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帝王小说】烩豆腐

精品 【帝王小说】烩豆腐


作者:萧笛 秀才,207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74发表时间:2011-01-05 16:32:36

【帝王小说】烩豆腐
   得意着的顾丹做梦也想不到,她的丈夫会离开她精心经营的家。
   顾丹吞着自己的泪炒好了菜,摆到饭桌上。她傻傻地看着饭桌上的菜,怎么看怎么不舒服。终于,她又回到厨房,拿起那块豆腐。豆腐还有一些热度,她想了想,决定做油泼豆腐。她把豆腐切成大片,一片压着一片,阶梯状摆到一个长型的白瓷盘里。撒上葱末、香菜末、精盐、味精,浇上滚热的花椒油。
   白瓷盘,嫩豆腐,绿汪汪的菜末,黄灿灿的油花,看上去赏心悦目。这道豆腐是丈夫最爱吃的,可是,现在它却成了饭桌上的摆设。豆豆是不会吃的,再好的豆腐她也不吃。顾丹也没吃,每次她的筷子想伸向那盘豆腐的时候,她的心都疼一下,好像筷子要挟的不是豆腐而是她的心。
   顾丹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突然变故,不愿意跟任何人说起丈夫变心的事。人们都知道她是一个会过日子的好女人,一个一心一意伺候丈夫的好妻子。人们如果知道了顾丹被丈夫甩了会怎么想?怎么说?
   顾丹常常发呆。想结婚前结婚后的每一个日子。她想不明白,自己的婚姻怎么就走到了死路上?自己把这个家当成命一样呵护着,这个命怎么会病了,而且病入膏肓?其实,顾丹并不怕大家的议论,现在离婚的事多了,人们议论一阵也就淡了。顾丹也不怕自己带着豆豆过日子,她相信自己的生活能力。顾丹只是不愿意接受自己被丈夫抛弃这样一个事实。她为自己委屈,她是公认的好女人,好妻子啊。她的婚姻怎么能失败?她怎么能输给一个第三者?!
   思量来思量去,顾丹抱定了一条:不离婚,坚决不离婚!
   也许丈夫自知理亏,他不再逼顾丹离婚,只是从不回家。换季的时候也不回来取衣服。但是,顾丹还是精心为他打理着那些衣服。冬天过去,顾丹把丈夫的棉衣棉裤棉鞋一样样地收好,把春秋时丈夫最爱穿的西服、夹克衫找出来,衬衣烫熨得平平整整,领带一条条地搭配好,摆在衣柜里。夏天来了,顾丹把丈夫的T恤、休闲裤、皮拖找出来。每天做饭时,顾丹固执地做着豆腐。顾丹不相信丈夫会真的舍弃她,舍弃这个家,也许有一天,他会突然回来,回到这个家。顾丹想象着丈夫进屋时的情形,也许他是回来取衣服,也许他是回来看豆豆,也许什么都不是,他只是想回来看看,像从前,他没打招呼就出差了,又没打招呼地回来了。她刚做好饭,饭桌上有他爱吃的豆腐。丈夫看见了她做的豆腐,会咧开嘴笑,然后就坐下来吃饭,吃得很香,豆豆会在一旁不断地叫着爸爸,和爸爸撒着娇。丈夫吃饱了,抚着鼓起来的肚子,夸张地嚷着:“撑着了,撑着了。”就歪在沙发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就迷糊着了。这个情景在顾丹的脑子里放电影样一遍遍地演,每一次,顾丹都会再加上一些细节,比如豆腐的做法,比如丈夫看她的眼神。这个情景在不断的演绎中,渐渐丰富,渐渐清晰。后来,这个情景就像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一样,刻在了顾丹的记忆中。她不时地把这段“记忆”翻出来,重温、加工,再重温,再加工。无事可做时,睡不着觉时,买菜时,做饭时,这个情景都会出现她的眼前。有一次午休,她的脑子又浮现出这个情景。她一边“回忆”着,一边加工着。在加工丈夫在沙发上睡着了这段时,她让自己去给丈夫盖毛毯。她蹑手蹑脚地走过去,轻轻地打开毛毯。毛毯一搭到丈夫的身上,丈夫就醒了。丈夫睁开眼看着她,她的脸一定红了,因为,她在丈夫的眼里看到一团红红的火苗样的东西,那是自己脸上的红云吧。丈夫伸出手拉住了她……顾丹感到了自己的心跳,她抬起头看看办公室里的其他几个同事,还好,大家都在闲聊,没人注意她。顾丹偷偷地笑了。这个情景给顾丹带来了希望,带来了信心,这个情景支撑着她,日复一日地买豆腐、做豆腐。顾丹知道,豆腐会帮着她把突然踏进家门的丈夫留下来。顾丹记着妈妈那句话:要想留住男人的心先要留住他的胃。顾丹庆幸自己能把豆腐做出那么多花样,庆幸丈夫还有这样一口喜好。每天吃晚饭的时候,顾丹都会竖起耳朵,听着走廊里的动静,她渴望听到那熟悉的脚步声,渴望看到门突然打开了,丈夫站在门口。
   日子在顾丹的守望中一天天地过去。丈夫是过完春节走的,顾丹从正月等到二月,从草绿等到花红。她没等回丈夫,却等来了莎莎的电话。
   和莎莎的见面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顾丹说不清。从那天以后,她的眼前,总是晃动着那个年轻漂亮的身影,耳边也时常响起莎莎说过的话。顾丹纳闷,莎莎是自己的情敌啊,为什么自己却会经常情不自禁地想起她?也许,这个世界上,人只有和自己的敌人才是真正离不开的。
   那盘油泼豆腐顾丹一直没吃,但还是上顿下顿地往桌子上端,像是展览。
   顾丹不知道自己要展览什么,是手艺还是心绪?顾丹能感觉自己心里的那一份固执,像是在和谁赌气。可到底是和谁,她又说不清楚。
   那天中午,隔壁计生委的张姐来找顾丹聊天,张姐知道顾丹爱做豆腐的故事。张姐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嚷嚷:“小顾,我听说长安街上开了一家专门做豆腐的菜馆,能把豆腐做出肉味、鱼味来。”顾丹不屑地笑了:“豆腐烧肉就是肉味,豆腐炖鱼就是鱼味。豆腐跟啥在一起,就是啥味。”
   “这谁不知道,人家不是这么做。”张姐的脸往前凑了凑:“人家是光用豆腐就能做出鱼味肉味来。”
   “真的?”顾丹抬了眼睛看着张姐。张姐一脸骄傲地回答:“真的,要不怎么叫素(鱼+鱼+鱼)馆。人家的菜谱里也有溜肥肠、爆肝尖,不过,全是豆腐做的。”顾丹瞪着眼睛,她想像不出那是怎么一回事。顾丹忽然怀疑张姐是知道了什么,来有意试探她,心里就生了厌,她眼神一斜:“瞧你得意的,那家饭店是你开的?”顾丹扯块手纸往外走。张姐被晾在一边,有些无趣,本来还想把那天在超市看见顾丹丈夫和一个漂亮女孩亲昵地采购的事告诉她,摇摇头,把话咽下去了。
   那盘油泼豆腐先是没了清香的味道,然后是没了鲜嫩的颜色,有些风干的豆腐表面皱巴巴的,像老太太的脸,那曾经嫩绿的葱花香菜末也变黄变黑,犹如脸上的老年斑。尽管如此,顾丹也没把它倒掉。只要是还能吃能用的东西,顾丹是从来不舍得丢掉的。这是顾丹过日子的原则。她几次端起那盘豆腐,看了看,心里嘀咕了一句:没溲,就又放进了冰箱。她也说不清自己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到底是盼着豆腐溲,还是不希望豆腐溲。她只是下意识地觉得,豆腐还没溲就不能倒掉。
   豆豆可不客气,她跟妈妈发着牢骚:“这盘油泼豆腐都几天了,还往桌上端?倒了算了。”
   顾丹瞪了女儿一眼:“又没坏,倒了不可惜?”
   豆豆一脸的不屑:“你又不吃,我也不吃,早晚还不是倒掉。干嘛非得等它坏了再倒,这不是自己糊弄自己吗?”
   顾丹觉得女儿说得有些在理儿,细想,可不就是那么回事嘛。禁不住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想得开:“你们啊,什么都不知道珍惜。”
   豆豆仰着脸跟妈妈笑:“妈,你珍惜了太多别的,就不知道珍惜自己了。”
   珍惜自己?!顾丹可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顾丹看看豆豆,一时无语。
   豆豆埋了头吃饭,突然想起了什么:“妈,明天晚饭我不回来吃了,爸爸过生日,要接我过去。”
   顾丹心里不舒服,但她不想当着孩子的面说什么。丈夫离家以后,经常去学校里看豆豆,给豆豆送些书本,有时还带豆豆去吃肯德基。赶上学校收这费那费的,他就都给交了。到了换季的时候,他会给豆豆买一些时令的衣服。以前,顾丹认为,丈夫这种举动说明他还记挂着家。渐渐地她明白了,丈夫其实是在用行动声明,这个家里,他只惦记着女儿。
   有一丝疼痛慢慢地从顾丹的心里浮起。顾丹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她从来不在女儿面前诉说对丈夫的怨恨,她不想在女儿的心中栽下阴影。况且,豆豆并不反对爸爸有莎莎,她甚至希望妈妈也能再有一个人,她不赞成妈妈的守望。以前,顾丹只是认为,她和豆豆是两代人,对婚姻有着不同的理解,今天,她突然觉得,这不仅仅是婚姻观念的差异,那么,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呢?
   第二天下班的时候,顾丹什么也没买,因为没想好做什么。本来,她想做点自己想吃的东西。可是,她想了半天,竟没想起自己喜欢吃什么。结婚这么多年了,每顿饭做了女儿爱吃的,再做了丈夫爱吃的,基本上就够了,多做就会剩。慢慢地,她都忘了自己喜欢什么了。想到这些,顾丹心里酸酸的。
   新闻联播结束了,顾丹起身去煮方便面。面还没煮好,豆豆就回来了。
   豆豆背回来一个新书包。那书包款式上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做工好一些,看上去挺结实的,再看牌子,顾丹猜到了价格。果然,豆豆一脸的灿烂:“妈,这书包六百多呢。”
   顾丹不愿意看豆豆摆弄新书包时的兴奋表情,闷了头吃面。豆豆凑过来也要吃。顾丹有些纳闷:“你爸请你下饭店了还没吃饱啊?”豆豆摇摇头:“没去饭店,在家吃的。”
   顾丹瞪大了眼睛:“你爸做的饭?你爸会做饭了?”豆豆还是摇头,“是她做的。”豆豆用“她”来称呼莎莎。在爸爸面前,她叫她莎莎姨。
   顾丹盯着女儿的脸:“她会做饭?”
   豆豆没抬头,“嗯”了一声。顾丹不知道女儿这声“嗯”的具体涵义。顾丹有些着急,迫切地想知道,那个细皮嫩肉的莎莎会不会做饭:“她给你做什么了?好吃吗?”
   豆豆一边想着一边说:“嗯,有(火+靠)大虾,有个蒜烧鲶鱼,那个菜叫什么,对了,是奶白鸡片,还有芦笋什么的,一共八个菜呢。”
   顾丹听着那菜名有些陌生,不过,她并不认输,豆豆说的菜里没有豆腐,她知道丈夫对豆腐的偏爱不是会改变的。她暗暗地笑了笑。豆豆突然想什么似的开了口:“对了,还有一个菜,叫,叫,鲍汁烩银丝,真好吃,我爸也爱吃,整整一大汤盅,都让我和爸抢着吃了。”
   银丝?绿豆芽呀。顾丹斜一眼豆豆:“一个豆芽有什么好吃的?在外面抢东西吃,真没出息。”豆豆一脸无辜:“妈,不是豆芽,是豆腐丝。”
   顾丹更不高兴了:“在家里,我啥样的豆腐没给你做过,这个不吃,那个不爱,到人家去抢着吃,你呀,真是给我丢脸。”
   豆豆又吃了一口方便面,把碗推给妈妈:“妈,那个豆腐,你真没做过。”
   顾丹不屑:“不就是干豆腐丝吗?”
   豆豆说:“不是干豆腐,是水豆腐。”
   “水豆腐?”
   “是呀。”
   “水豆腐切丝?”
   “对呀,切得细细的,比你切的土豆丝还细,白白的,又滑又软。”
   顾丹嘴里的面只咽下一半,就停住了。她不解地看着豆豆,豆豆也正看着她。四目相对,顾丹从女儿的眼里看到了一种她从前不曾看到的东西。半晌,豆豆开了口:“妈,其实我爸也挺不容易的。我听说,有一次,我爸去鸡西送货的路上,差点出车祸。”
   顾丹脱口追问:“什么时候?”
   豆豆说:“这都是好几年以前的事了。妈,这事你一点都不知道吗?”
   顾丹确实不知道这件事。顾丹想,这么大的事她都不知道,那么,丈夫一定还有好多的事没跟她说。为什么不跟她说呢?难道她不是他相濡以沫的妻子?
   顾丹楞楞地看着豆豆,忽然觉得没了食欲,她看了看碗里剩下的方便面,放下了筷子。剩面本该倒掉的,可是,顾丹不舍得,她想把剩面放到冰箱里去。打开冰箱的门,一股酸味就扑鼻而来,什么东西溲了?顾丹的目光在冰箱里逡巡,发现了那盘油泼豆腐。
   油泼豆腐溲了。顾丹把那盘豆腐拿出冰箱,走到垃圾桶跟前。也许是豆腐的溲味熏着了她,她倒豆腐的动作狠了点,差点没把盘子也丢进垃圾桶。嘴里嘟囔着:“水豆腐切丝?怎么可能?”
   晚上,顾丹躲在床上睡不着,大睁着眼睛,心里说,明天一定买块水豆腐。不就是烩豆腐吗?豆腐丝,豆腐块,终归还是豆腐,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肯定会做!
   从第二天开始,顾丹家的餐桌上,多了一道菜:豆腐丸子。一连好多天,天天如此。只不过,有时是干炸,有时是红烧,有时是糖醋溜。没办法,豆腐丝切不成,碎豆腐只好用来做丸子。豆豆劝妈妈:“算了,妈妈,你何必呢?”
   豆豆哪里知道,在顾丹和莎莎所进行的战争中,做豆腐是顾丹手里最重要的武器,她怎么可能在这件事上轻易认输呢?
   顾丹重新燃烧起买豆腐的热情,她甚至把周边市场上的豆腐摊床都逛遍了,非常清楚地了解了谁家的豆腐细嫩,谁家的豆腐结实,谁家的豆腐百分百用黄豆,又是地道的卤水点法,谁家的豆腐不仅掺了假,还是用石膏点的。顾丹的脑子里装满了豆腐,不,准确地说,是豆腐丝。怎么能切出细细的水豆腐丝,这个问题,她走路时想,吃饭时想,睡不着觉时更想,有时在单位工作着也会精神溜号,把前一天切豆腐丝的体会细细地回味下,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为了切好豆腐丝,她不光要买最好的豆腐,菜刀也换了一把又一把。刀太轻,切出来的豆腐薄厚不均,刀太重,又容易碰碎豆腐。
   顾丹还向一些会做菜的人请教。可是,人家一听水豆腐切丝都摇头:不可能吧?
   有的人懂,说那是一道名菜,一般人做不来的。
   顾丹不说什么,心里却较上了劲:什么一般人不会,她会,我一定要会,而且,要比她做得好!
  

共 12065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极精细的刻画了女主人公顾丹的生活细节和她的内心世界,选择了现今常见的婚姻冲突,撞击着传统的婚姻理念,妙处是作者设计了一个顾丹憧憬着丈夫的归来时丈夫真的回来了,文章确嘎然而止,顾丹猜测着,读者也猜测着,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检测着人们的婚姻.家庭.道德理念。作者用了一个不太新鲜的话题却让文章放出了异彩。欣赏!推荐!【编辑:龙啸】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10107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