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小站情怀

精品 小站情怀 ————根据本人中篇小说《山花依旧》改编


作者:赵兴华 举人,401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899发表时间:2010-07-05 21:52:16


  
   20候车室门口夜外
   李曼披着棉大衣走出候车室,在门口活动了一下四肢。
   李曼走进自己的宿舍,宿舍的灯亮了。
   李曼的窗台上也插着一束野山花,李曼给那束花喷了点水,然后拉上了窗帘。
  
   21站台一角夜外
   杜晓峰蹲在一个木箱子旁边抽烟,他的位置可以看到李曼的宿舍。
   李曼端着一盆水从宿舍里出来,倒在了压水机旁边的排水沟里。
   杜晓峰望着李曼的身影,若有所思。
   李曼进了宿舍,身影出现在窗口,似乎是在看书。
   这时,信号员提着信号灯从另一端走过了,轻轻咳嗽了一声。
   杜晓峰站起身来。
   杜晓峰:“是大刘吧。”
   信号员:“嗯。”
   杜晓峰:“要过车了?”
   信号员:“还得一个多钟头,你去候车室暖和一会儿吧,哦替你守着。”
   杜晓峰:“没事儿,我不冷。”
   信号员:“去吧,过俩钟头你再出来。”
   杜晓峰:“好吧,我去喝口水。”
  
   22站台全景夜外
   信号员晃着信号灯,一列货车驶过,站台很快又恢复了宁静。
   杜晓峰从候车室出来,冲信号员摆了摆手,信号员点了点头。
   杜晓峰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李曼的宿舍,窗口上依旧有李曼看书的身影。
   杜晓峰抬腕看了下手表,已经过了零点,杜晓峰无言地笑了一下。
  
   22李曼宿舍夜内
   李曼看了眼桌上的闹钟,伸了下懒腰,然合上了手里的书,书的名字是《少年维特之烦恼》。
   李曼将书用报纸包起来,塞到了褥子底下。
  
   23站台一角夜外
   杜晓峰提着镐柄来回走动着,目光再次投向李曼的宿舍。
   窗口的灯光消失了,四周更显寂静了。
   这时,不远处传来几声怪叫,杜晓峰不禁打了个寒颤。
   山里的夜阴森恐怖。
  
   24李曼宿舍门口晨外
   李曼拎着一个水桶走出宿舍,她的上身只穿了件乳白色的毛衣,身材的曲线很美。
   李曼把水桶放在地上,然后很娴熟地按压水机。
   杜晓峰从站台的另一端走过来,李曼微笑着冲他点了点头。
   杜晓峰也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来到李曼身边。
   李曼:“辛苦您了。”
   杜晓峰:“不辛苦。你起得真早。”
   李曼:“习惯了。”
   水桶满了,李曼拎起来走向葡萄架。
   杜晓峰赶忙接过去:“我来帮你。”
   李曼不好意思地:“不用,您快去歇着吧。”
   李曼把一桶水浇在葡萄架下,重新回到压水机旁。
   杜晓峰走近压水机:“这玩意挺新鲜,让我试试。”
   李曼微笑着后退了一步:“你没用过压水机?”
   杜晓峰:“嘿嘿,没有,好像在电影里见到过。”
   李曼:“你是城市兵吧?”
   杜晓峰点点头:“嗯,北京的。”
   李曼点点头:“难怪你觉得新鲜,那你就试试吧。”
   杜晓峰捋胳膊挽袖子,还煞有介事地往手心里吐了口吐沫,双手像握冲锋枪那样握住了压水机的把儿。
   李曼眨了眨怀疑的双眼,微笑着把水桶往出水口推近了一些,显然是不太相信杜晓峰。
   杜晓峰用尽全身力气,压出的水流只有一点点。杜晓峰尴尬得红了脸。
   李曼抿嘴笑笑笑:“这得用巧劲儿,看我的。”说着,接过压水机的铁把儿慢悠悠地压了起来。
   李曼的姿势和动作协调,压水机的出口水流明显大了许多。每压几下,李曼还腾出一只手把滑落在脸上的短发往后拨一拨。
   杜晓峰看呆了。
   李曼站起身:“您再试试。”
   杜晓峰红着脸接过压水机的把儿,学着李曼的动作压了起来,比刚才明显好多了。
   水桶满了,李曼拎起水桶再去浇葡萄树。
   李曼边浇边说:“这是北京的玫瑰香,前年我去姑姑家剪了一支,还真栽活了,今年就能结葡萄了。”
   杜晓峰点点头:“嗯,玫瑰香好吃,我们家也有几架。”
   水桶里还有半桶水,李曼又开始浇葡萄树旁的那棵麻杆粗细的小柳树。
   杜晓峰:“这棵柳树也是你栽的?”
   李曼点点头:“嗯,我喜欢春天的柳树,是因为毛主席的那首词‘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杜晓峰:“我也喜欢那首词。”
   杜晓峰突然发现葡萄架另一侧的几丛野山花。
   杜晓峰指着它们:“这花……”
   李曼点点头:“是我前年从那个山包上移过来的,都说活不了,还真活了,只是不如山包上的开得早。”
   杜晓峰向山包上望了望,对李曼充满了敬佩。
   浇完小柳树和花,李曼将水桶放在墙根,又从窗台上拿了把镰刀,从墙上摘下一个小竹篮。
   李曼:“您去洗漱吃早饭吧,我去给小兔子们割点青草。”
   杜晓峰:“你还养着小兔子?”
   李曼指了指宿舍右边:“嗯,兔子窝在那边,大小十几只呢,你去看看吧,都是红眼睛的白兔,可漂亮了。”
   杜晓峰刚要移动脚步,不远处的站台上传来信号员的咳嗽声。
   杜晓峰抬眼望去,信号员正表情复杂地看着这边。
   峰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抱歉地瞅了眼李曼。
   杜晓峰:“你先忙着吧,我得去洗漱了。”
   说完,杜晓峰赶忙转身走了。
  
   25站长办公室日内
   老站长和杜晓峰坐在办公桌前吃早饭,饭菜很简单,一盘老咸菜,主食是白面和玉米面的发糕和小米粥。
   老站长歉疚地:“这的饭菜赶不上部队。”
   杜晓峰香甜地喝着小米粥:“一样一样,这里吃的是新粮食,比部队的饭菜香。站长,您就不要再拒绝了,粮票和钱我一定得交,不然我过意不去。”
   老站长:“行,走的时候一块算吧。”
   杜晓峰:“好,就这么说定了。”
   老站长放下碗筷,掏出烟荷包开始卷烟:“刚才你问大刘咋没成家,这孩子命苦啊,十岁头上,就是自然灾害那年头,他爹娘都闹了病。他爹勉强挺了过来,可她娘却走了,打那以后他就停了学,和五岁的妹妹伺候他爹。十六岁上,他爹办了病退,他就接了班了。十六岁,还是虚岁啊!”
   杜晓峰:“哦,是挺苦的。”
   老站长:“我一直给他张罗媳妇,可一听说他有个瘫在床上的爹,人家姑娘没有乐意的。”
   杜晓峰试探着:“我看他对李曼挺好的。”
   老站长:“是啊,我也跟曼子念叨过,可曼子心高啊,哎……”
   杜晓峰:“听说知青都在办返城,李曼怎么没办?”
   老站长:“曼子是独生女,按说是照顾的对象,可他爹……唉,恐怕这辈子是回不了上海啦!”
   杜晓峰:“哦。”
   老站长:“要是走不了,我真希望她跟了大刘,不管咋说,大刘也是吃商品粮的,人又厚道,会善待她的。”
   杜晓峰:“您就多费心呗。”
   老站长:“要说曼子对大刘也不是不好,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大刘闹胃出血,疼得满地打滚,曼子用拉煤的排子车一口气走了二十里的山路,把大刘送到了县医院,一到县医院的门口,曼子就晕倒了。醒来一听大刘得输血,啥也没寻思,捋起袖子说,抽哦的,哦是O型的。一抽就是八百CC,回来的时候,大刘满面红光的,曼子的小脸却蜡黄蜡黄的。”
   杜晓峰被感动了:“真难得,真难得啊!”
   老站长:“大刘身上有曼子的血,你说这不是缘份吗?”
   杜晓峰:“哦,是,是。”
   老站长站起身来:“有车要进站了,哦得出去看看了。”
   杜晓峰:“您去忙吧。”
  
   26候车室日内
   杜晓峰坐在横椅上看杂志,在他不远处有个妇女正在哄怀里的孩子睡觉,妇女的胳膊上挂着个花布包袱,里面露着半截脏兮兮的奶瓶。
   李曼提着大铁壶走到妇女身边,依旧是那种甜蜜而亲切的笑:大嫂,添点儿水吧!”说着,李曼腾出一只手抹了把额头的汗。
   村妇憨笑着点头,并腾出手取出奶瓶。
   李曼放下大铁壶,接过奶瓶拧下奶嘴儿,然后往奶瓶里倒少许水,里外涮了涮,又烫了烫奶嘴儿,这才往奶瓶里灌水。灌好水,拧好奶嘴儿,替村妇放入包袱里。
   村妇连连点头:“谢谢大妹子,谢谢大妹子”。
   李曼轻轻摇了下头:“您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大嫂,孩子这么小就带着出门呀?”
   村妇不好意思地往杜晓峰这边瞅了一眼,扭扭捏捏地:“去看孩儿他爹,孩儿他爹也在部队上。”说这话时,大嫂的脸上明显洋溢着自豪、幸福和光荣。
   杜晓峰显然听到了李曼和大嫂的对话,抬眼往这边看。
   李曼亲热地逗着孩子抓挠:“小宝贝,给阿姨笑一个。”
   斗篷里的孩子伸出小手学着李曼“抓挠儿”,李曼高兴地笑出了声。
   这时,胖嫂从售票室走出来,用豁亮的大嗓门喊了起来。
   胖嫂:“去北京方向的列车就要进站了,现在开始检票了。”
   说完,胖嫂走到检票口,拉开了挡板。
   旅客们起身涌向检票口,那位妇女抱着孩子往前挤。
   李曼放下大铁壶,过去搀扶着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
  
   27站台全景日外
   列车启动了。
   李曼笔直地站在站台边,微笑着目送列车。
  
   28候车室日内
   候车室里很空旷,杜晓峰躺在横椅上睡着了,脸上盖着那本杂志。
   杜晓峰侧了下身,枕着的军用挎包掉在了地上。
   正在拖地的李曼走过来,捡起地上的军用挎包,犹豫了一下,然后转身去了站长办公室。
   杜晓峰继续睡着,还发出了鼾声。
   李曼拿着棉大衣走过来,轻轻地盖在了杜晓峰的身上。
   信号员出现在候车室的门口,看到了李曼给杜晓峰盖棉大衣的一幕,他的脸色很难看。
   李曼继续拖地,拖得很仔细,秀美的额头上浸出了汗珠。
  
   29站台一角日外
   老站长用扫帚打扫站台,信号员从候车室里走出来。
   信号员:“站长,您能不能再催一催那几件货。”说着,信号员把目光投向那几个大木箱子的方向。
   老站长依旧扫着地:“不行,哦刚才还打过电话,还得等。哦比你急,要是在这里出了问题,标兵牌牌丢了事小,咱不起这责任哩!”
   信号员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老站长停下手里的扫帚,从衣兜里摸出一元钱递给信号员。
   老站长:“你去镇上割半斤肉,再买一斤豆腐,晚上咱们吃炖菜。”
   信号员很不情愿地:“不年不节的,干吗又破费。”
   老站长:“不是有那个解放军同志吗,还是有点油水的好。”
   信号员皱紧眉头接过钱,转身走了。
  
   30候车室日内
   外面响起火车的汽笛,杜晓峰被吵醒了。
   杜晓峰揉揉眼睛坐起身,发现军用挎包不见了,顿时紧张起来。
   李曼看到杜晓峰醒来,赶忙拿着拖把走了过来。
   李曼轻轻笑着问:“担心您的包吧?”
   杜晓峰有些狼狈地抹着额头的汗:“你看到了吗?”
   李曼:“刚才掉地上了,看您睡得那么香,没叫醒您,我把包放到站长办公室去了。”
   杜晓峰如释重负:“哦,太感谢了!”
   李曼:“看你整天不离身,估计里面有重要的东西。”
   杜晓峰:“钱是小事,关键是里面有通行证和两张空白介绍信,丢了可就麻烦了。”
   李曼收起笑很认真地说:“要是信得过我们,就别总自己带着,还是放在站长室里安全,放心,我们是不会随便动的。”
   杜晓峰:“好,我信得过,那就麻烦你……你们啦!”峰说这话时,显得有些激动。
   李曼又恢复了甜美的笑:“您接着睡吧,两个小时之内不会过火车了,吃饭还早,到时候我叫您。”
   杜晓峰伸了个懒腰:“不睡了。”
   李曼:“再睡会吧,睡觉时间过得快些。”
   杜晓峰:“我想活动一下身体,让我帮你拖地吧,闲着也是闲着。”
   杜晓峰接过拖把拖了起来,他拖地比压水娴熟多了。
   李曼:“看得出来你干过。”
   杜晓峰:“小时侯在家常干,当通信员的时候也天天拖连部的地板。”
   李曼:“嗯。”
   看着杜晓峰卖力拖地的样子,李曼抿嘴笑了笑,然后去水房拿了块抹布,开始擦拭横椅。
   杜晓峰拖了一会,忍不住直起身来,擦额头的汗。
   李曼的身影出现在杜晓峰的视线里,杜晓峰苦笑了一下,继续拖地。
  
   31车站小厨房夜内
   胖嫂在给大家盛菜,老站长把杜晓峰的饭盒拿过去放在最前面。
   老站长:“多盛点儿。”
   胖嫂:“嗯。”
   杜晓峰:“不用多盛,我饭量小。”
   老站长:“大小伙子,还是多吃点儿好。”
   杜晓峰接过饭盒:“你们别总照顾我,我……”
   老站长:“这菜炖得挺香,快去吃吧。”
   杜晓峰从胖嫂手里接过饭盒:“谢谢!”
   老站长又拿过信号员的饭盆:“大刘胃口大,也给他多盛点儿。”

共 34701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7
转到
【编者按】杜晓峰,一个调领军用物资的北京籍解放军干部,邂逅在一个仅有四个人的小站,引发了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故事。在七十年代中后期,李曼作为一个来自上海因被错整的老革命的独生女,在这小站处处体现出她爱生活、热心助人的一颗善良灼热的心;杜的出现和他对李曼的好感,引起了想入非非的信号员的嫉妒;杜又以武功制服了向李曼寻衅闹事的三名歹徒;对文学的爱和素养的接近,更加拉近了杜、李之间的距离,并使李曼横生爱意;杜晓峰和李曼终于满怀眷恋地分手;而部队与小站通讯的不便,使一对有情人终于失之交臂。而造化弄人,当提干的杜再来寻觅所爱时,方得知李曼阴差阳错地与她并不心仪的信号员结了婚。——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在无其不意中制造着人生的悲喜剧和不完美。看似简单而单纯的爱情故事,蕴含着让人读后百感交集的人生况味;贫乏却不失山野风味的地域风貌和生活情趣,为电视剧的拍摄提供了别具特色的北国背景;几个形神鲜活、个性各异的人物,构成了一部优秀电视剧的成功要素。祝贺我们江山又有这么一部很有成功希望的电视剧本发表,欢迎大家仔细评读。【编辑∶晋忻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晋忻李        2010-07-05 21:57:21
  用了近五个小时,编发了站长的又一部平实朴素却又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的电视剧本。欢迎大家先睹为快。
晋忻李
回复1 楼        文友:赵兴华        2010-07-05 22:28:40
  晋忻李老师辛苦了。这是我闲暇时改编的一部电视电影,还没有给任何公司,之所以首发江山,是因为很多文友想尝试电视电影的创作,改编的仓促,存在很多不足,供大家参考。
2 楼        文友:蔚风        2010-07-05 22:01:38
  看完站长的剧本,十分欣赏,多多学习。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善于积累素材,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
回复2 楼        文友:赵兴华        2010-07-05 22:29:23
  谢谢蔚风!
3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0-07-05 22:05:39
  先占座,再看,O(∩_∩)O~
上官欢儿
回复3 楼        文友:赵兴华        2010-07-05 22:29:50
  希望上官欢儿批评指正。
回复3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0-07-06 06:59:59
  政委你太客气了,欢儿哪敢批评指正啊,汗死
4 楼        文友:晋忻李        2010-07-05 22:29:41
  凡人小事,却处处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善良,和人生的种种无奈与苦涩。女一号李曼的幽雅、善良和温柔,她身处逆境时的从容、淡定和对生活对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杜晓峰的机敏、聪颖和干练,以及他的真诚与果决;老站长的长者风度和慈悲情怀;胖嫂的似火热情;信号员的固执与执着,各如其面,令人难忘……从心底佩服作家对题材和体裁的准确把握。
晋忻李
回复4 楼        文友:赵兴华        2010-07-06 11:46:48
  谢谢李老师的鼓励!
5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10-07-05 22:52:02
  政委的剧本是我们想创作戏剧的文学爱好者的标本,需得认真品读揣摩。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回复5 楼        文友:赵兴华        2010-07-06 11:47:21
  愿意跟大家一起交流提高。
6 楼        文友:用尽半分温柔        2010-07-05 23:39:31
  在很多年前,就细读过政委的这篇文章,当时曾和政委说过,很喜欢这篇文章的构思及对人物细腻的内心描写,今喜见政委改编成电影剧本,很是欣喜,愿早日见到政委的这部作品拍成电影,让更多的人欣赏。
回复6 楼        文友:赵兴华        2010-07-06 11:48:04
  谢谢温柔!一定争取拍成电影。
7 楼        文友:夏冰        2010-07-05 23:44:00
  来欣赏政委的剧作。表达手段圆熟,人物形象鲜活,尤其是写的离我们这里不远的事情,风土人情很浓郁,读来很是亲切。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8 楼        文友:夏冰        2010-07-06 00:16:10
  发现几处瑕疵。第8节“徐晓峰闻声睁开了眼睛”,应为“杜晓峰闻声睁开了眼睛”;第21节“哦替你守着。”,应为“我替你守着。”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回复8 楼        文友:晋忻李        2010-07-06 06:25:30
  作者用的是忻原一带"我"的音"哦"且多次出现,故未曾改动。谢谢夏冰的细致和关心。
回复8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0-07-06 07:02:52
  关于这个哦,昨晚我在看的时候也发现了,开始也以为是错了,后来发现不是地方都是这个字,想到了郭达的小品,就猜这小站也许是山西的,这是地方口音,果然在编辑群得到了政委的认同,呵呵,夏冰老师可能没注意到群对话,O(∩_∩)O~早上好,夏老师,李老师(*^__^*)
回复8 楼        文友:晋忻李        2010-07-06 07:40:51
  谢谢欢儿。
回复8 楼        文友:赵兴华        2010-07-06 11:48:59
  谢谢夏冰的细心。
9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0-07-06 01:46:39
  “小站情怀”的主题是“情深缘浅,天意弄人”。特殊的环境造就了这个爱情的悲喜剧。对于杜晓峰来说是个悲,但对于李曼和大刘来说是个喜,没有大刘,也就没有李的今天。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偏偏让你遇上了,偏偏让你错过了那月亮,这就是命吧。作者在人物的心理描写上很值得我们学习。尤其在“借书”的几个折中,是写作学习的范本。
   拜读学习欣赏,祝赵老师和晋忻李老师快乐。
回复9 楼        文友:晋忻李        2010-07-06 06:42:30
  职责所限,不敢担"谢"字。您的点评非常准确:作品确有让人感受“造化弄人”的沧桑感,尤其是当男主角重返故地寻访真爱却得知李曼同那位缺乏共同语言的扳道工结婚,而将珍藏的书信之类埋在小站……谁又能不因之感慨万端呢?祝好。
回复9 楼        文友:赵兴华        2010-07-06 11:49:57
  那个时代,很多事情都很难遂愿。
10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0-07-06 06:59:14
  记得当初萌生过想去看政委这一想法的时候,就特意跑去看了政委的几篇文章,其中就包括这个剧本的小说稿《山花依旧》,记得当时好像也曾写了评的。整篇剧本我是分两次看完的,因为以前看小说相对来说比较多,但剧本却很陌生,几乎可以说这是第一次看了全文的剧本。不敢说自己学会了多少,但总算颇有些收获,我想,这也是政委将这剧本发在这里的初衷吧,那就是希望我们这些人可以多学一点,呵呵。再次感谢政委,谢谢赵老师,O(∩_∩)O~,早安!
上官欢儿
回复10 楼        文友:赵兴华        2010-07-06 11:51:15
  上官欢儿很细心,将文中笔误一一列出发给我,我已经改过,深表谢意!
回复10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0-07-06 12:17:36
  政委,你很让欢儿感动。祝福,安好。
共 57 条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