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山小筑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春山】大年三十 (短篇小说)

精品 【春山】大年三十 (短篇小说)


作者:石子舟 秀才,1122.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2发表时间:2025-11-05 08:58:44
摘要:走在铺满阳光的水泥路上,暖风轻拂,白云在山坳间盘旋,葱茏的远山下,蜿蜒着美丽的三江河。张家湾枕着四周葱绿的山梁,在温暖的阳光中安闲地静默着,那么安静,那么美好


   01
   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坐一起吃团圆饭。因为娘秋天生病哥哥张仁明玩失踪的事,老三张仁活和他吵了起来。兄弟俩都是火炮性子一点就着,加之喝了几杯酒,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声音一个比一个高。弟媳杨丽君劝说了几句,见劝不住,也就冷着脸坐在一边不再说话。娘生病的这几个月里,三姐弟就她这个当三媳妇的照顾着老人,喂饭拿药洗尿盆,出院结账的医药费还是自家男人一个人掏的,她嘴里不计较,心里本也窝着一股委屈。娘有三个儿女,大姐虽是老大,毕竟是嫁出去的人,不回来还说得过去,哥哥张仁明为长占大电话都不接,事情都落在了老三两口子身上。凭啥都是我们老三家的事情嘛。话赶话像是吐出口的刀子,张仁活心头的火气按不住,一杯酒泼在哥哥张仁明脸上。眼看酒水顺着张仁明涨红的脸往下流,满桌人一下子都愣住了。八十多岁的老娘见两个儿子大年三十还割孽闹气,嘴里迭声责骂着,一边伤心抹眼泪。
   兄弟俩的吵闹惊动了住在隔壁的堂弟张仁富,他赶过来时,正瞧见张仁明提了一条木凳在手,气势汹汹作势要砸向老三张仁活。张仁富赶忙大吼一声:“老大,你给我把凳子放下!新年大节的,吃个团圆饭你两兄弟都要打场架,把老张家的脸都丢尽了!”张仁富几步抢过来,夺了张仁明手里的木凳,虎着脸吼张仁活兄弟俩,“喝不得嘛少喝个,几杯猫尿下肚,就不晓得自己姓啥子了!”
   张仁明气急间提起凳子,本就没想过要砸老三张仁活,他就是心里一股气不顺畅。怎么说自己也是当哥哥的,从上桌子斟第一杯酒开始,老三张仁活就一直在数落他。在娘生病住院这件事上,张仁明没拿钱没照顾还不接电话,他晓得自己理亏,就全程耷拉着头不说话,只是闷闷地喝酒。俗话说“讨口子也有个三十月”,一家子高高兴兴吃顿团圆饭多好,等老三骂几句消了气就好了。这边张仁活又说起大姐一家的冷漠态度,虽说大姐在省城照顾孙子孙女赶不回来,但两个外甥可都是老娘带大的啊,怎么说也该来个电话问候一声外婆啊。大姐电话里总说忙,说抽不开身,难道回老家看自己生病的娘的时间都没有!大姐给他微信转钱,老三张仁明硬气没有收,大姐微信了几十条语音,他也一条都没有点开。说起这事,见哥哥也不开腔声援一下自己,火气越说越大,不晓得怎的一杯酒就泼了过去。弟媳杨丽君惊得“呀”的一声站起来,桌上还有老三家的两个半大小子,他这个当大爹的,脸往哪里搁嘛。拿起凳子,也就是个下意识的动作,堂弟张仁富来抢,他正好顺势撒手。旁边的侄儿张勇及时递给他一张餐巾纸:“大爹,擦擦脸。”
   张仁富是三爹家独子,四十岁左右,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在市里开着一家酒店。这几年,张仁富争取资金硬化了张家湾的道路,家家户户通到院门口,在张家湾很有威望。大过年的,张仁富本来在家陪老父亲喝酒,被两个不争气的堂兄扫了兴致,新年大节的,脸色也不好看。张仁活兄弟俩坐下来,都埋着头不吭声。张仁富轻声劝住抹泪的大娘,向老人家拜了年,这才转过身马着脸说:“你说你们像不像两兄弟嘛,新年大节的,有什么话不能等过了年再说!啊!大娘刚刚从医院出来,要是给你们气个有好有歹的,我看你们做儿女的就省心了!”又朝坐在旁边默不作声的堂嫂杨丽君说,“三嫂,你晓得他们就是两头犟驴,你少给他们上点酒嘛。你看喝了几杯酒,他们就不晓得自己姓啥子了。”张仁富说了几句,见兄弟俩已冷静下来,接过侄儿张勇敬过来的酒一口喝了,“好了,我也回去吃饭了。有事好好商量,吵啥子嘛吵,就不怕让湾里的人看我们张家屋里的笑话!”起身离开了。
   张仁活正也懊恼自己那一刻的冲动,想解释几句,望着堂弟远去的身影,叹了口气,叫儿子给他大爹斟满酒,举起来,喊一声:“哥,喝酒。”张仁明本来一肚子的委屈,见自家兄弟先服了软,冷着脸举起杯遥空敬了一下,兄弟俩都一口干了酒。站着斟酒的张勇见老爸和大爹一脸官司,强忍着笑,又给两人添满酒杯。杨丽君挑了块鸡肉放到娘的碗里,说:“娘,吃菜,仁富老弟说得对,这就是两头犟驴,你眼不见心不烦,莫些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老人看看旁边两个黑脸包公似的儿子,叹口气,拿汤匙舀鸡汤喝。
   内心里讲,张仁活还是心疼他这个不太着调的哥哥。张仁明离婚十多年了,每年春节前,他都提前几天喊哥哥到自己家里过年。前几年哥哥还拉扯着三个孩子,团年都是在张仁活家里过,从未分过彼此。四五年前,几个侄儿成年后都到沿海打工,他更是常常叫哥哥到家里吃饭,要不张仁明就成了“鬼冬哥”,一个人凄惶得很,尤其是年节时分。三个孩子外出打工后,据说找到了他们远嫁的娘,与亲爹张仁明的联系越来越少,有时逢年过节电话都不打一个。哥哥的家事他不好说话,喊哥哥到自家吃饭,他这个老三还是记挂在心里的。
   张仁明有手艺,砖工,能挣钱,养活自己不在话下。关键是离婚后,他渐渐变得好吃懒做,兜里存不住钱。尤其是几个孩子离开后,他更是放飞了自我。挣一个钱,要么喝酒要么打牌,等花出两个钱欠上一屁股账后,才会想起去挣下一个钱。张仁明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初识的人第一次听他说话,无不被他的口才所折服,不但一嘴的荤段子,国家大事,天文地理他也都能讲一嘴,吹得神乎其神。然后就是某某书记某某局长前几天刚一起喝过酒啊,有什么事需要办找他就行。张仁明靠这张死人能说活的嘴,经常蹭吃蹭喝,偶尔还能从刚认识的朋友手里借来周转资金。几天后,这资金要么买酒喝了,要么打牌输进了别人腰包。久而久之,张仁明欠了一屁股外账,要账的人能排一个长队。张仁明借钱时就从未想过要还,他在同一个人面前最多借两次,金额也因人而异。手头宽绰的,他就借三四千,一般的工友,他就借个五六百。借来的钱也是跟借钱的人一起喝酒花了或是打牌输给了借款者。如果有人找他要账了,他会满脸笑容诚恳地说再宽限他几天,等手里的工程结束就还。但他手里虚无的工程永远完不了工,他还钱的日子也就遥遥无期。要钱的要了几次要不到,终于晓得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恨得牙痒痒,但“出手不打笑脸人”,望着一脸真诚的张仁明,钱又不多,总不能硬拉下脸来吧。再说张仁明这人平时蛮仗义的,在外应酬总是抢着买单。这钱就当是请张仁明撮了一顿吧,下次上点心不借给他就是了。
   只要不借给他钱,张仁明还算个义气的人。工友们都这样评价他。
   02
   张仁活也不晓得,自己那一刻怎么就气愤地把杯中的酒泼到了哥哥张仁明脸上。不过他并不后悔,只是这一幕发生在大年三十团圆饭上,他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火,让坐在一边的娘流泪,他心里难受。哥哥匆匆吃完离开后,他又让儿子斟酒,一口气又连喝了五六杯。杨丽君见他黑着脸,也不敢劝,只是拿眼色暗示儿子每杯少倒一点。
   说起娘秋天里的那场大病,张仁活心头对哥哥的怨念,就焰腾腾地按捺不住。就在稻收的那几天,正忙得火紧时,娘突然病倒了。先是在村里的杨医生那里打吊针吃药,过了两天不见起色。问娘,娘说头晕得很。二爹才喊他赶忙往市里的医院送。娘今年暑天里刚过八十七岁生日,身体一向硬朗得很。张仁活心里也犯嘀咕,不晓得究竟是啥病。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说是心脏病,要住院,做手术。
   那时,两个儿子还远在外省打工,媳妇杨丽君在医院伺候娘,张仁活白天在家里一个人埋头割稻子,晚上还要熬好鸡汤,准备好娘和妻子第二天的饭菜。凌晨三四点时开着三轮送到三十里外的市医院交给妻子,然后又转身回到家里埋头割稻子。这两年夫妻俩回到老家,盖起羊圈养了几十头山羊,还养了两三百只鸡鸭,需要不少粮食。两人一合计,索性就把湾里人家空着的田地都耕种了,大不了收割时辛苦几天,哪知在这个节骨眼上,娘病倒了。等他一个人收完稻子,秋已深了,他人也瘦了十几斤。
   还在送娘就医前往市医院的路上,张仁活就给大姐和哥哥打了电话,通报了娘生病的情况。大姐在省城带孙子,电话里叫张仁活等娘病情确诊后再给她打电话。哥哥张仁明回答“晓得了”三个字就挂了电话。第二天病情诊断后,张仁活又给姐姐打去电话,姐姐听完病情沉默数秒后说她忙着带孙子,回不来,几分钟后,姐姐给张仁活微信里转来三千元钱。张仁活原以为姐姐会回老家看娘,现在这样,好像他当弟弟的图姐姐的钱似的,就没有收。妻子劝他收下,怎么说也是姐姐做女儿的一份心意。张仁活等到第二天下午,两个外甥也未打一个电话问候一声外婆,他没有收大姐的钱。张家湾的习俗,女儿出嫁后就是别人家的人,爹妈生病医药费是当儿子的分摊。大姐要回家照顾娘是情分,回不来给钱也算尽了本分。张仁活心里不痛快,他没有说大姐什么,只是心里堵得慌。大姐家两个儿子,都是外婆一手带大的,出息了,在大城市安家了。现在外婆生病了,不说回家伺候,电话可以打一个回来嘛,大姐总说两个儿子都忙,忙,回不来。是啊,都忙,忙得电话都没时间打一个!
   各辈人管各辈人的事,娘的事,该是他们兄弟俩管着。大姐和外甥的态度,张仁活生场闷气也就放在了一边。可他再给哥哥张仁明打电话过去,却再也打不通了,连续几天都是如此。要么是通了无人接听,要么打过去就是占线。几个月来,张仁明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似的杳无消息。张家湾里以前大凡小事大事,张仁明都喜欢凑热闹,都会早早跑过喝几杯酒。这几个月,湾里也没见他的影子。要不是只有他家未装修的楼房在马路边显眼地伫立着,好像张家湾就没他这个人似的。病床上,娘每次问起她的大儿子,张仁活都借口说他在外地包工去了,工程催得紧,要过年才能回来。张仁活估计哥哥也未把娘生病的事情告诉他的三个子女,因为他没接到三个侄儿一个电话。两个外甥还在某个周末给外婆打来电话问候了呢。张仁活本来农活就忙,心也冷了,反正是怄气,不如一肚子怄完算了,眼不见为净。从娘住院到出院四个多月,他没给几个侄儿去过一次电话。张仁活还叮嘱自己的两个儿子,叫他们不要给他堂姐堂哥说起奶奶生病的事。
   “老大肯定又是给哪个婆娘灌了迷魂汤了。他就是有了媳妇忘了娘的毛病,我看他到老了都猴急这一口。”面对亲戚和湾里人的质疑,张仁活说得轻描淡写,实则心里埋怨着老大。他偷偷打听过,哥哥张仁明这几个月一直在邻县一个建筑工地上做工。老大是怕平摊医药费么,他倒是不信。老大是没钱,但他就不是个心疼钱的人啊!他电话不接,肯定只有一个原因,他未必又勾搭上了一个什么婆娘,给别人弄得五迷三道了吧。
   “张仁明这个家伙,过年回来我不得准他进张家屋的门。”把娘从医院接回来的那天晚上,已是腊月十二,娘又念叨起她的大儿子。张仁活哄了半天娘才沉沉睡去。晚上临睡时,张仁活说起哥哥的忤逆不孝,说起自己两口子这几个月的辛劳,对妻子恨恨地道。
   03
   匆匆吃完大年团年饭,张仁明就耷头耷脸赶回自己聚居点的房子里。张家湾的大年饭吃得早,每年年三十,家家户户十点左右就拉开团圆饭的序幕。吃过午饭,喝了酒的男人们红着脸开始兴冲冲地打麻将抽长牌,即使最苛刻的媳妇,这一天也不会阻止自家男人玩牌。辛苦了一年,所有的辛劳和喜悦都要在这一天释放。老天也应景,小孩们在阳光里疯跑,四处放鞭炮,远远近近的响着,衬托着大年的喜庆。也只有这一天,孩子们才会放下手机,才有点小孩子鲜活的生气。
   往年年三十,张仁明就是再穷,也要留一两千元钱在过年时打牌。他通常是在堂弟张仁富家打,晚上再趁兴喝几杯酒。堂弟是老板,家里的酒都是好酒。然后打着守夜的名义,趁着酒兴打一通宵醉麻将。可今天,张仁明再无打牌的心思,一路上他走得飞快,生怕给湾里的人瞧见了。十几分钟后,他走进环梁子下自家的毛坯楼房里,关了门,上床睡觉。
   可张仁明哪里睡得着,心里堵得慌。想起刚才老三恼怒的脸,他心里盛着几丝愧疚。就是老三不说,他心里也晓得,在老娘生病这个事上,他这个长子是做差了。可他也有自己的难处,他是真的手长衣袖短啊。几个月忙着上工挣钱帮王晓兰还账,抽不出时间回家,再说手里没钱,回家做啥。其中的缘由,他本想在团年饭上告诉娘和老三,再把自己承担的医药费交给弟媳杨丽君。而且他这次回家过年,还带着王晓兰委托的重要任务,他要把两人相好的事情给娘和自家兄弟说一声,初二王晓兰就要到张家湾来。这一下两兄弟吵起来,他的话都吞进了肚子里,往后又怎么拉得下脸去说嘛!想起王晓兰失望的眼神,他就懊恼自己的无用。老三要生气就让他生嘛,泼杯酒算个啥事!自己是撞了鬼哟,还提起凳子来,恼火的是还被堂弟撞见了。
   他懊恼得直拍自己的脑门。
   和自家老三猜测得差不多,张仁明这几个月挣的钱,都交给了他新相好的女友王晓兰。这次在邻县的建筑工地上,他认识了当小工的中年女子王晓兰。张仁明是大工,负责码砖砌墙,小工王晓兰负责给他和另一位大工提灰浆。王晓兰是本地人,四十多岁,中等个子,偏瘦。王晓兰话不多,每天总是准时上下班,她穿着工装,戴着安全帽,把自己弄得清清爽爽的。建筑工地上,通常一个小工要负责两个大工的砂浆。小工先要把砂浆搅拌匀称再打进砂浆桶里,然后挂在升降绳上传递给砌砖的工人。砌砖的两个大工要是熟练工的话,小工一个人打砂浆基本没有时间休息,更别说王晓兰是个娇弱的女人了。

共 12057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见多了一个老娘能养几个儿,几个儿养不了一个娘的事,原以为这篇小说也是如此,却不防这是一个贴近现实又温暖读者的故事。故事中的张家兄弟既有着深厚情感,又因为老娘生病产生了矛盾,而这矛盾在大年三十的酒宴上爆发了。张仁活因为哥哥对母亲的病不管不问内心火气达到顶点,忍不住泼了哥哥一脸酒;而张仁明则心中充满愧疚的同时又生气弟弟太不给自己脸面;张家大姐和几个外甥的表现也不能让张仁活满意。一个年,本应该快快乐乐团团圆圆,但张家兄弟却不欢而散。张仁明的生活也是一地鸡毛,和前妻离婚后,几个孩子竟然都去找了亲娘,张仁明一个人犯下懒馋的毛病,挣得没有借的多,直到遇到王晓兰,才正经干活挣钱和王晓兰一起还债,还债和母亲生病撞车,让张仁明疏于和弟弟沟通照顾母亲,也直接导致弟弟对哥哥的不满。这让他不知道怎么和弟弟开口让王晓兰初二回家的事了。好在,张仁明接到了儿子的电话,电话里,儿子表现出对张仁明的关心,也同意了他和王晓兰的事情,得知奶奶生病后,还给张仁明转过来一万亏钱。而这时,张仁活也让儿子喊张仁明回家吃饭,张仁明给侄子发了红包,又给弟弟转了五千块钱,给弟弟道了歉。弟弟的电话打过来,兄弟两个摒弃前嫌,又从弟弟口中得知几个孩子也给奶奶打了电话发了红包,不由心情更是明媚。这篇小说语言朴实,情节真实,人物塑造极为成功。其中,人物的语言充满地域特色,符合人物身份,展现人物性格,让人物既真实,又饱满;再者环境描写和情节人物很好的结合,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情;整篇文章内核暖人,贴近读者心灵。作者文笔老道,布局小说的能力突出,好小说,推荐阅读。【编辑】只留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05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25-11-05 08:59:50
  欣赏好小说,问好作者。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2 楼        文友:石子舟        2025-11-10 16:30:42
  每次回到乡下,看到一张张亲切而熟悉的笑脸,总觉得应该为他们写点什么东西。老家的村子里城市并不远,也就是二十多分钟的车程,在眼下城市化的疯狂进程中,也逐渐萧条荒芜起来。年轻人外出务工,成了没有根的浮漂,守在村子里的人头发越来越花白,一天天走近侍弄了一辈子的泥土。老人走了,远在异地他乡打工的后辈就迷失了家乡的方向。空心化的村庄越来越沉静而安详,但还是未能掩埋住农耕文明与现代化都市文明之间的猛烈碰撞,这在老一辈农人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分居两地夫妻婚姻的名存实亡,留守老人晚年的孤苦悲凉,这些总让人心很重地沉着。但我不希望在文字中展现如此沉重的一面,而是希望在这碰撞中,发掘人性的微光和生活的美好。感谢阳光的编者按。
梦想仗剑天涯,诗书剑侠一生。
3 楼        文友:天净浣溪沙        2025-11-11 12:20:07
  作者这篇小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相对冷竣的笔墨,又不乏温暖的感觉。这种虚构而非完全虚构,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直面社会人生的创作,是值得提倡的。作者的小说功底深厚,特别是驾驭线索众多、人物复杂而不紊乱的结构安排,值得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石子舟        2025-11-13 08:59:38
  谢谢天哥点评,祝文丰。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11-11 22:43:19
  恭喜佳作搞精,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4 楼        文友:石子舟        2025-11-13 08:57:30
  远握,佳作高产!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