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古郯武师高宗藩》(一)

精品 《古郯武师高宗藩》(一) ——(与王仲华合作)


作者:江苏黄云峰 探花,1880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91发表时间:2010-07-13 15:00:31


   高宗藩也扔下手中三节棍,赶忙上前去看师兄的手被砸得怎样了。其他师兄弟也很关心地围了上来,王传善却捂着手推开众人,向高宗藩说:“别管它,咱再徒手比划比划吧。”说完就拉好架势等高宗藩进招。高宗藩却说:“师哥,你先进招吧,出拳猛点快点。”
   王传善一拳打来,高宗藩说:“慢了。”
   王传善再一拳打来,高宗藩说:“还慢!”
   王传善又打一拳,高宗藩说:“再快点,再猛点!”
   这下王传善误解了,他认为高宗藩连胜两次,有意奚落他。其实,高宗藩心里想的是,与人交手不能光靠力气,速度很重要,他希望自己的师兄力大无穷而且武艺超群。
   王传善因为心存一点浮躁,所以破绽频出。高宗藩见他只顾一脚踢来,自己却漏了一个闪门,于是闪身到他背后一个摆腿把他踢倒在地。高宗藩一见师兄倒地急忙上前去扶,谁知王传善睡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竟是昏了过去。这下高宗藩和围观的师兄弟们都慌了,几个人上前又晃头又捶背也不顶用,有两个大些的赶紧进屋找来一张绳床,打算把他往医院送。
   这时正好李锡度老师回来了,他分开众人伸手在王传善鼻下一摸,点了点头,掐了他的人中穴、又点了他两手虎口的合谷穴。王传善缓过气来,睁眼一看师父就要爬起来,李老师摆摆手让他躺好继续在他身上从头顶的百会到印堂、太阳、风池等穴都点了一遍,又对他进行了一次全身按摩。不一会王传善脸上痛苦的表情也完全消失了。
   高宗藩抱歉地说:“都怪我失手了。”王传善却说:“比武哪有不伤人的,你又不是故意的,等我好了,还要跟你比。”
   这时李老师已从其它几个徒弟那里听说了他们刚才真刀真枪对打的经过,就说:“按规矩较量枪法是要把枪头子卸掉,绑一块布蘸石灰水,根据各人身上被点的白印子来定输赢。你们这样搞法没出大事就算万幸了,刀枪不长眼啊!”
   他本来还打算多说他们几句的,因见王传善吃了苦,高宗藩也吓得不轻,话到唇边又咽了回去,留待以后慢慢再说吧!
   夏天庄稼地里的活不多,村里许多人都到郯城去卖瓜。挑瓜的人成群结队,有时二三百副挑子同行同止-阵风一样。他们都是二五中十的壮汉子,高宗藩也在其中。
   这天高宗藩和一部分人的瓜脱手早一些,先回来--步。走到河边有人提议洗个澡,同时等后面的人一起回家。洗完了澡,有的找个树荫乘凉,有的抽烟侃大山,还有的找几块砂礓石子下六周。玩了一会儿,有个叫作李怀兰的站起身来说:“这六周也没多大意思,你们在这玩吧,我先走了。”“你走了,咱可要摔跤啦!”有人逗他。
   “谁敢跟我摔,我就不走了。”他果然站了下来。李怀兰个头大,有力气,还跟人学过摔跤。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给他摔遍了,没一个是他的对手,所以有些傲。他见无人答腔就说:“都是些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还摔个啥劲?”那个提议摔跤的人看了看高宗藩说:“让高宗藩跟你摔一跤怎么样?”“好啊,好啊!”立即有人附和着喊叫起来。
   高宗藩不想出这个头。上次和王传善那回事以后,师父狠狠地训了他们一顿,告诫他们“河深静无声,艺高不压人,逞能显胜是无知”,所以他迟迟不答腔。但是禁不住大家一个劲儿催促和李怀兰的挑战,一时豪气上升,心想压压李怀兰的傲气也好,就站起来应战。
   “兄弟,咱俩四把搂花腰摔。”李怀兰很精,他知道凡会武术的,不让人贴近他的身子才好用拳式子,就提出了这个条件。
   “好啊!”高宗藩说。
   “还得说好,摔重了摔轻了,谁也不兴翻眼。”
   “行呢。”高宗藩又同意了。
   李怀兰比高宗藩高半个头,他把高宗藩往怀里一揽,心想,就凭自己这个个子就能把对方压趴下。谁知连按两三次,又使了几个绊子都被化解了,立即改了主意,猝不及防地一下子把高宗藩举了起来。他得意地喊了一声:“兄弟,你小心,我要扔啦!”只听“扑通”一声。大家一看,地上躺的竟是李怀兰,而高宗藩却稳稳当当地站在那里。原来他在李怀兰把他举起时一把扣住了李怀兰的脉门,一个千斤坠落到地面上,一抄手把李怀兰扛到肩上扔了出去。
   不料这下劲使猛了,李怀兰被摔闭了气。高宗藩学着师父的样子给他又掐又按地折腾了老半天,李怀兰才缓过气来直嚷:“我的肠子断啦!”众人把他送回家中将息了好几天,才恢复正常。
   出过王传善和李怀兰两件事,高宗藩发誓从今以后再也不和人动手了。
   不久,郯城国术馆从山东省济南府请来两位名武师。王传善和高宗藩商量着要去学习。但那里要求吃住在馆,家里能同意吗?师父本身就一身本领,弟子们却要进国术馆,他会怎么想呢?两人心里都没有底。

共 12050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人都会生老病死,这种自然的定律亘古不变。但一些人偏偏就怕死,于是梦寐以求的寻求长生之法,古时秦始皇多次寻找长生药,结果死在寻药之路上。历代皇室,多有寻长生之法,但谁又能摆脱得了自然规律而不死呢?可是,没有人由此而醒悟,仍有众多人为长生而奔劳着。就文明的现代社会,这种现象更加的猛烈,其结果,令人概叹不己!其实,长生不老,只能是人的一种希望,一种幻想,一种潜意识的自然向往。实际上,也是人类一种本能的追求。人只能求得健康,但不能长生不老。此文中的李锡度循循善导徒弟高宗藩、王传善学武,其宗旨就是养生健体。就刘守庆杀财主之事,也是一种武学之境界。故事动人,易懂,其中之理让人寻味,实属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幻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幻新        2010-07-13 15:01:11
  人都会生老病死,这种自然的定律亘古不变。但一些人偏偏就怕死,于是梦寐以求的寻求长生之法,古时秦始皇多次寻找长生药,结果死在寻药之路上。历代皇室,多有寻长生之法,但谁又能摆脱得了自然规律而不死呢?可是,没有人由此而醒悟,仍有众多人为长生而奔劳着。就文明的现代社会,这种现象更加的猛烈,其结果,令人概叹不己!其实,长生不老,只能是人的一种希望,一种幻想,一种潜意识的自然向往。实际上,也是人类一种本能的追求。人只能求得健康,但不能长生不老。此文中的李锡度循循善导徒弟高宗藩、王传善学武,其宗旨就是养生健体。就刘守庆杀财主之事,也是一种武学之境界。故事动人,易懂,其中之理让人寻味,实属佳作。推荐阅读。
生活给了我源泉,我在生活里歌唱
2 楼        文友:晋忻李        2010-07-13 19:08:28
  高手笔墨,出手不凡,别开生面,欣赏。
晋忻李
3 楼        文友:江苏黄云峰        2010-07-15 17:28:47
  高宗藩先生今年5月17日仙逝,享年95岁,特发此文以示吊念!
编辑、记者、作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