亲进城看孙子,居然带着母亲亲手纺织的被面和床单,丝丝棉线,连接着祖孙的情感。母亲83岁那年走了,而梨树还在,梨花依旧笑春风,不禁让人百感交集。梨花很老,这个说法属于作者的,母亲老了,母亲离开了,但她的容貌、精神、灵魂,还在这棵梨树下,与作者眼中的时光齐老。一棵树,一个人,一生的故事,一个让人走不出的院落,在作者笔下,成为情感的漩涡。文章容描写叙述抒情于一体,讲了母亲生活的一个片段,就像一个特写的镜头,将母亲推向我们面前。作者笔下的母亲并非是一些文章里的千母一面,而是极有个性。母亲的语言非常生动,不是鸡汤,她喜欢春天,为子孙操劳等品种,通过描写和细节,一一呈现,母亲的形象精彩而真实。作者将“母亲永远活在儿子心中”的主题做了艺术的表达,可以说是在雕刻母亲的形象。读完,我们便感觉母亲就是那朵梨花,化为一棵梨树,一朵芳香。梨花老了?梨花的确老了,是老母亲的化身,梨花永远不老,因为母亲活在儿子的心中,永远年轻,如果不累,作者宁愿看到母亲永远坐在纺车前。在散文表达手法上,作者追求的是物我同化的境界,梨花喻人,巧构天成。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完全可以和《背影》并论。【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03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2-04 12:13:35
  一颗梨树,一辆纺车,一位母亲,一个长情的故事。蛇年新春,作者在老家残破的院墙边,看到遒劲有力的梨树,睹物思人,怀念母亲。
  
   源于春天的故事,总是自带几分香甜。文字的画面感极强,边读文字,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个温馨的画面。一树梨花如雪,一院阳光融融,母亲坐在纺车前,气定神闲地纺棉,那么笃定那么认真。作为有六个儿女的母亲,但凡有点时间,就会坐在纺车前。从秀发青青纺到满头白发,倾尽一生的时间,母亲把所有的爱与情都纺进了棉丝。母亲纺的是日子,也是岁月。纺的是生活,也是责任。纺的是丝线,也是偏爱,一个母亲对家人专属的偏爱。
  
   一辆不会说话的纺车,陪伴了母亲一生。一颗比作者还年长的梨树,摇曳了母亲平凡的日子。84岁的母亲在一个春天把自己化作了一朵梨花,与云朵融为一体。但年年春来梨花灿灿,朵朵笑意盈盈,那不就是母亲捎来的耳语吗?
  
   “梨花那么老”,题目是吸引我的,我是典型的标题党。梨花年年开,每一朵都是簇新簇新的。作者或许想表达,母爱与时光齐老,亲人的想念与时光齐老吧。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12 楼        文友:岚亮        2025-02-04 21:21:20
  纤指老师是白衣天使,过年了,定然很忙。看了你的拔冗留言,令我动容,不胜感激。老师的点评,精彩、唯美、全面、深刻,甚是用心,承蒙谬赞了,让我深受鼓舞。我是个马大哈,以前写文并不重标题,也许老了,成熟了些,也知道门面之重要了。一篇练字小文,能得到老师认可,是莫大的荣幸。祝你新年笔丰,好运连绵!
13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2-04 22:05:10
  论写文,我什么时候都不能是岚亮老师的榜样,老师太谦虚了。向老师学习!
回复13 楼        文友:岚亮        2025-02-04 22:12:30
  我是真诚的,说真的,就写文而言,大家各有千秋,各有所长,我读过老师的好几篇文,真好,我须学习的东西很多。今后,咱们携手前行吧。
14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2-05 21:50:07
  这些日子偷闲,多日不上江山了,打开就发现亮哥大作,先睹为快。按编和各位老师的留评同样精彩。同样是思念母亲的文章,老师算选的角度就是别致,把人、物、景、情全部融合在一起,构建出一幅幅感人亲情的画卷。如诗如画,灵动飘逸。拜读学习,问候初八吉祥!
回复14 楼        文友:岚亮        2025-02-06 15:20:03
  多谢天方老弟在百忙之中赶来为愚兄捧场,向你鞠躬了,祝新春快乐!
1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2-17 09:40:54
  写母亲的文不计其计,此文别具风格,画面美的不可方物,字里行间流淌着淡淡的忧伤,也给人温暖的力量。好文!拜读来迟,老哥见谅!遥握问安,祝好!
回复15 楼        文友:岚亮        2025-02-19 16:56:25
  老妹好!自从当了系统助理,我知道你忙。多谢在百忙之中来看我,点评精彩,很受鼓舞。祝新春快乐,一切顺利!
16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3-10 21:03:00
  周一向优秀的老师祝安!愿老师幸福快乐,创作丰盈。仔细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梨花那么老》优秀作品,顿然间被文章的优美优秀和细致细腻所吸引,文字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愉悦之美,更是一种源自生活的幸福之光,表达情愫,展现缱绻,唯文字方能企及。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
回复16 楼        文友:岚亮        2025-03-12 10:43:37
  多谢老师来访留评,鼓励温暖人心,祝创作丰收!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江山文游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