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张若虚孤篇压全唐

精品 张若虚孤篇压全唐


作者:ran.t 榜眼,28155.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566发表时间:2011-01-17 14:17:32


   曹娥便将身世述了一遍,刘安道:“有些意思。”曹娥又将张若虚之事述了一遍,刘安道:“更有意思。正是善念难得。就将鸡犬吃剩的仙膏,与你些吧。”曹娥连声道谢。刘安将道袍一挥,就见瀑布中分出一流细水,变为手爪的形状,飞往后山去了。一时,那“手爪”取来一小瓶药,轻轻浮于刘安头顶。刘安指指曹娥。“手爪”便掉了个头,将药瓶递给曹娥。曹娥刚一接过,“哗”的一声,那“手”已落在地上,变为一滩水迹。
   曹娥细看那瓶子,如紫金锭一般,莹莹润泽,湿漉漉的发光,喜道:“深谢了!”回身欲走,刘安忽然想起一事,叫住她道:“小娘子转来。那书生,是个小男儿吧?”曹娥见他问得奇怪,只得答道:“年方三九,方才不是说过了么?”刘安劈手将药瓶夺过道:“既是个青年男子,这仙膏可不能给你了。我险些儿就忘了!”
   曹娥苦苦相求,刘安只是不允。曹娥急了,蓦的大张双臂,上衣像吃饱了风的船帆,猛然鼓起,额头现出一缕幽蓝色光晕。刘安退后一步,收起药瓶,双掌合拢,身周多了一圈橙色光圈,正是他修炼的护身宝光。
   曹娥道:“上仙,我本无意冒犯,只是人命关天,今日拿不到此药,曹娥誓不回返!”刘安道:“你为了这人要跟我斗法?小娘子哇,若是你给个老头儿服用,这药送你一车也使得;若是给那书生搽用,我怕你犯了思凡之罪,五百年道行,毁于一旦。”曹娥一头乌发随风飘直,“唰”的一声,一股寒气破衣而出,直奔刘安的护身光圈,尖声道:“思凡之罪么,我早就犯下了。张若虚气朗才高,一声清啸,胜过百宣佛号。难得又如此痴情,旷世难寻。”刘安那橙色光圈向里一缩,陡然间急速扩大,如钱塘怒潮,转瞬间逼到曹娥面前,道:“本仙是为你着想,你还不迷途知返吗?”曹娥额头那蓝色光晕直冲云霄,随即转折如带,扭曲而下,与橙色光圈的边缘一撞,发出“轰隆隆”一声巨响。刘安见了这等声势,也不禁有些惊心,心中感佩她的坚毅。曹娥见他意动,忙道:“我拼着五百年修行不要,也要救张若虚魂返窠巢。盼上仙垂怜!”
   “嗖”的一声,刘安一个身外化身,人已退出三丈。二人各自收法。刘安道:“你既有不拔之志,我也无话可说,只盼你日后莫要后悔。”将药瓶一抛。曹娥接过,喜极而泣,道:“多谢!曹娥告辞。”
   刘安眼见她去得远了,向身边仙鹤、麋鹿笑道:“凡界人人盼登仙,仙乡个个要思凡。这世道好怪呀!”
   那曹娥回到地府,奈何桥畔,见张若虚闲坐于小锅旁,拿着汤勺慢慢搅锅中之物。黑白无常在侧,倒似和他颇为相投。张若虚道:“蛛网三两。”黑无常便拿来一堆蛛网,投入锅中。张若虚又道:“虺液二钱。”白无常便取来虺液二钱,放进锅内。张若虚哈哈一笑,道:“熬成了,忙里偷闲,等候曹娥,打发时光,这孟婆汤管够十个八个投胎的喝了。”黑白无常齐赞道:“书生好手艺,做得比孟婆还好!”张若虚道:“你们看我安闲自若,岂知我心焦如焚哪!”话音方落,蓦见曹娥闪现眼前,忙起身急迎道:“姐姐,等得我好苦!”
   曹娥道:“先生何出此言?我求药蓬莱,往返不过四日。”黑无常插嘴道:“曹娥姐,俗话说‘仙界一日,地下十年’。你去四日,咱们这儿一年,那人间可就四十年了。”曹娥跌足叹道:“我心急赶路,全没想到!不过先生虽等得苦,曹娥幸不辱命。”张若虚道:“你带来了返魂之药?”曹娥道:“这便引先生还阳回生去。”
   黑白无常一听,吵着也要同去,且说“若带了我弟兄,阎罗那里我们替你圆谎;若不带我们,我们便第一个去告状。”曹娥在他二人眉心一人戳了一指,道:“真真讨债鬼,这就走吧。”
   黑无常悄声笑道:“曹娥姐姐可着了我道儿,白白让我兄弟去人世耍戏一趟。”白无常道:“说的是。阎君若是有意为难,就不会让这呆书生又在阴间白拖一年。他明明就是睁只眼闭只眼,强盗发善心……”说到这里,连忙住口,东张西望。黑无常笑道:“看他老人家成日家黑着一张脸,原来也有行好的时候。”白无常道:“碰到这书生,百炼钢也只好变成绕指柔。”
   黑白无常喜滋滋奔在前面,曹娥托着张若虚肋下,飘飘然在后,穿心冥殿,绕走酆都,离了泉台,步履尘埃,顷刻间到了扬州地界。
   二无常引路,找到了张若虚的坟台。一沟冷月遍洒清光,倍增凄清。张若虚近身探看,但见墓碑上写着“唐故探花张君若虚之墓”,字体潇洒,当是张旭手笔。
   那黑无常本性难改,道:“书生,你这阴宅前有照、后有靠,坐坤向艮。”白无常道:“必能荫庇子孙、富贵双全。”曹娥道:“偏你二人话多。先生,别理他们,随我来。”
   四人齐齐飞起,头下脚下,“嗤”的一声轻响,钻入坟中去了。
   坟内一片漆黑。曹娥在张若虚眼前一抹,张若虚顿觉如同白昼。只见那坟顶儿又低又矮,那两壁间似羊肠般狭窄。黑无常笑道:“书生,贵府好寒碜哪。”白无常道:“咦,这是什么?破烂流丢的。”张若虚就他手上一看,却是从前最宝爱的凤凰琴,不禁叹道:“可怜这琴也同主人一样,肩蚀颈歪,腰残尾坏。”曹娥道:“先生勿悲。我有云英仙膏在此,只消涂上你的尸骸,即可白骨生肉、逝者还魂了。”张若虚道:“不错,涂药要紧!”
   曹娥拧开小瓶,见那药膏流玉凝白,奇香扑鼻,知是异物,小心倒出少许,抹在尸骨头上。正待再涂,瓶中药如一道飞虹,自行射出瓶外,顷刻间洒遍大半个尸身。瞬间,筋络复生,又片刻,长出血肉,再须臾,长出发肤。众人见了这等奇景,俱是目瞪口呆。还是曹娥先回过神来,将张若虚掉转身来,当胸一推,魂魄便躺进身体。张若虚起先把肉身左套右套,套不齐整,过后左扯右拉,终于弄得合身,便如人穿新衣服的一般。张若虚再世为人,站起身来,向曹娥行了个大礼。曹娥也代他喜欢。
   张若虚一瞥眼间,见到心爱的凤凰琴,忙道:“啊,曹娥姐,云英膏救得小生,可救得这弦琴么?”曹娥道:“此膏乃仙家之物,能令万物回春。你问这做什么?”张若虚当下便欲在琴上涂药。曹娥伸手一拦:“先生且慢!先生左膝之下,尚为白骨,岂能重琴而轻己?”黑无常道:“是啊,岂不做了个铁拐李吗?”白无常亦道:“你那可心可意的美人儿看到你这一条腿,怕要不高兴。”张若虚笑道:“留条白骨的腿儿,别有风趣。”曹娥还待相劝,张若虚道:“我重返尘世,不过三日的寿命,只求再与知己见上一面,于愿足矣。那辛夷夫人与我有高山之情,这凤凰琴与我有流水之谊,岂能厚彼而薄此?”曹娥叹道:“一琴尚且如此,何况于人?先生真是古今第一痴人哪。”
   张若虚一笑,不再多言,涂药于琴,信手挥弦。凤凰琴琤崆而鸣,琴声清越,如听千丈之瀑,如见万壑之松。张若虚抚掌大笑。
   曹娥道:“万事俱备,还缺一位与先生熟识的君子,于明日子时,阴阳交替之刻,到明月桥头一同相见。因我和黑白无常皆非凡人,需得这位人间的君子以浩然正气、温厚阳气为先生这新生的躯体护法。”张若虚:“熟识君子?吾友张伯高就是。”曹娥道:“张旭么?极好极好。那么我引先生去给张旭托梦,约他明日相会。”黑无常道:“我也要去!”白无常道:“我也要去!”张若虚道:“啐!见你二位光降,伯高兄还以为他油尽灯枯,命不久长,这次不准你们跟来。”
   话分两头,如今且说次日晚上,张旭腰挂酒葫芦,手执桃花枝,上元之夜,来到明月桥畔。此时已是唐肃宗至德二年。那张旭年过六旬,发秃齿豁,非复当年神采了。因他平生好酒,常于大醉之时呼叫狂走,落笔成书,人又称他“张颠”。他素来少梦,昨夜却得一梦,乃张若虚相约今夜相见,“空口无凭,花枝为证!”醒来后,果见枕畔有桃花一枝。他心中蹊跷,思来想去,终究故友难忘,扶醉而来。
   正自心中忐忑,忽觉肩上有人一拍。他一回身,劈面见到张若虚,由不得连退几步,手扶桥栏道:“你……你是若虚贤弟?”张若虚笑道:“不是小弟,又是哪个?”张旭道:“你这左腿……”张若虚道:“只余腿骨。因把仙药给了凤凰琴,故而做了个荆山的卞和。”张旭打量半晌,看对面之人飘飘然俊秀出尘,欣欣然载笑载言,果然是故人回转,心上一热,两行老泪夺眶而出,执他手道:“贤弟,你受苦了!”张若虚道:“贤兄,你我席地而坐,对月述怀,喝个痛快,醉个痛快。”当下二人在桥头推杯换盏,畅叙离情。张旭听张若虚说起诸般遭遇,不禁感慨他的离奇坎坷。张若虚听张旭提到后起的李白、杜甫,也不禁惋惜自己青年夭折,不得与他们结交;再听说玄宗与杨玉环的生死情变,更是唏嘘。唐人风度宽宏,来往行人见这一老一小两书生哭哭笑笑,也不以为异。
   张旭道:“贤弟在冥界多历忧患,愚兄在人间也看尽浮沉。安史之乱,天下攘扰,摧破我大唐元气。往年元宵,这扬州城何等热闹。今岁上元,却是凄凄恻恻,冷冷清清,此皆兵祸所致啊!”张若虚道:“人事虽非,物事如旧。你看这春江……”
   张旭道:“还似当年。”
   “这花林……”
   “还似当年。”
   “这月夜……”
   “还似当年。”
   “我张若虚呵……”
   “依旧当年!”
   张若虚抬头向天,悠悠的道:“我样貌虽如当年,心境已变。尘世浩淼,再无立锥之地了。那些个文才锦绣,齿颊余香,我不曾传吟;那些个龙兴凤举,翠减红衰,我不曾亲历……”说到这里,听一阵微微鼾声,低头一看,张旭已抱着酒葫芦醉倒了。张若虚失笑,抱琴而起,眺望桥头,百感交集,只觉胸口有无数话语要喷礡而出。
   便在此时,一年老妇人手提香烛,款步走上桥头,衣饰清贵,满头银发,气度高华。张若虚一愣,认出此人正是辛夷。他抱琴迎上去道:“夫人,有礼。”辛夷虽年年来此祭奠,其实却不曾见过他面,此时对面不相识,只得回了一礼。张若虚道:“小生不才,偶得一诗,因弦为歌,烦君相和,未审尊意如何?”他心中想的却是:左右三日之命,何必让她知道,又多一番伤痛?今日歌咏相和,一曲既终,转生轮回,也不枉这五十余年的等待。
   辛夷仍如当年一般飘逸冲和,听了便道:“先生风雅之人,行此风雅之事,妾愿一试,以成佳举。”
   张若虚轻抚琴弦,远望江水,思接千载,神游太虚。是时也,一轮银灿灿的明月高悬碧空,上下水天一色。他一腔刻骨相思尽化作人生的大沧桑,当下不假思索,一面抚弦,一面歌吟,那千古绝唱一句一句,从口中缓缓流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弹唱,辛夷轻声和之,双声便如大鹏与灵凤,一刚一柔,一烈一韧,一者翱翔九天,一者清鸣万里。张旭不知何时已然酒醒,听得入神,此时直呼“好曲啊,好曲!”
   歌声往复萦旋,渐响渐弱。张若虚眼望辛夷,脸露微笑。突然之间,辛夷灵犀一动,道:“你是……”张若虚忙道:“我不是。”辛夷怔怔地望他,目中渐渐湿润,点头道:“好,你不是。”张若虚转过头去,眼望水天相接处,哽咽道:“我当真不是。”辛夷默然良久,道:“你……先生此作,可有诗题?”张若虚定了定神道:“仓促之间,尚未思得。”辛夷道:“题为《春江花月夜》,如何?”张若虚张旭一齐赞道:“好一个《春江花月夜》!”张旭道:“表妹,这位便是……”辛夷淡然道:“白驹过隙,岁月如流,表兄又何必执着?人世间有过了这一曲,你我三人有过了这一刻,人生在世,夫复何求?”张旭道:“正是!”
   他于这数十年间,饱经离乱,性情由年轻时的温雅一变而为疏狷,曾被杜甫推为“饮中八仙”。这时他陡然狂气发作,掏出随身笔墨,脱下宽大外袍,掷于地下,睬在那衣衫上,踏舞疾书,狂草翩连,将方才所听的诗句一口气写下,墨迹淋漓,飘飞欲出,最末几联写到了衣外的地面上,他也不管不顾。
   张若虚见他这般,也是热血如沸,曼声吟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辛夷接道:“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道:“多谢夫人!”辛夷道:“多谢先生!”
   话音方落,忽见明月桥下浩浩流水,“哗哗”涌上半空,凝成字迹,每一字皆如水晶琉璃,灿然冰洁,竟是以天为纸,以月为灯,将那“春江花月夜”的绝世佳句现于天幕。桥上桥下,轰然颂读,欢喜赞叹者有之,感触流涕者有之,惊骇失色者亦有之。
   明月桥畔约半里之外,有垂柳二株,桃花一树。曹娥藏于桃花丛中,双手虚托,额头蓝光幽然。黑白无常都道:“你犯了思凡罪,本来就要遭天谴了,这会子又大耗法力,招摇过市,还怕天兵天将来得不够快吗?”曹娥但笑不语。
   黑白无常兀自絮絮叨叨,桥上行人不免越聚越多,张若虚等三人却只是眺望天际,彼此并不赞一语。极远处,水波不兴,江面如镜,倒映得一轮皓月清澄如碧。这正是:
   阎王殿错拘探花郎,
   辛夷女月夜祭春江。
   张伯高乘醉写狂草,
   张若虚孤篇压全唐。

共 10453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说故事亦真亦幻,灵虚九重,足踏人间仙界幽冥,描绘天地人神鬼的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读得人屏气凝神,思接千载,好不酣畅痛快。作者用笔大气磅礴,叙述奇诡迭出。特别是后篇,大笔如椽,横扫千军,席卷苍莽,把那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演绎得梦幻般旖旎,迅雷般闪回,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篇中人物,莫道是张旭、张若虚、辛夷、曹娥等主要人物,就连那阎王、刘安、黑白无常陪衬的一干人等,莫不栩栩如生,声情并茂,以其夺目的鲜活,巍然壁立眼前,立体灵动,幡然生色。作者以当代小说的笔法,融合三言二拍的节奏,杂取其精华,赋予当代小说技法以创新的精髓,让人一见而惊。应该说,这是作者对小说创作技巧的可贵探索,具有警醒学界的普遍意义。在纯文学的传统写作手法和网络文学风行一时玄幻、穿越的对抗中,这种探索具有划时代而创未来的启示。老耕欣赏之余,向读者诸君做隆重推荐!【编辑:耕天耘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118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耕天耘地        2011-01-17 14:18:15
  小说故事亦真亦幻,灵虚九重,足踏人间仙界幽冥,描绘天地人神鬼的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读得人屏气凝神,思接千载,好不酣畅痛快。作者用笔大气磅礴,叙述奇诡迭出。特别是后篇,大笔如椽,横扫千军,席卷苍莽,把那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演绎得梦幻般旖旎,迅雷般闪回,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篇中人物,莫道是张旭、张若虚、辛夷、曹娥等主要人物,就连那阎王、刘安、黑白无常陪衬的一干人等,莫不栩栩如生,声情并茂,以其夺目的鲜活,巍然壁立眼前,立体灵动,幡然生色。作者以当代小说的笔法,融合三言二拍的节奏,杂取其精华,赋予当代小说技法以创新的精髓,让人一见而惊。应该说,这是作者对小说创作技巧的可贵探索,具有警醒学界的普遍意义。在纯文学的传统写作手法和网络文学风行一时玄幻、穿越的对抗中,这种探索具有划时代而创未来的启示。老耕欣赏之余,向读者诸君做隆重推荐!
2 楼        文友:沈熙儿        2011-01-17 19:45:42
  小说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张若虚与辛夷共唱《春江花月夜》和张旭疾书狂草的情节,将三个人的知音之交演绎到极致,读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师兄的文风也如行云流水,在人间,仙界与地府的场景中转换自如,而曹娥的侠义,刘安的狂妄,阎王的教条主义等细节也无不刻画的入木三分,令人欣赏佩服!
3 楼        文友:        2011-01-17 20:38:33
  这样的文字对我来说是需要时间细品的,可惜没有时间。就故事来说,还是很喜欢的。不止是张若虚、辛夷,光曹娥就令人动容。好一个春江花月夜,此情此景也该当如此。
小蚂蚁
4 楼        文友:聚宝盆        2011-01-17 21:15:50
  陶然的小说隐隐嵌着诗词最讲究的寓情于景,意于境生,内蕴高远,诗意盎然,兼具趣味和意味,而后者尤甚,欣赏了。
5 楼        文友:割鹿侯        2011-01-17 21:27:50
  师兄这这首诗的出处如此写来,妙趣横生啊!
文字荒原上的游侠http://blog.sina.com.cn/geluhou
6 楼        文友:浪子心        2011-01-17 21:46:37
  文章从被写出来的那刻起,沉淀的就是其本身写者的心情。这篇小说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若以画论,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赞!
世事多磨古今同,高山流水少知音;多少闲情入诗稿,几许痴情比酒浓。
7 楼        文友:一滴寒雨        2011-01-17 21:57:24
  绵密细腻的手笔,融汇了散文的灵动、诗词的气韵、小说的叙事,语言张弛有度,富有质感,水准一流。
   学习,仰望。
我总是徘徊在牛A与牛C之间......
8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1-01-17 22:01:55
  一曲春江花月夜,
   道尽痴情儿女心。
   绝作今当为君献,
   高山流水遇知音。
   文笔已成惊天地,
   落墨之处叹鬼神。
   百转千折有佳句,
   陶生演绎更情真。
   我读此作倍感喟,
   此作唯待有缘人。
   九曲回肠回首处,
   余韵袅袅已失魂。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9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1-01-17 22:13:31
  看完此文,不禁大为感喟,此文充满浪漫唯美主义色彩。实乃在下最近读过的最美的收获之一了。
   语言上,亦古亦今,文言杂白,却自有一番古诗词之韵味,节奏感,情绪的抒怀与把握,有时冷如冰,有时热如火,将人感染得如痴如醉,如幻如真。
   故事情节上,作者的想象瑰丽唯美,整体风格充满别致韵致的情调,想象是作家的双翅,陶然此文,将想象发挥到极致,端的是一篇不可多得之佳制。
   读过之后,在想,似此文风,荡气回肠也好,百转千折也罢,其实都是深厚的文字功底的体现,陶然之才,一是天赋,二是能力。天赋在前,能力在后,故可成其佳制。
   另,此文与张若虚之作《春江花月夜》之浪漫唯美,其韵致与味道,恰契合一致,故此美轮美奂,精妙绝伦。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雷同,不胜荣幸之至。
   问候师兄,呵呵。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10 楼        文友:凝冰        2011-01-17 22:30:34
  美哉壮哉。
只画烟云,不写春秋事。
共 25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