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文韵·情】雾中山色(外一首)

精品 【文韵·情】雾中山色(外一首)


作者:东辰 进士,10509.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5发表时间:2025-11-12 07:57:13

◎雾中山色
  
   深秋,枫火点燃层林
   夜露低垂
   松针坠落,被拽入山的静
   这水墨般的谜题
   风是隐形的绣手,天空含羞
   我醉于秋词,仿古人,醉笑山林
   层峦似泼墨,谁打翻巨砚
  
   烟云自蝉翼薄雾中垂落
   毫尖滴翠,天笔点染
   峰峦隐现,雾纱拱起
   水声与青霭在笔锋间交融
  
   群山以触角探问天空
   却摸不到自身的嶙峋
   万壑奔涌时,烟云回旋成澄明
  
   一道未落款的留白里
   山色持着将散未散的姿态
   待雾化珠,才还世间真相
  
   “雾中山色”终是一枚闲章
   轻搁于无常之上
   而我,只想在迷雾之后,生长成
   另一座山峰
  
   ◎田野
  
   1
   稻草人伸展开双臂,风穿过金黄的麦坡稻巷
   谷垛投下楔形的身影,欢笑声度量过丰盈的果实
   大屯小屯溢出热切的光焰!
  
   田野上的某些作物,在鸟儿的歌声中
   依然深藏不露。待夜色拂过
   天上的星光,在田间闪烁
  
   2
   金色诺言已被镰刀收尽
   土地仰起空荡的肚皮
   云朵俯望群山
   带着湿痕,怀揣着人们曾经对天空的仰望
   记起每株麦穗曾经垂下弧度
  
   风渐渐收尽大地的余温
   雪将自己的养份赠与原野
   泥土深处,根须的银针们
   正缝合季节性的遗憾,还有永不退步的誓言
  
   3
   枯草还藏着曾经的体温,遗落的秸秆
   用倒伏的轨迹记载,往昔今岁
  
   当从它们的身体上踏过
   我想起
   每一寸肥沃的土壤,也曾深植过,亲吻过
   那些低首的穗子
   也有挺立的脊梁和安静的谦卑
   当地平线扬起一道道闪电的弧光,那是
   它们的祖先
  
   4
   来年春季,一捧捧泥土重新被双手托举
   泥土的芳香与落地生根的人们
   互相传播着感动
  
   而我,仿佛落成田野里的种子
   深入春天的缝隙
  
   我相信风一定能闻到,我落在土壤中的呼吸
  
   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

共 8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雾中山色》诗歌用深秋山雾为画布,将层林枫红、松针坠露的自然细节化作一幅动态水墨长卷。风如隐形的绣手穿梭其间,群山在雾纱中若隐若现,仿佛古人泼墨时打翻的巨砚。诗人以持酒吟山的闲适姿态,在雾的留白与峰的嶙峋间叩问真实与虚幻的边界,最终将自身投射为“另一座山峰”,天地共生的超然心境让人折服。《田野》从丰收的喧闹切入,稻草人张开臂膀守望谷垛,镰刀收割金色诺言后土地裸露的肚皮,以及雪下根须如银针般缝合季节的遗憾。诗中用“穗子挺立的脊梁”“泥土的芳香”等生活意象,串联起农耕文明的轮回,遗落的秸秆记载往昔,春泥再次托举新生,种子在土壤呼吸的瞬间,完成生命谦卑而坚韧的传承 。力推佳作!【文韵编辑:绿叶红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12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11-12 07:57:55
  两首诗均以自然为载体,却呈现迥异的审美向度:《雾中山色》侧重意象的空灵与哲思,语言如雾缥缈;《田野》则扎根土地,以具象的农耕场景凝结温暖诗意。二者共同展现了当代诗歌对传统意境的创新转化,以及生活现场中诗意的鲜活再生 。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1 楼        文友:东辰        2025-11-12 08:15:27
  社长辛苦了,为小诗按编。敬酒三杯再三杯。非常喜欢現向你学习。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11-12 08:00:24
  《雾中山色》与《田野》展现了东方美学中「虚实相生」的两种典型意境,一者追求超逸的形而上哲思,一者扎根循环的劳作现场,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诗学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3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11-12 08:02:20
  诗人“留白”精妙。“一道未落款的留白里/山色持着将散未散的姿态”,这不仅是绘画技巧的诗意再现,更暗含了对存在本质的探问。真相并非在雾散后显露,恰恰存在于“将散未散”的悬置状态中。这种对“无常”的体认,使诗歌从景物描摹升华至哲学层面,最终以“生长成另一座山峰”完成物我两忘的精神超越。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3 楼        文友:东辰        2025-11-13 06:48:57
  谢社长辛苦,为小文作出一切。早上好敬茶向上。
4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11-12 08:03:14
  从深秋收割后土地“仰起空荡的肚皮”,到冬季根须如“银针”在泥土深处“缝合遗憾”,再到春季泥土被重新托举,这种循环,展现了农耕文明对时间的独特理解,死亡与新生并非对立,而是彼此喂养的过程。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5 楼        文友:蒋玉龙        2025-11-12 12:19:05
  这是一组意象极为独特的好诗,很是极具匠心,无论山峦泼墨,还是打翻巨砚,或是落在土壤中的呼吸,思想的具象化让诗意飞升!致礼,学习了。。。。。。
回复5 楼        文友:东辰        2025-11-12 12:26:53
  谢蒋老师,社长还要我多学习你,现代诗写法。您们二位大家,崇拜。敬酒三杯不三杯。向上。
6 楼        文友: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025-11-12 12:49:51
  姐姐的诗歌很美,向姐姐学习对文字认真的精神。期待红豆生辉。
回复6 楼        文友:东辰        2025-11-13 06:47:44
  谢百草鼓励欣赏,早上好。敬茶向上。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