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地红尘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红尘·高原恋歌】狗日的槐花

绝品 【红尘·高原恋歌】狗日的槐花


作者:穷乡老叟 举人,5025.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05发表时间:2010-07-20 16:00:50
摘要:但是自那年拖家带口的,来到沙漠边缘地带这个日夜流金淌银的小城之后,很久很久,我便再没有看到槐花了。因此,当那天在去往省城西安出差的路上,从车窗口乍一再见到那公路边、山坡上、村子里,远远近近地盛开着一树树洁白如雪的槐花时,我的一颗几近苍老的心,一时间便在一种无可名状的兴奋中,竟然有些激动不已地颤抖

【红尘·高原恋歌】狗日的槐花
   可是,当我就那么快乐而幸福的和着激情的口水,急急咬嚼着满口的糙面时,渐渐的,我就感到好像有点儿不太对劲,觉得那糙面好象连一点儿香味也没有,就连那炒锅上带出的一点儿焦糊味也像没有。而且粘粘的十分油滑,一点点的渐渐全都粘贴在了舌头上,和整个口腔上,咽也咽不下,唾又唾不出,嘴巴也无法灵活张开了。我不知是怎么回事,就一边尽量想着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糙面,一边还在吃力地勉强搅动舌头,憨头憨脑就想将口里那没名堂的东西咽进肚里去。
   忽然,一阵恶心涌起,还没容我溜下锅台,“哇——”的一声,一口酸水就从我那空空的胃里吐了出来。真的是乐极生悲啊。顿时,我便明白了我吃在口里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糙面。但究竟是什么,会不会是砒霜什么的毒药,我却说不上来。这样想着,我就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不知如何是好,就急忙将指头伸进口里,像父亲给那刚出生的小羔羊口里往出掏羊水的一般,痛苦地掏出了一缕、一缕的东西来。但那东西经口水和刚才胃里吐出的酸水的浸泡,变得更加沾粘、油滑,一缕缕的被我艰难的从口里掏出来之后,又全都牢牢地沾在了手上。这样我就越发急得猛掏,越发觉得恶心。直掏得、吐得两眼发黑,满面泪流。
   当我就那么的独自折磨的昏天黑地的时候,母亲和邻家张婶相跟着从农业社的工地上回来了。
   母亲一见我吐得浑身上下一塌糊涂,就惊吓的一把抓住我的胳膊直叫喊,儿啊,你怎了?你怎了啊?张婶听得母亲喊叫,慌慌张张跑进来也一连声地惊叫道,怎了?怎了?但我却满口满脸挂着羊水似的污物,仿佛遭受了炼狱般的摧残,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会紧靠在母亲身上,翻着白眼,任那泪水夺眶涌流。
   这时,母亲看到了我放在锅台上的那个碗,一下子她就像明白了一切,所以她就指了指那个碗问我说,你是不是吃这碗里的东西来来?我流着泪,点了点头。唉,俺的憨儿啊,你怎能吃它呀!母亲心痛地抱怨着我,说,那碗里放的是沙蒿呀!是俺们过年吃杂面剩下的,以后再没用不上它,俺就把它搁在石橱柜里了。张婶见我没什么危险,就对母亲说,唉,嫂子呀,只要娃没事就比什么也好。娃大约是饿得不行了,就把沙蒿当成糙面了。唉,这日子多会能有个盼啊。接着,张婶又对我说,二娃听话,来,婶子给你洗洗就什么事也没了。以后吃东西可要多留个心眼,千万不敢见什么都往嘴里塞,看把你妈急成啥了。见张婶这么说,母亲就噙着满眼的泪水,一边帮我擦着满嘴的沙蒿,一边就乖哄我说,不怕不怕,没事的。叫张婶帮你洗洗,妈给你蒸槐花吃。听母亲这样说,不知怎的,我就猛地想起了少峰老师,于是我就哽咽着骂道,我……我就不吃那狗日的槐花!
   那样哭骂着,我突然感到母亲就像被什么冷虫蜇上的一般,身子猛地就颤抖的厉害。接着,母亲什么也没说,一把就将我揽进怀里,那泪水就像断线的珍珠一般,一颗颗的,从她那清瘦的面颊上,直落在了我的头上,身上……
  
   那年,在槐花香消玉落之后不久,也就是夏收即将来临之前的某一天里,饿得面黄肌瘦的父母双亲,终于带着皮包骨头的哥哥弟弟和妹妹,一步一回头地真实主演了我家现代版的《走西口》,挥泪告别了他们苦苦生活了大半生的贫穷而灾难重重的故乡,迁移到宁夏永宁县增岗公社,逃命去了。而老家就撂下了我和二姐,相依为命守候着二老的根……
  
   车还在继续前行。千沟万壑的苍凉陕北在那车窗上早已远去,秦岭郁郁葱葱的巍峨雄姿也已悄然消失,代之而来的便是关中平原的富饶精致。那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充满了无限生机的麦子与水稻,和那一幢幢远远近近的正在上演着各式各样故事的高楼与平房,宛如哪个影视剧中一个长镜头下的精彩世界,不停地向前缓缓推移、滚动,就像一个看不到的巨人在极力憋着一口长气,想要彻底颠覆我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一般。
   那母子俩不知啥时侯停止了交谈。此刻,二人仰靠在那后背上,睡得鼾声交替,很是幸福。我想,也许他们此刻正在那梦乡里,尽情品尝着、享受着那香甜甘美的槐花。
  
   哦,狗日的槐花……
  
  
  
  
   2010.7.18于塞上陋室

共 1176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在那样特定的年代里 饥饿肆虐 让原本美丽的槐花也背负上了一种凄凉 即便是救命的口粮 却也让人望之心酸 编辑:秋眸如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眸如月        2010-07-20 16:03:52
  读起那段关于槐花的歌谣让人流泪
   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岁月 不能说感同身受
   却在作者的文字里 在写老师放屁的那段文字里 读到了那种绝望的无奈和悲凉
   在那个时代 任何细微的举动都要上纲上线 使得原本艰难的生活更加悲凉
安静,自闭,喜欢看书偶尔写写文字.
回复1 楼        文友:穷乡老叟        2010-07-25 14:16:43
  好在一切都已过去。谢谢如月!
2 楼        文友:天地红尘        2010-07-20 17:30:45
  我可以理解这句“狗日的槐花”里包含着怎么样一种艰辛、不屈、感激的情愫,我从这些朴实的文字亲近了一个贫瘠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时代。我认同这样一种并存,也了解,每一代人都会面临着自己生活的困顿,总之这就是活着,我想这狗日的槐花,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活着的姿态,这种姿态,在任何一个年代,都会是一种力量
回复2 楼        文友:穷乡老叟        2010-07-25 14:18:57
  香儿总是能有不同的认识,很好。远握!
3 楼        文友:天地红尘        2010-07-20 17:31:05
  2楼是我哦~老叟~我是香儿
回复3 楼        文友:穷乡老叟        2010-07-25 14:53:36
  知道滴!
4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审        2010-07-23 20:45:06
  作者此作,从题目到内容,可能都受到刘恒名作《狗日的粮食》的启发。二作都写饥饿,都能写出一种沉甸甸的痛处,折射了一个时代的悲剧。该作有些细节处理未趋圆熟,有“主题先行”之感,或可进一步提升,使之更加完美。
回复4 楼        文友:穷乡老叟        2010-07-25 14:24:55
  感谢评审不吝赐教!回头细看,的确有“主题先行”之嫌,修改时一定注意。再次谢谢!
5 楼        文友:晋忻李        2010-07-23 23:16:23
  未曾经历过饥饿岁月的人,是很难理解那种挨饿至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的。用血泪写出来的文字,感人肺腑。是的,狗日的槐花,上推至六十年代初,狗日的红薯藤,蒲草根,玉茭皮“淀粉”……多啦。向作者致敬。
晋忻李
回复5 楼        文友:穷乡老叟        2010-07-25 14:30:46
  谢谢!是的,还有玉米穗、蓖麻叶、长苗头、甜苣、灰条,等等等等,但就是这些狗日的不是人吃的东西,救了好多人的命!
6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0-07-24 11:28:42
  那真是一个因为饥饿而扭曲灵魂的年代。“狗日的槐花”由一对母子的对话写出了对槐花不同年代的认知。“也许再也吃不出那种味道了”悲凉,凄苦!那个时代里,处处是卡子。文章朴实,带有地域色彩,忆苦思甜,仿佛从那个遥远的年代走过一回,让我深深知道,珍惜拥有的幸福!问好作者!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回复6 楼        文友:穷乡老叟        2010-07-25 14:33:13
  朋友也像是那个年月过来的人,问候!
7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0-07-24 18:44:57
  一样槐花香,两代槐花情。昔作救命树,今为观光生。一把心酸泪,常在笑谈中。
   拜读欣赏学习,祝朋友快乐,并问候编辑。
回复7 楼        文友:穷乡老叟        2010-07-25 14:37:02
  感谢朋友赋诗妙评。问好!
8 楼        文友:销愁隐者        2010-07-25 00:02:53
  我没有经历那可怕的三年自然灾害,但听长辈们说起,就有一股酸酸的感觉。我的一位可爱的三姐就是在那时夭折的。据有关资料记载,三年自然灾害时机,中国没有增加人口,反而减少了三千多万,数字惊人,相当于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在战场上死亡人数的总和。因此,那个时期的中国人苦不堪言,只是由于言论不自由,人们有苦不敢说而已。今天读了穷乡老叟的作品《狗日的槐花》算是一个小小的剪影,苦水总算流出来了。欣赏。只可惜后辈儿孙们不买账,太可悲了!
高中语文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文学爱好者。
回复8 楼        文友:穷乡老叟        2010-07-25 14:48:19
  为你失去你可爱的三姐致哀!
   对于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阶级来说,不但是三年自然灾害中经历了可怕的夺命饥饿,而就是文革结束前的七十年代初中期,他们亦遭受了今人意想不到的饥饿折磨.....
9 楼        文友:销愁隐者        2010-07-25 00:08:32
  采用今天人们品尝来勾起往日苦难回忆的手法,自然,并且留下对比和悬念,结构值得学习和借鉴。只可惜留下的仅仅是饥饿的记忆,没有写出更深层次的挖掘,我觉得好像还缺少了些什么。
高中语文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文学爱好者。
回复9 楼        文友:穷乡老叟        2010-07-25 14:52:45
  感谢隐者指出拙文的不足之处,今后一定多加注意!
10 楼        文友:犁梦        2010-07-25 16:09:17
  看完此文,也让我想起了故乡的槐花,想起了槐花树下的玩伴,真的很怀念那槐花的味道。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无不正当而平凡,但他却心绪不宁,因为成就非凡卓绝之举乃是他的使命!
回复10 楼        文友:穷乡老叟        2010-07-27 14:53:20
  问好犁梦!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