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帝王小说】我不是你婚姻的暗箭(特别推荐)

精品 【帝王小说】我不是你婚姻的暗箭(特别推荐)


作者:萧笛 秀才,207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99发表时间:2011-01-04 10:27:32

【帝王小说】我不是你婚姻的暗箭(特别推荐)
   让邱英去接大林,是李霞先提出来的。
   听到大林受伤,邱英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要去看看他。可是,这个念头只是一闪,就让她压到心底了。邱英知道,此刻李霞的心情可能比自己还急,毕竟是十几年的夫妻。她不能一时冲动,露出什么,那样的话,不是会要了李霞的命?
   李霞接完电话,就呆呆地坐在床上,头低低地垂着,似乎浑身上下都连挺起头的力气都没有了。邱英坐在李霞的旁边,一把一把地抹着眼泪。
   英子,你去绥芬河吧。看看大林伤成什么样,能不能回来?要是能回来,就把他接回来吧。接在家里,毕竟咱们照顾起来方便些。
   邱英没想到,李霞会让她去接大林。她脸一红,想推却,看见李霞红红的眼睛里坚毅的目光,她把推却的话憋了回去。
   李霞说,你别想别的了,让你去,其实是大林的意思。
   邱英惊讶地瞪大眼睛,电话里说让家里去个人,怎么会是让我去?
   李霞叹了口气:这个家里除了你谁还能去?孩子不能去,我这个样子,在家里呆着都要靠你照顾,唉,你说,我怎么不死了呢。李霞的眼泪扑簌簌地往下落。
   你怎么又说死呀活呀,大林刚出事,你怎么又说这个,还有孩子哪。
   邱英抓过毛巾给李霞擦眼泪,自己的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
   李霞把她的手抓住,抓得紧紧的:英子,这个家今后更离不开你了,你可要待瓜瓜好哇。说着,把头抵到她们握着的手上,失声痛哭。
   邱英的心里酸极了。她明白了,其实,李霞是什么都清楚的,李霞一直在容忍着自己。邱英看着自己面前这个孱弱的女人,忽然觉得有一种力量往她的体内集聚,她不能再假意推辞了,那样会让这个好女人更加伤心。邱英有些奇怪,当她知道李霞早已觉察了她和大林的事后,她的心里的不安突然消失了,涌起是的深深的感激。
   她反握着李霞的手,也是紧紧的,她用她的手传递着她心里对这个女人的全部情感。
   两双握在一起的手像一个“人”字,互相支撑着。
   让邱英去接大林,这个决定是无奈的,也是最佳的,这个决定在别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但是,别人的理解不能当日子过。
   两个女人做出这个决定时,都感觉有些壮烈。
  
   最后这排座位上坐了五个人,挨着邱英的是一个足有200多斤的大胖子。邱英的身子只要一离开靠背,那胖子的大身板立刻就把属于她的地盘占据了。邱英只能坐得直直的不敢动。车厢前面的电视机正在放一部香港武打片,夸张的动作,离谱的台词,不时在车厢里引起笑声。平时,邱英是很爱看这类片子的,可此时的邱英却什么也看不进去。她的头靠在车窗上,脸向外扭着。冷风从关不严的窗缝里吹进来,邱英感到有些凉,她赶紧把抱在怀里的一件毛线外套穿上。她在心里对自己说,别感冒了,现在两个家就靠我一个人了,我可不能倒下。
   窗外,收割过的田野留下片片荒凉,已经发黄的蒿草摇曳着,把种子抛洒到风中。山坡上的柞树、桦树,路边的杨树、柳树都在掉叶子。落叶随风翻滚着,有一些被卷进车底下,车轮碾过枯叶,发出唰啦唰啦的声音。还没掉下来的叶子在树上与风做着撕扯,明明知道是挣不过风的,却也不轻易放弃。于是,那在风中劲舞的树叶就成为这条路上最耐看的秋景。

共 41787 字 9 页 首页上一页1...6789
转到
【编者按】体制挤压下的肉身之痛,当下女性作家的小说创作中,时常流行的是“身体写作”、“私语化写作、“个人化写作”等等概念,表现的主题也常常是单一的性爱主题。据说这成为女性作家表达自由个性、摆脱男权欺压的一种方式。这种说法本身令人生疑,有点“揪着自己的头发拔高自己”的味道,或者就像婴儿的啼哭,目的是要得到大人的注意。然而近日读到萧笛的《我不是你婚姻的暗箭》,我观察到女性作家在体验世界、表达情感方面对传统方式的回归,这就是把思考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上,从现实环境本身去体味对人的生存境况的影响,并努力克服单一的性爱主题,把笔触深入到当下这个社会面临生存难题的人的最脆弱的部位与神经,以展示他(她)们近乎原生态的生存现实,这同样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正因为如此,这篇小说也暴露出它的一些不足。它同样存在着对人类生存的基本的社会秩序和起码的道德标准的漠视。人和人之间的情感除了相互之间的同情怜惜关怀帮助外,肉体的碰撞难道也是一种必然的宿命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这篇小说对当下历史的体认也就仅仅局限于在家庭、婚姻、性爱这些与男人交往的细节中所展示出的一种人生的宿命或女人的宿命,而这显然削弱了作品对现实的强劲的穿透力。就是说,作者在试图建立一种两个家庭、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共同生活的幻想化生存图景的同时,正在打碎另外一个具有人类公德意义上的生存图景。发乎情,却未止乎公德,在看似一种情感合理性存在的背后,却背离着一种公理合理性的存在,那么人物最后的命运就只能像那在风中飘舞的树叶,“明明知道是挣不过风的,却也不轻易放弃”,留给人们的也只能是“最耐看的秋景”。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婚姻,读《我不是你婚姻的暗箭》这篇小说时,忽然想起许地山的《春桃》,这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位置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独特的生活情境。以捡破烂为生的春桃,一方面和患难与共的刘向高结成特殊的姻缘,一方面又迎来了失散后残废的丈夫。对于一个下层劳动妇女而言,这时候她选择的不是理念上的道德规范,而是生活。她为了情和义两个字,就以自己为纽带建立起一个一女两男的别样的家庭。这不是与《我不是你婚姻的暗箭》里的情节有相似的地方吗。但进一步想,邱英是春桃吗?她毕竟是别人婚姻的“入侵者”,只是她这只“明枪”或“暗箭”,在射向他人之时,更多的是迫于生活的无奈。而当大林失去一条腿后,她又能决绝地担负起两个家庭的重担,她同样是以自己的情义支撑起一片别样的天空。读这篇小说,一直在感受一种温情脉脉的隐忍的叙述,感受作者对现实无可奈何的接纳与忍受,她甚至以对男性命运的暴力式设计,扑灭了可能到来的冲突的火焰,以两个女人的相互理解壮烈地保存了现有的婚姻。这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我们承认,这种现实确如一个个碎片,分布在生活的角落里。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社会的力量隐退了,刚性的精神内涵像影子一样沉没了。因而,我们的阅读也只能停留在悲凉的生存感悟中,无法体验到理想和精神带给我们的高峻与亢奋。对于我还年轻,不知道是否能够真正意义上体会的透彻,总而言之,看写实小说不但是能使人少走些弯路还可以在小说中学习如何寻找捷径。十分欣赏,感谢箫笛的一份社会真实感观!【编辑:龙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104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落英缤纷        2011-01-23 23:38:10
  深夜读一部这样经典的小说,不仅感慨唏嘘,为这一个好男人和这两个好女人,为生活的无奈和不幸。
   心理描写真实细腻,非常动人,赞一个!
   只愿生活多眷顾好人,只愿好人一生平安!
   问好,远握!
脚踩大地,心飞高空
2 楼        文友:爱你聪明宝贝儿        2011-02-12 15:07:47
  编者按写得相当认真与准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作者的小说也是非常值得一读,让我们更多的深思我们的生活!祝愿作者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