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逃不出家的灵魂

精品 【江南散文】逃不出家的灵魂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18发表时间:2012-03-18 18:52:45


   为了这鸡和猪,我还和父亲吵过架。
   农村挨近年边,小偷很猖狂,开着车子到农村去偷鸡偷猪。有的人家,一个下午,十几只鸡,或者一窝猪崽,下午半天或者晚上就被偷光了。父亲就一直在家守着,我请他上街吃饭他不来,后妈的子女请吃饭他也不去。有一次,后妈的女儿请吃饭,他们用摩托车把我父亲接上了街,父亲三下五除二吃完饭,就要回家,怕他的鸡被偷。我正在喝酒,他们说你爸跑了。我出门一看,下着雨,街上已经湿了。我追上了父亲,我让他转来,我说:“你耍半天不行吗?”父亲知道我的脾气大,他只说:“你不懂,我的事你别管,你去耍你的。”我对父亲吼道:“你只有死了,你才能歇下来!”父亲还是走了,没法,只好用摩托车送他回去。真的,父亲累了一辈子,我就没有看他歇过一天。以前,他一人养我们三兄妹他累;后来哥哥残疾了,为了给哥哥挣点积蓄,将来我的负担没有那么重,我的父亲累;本想他找了后妈,两边的后人都不缺钱,他该清闲一阵了,可是他还是累。我气的就是他的累,他为什么就不停下来耍半天?他真的把后娘的家当着家了,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我好像不是他的儿子了,他帮我修起来的房子好像就从来不是他的家。
   岳父也养了十几只公鸡,他隔不了几天就要打电话:“你们回家吃饭吗?我杀只鸡。”岳父最大的愿望就是子女经常回家,家里只有他和瘫痪的岳母。每一次我们回家,他就把茶泡上,把苹果和点心拿出来,这些是小孩子吃的,他也让我们吃,他总是说:“我和你妈又不吃的,放在那里也烂了。吃吧。”岳父和我父亲一样,总是盼着子女回家,子女回家他们就忙着弄吃的。每次看到他们对子女的热情,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总觉到他们是否在讨好子女,在无声地祈求子女,希望子女不讨厌他们,希望子女们能多回家。
   我也是当父亲的人了。咋会成这样?
   现在的子女们,在外有吃有穿有玩的,他们不缺这些。可是,在家的父母,他们有一点好吃的东西,总是要留给子女,或者等着子女回家了一起吃。当我们在酒店海吃海喝的时候,我们想到我们的爹娘了吗?当我们和三朋四友结伴游玩山水的时候,我们想到我们的父母了吗?当我们带着孩子放风筝,当我们一家三口对着话筒唱歌的时候,我们想到我们的父母了吗?
   想到这些,我吓了一跳。我们忘记了父母!我们忘记了是因为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家,是因为我们已经把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排除在了我们的家外!而可怜的老父老母却一直把他们的儿孙当着他们家里的一员,总是在盼着儿孙回家。
   我突然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要我改口了,老父亲是想一个家,一个完整的家,每一个子女都能大大方方地能喊他一声爸的家。我明白了,老父亲为什么在后妈家那么勤劳苦做,为什么那么顾那边的家了。因为哥哥死了,我在街上,老家的房子地震里垮了,父亲已经没有家了,他是要通过他的努力建立一个能和他有关系的自己的家。只有有家,在他死的时候才有地方安放他的灵堂。
   我的主意改变了,为了我的老父亲。年后,在姑姑家吃饭(后妈子女的姑姑),我们一家人坐一桌,我吃完后父亲和后妈还在吃,我揩完嘴巴说道:“爸,老娘,你们慢慢吃!”父亲他们吃完饭后,后妈和父亲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以前只是父亲一个人回去的。后来,我听后妈的女儿讲述了那天的事情。后妈听我喊她老娘了,她是兴奋了一天。喊一声妈对我不重要,我可以好无感情地喊一声,可是对老人,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呀!这一声喊,家的界限没有了,在他们的心里,意味着两个家庭成了一个家,两边的子女都是这个家的子女了。这是老人的愿望!
   我庆幸,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不晚,如果等到有一天老父亲眼睛闭上的时候,我后悔已经晚了。我虽然不是逆子,但我算不上孝子。父亲七十岁了,我每月没有给父亲生活费,就是在他和后妈生日的时候给点,在过节的时候给点,那也只是象征性的一点。但是,两位老人没有责怪我。以前给老父亲钱,他总是说等孩子工作了再给,可是,今天我的儿子已经工作了,他也没有问我要,给他他总是说他自己能挣,他有。
   我知道,父亲想要的不是钱,而是家,父亲能不能要到这个家的关键就在我身上。我一声“老娘”就让两位老人高兴成那样。
   我又想到了岳父想卖房子的事情,我是坚决反对的。我的理由就是,老人的房子在,根就在,我们回家就有个落脚的地方。老人卖了房子,走到哪个子女家去都行,都会养老人,可是,做子女的去看望老人,虽然是兄弟子妹家里,可是那已经不是自己的家了。只有老人的家才是所有子女共有的家!在这个家里,所有的子女可以在屋子里自由穿梭,想找什么都行,想偷“嘴”也行。
   老人在自己的房子里,有主人的感觉,他们不用看子女的脸色,不用听子女的吼叫。可是,他们一旦失去了自己的家,走进子女的家,一切自由都没有了。不是有农村抽烟的父亲吗?走进城里儿子的家,抽烟到厕所抽,厕所不行就必须戒烟。在城里那儿子的家里吃得再好有什么用?再好的物品能换来老人在自己家里的自由自在吗?能换来老人身心的愉悦吗?
   做子女的啊,当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家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我们的爹娘,千万不要忘了给爹娘一个他们想要的家。
   现实是残酷的。城里乡下不是都有这些情况吗?老人没有屋子住,老人独守那破烂的空房,老人在子女家里被当着佣人一样吆喝。老人对子女的有过这样的行为吗?为什么老人对子女好,却有子女要这样对待老人呢?
   给老人一个家吧!子女们,回家吧,只要子女回家,老人的家就在!
  
   【五】婚姻与家
   没有婚姻的家不是家。
   有一个女孩,应该叫女人吧。说她是女孩,因为她没有结婚;说她是女人,因为她已经四十多岁了。她是有钱的女人,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学到的时髦——不结婚。
   几年前,同学相聚的时候,说起她的事情,她很坦然地说,结什么婚呀?一个人自由自在的,想要小白脸,带一个回家就行了。她想到的是性,性不缺乏。而我们想到的是家,生命和灵魂的安放是需要一个家的,这个女人没有想到家的重要。
   就在去年,她对她的一个朋友说,给她介绍一个男的吧,不管职业,不管户口,不管有没有工作,也不管相貌怎样,只要真心对她好就行,她能养活他。短短几年的不见,这个女人怎么有了这么大的变化?看来,她真的需要家了。可是,当她需要家的时候,机会已经错过了,已经不多了。一个真心对她好的男人?只要男人对她好,她可以不对这个男人好?她可以对这个男人不付出感情?世界上有这样的男人吗?她平时见惯了小白脸,对这样的男人她能看得顺眼吗?
   没有婚姻的家不是家呀!像这样对家的感觉麻木迟到到这种程度的人少吗?不要把青春花费在家外,在该建立家的时候,把自己的家建立起来吧。有了家才会给你的中年和老年以力量。
  
   年后,我到医院的住院部去,看到了一个老人。他很瘦,他的腿断了,腿上打着石膏。护工推着推车进来,推他去照片。护工吆喝着,要他动作快点,并一把拉开了他的被子。我看到了他的一丝不挂。外面飘着雨,开着的窗户塞着股股的冷气。我要去帮他,护工说:“不要管他,让他自己移动。”我要去关窗户,有人喊道:“不要关!气味难闻。医生让开着的!”老人在护工的吆喝下,努力地抬起伤腿,慢慢往推车上移动着身子。“这么冷的天气,不怕感冒吗?”“冷不了的,阴沟里冻了一晚上都没冻死他。”我愕然了,他没有后人吗?我看着动作艰难的老人,他的手臂上冒出了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我是线衣外面套着羽绒服呢。
   这个老人好不容易躺倒了推车上,他被推走了。同房的病人说,他是个孤人,医疗费都是国家民政部给。我以为是这个老人的后人忙不过来请的护工,没想到会是这样。我心里难过起来,看着病房里的病人,亲人朋友围了一大堆,有说有笑,而这位老人呢?你看其他病人的床头,苹果香蕉牛奶,堆满了,而这位老人的床头,什么都没有。他上推车,我这个陌生人要帮他一把,就是想他少受点冻,可是那护工都不同意。如果,老人有亲人在,他那瘦小的身子,双手一搂不就把他放到推车上了吗?
   没有多久,推车推着老人回屋子了。他身上的被子又被一把拉开了。他又光着身子,慢慢地,慢慢地移动着,从推车上慢慢地移动到床上……护工就那样吆喝着,站着,看着老人慢慢地移动……
   老人有屋子,老人有家,可这就是家吗?病房里的每个人都有家的温暖,可这个老人有吗?什么是真正的家?我们真的能超然到不需要家吗?上面那个女人,如果她看到今天这位老人,她能想到她的将来吗?如果她三十岁的时候看到,她的想法会改变吗?她为什么拖到现在才醒悟呢?这个老人不要家吗?不需要一大群人围着他吗?
   是的,我们需要家,不管你的灵魂曾经怎样地孤傲,怎样地看不起家,但是,最终都会回到家。好好地珍惜我们的家吧。
  
   婚姻是家的象征,但是婚姻又是家的破坏者。不管是多子女时代,还是今天的独生子女时代。我们应该允许这种破坏的成立。
   前天看到我的一个学生,她笑着说:“我已经离婚了。”看着她的笑,我笑不出来。她笑容里藏着的是凄凉不是幸福。“你们不相爱?”她轻轻地摇了摇头,她又凄然地笑了,她说说来话长。
   这个女孩的婚姻曾经是让我羡慕的。她的婆家很有钱,有宽敞的楼房,有校车,有着不错的小餐馆,她不需要像其他的女孩一样去打拼,这是多少女孩羡慕的条件。这个男孩,年龄要比女孩大得多,人不帅气,他能娶到这个漂亮的女孩应该不错了,怎么会离婚了呢?
   故事一出来,我哑然了。这是一个家吗?女孩结婚后和婆婆他们一起,没有单独安家。她在婆婆的饭馆帮忙,有吃有住,但是没有工资,要钱就问婆婆要。这还不好吗?我笑了,我在家里也是不管钱的,要用就问家里要,反而落得轻松自在,不管钱就不管家里的油盐酱醋事。她一低头,笑了一下接着说,你说得好轻松呀,如果是那样还真是一种福气。腊月间,她外婆做大生,她给婆婆要钱,你说我婆婆给了我多少?我笑着看着她,这样有钱的家庭还会少吗?我做梦都没想到,她婆婆只给了她一百元。这一百元是做来回的路费,还是做给外婆的礼钱?她回来后,还是自己的父母给她的钱。
   她整整想了一个星期,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她在任何一个地方打工都应该有工资吧。现在在自己家里,自己每天累得腰酸背痛,竟然就要到这点钱?这个家是把她当做一家人看还是把她当做乞丐看了?离婚了,男的求他不要离。她对男的说:“你给我钱用呀?我和你是建立家的,我们有自己的家吗?我有一点自己在家里的自由和权力吗?小时候读书,父母也是用多少给多少,起码够用吧?可是你妈给了我多少?你们把我当做一家人了吗?你妈把我当做她的后人看了吗?我结婚了,我安家了,我应该有应酬了吧?你妈这样做是什么意思?不离婚可以,分家吧。”分家没分成,只好离婚了,这样的家再有钱,对外来者有什么用?
   听到“外来者”,我突然明白了。因为婚姻必须有“外来者”,有“外来者”就必须有家庭的破坏。但我想象中的家庭破坏,应该是孩子结婚后和父母分开过,老人过老人的日子,子女去过他们的日子。我做梦都没想到,这个学生的家庭破坏竟然是儿子和媳妇离婚。
   这样的故事不是个别。有一个建筑包公头,他的儿子也是独生子女。这个老板是老婆当家,老婆要求儿子媳妇就在工地上做。但是,工资没有,一个月有三百元的零用钱,吃穿家里管了。年轻人喜欢买点穿的,媳妇问婆婆要钱,婆婆不给。媳妇不在家庭公司干了,她到城里另外找了一个份工作,第一个月领了九百元,钱一到手,交婆婆三百元的伙食费。自己还没有计划买什么,她老公就把钱拿去买他的衣服去了。
   生了孩子,办满月酒席,掌握家庭大权的婆婆分钱不给,又必须要儿子媳妇请客办满月酒。没有办法,两个年轻人自己借钱操办。这个媳妇用的零用钱还得回娘家要。听到这个故事,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公司还是家?这个婆婆是管理公司还是在建设一个有“外来者”的家?这个老板的儿子媳妇会走到我这个学生的路上去吗?
   父母把儿子养大,渴望儿子结婚后的家像以前一样。可是,能做到吗?究竟以前的家更重要,还是儿子建立自己的家更重要?能做到两代的家成为一个家,这当然没有错。但是,当矛盾不断出现的时候,是像老祖宗一样分家还是让儿子媳妇离婚?
  
   我到医院去,是因为儿子的未来岳父岳母出了车祸。他们骑着家庭摩托车,被后面的公交车撞了。我一听到消息,我傻眼了,怎么会这么倒霉?怎么会两个人同时出事?如果只有一个人,那还有另一个人来照料。现在两个人同时出了车祸,谁来照料?只有他们的女儿回去了。可是,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啊!他们的女儿在学校上课,法律没有这种假的规定。请人护理吧,120元一天的护理费,两个人就是240元一天,他们女儿的工资才多少?两千元呢!女儿请假,请人代课吧,代课费一除,她的工资做一家人的生活费够吗?
   常言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儿子岳父家的路在哪里?
   好在,儿子的女朋友和我一个学校教书,她也教语文,她的课我上吧。没有法律准许的假,总有人性化的假吧?我老婆没有工作,在家耍着,一起去吧,年轻娃娃没有经历过,去帮她吧。这应该是一种运气,但是每个家庭都有这种运气吗?
   事情就这样进行着,两个家庭的事情就像一个家庭的事情在进行着。护理,费用,先医人吧,其他的都是小事。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都是独身子女,如果我们做老人的不帮孩子一把,遇上这样的事情,让两个孩子怎么办?以前是把孩子分家,现在看来,为了孩子,两个家庭的大人必须像一家人一样考虑问题了。两个家庭,四个大人,运气差的时候,总是有人要住院的,两个家庭的大人能不能由身体好的帮着照顾一下身体差的?如果还是把对方看着家庭以外的分子,看着是与自己无关的成员,两个孩子的日子怎么过?
   以前的老人遇到孩子的事情,处理不好,最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分家。子女分家,是因为子女年轻,越走越强壮。可现在倒过来了,两个子女就像父母,两个家庭的父母倒像分了家的子女。可是,父母是走越老,毛病越走多,老人对子女的依赖越来越近而不是越来越远,两个子女的负担是越走越重。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还是斤斤计较,不把两个子女都当着亲生的子女看待,不当做一家人看待,不想方设法去帮助他们,他们的小家庭能走多远呢?他们的小家庭可能就会被双方父母的斤斤计较给毁掉。
   没有婚姻,不成家。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家。可是子女的家怎样维持?子女的家怎样才会幸福?子女的家怎样才会长久?这与我们父母的为人处事有关啊!
   2012-3-18

共 16002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从生活里挖掘出来的篇章,应该是思想与才思结合之后的凝聚。看师傅的文章不多,但每看一篇都有别样的收获。这种收获也正是我们年轻一代最缺乏最需要的东西。也许是因为阅历的不足,也许是因为体会的不深,始终无法从生活中挑去虚妄的表象,熬出琐碎的苦汁,得到灵魂真正所需的沉淀。正因为如此,我们遗落的往往是最根本的东西。突然想到以前在书上看到过的一句话:真理多依附在简单的事物之中,本没有多复杂,往往是人们想象把它复杂化了。在虚浮的心境里呆的太久,特别迷恋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生活里到处可见的一些现象,往往都有蕴涵,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感悟。看师傅的文字貌似就有这种感觉。一个一个寻常的故事之中,堆砌而来的都是现实生活的原貌,可以给人无限的沉思。本文论述的一个中心话题:家。都说落叶归根,一个人不管走的多远,成就多高,他总要找到他的根。而且思乡思家是古诗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有杜甫的“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而我更是喜欢纳兰容若的那句“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从那简单的四字成语和众多诗词之中我们完全可以看书家的重要性。那么家到底是什么呢?简单的垣墙四壁却可以给我们最原始的牵引和挂念,家是庇护的港湾,是灵魂的最终归宿。本文可谓是从众多方面议述了有关家的一些方方面面。首先第一个小段,文章论述的是动物对‘家’的依赖性。有说‘天将暮,鸟归巢’,即便只是对于低人一等的动物来说,它们都有很深的家的观念。文中举了几个例子,无论是流落在外达半月之久的黑猫,还是家门口的大黄小白,他们都有这种意识,在家才能安定,才有高涨的气焰。这时家仿佛是一件有力的外衣。最后的一个例子,更是生动感人。哥哥家养的黑狗,对家的守护,到了生人莫进的地步,无疑是尽忠尽责。最后竟然在哥去世之后,不吃不喝守在家里直到气断魂散。更是让这种动物对家的依赖得到了升华。第二个小段主要是讲我们人对家的依赖性。真实的事迹,从记忆深处挖掘出来。于是我们看到了独属于“我”成长中的故事。从这些透着时光味道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两个小孩对家浓浓的依赖。这种依赖跳脱了一般的尘俗束缚,与贫富无关。只是一种心灵上的呼应与回归。第三个小段讲到了思家,而且是游子思家。这个话题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从前人的诗词里尽可感染。作者主要讲了儿子的一些事情。以及一个听来的故事。同样表达了家的重要性这个观点。第四个小段讲到了老人对家的一些感想。有时候一句称呼,都可以成全老人于家的观念。何乐而不为呢。第五个小段讲到了婚姻与家的关系。就如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婚姻成全了家,同时随着婚姻关系处理不当,也可以于瞬间毁坏一个家。这着实能够让许多家而不家的现实引出反思。婚姻的连接,本身就携带了两个家。要处理好两方的关系。才能真正感受到家的庇护,以及灵魂的宁静与满足。浅见,感谢支持。推荐共赏!【编辑:消失若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319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消失若默        2012-03-18 18:54:13
  师傅这个议题好。
   家,那是多么生动的一个词啊。
2 楼        文友:消失若默        2012-03-18 18:57:46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我一直很难理解这种感情。看古诗古词,也只觉营造的气氛好,情感浓。以前读书那会,也老是想往外跑。
   直到今日,在外面呆久了,会怀念很多东西,甚至是以前讨厌的东西。可见时间真是神奇。呵。
3 楼        文友:消失若默        2012-03-18 18:58:53
  我再次发现,师傅就是个故事库。
   改天非缠了你给我讲故事。哈(得瑟中。。。)
回复3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3-19 20:16:55
  故事在生活里,不在书本上。辛苦小末了!
4 楼        文友:孤兰生幽谷        2012-03-18 19:49:36
  好长的散文,好浓的亲情!有情有义之人,逃不出家的灵魂。问好阳光老师!
回复4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3-19 20:17:52
  谢谢幽谷!
5 楼        文友:九品幽莲        2012-03-18 20:33:56
  逃不出家的灵魂,大约这就是人之活着美好的根本吧。依赖家,让家成为疲倦之时的温暖之光,是一种幸福。
回复5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3-19 20:18:50
  一句感悟一句哲理。谢谢幽莲!
6 楼        文友:老井        2012-03-19 11:24:18
  家是一个容器,容纳所有的灵魂与躯体,好思想,好文章。问好春雨!多写。
创作观:呈现、悲悯、忧患、厚重,底层写作,深度叙述,草根性写作,原生态写作。
回复6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3-19 20:20:18
  漂亮的比喻。老井也多写哈,等着的矿井小说!
7 楼        文友:冰蝴蝶        2012-03-31 06:28:43
  几乎是流着泪看完了这篇文字,“家”一个字,就足以让人心灵湿润,波动,震撼。家本来是盛满爱,盛满柔情的圣钵,可千百年来,却演绎了多少的悲喜苦乐。
中专语文老师,喜欢歌舞,迷恋写作,追求纯美事物.QQ号993884000
8 楼        文友:冰蝴蝶        2012-03-31 06:34:55
  感动于在春光明媚的黎明,在太阳升起的时刻,能够读到如此美文,真不亚于一杯清纯的早茶。我们是同行,希望多多交流。远握。我会一一翻阅你的每篇文字。真好!
中专语文老师,喜欢歌舞,迷恋写作,追求纯美事物.QQ号993884000
回复8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3-31 08:35:24
  谢谢冰蝴蝶!有你的共鸣很荣幸!以后相互学习交流。
9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7-19 22:51:45
  这是学生看了该文的留言
   心如止水 22:28:47
   李老师,那篇《逃不出家的灵魂》,写得好感人啊,硬着喉咙读完的。你能写得出这样的文章,跟你经历过常人没有的苦也有关吧。
语文教师
10 楼        文友:内蒙古飞雁        2013-12-22 14:18:45
  阳光老师文章很棒,读了本文,几则故事非常感人,尤为大黑这篇,动物是通人性的,别人家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大黑就是这样忠于主人,就连生死斗一样,主茂我生,主枯我亡。
回复10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12-22 15:51:01
  这是真实的故事,特别让我难忘的是我哥死后,他养的狗宁愿饿死,也哪里都不去。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