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我的小叔

精品 【江南散文】我的小叔


作者:雪山灵儿 进士,6787.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26发表时间:2012-01-14 15:06:16


   小叔不顾所有人的劝说和关切,愤然回绝了那门任何人都觉得再理想不过的婚事,不是他不愿,是他不甘心就那么放弃,答应婚事意味着走进另一段生活,今生可能再也不会有机会走进校园。他只想上学,不想让家牵绊住手脚。
   错过的人错过的景错过的美好,将永远沉入昨日的梦中,但那一丝美丽的风情在记忆里鲜活。
   时光碾磨着小叔的青春和热情,四季更替,屋沿下的燕子冬去春又回,这来来回回间梦有点凄迷,目光有点茫然,期盼有点退色,但他还在等待,等待下一个春天。
   就在小叔已经心灰意冷,有点渐失斗志时,经三哥的努力终于有一个不怎么理想的机会降临,上师范学校。小叔没多考虑就欣然同意,因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说真得是很难得。
   生活,有得必有失,两全其美的事人人都想,可谁又有那么好的运气。一如小叔的生活,命运没有馈赠更多的美好给他,事业上有了一点希望,而早过婚娶年龄的他,并没有在收获前程的同时再收获一份真情。
   小叔成了一名教师,他又一如从前充满了活力和激情,除要代好课,他利用休息时间将学校十几块大黑板,用他深厚的绘画和书法功底将其花样百出新颖生动地呈现在全校师生面前,下课时黑板前总是围拢着欣赏的学生,一时间人们对这个新来的年轻人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他就这样不辞辛劳地徜徉在自己欣喜的事业里,顶着炎炎烈日定期翻新板报内容,一些知名的老教师也登门和他聊天,欣赏他的书画作品。他并没有沾沾自喜,就此停止勤学苦练,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资源来充实自己,案头堆积如山的诸如《辞海》和众多的名著,他如饥似渴啃噬这些丰润的精神食粮。
   祖父平反了,终于卸去了这个压了他半生沉重的帽子,他轻叹一声,抬头看向遥远的天际。这一天虽然来了,可因这,儿女错失了多少发展的机遇。一扫阴霾的天空蓝得耀眼,让人晕眩,他差一点栽倒,等待的太久早已没有了那份深深期待时的兴奋,老人只想平静地享受阳光的温暖。
   儿女们仿佛习惯了父亲曾经凄婉的眼神,也习惯了在这样的云雾里生活,曾经憎恨而迷惘的挣扎都埋葬在时光深处,但这一天的到来,他们还是兴奋不已,父亲无欲无求的后半生,终于等来了阳光明媚扬眉吐气的一天,再也不用低垂着头走路,在别人蔑视的目光中凄迷不安。时代捉弄人,谁又能在一定时代的背景下扭转乾坤,只有时间能沉淀出最为厚重的真实。
   这一天的到来小叔最为激动,心潮澎湃,汹涌着浪花怒放,他写了一篇《父亲》来纪念这段困扰了他青春的岁月。
   一月后,祖父在门口晒太阳时氤氳着平静的笑脸溘然长逝,老人安心地走了,他是驱散了那片阴云,还儿女一片灿烂的阳光后,踏实地走了。
   父母走了,小叔明白他还没来得急孝敬他们,就连那篇写给父亲的文字也没来得急念给父亲听,他们甚至没能期盼到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坐在父母的坟头,他心想:你们看着我才是你们最争气的儿子,总有一天我会光宗耀祖,会让你们在洒泉之下感到欣慰。
   小叔每到周末从学校回来,他不知道他该回到那里。那间他住过的斗室在灰尘里寂寥地静默,心也如这房间一样的荒芜,一样的冷清。父母曾经的房屋摆放着他们的遗像,堆叠着一些杂物。瞬间,他想念家的温润,想念天堂的父母,既使父母没有给过他多少温暖,但那时有家。他意识到他没有家了。如今的家太大,大的没有一处可以寄存他的心灵。他随便地走进大哥二哥或是三哥不管谁的家,那便是他的家,遇到饭点就吃饭,不是饭点问候一声逛悠一圈百无聊赖地出来,要是有活就帮着干一阵。小叔的力气惊人,一人能顶几个人,尤其遇见重活,谁都巴望他来。侄女侄儿已相继到了婚嫁的年龄,他们都有父母张罗着操心着,可他孑然一身无人问津。偶尔的回家,大哥就会想起他还是独自一人,就会粗暴地强硬地为他安排生活,长兄为父,但他自由的秉性,是不可能束手就擒的,致使后来他不敢也不愿多回家。可意的人儿都已为人妻为人母,他又从那片熟悉的土地上升腾到了城里,慌乱痴迷里错失了最好的年华,城里没人敢靠近这个才华横溢独来独往孤芳自赏的人,虽说依然有曾经的同学或是相识的人惠顾,但终也进不了他的眼帘。
   小叔凄然不知所措,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苦,他开始渴望家,希望有一些温柔有一些关爱,有一个能与他说心里话的人。
   那个大家里确有关心他的人,但他们谁也不懂他的心,只是要强硬地给他找一个伴,找一个栖息地。
   小叔本是终日只与书相伴,原来的日子书中自有顔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书就快乐就幸福。可如今,书再也给不了他温情,满足不了他关于家的渴望,书的相伴也生出了落漠、孤寂。寂寥总在某一个黄昏或是静夜袭扰浸染,孤独像疯草一样繁荣,书也开始变得索然无味,适时一帮年轻的同事,隔三差五地邀约,酒成了最好的润滑剂。借酒消愁愁更愁,小叔愁肠百结的心扉,消瘦着曾经的梦。
   小叔疯狂地爱上了酒,嗜酒如命,且酒量大的惊人,酒让他暂且忘了寂寞,忘了梦想,忘了还没有家的薄凉。
   酒后的他,有了笑容有了温暖有了朋友经常一起吆五喝六猜拳击掌,把酒言欢,生活有了别样的色彩,他甚至会醉酒走进教室,还在醉意朦胧中殴打学生。
   对于生活的另一半,他已是期盼到了心扉疲惫眼也困乏,还是没有一份温暖的情感入怀。小叔开始变得现实而又麻木,一切就随它去吧,仅此,为着生活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那是一个大龄女子,只有一位老父亲,兴许也是无人关心,才错失了婚事。她是工农兵大学生,因学历的份量身价倍增的她,因此很是光彩华贵的身份掩饰了相貌的平淡,其实,方方面面她都无法与小叔齐眉。媒人介绍,小叔已无心挑选,欣然应允。
   短短的时日酒就掠夺了小叔所有的追逐和耕耘,工作之余的时光只要与人相遇,酒成了全部的乐趣。
   婚礼前一天,他不知去了哪里,新房是四叔家的一间空房子,空荡荡的四壁竟然连一个喜字也没有,几个侄女侄儿忙着在墙壁帖几张画和拉了几条彩花,四婶拿了两套全新的被褥和床单铺上,仿佛这就是一场婚事的全部。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心里冰凉,突然为小叔感到悲哀。
   大喜的日子,小叔只是随便地拾掇了一下,在众人的指挥下完成一些繁文缛节。新娘进门便开始哭泣,婶婶们委婉地劝慰,那份委屈不但是新娘的小婶心寒,婶婶们心里也确实过意不去。有什么办法,哥哥们只忙着招呼客人,加上这事哥哥们并不称心,小叔自己也不上心,凄然地走过人生最为喜庆的一天。
   再后来的日子,遇见小叔不是醉意朦胧,就是命我快去拿酒。从此,酒在我的心里变成了深恶痛绝的毒液。
   望着满树的梨花,叽叽喳喳的小鸟,听着小叔与父亲对酒当歌。想小叔的一生,究竟是生不逢时,还是怀才不遇,甚或是机遇和期望总是相差一步而错落降临,但这一切的把握在于自己,他终没有坚守住自己的信念,执着地实现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理想,在酒的清香里迷失了自己。
   小叔在朋友的帮助下调到了县志办,从事县志编写工作,他孤傲而偏激,但这儿正好能发挥他的特长,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老家每有婚丧嫁娶之事,这个大家庭所有成员才有幸相见。小叔总是一个人前来,人们又总是问起小婶,小叔就简单地一句:没来。至于没来的理由,小叔从不解释,久之,小婶俨然一个外人,从不介入这个家,大伯们从起初的不满也渐渐习惯了小婶对这个家的漠视和冷淡。小叔的婚姻平平淡淡,在相安无事的油盐酱醋里翻晒着时光。再后来小叔领着儿子来,儿子已出脱成了完完全全的城里人,对伯伯大妈姑姑姐姐哥哥之类的人均陌生,但他很喜欢老家,老家的人也非常喜欢这个和小叔小时候很相像的孩子,总之是一棵树上的果。
   多年以后的某一天,在老家遇见小叔,与他相见幻如隔世,似乎再也没有了从前的相知,他已被这尘世的纷繁浸染得没有了一点曾经的梦想或是期待,他已跌落的失掉了所有的希冀。
   此刻,他脸上挂着丝丝的愁绪说:春儿毕业了,还没有工作。短暂的凄迷后挥挥手,不说了,喝酒,喝酒……
   小叔独斟独饮,进入乐不思蜀的状态。
   酒,依旧是小叔生活的支撑。
   小叔爱酒,更爱春儿。他只能以酒为友,时光才能慢慢悠悠有滋有味,至于曾经,他从不回味,因变得面目全非的他不想戳疼自己,不想让发霉的往事翻滚着刺鼻的味儿搅扰平淡的生活。
   其实,小叔不过才五十,只是没有了曾经的斗志,酒彻底麻醉了他本富有的激昂和精神力量,浑浑噩噩,整日里醉薰薰的,得过且过,人生,彻头彻尾地变了。
   酒味人生,沷洒着酒的香醇和迷雾,小叔在一片雾蔼里晃动的背影渐行渐远。
  
  

共 8448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当我用叹息读完这篇作品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影片《芙蓉镇》,影片中受迫害的主人公告诉他深爱的人,要像畜生一样的活下去,最后他们忍受过一个个严冬,迎来了新生的阳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多少人能够有这样的毅力呢?生活是真实的,遭遇是真实的,在这样的遭遇下,会有人活着,会有人死去,然而更多的人会在这种境遇里变得麻木,或者说不由自主。政治的阴影,社会的潮流,又有多少人能看到的边迹呢?人们行走在那个年代,仿佛行走在无边的海上,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风浪,面对一次又一次靠近死亡的颠簸,真正勇敢的,相信岸边的能有几人呢?当我们今天读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我们会为一些人没有成为英雄而感到遗憾。英雄,我们只是用来崇拜的,而在这部作品中,我看到的是生活,看到的是历史的回归,就像我们都向往大树,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小草,而正是这些无名的小草,点缀着热土上一片片绿州。推荐。【编辑:曾忆文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114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曾忆文清        2012-01-14 15:07:39
  当我用叹息读完这篇作品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影片《芙蓉镇》,影片中受迫害的主人公告诉他深爱的人,要像畜生一样的活下去,最后他们忍受过一个个严冬,迎来了新生的阳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多少人能够有这样的毅力呢?生活是真实的,遭遇是真实的,在这样的遭遇下,会有人活着,会有人死去,然而更多的人会在这种境遇里变得麻木,或者说不由自主。政治的阴影,社会的潮流,又有多少人能看到的边迹呢?人们行走在那个年代,仿佛行走在无边的海上,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风浪,面对一次又一次靠近死亡的颠簸,真正勇敢的,相信岸边的能有几人呢?当我们今天读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我们会为一些人没有成为英雄而感到遗憾。英雄,我们只是用来崇拜的,而在这部作品中,我看到的是生活,看到的是历史的回归,就像我们都向往大树,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小草,而正是这些无名的小草,点缀着热土上一片片绿州。
2 楼        文友:曾忆文清        2012-01-14 15:11:28
  很报歉,把您的小说改成散文来发表,我觉得文字表达的意蕴更像散文。
回复2 楼        文友:雪山灵儿        2012-01-14 19:07:11
  文清!你好!道声辛苦。其实本来就是一篇叙事散文,又觉得内容有点冗长,所以当小说发。你按散文发我更高兴。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