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故土杏林著春花

精品 故土杏林著春花


作者:任小刚 举人,367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44发表时间:2012-04-08 12:40:43


   酸汤细长面是皇甫谧故乡朝那第一大众化风味名吃,凡是来朝那的人,无人不吃,无人不尝。有道是:满村酸汤面,到处端碗人。“满村酸汤面”的确道出朝那细长面的一大特征:家家户户总以吃酸汤面为最高享受,深受人们喜好。“到处端碗人”虽稍嫌夸张,但却十分符合朝那乡下人吃面的习惯:圪蹴在门前石碾盘上,蹲在扫得净如擀面案的院子里,或伸颈喝汤、或歪脖吃面,满脸红光,额上冒汗,嘴里呼噜、出溜、啊——吃面呼噜,喝汤出溜,酸、辣而不自禁,便会“啊”出声来。外地人来灵台,或者家有贵宾,接风洗尘都必定少不了酸汤细长面。酸汤细长面讲究一红二白三清四绿,辣子油要红、长面条要白、汤必须清而爽,点缀的菜料必须要十分的绿和翠。端上来,细长的面条折折叠叠,十分整齐。面在汤里飘逸,汤在面底荡漾,缀了一簇绿得滴翠的菜料,远远地便有香气扑入鼻孔。”
   按照皇甫谧的吩咐,他们每天按时来针疗,并照着药方用药。几天后,等到再次来诊疗,父子几个都是欢天喜地跑上山来。皇甫谧看那老人早已面色正常,行动也很自如了,不觉手捋胡须笑了。父子几人特地带来了家中的特产牛心杏,感谢皇甫谧先生对父亲的大恩。
   牛心杏色泽鲜艳,大的要接近二两,拿在手里早有香气直扑入鼻孔,看着人就口水直流。皇甫谧轻轻咬一口,汁多味浓,甜酸适口,叫人浑身舒坦。皇甫谧连连说:“好果子、好果子啊!”
   “父子三人开心笑着说:“这种杏子只有我们村子才有,先生当然是第一次吃了!如果先生不嫌弃,我们以后多送些过来!”
   皇甫谧十分高兴,说:“好啊!不但杏子味道鲜美可口,而且杏仁还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清咽润肺,可以说浑身是宝。当年江西庐山名医董丰,给人治病不收钱财,小病治好后,请病人在院旁种上一棵杏树,大病、重病治好后,就请病人种上五棵杏。久之,治愈的病人甚多,病人种的杏树也就长成了杏林。回去后你们也好好栽植,要让更多的让人吃到这么好的杏子才对!”
   那父子三人对皇甫谧的叮嘱记在心上,把自家最好的杏子向周围的父老乡亲赠送,慢慢地,书台山下的各个村庄都栽满了杏树。每年农历三月,杏花怒放,缤纷一片,如霞如焰。五月一过,玛瑙般的杏子便已成熟。牛心杏外形和黄牛的心脏一模一样,由此得名,如今依然是皇甫谧家乡灵台县的特产水果之一。最著名的牛心杏就产在书台山下的中台镇下河村达溪河两岸。牛心杏果肉除可鲜食外,还可制作杏脯、杏干及罐头。据分析,含有丰富的糖、钙、磷、铁元素及多种维生素。现代医学表明,杏子还具有防癌治癌之特效,所以身价倍增,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成为馈赠亲朋的好礼品。”
   循着皇甫谧的足迹和生命印痕,牛心杏,酸汤长面,地坑庄子等灵台地域特产和民居,春耘秋收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灵台寻常百姓生活,都被书写得如此富有诗意和灵性。那些在时光抹布擦拭下逐渐淡出的物华形神,被作者用笔一一刻录成光碟保留。时光在犹疑之余,有些气馁,终是望而却步了。于是灵台的山长青,水长流,人一茬茬死了活了哭了笑了忙了闲了肥了瘦了聚了散了,草青了草黄了花开了花落了。作者却依稀站在时间之外,悲悯地念叨着关注着这块土地上长出的一切。除过给故土先贤树碑立传外,亦不忘给土得掉渣,却如油泼辣子拌干面地软酸菜调搅团的民俗风物存档,上装,并努力找机会将其推到前台,给一个展示和自我实现的机会。这需要大情怀大手笔。因为我们的国民太过于趋同从众浮上水了。锦上添花这种万人空巷的好事都愿意抢着干,而门可罗雀的雪中送炭之亏本买卖很少有人做的。蹭名人文化品牌饭的组织和个人很多,动机背后最大的利益诉求无非是钱和权。无论逝去的还是活着的名人,一旦被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地打造成名人后,其实已和本土甚至本人没有多少关系了,只是成了傩舞的面具或提线木偶。
   而安杰给皇甫谧作传,更近似于故人文友间的相互赏识和惺惺相惜。作为晚辈的故土文人和文化学者,安杰是懂皇甫谧的。他若地下有灵,当会从内心里感激和欣赏这位忘年交朋友的。这位先贤深远慈祥的目光里满是亲切,捻须一笑的瞬间,不亚于佛家拈花一笑的顿悟和悲悯。安杰如数家珍般捎带出如许的故土家什,精神最大的爱乡和不忘本。一个人文化品格优劣的分辨,其实耗不了多大的事,费不了太多劲的。
   时值春意阑珊,灵台故土的遍山杏林尽著春花,绯若云霞,艳若脂粉。那些藏在花语(雨)里的牛心杏,在守候一个和皇甫谧相关的古老而永恒的秘密。那散学归来的儿童,忙不迭地抢过母亲捞的一大碗酸汤长面,和着鼻涕加眼泪吃得山响。每一跟面条都是极细极长的金丝银弦,拴在二胡或古筝上,便包裹珍藏了一曲最美的乡音。如在目送从故土深处走出,在西风残照里渐行渐远的针灸医哲。
   花瓣委地,不见葬花人。却见一人在晨鸟啁啾,雾岚轻飏的山间挥帚清扫。
   那个人便是安杰。

共 692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好一篇《故土杏花著春花》!先生的赏评美文,为读者翻开了融文史医哲、阴阳五行、民风民俗、地方水土及儒道释养生于一炉的宏鸿巨著。也让我们走近了安杰,这位结庐草境、守望历史、钟情于乡土文化的作家。一部人物传记评活了一段历史,也让皇甫谧这位医者文圣淡出了历史的烟云,带着灵台故士的气息,与读者渐行渐近。先生的书评从史传的表现手法入手,去寻觅该书与《史记》在笔法与精神上的契合点。从经纬的视角去俯瞰、仰视安杰的小说展示给读者的时空中的生命轨迹,还原了安杰这部人物传记史学的真实,让读者真切地触摸到小说主人公的体温和气息,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五味杂陈人生经历,进一步把握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到了史传的史学价值与美学价值。美评力荐。【编辑:心花一瓣】【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408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2-04-08 13:03:05
  先生的美评并没有满足于历史场景的再现,也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幽静如水,怪诞任气,将历史和个体个性及诗书药酒发酵到极致的时空。让读者进一步把握了安杰让主人公在文字间自由穿越行走的意义,让读者进一步懂得作者借皇甫谧这位医哲文圣鲜活的生命的行走方式及意义。小说中正是因为有了他在时空中的穿越才复活史料教科书上僵死的文字,让读者扫描到了文字激活了的立体的真实,让读者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倍受教益。
   先生的赏析美评,为读者架起了一道历史与现实、作家与作品,作家与读者心灵相通的彩虹。让读者忘情于那弥散着地方色彩的乡村小调,醉心于那质朴醇厚的浓郁乡情。一经安杰生花妙笔的演绎,这杏,这汤也别具了一份诗意,一份诗情,一份诗境。慢慢地闭了眼,冥冥之中,让读者品那酸汤细长面的鲜美,尝得到那牛心杏的香甜。
   先生说醉心书卷,分明看见了作者“依稀站在时间之外,悲悯地念叨着关注着这块土地上长出的一切。”其实先生何尝不是站在安杰的身后,带着欣赏的心态,潜心阅读着他所铺陈的这段历史画卷,这段诡谲多变的历史在作者内心深处掀起的狂潮何尝没有漫卷过你的心湖,驰聘出你的想象,撩拨起了你心灵的琴弦。若不是这样,你如何能将那书参得那么透,又如何能将安杰的所思所想领会得那么深!写史需要安杰先生这样的大情怀大手笔,但读史,又何尝不需要先生这样的伟大气魄与宽广的胸襟?安杰给皇甫谧作传,先生为安杰书评,动因也是同出一辙,在相互赏识中让读者捕捉到了作者与书中人,评者与读者之间惺惺相惜的感念与感动与灵犀的相通。如果说杰是懂皇甫谧的。我想先生也定当最懂安杰的。如果不懂,哪来如此入情入境的赏析美文?
   先生说皇蒲谧是幸运的,因为他拥有了安杰这样隔世的忘年之交,用文字缅怀的方式祭奠着先哲九泉下的英灵,安杰要又何尝不是幸运的?因为他心血挥就的文字遇上了先生这样的有缘人。我可以想象得出,当安杰如数家珍般捎带出的这如许的故土的家什得到好友如此的厚重的鉴赏,如此深透的评析,我想,桃杏林深处正在清扫着委地落英的安杰,定然会抬腰拭汗,还先生以会心灿烂的微笑。
但愿意绽放成一瓣心花,长成一棵小草,愉悦心境,点缀江山。
2 楼        文友:司药        2012-04-09 18:45:01
  ——【佳作赏析】栏目为获得精品的优秀评述文章,送上1000金神石的奖励。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3 楼        文友:柳小疯        2012-04-09 19:19:41
  又见先生佳作,问好!欣赏!祝福!
4 楼        文友:晋忻李        2012-04-09 19:42:05
  如果说杰是懂皇甫谧的。我想先生也定当最懂安杰的。如果不懂,哪来如此入情入境的赏析美文?
   --------果然不同凡响,美文共享,欣赏品读学习啦。
晋忻李
5 楼        文友:plaj1027        2012-04-10 14:21:19
写字的
6 楼        文友:plaj1027        2012-04-10 14:28:40
写字的
7 楼        文友:铁禾        2012-09-17 23:27:43
  且叙且议且行且赏的一篇赏析文,将自己的感悟和见解融于文字。
铁禾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