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小说】被晒死的了藤脆瓜

精品 【江南小说】被晒死的了藤脆瓜


作者:涧松 进士,767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17发表时间:2012-05-25 23:45:57


   那时关在里边的人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最有名的是解放前曾经被关在上饶集中营的七君子之一杨良赞,据造反派说他是叛徒,大名鼎鼎的杀人犯五都王的邵邦荣(名字写的不一定准确),还有反革命、小爬虫……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会互相打听各自的案情的,只是从提审员站在门口时那几句简短的问话中去琢磨猜测的。
   一天到晚就这么干坐着,总得想办法找点事解解闷吧。日子长了就有人动起了脑筋,在他们认为值班员比较宽容的时候,胆子大的就动了起来。
   邻床的两个在下象棋。从一日三餐那少得可怜的米饭中省下一点,将一张张卫生纸粘起来,用专供写认罪书的圆珠笔在这厚纸上画一幅象棋棋盘,再在家人送进来的“胃舒平”药片写上红蓝两色象棋,这样就可以下棋了!万一被发现,将药片往嘴里一塞,不就蒙混过关了吗?
   也有人玩更加刺激的,那就是赌博。先是猜拳,后来就将棋盘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画上了纸牌,赌的是饭、菜或生活用品,这本来只够维持生命的一点点供给还拿来赌,输赢之残酷可想而知。
   收监时所有利器都是收缴的,这刀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常言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们就是用裤子上的铁扣在水泥墙上不断地磨啊磨的,磨出了一把把锋利的小刀,甚至还有人用鱼骨头做成了精巧的缝衣针呢。
   囚禁在这狭小的天地里,生活在这一伙五花八门的人群中,了藤脆瓜的心死了。日复一日,反正自己无牵无挂,反而变得无忧无虑、没心没肺了。
   洞中才几日,世上已百年。等他出来那一天,家中的一切都变了!
   二
   接受了几年的“劳动改造”,终于有一天了藤脆瓜被提前释放了,据说是证据不足,但是有关部门并没有在公众场合宣布为他平反。他就像出远门归来的浪荡子那样悄无信息地回到了家乡,而且头上还罩着一顶无形的帽子,总有那么些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人们不但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而且不时有人当面叫他老监坯。
   家里已经是面目全非,生产队解散了,土地分到了每家每户。他的那位从无往来的大哥的妻子因为红杏出墙被奸夫凶杀后分割抛尸,大哥愧恨交加一气之下外出谋生,从此音讯全无;大姐嫁给了一个上海的远房亲戚,虽有点残疾,但是大姐毕竟因此成了上海人,另外几个姐姐远嫁他乡,也很少回到这个贫穷潦倒、无人问津的破家,只有木讷的家平还死守着几间破房子,拖着有病的身子孤苦伶仃地耕耘着几亩责任田。
   了藤脆瓜原本只是一个牧童,对于种田这一行一窍不通,弟兄两个半斤八两,怎么能种好田呢?!再加上如今受人歧视,自觉低人一等,真有点生不如死的感觉。幸亏他在狱中也认识了不少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人中也不乏个别亡命之徒,见他终日无所事事,唉声叹气,就找上门来,商量着到外面活动活动,设法弄点钱花花。
   于是乎,几个小混混一律剃了个光头招摇过市了。他们先将从批发市场批来了劣质茶叶装进精美的铁皮茶叶罐,然后三五结队去一些工厂的老板处推销。老板见到这些不三不四的混混明知这些不是好茶叶,可怕他们闹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破财消灾的想法,一般都会按他们的出价付钱;个别的干脆连茶叶也不要就给他们几百元钱……这钱来得快当然也去得快,有了钱他们就去歌厅、去发廊,去夜排档。开销大了,这样小打小闹感到有点入不敷出咯,那就设法搞点大的。搞大的就找大老板,争取为他们提供发放给员工的劳防用品、节日礼品、福利品。反正大老板也是眼看眼闭,这中间的差价可就能无限放大啦!
   “生意”越做越大,分工也就越来越明确了,几个敢打敢拼的头头和大老板们成了铁哥们,而了藤脆瓜还是一个不起眼的被人支来差去的小混混。其原因不单是因为他又矮又小其貌不扬,主要还是他胆小如鼠难成大器。
  
   当新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在乡间蔓延之时,他的头头顺理成章地成了拆迁队的队长,照理这下子了藤脆瓜可以彻底翻身了吧。
   刚开始拆房子时,他们只是给大老板打工,奉命行事,按月领取工资。偶尔将拆下来的建筑材料偷偷摸摸地瞒着老板出卖给需要的人,从中获利,赚些外快;后来拆迁的规模越来越大,就由他们的头头组成了专业队伍,从大老板那里承包来一个个拆迁片区,一切都由自己作主;再后来他们就成了“拆迁办”强行拆迁的“别动队”。
   反正是一些上过山(进过监狱)的人,有的还刚从“庙”(拘留所)里出来,干过火了大不了像回外婆家一样再进去一次,因而干起事来就那么胆大妄为。那些已签了拆迁合约的房子自不必说,对那些不愿签约的“钉子户”,如果软的不行,就由他们出面解决:拆门卸窗、上房揭瓦、停电断水,搞得你鸡犬不宁,还怕你不搬!更有绝的,到了夜深人静,偷偷地在你住房旁边的小屋里放一把火吓唬吓唬你,看你还敢不敢继续住下去!
   终于有那么一次,了藤脆瓜参加了深夜放火的行动。该片区拆迁已近尾声,孤零零的楼房里住的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旁边只有一间东倒西歪的杂物间。(因为她在市区工作的子女不能接受拆迁办给出的赔偿条件,所以久久未签协议。)那天半夜,他和另一个同伙在杂物间放了一把火后,就躲在远处的一堵破墙后静观其变,原想总有人会发现报警,让消防队来救火。可没想到半夜三更,寒冬腊月,再说附近的住户大多早已搬迁,火烧了很长时间还是没听到消防队的动静,眼看火势越来越猛,即将烧到楼房,了藤脆瓜怕了,他怕烧死老太太,自己就会吃不了兜着走。连忙一边拿出手机报了火警,一边冲进楼房,背出了那位老太太……
   从那以后,老太太自然是被吓得搬走了,可因为了藤脆瓜用手机报了火警,同时也暴露了他们的自己行动的蛛丝马迹,虽然头头和大老板手眼通天,将这件事掩盖了过去,没因此而受到连累,但毕竟花了他们好多钱财和精力。
   头头恼怒了,给了了藤脆瓜一点生活费后,就将他赶出了工程队(此时的拆迁队已成了工程队)。
   了藤脆瓜只得又过起了朝不保夕的生活。
   三
   当时,我在一家电镀厂上班,算是那里的一个稍有权力的小领导,见了藤脆瓜孤苦伶仃,生活无着无落,怕他破罐子破摔,起了恻隐之心,就介绍他去我们厂里上班。头天晚上他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一定好好干活,而且还对我表示非常感谢;可第二天只上了半天班,下午他就不辞而别了。我心里这个气啊!晚上就去了他那个破屋,问他这是为什么?他告诉我,车间里不让抽烟,还管得那么紧,他受不了……理由还挺多的,我无语。
   几年以后,县里为了创建工业园区,要将我们村和邻近的几个村的房子全都拆迁,而且还要把所有耕田一并征用,了藤脆瓜的财运就这样从天而降啦!简直是一夜之间就成了百万富翁。
   对于搬迁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小算盘。我的心里是极为不愿意的(所以成了一个小小的钉子户):我虽然只有一间楼房,但刚翻新装修不久,坐北朝南,前后天井,独门独户,前有花坛可以植树种花,后有水缸养着泥鳅、田螺,四季阳光充足、日夜空气新鲜,如果搬进新村还有如此惬意吗?!但是也有不少人是盼望搬迁的,他们大大小小的房子多,再加上近期听到风声以后又赶建了不少“违章建筑”,只要村干部高抬贵手,就能拿到很多平方和赔偿款。说实在话那段时间乡镇派下来的工作组和村里的干部们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的门槛都快被踏穿了,他们的牙齿都被香烟熏得焦黄焦黄的,他们的脸就像泡在酒缸里醉醺醺、红通通的,他们的口袋……反正支付赔偿款的又不是他们自己,后台老板有的是钱,谁听话、谁“知趣”,就让谁得便宜,多给你几个、几十个平方还不是几滴“蓝墨水”的事;而对于一些不听话、不知趣的,当然先是公事公办,然后请“行动队”出手了。
   了藤脆瓜这时候可不得了啦。他大哥出去多年杳无音讯、生死不明,木讷的二哥家平此时也已病故,留下的两间楼房、一间平房,外加猪棚、杂物间等等都记在他的名下了。
   哈哈!如果丈量的弟兄们再从中帮帮忙……这下半辈子岂不是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啦,没想到我了藤脆瓜也有苦尽甘来的一天啦!
   那时候,当初的头头已经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建筑公司的董事长了,他手下拥有好几个工程队,了藤脆瓜当然再也没有胆量去找他的了,好在还有几个一起混过的兄弟这时就在进村的工作队里当着小领导,找他们说几句话这点方便还是有的。可人家这时候也算是一尊佛啦,俗话说:“人要好话听,佛要香烟受。”求佛办事哪有不烧香的道理!凭着过去那段交往,不说感情,这点面子弟兄们总还是给的,所以了藤脆瓜隔三差五地往拆迁办公室跑,给他们倒茶递烟,到了晚上一有机会就请弟兄们出去搓上一顿。
   那些在道上混的人当然是心知肚明,果然给了了藤脆瓜一个大大的面子,在丈量房屋面积的时候多算了二十多平方。其实手法也很简单,在丈量宽度的时候,拉着零点的那头藏他个几公分、几十公分,这面积不就出来了吗?就算另一头计数的不是自己人,这样做一般也是不会被发现的,即使被人看破,知道他们有猫腻,也只会眼开眼闭,谁没有营私舞弊的时候呢?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这叫“留条尾巴担担苍蝇。”
   拆迁工作虽然磕磕碰碰,但是最后总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村里的人全部签了协议。接下来的事情是抽签分房。了藤脆瓜可是大获丰收,两大套、一小套总共将近三百平方,按当时的市价三千元多一点一个平方,价值也在壹佰万元以上。一夜之间就成了百万富翁,真的把他乐得找不着北了。照理,了藤脆瓜的后半生可就衣食无忧、幸福安康啦!
   我在分房之后一则怕装修麻烦,二则担心不习惯小区的生活,不久后就将白坯新房卖掉了,在依山傍水的偏远小村租了一间楼房过起了闲云野鹤的退休生活。
   几年以后,当我来到新建小区看望乡亲们的时候,了藤脆瓜却发生了完全出乎我意料的变化。
   我先是去了阔别多年的老家旧址,那里早已是工业园区:鳞次栉比的各类厂房,宽阔平坦的大小马路,微风吹响行道树的片片绿叶犹如美妙晨曲,春阳照亮小花坛那朵朵鲜花好像满天繁星。我那间老屋当初应该在哪里呢?彳亍徘徊了好久,当我终于找到那棵几百年树龄的古樟,站在树下时,方才估摸出我居住了多年的那间楼房当初所在的方位。
   接着我又去了现在安置乡亲们的小区,在我的大哥家住了一晚。小区的坏境的确不错,家家窗明几净,煤卫齐全,道路旁绿树成荫,小花园百花盛开,幼儿园里传出孩子的欢笑,健身器材看到有老人在锻炼,清晨听歌声阵阵,傍晚看舞影翩翩……住进了新房,分到了钞票,老有所养,少有所教,应该是其乐融融了吧。
   可我似乎隐隐感到其间少了一点什么。失去了土地的乡亲们现在在干点什么呢?他们中还有不少人正当壮年啊,他们得到了赔偿金就可以藉此过上安逸的生活而不再需要什么了吗?那么他们在下一代人的眼里将是怎样的一代人呢?他们又如何去教育他们的下一代呢?!
   听说村里还有一个老年活动室,我慕名前往,只见,烟雾腾腾的活动室男女老少(这“少”是相对老年而言,不是小孩,而是壮年和青年)济济一堂,吞云吐雾,打牌吆喝,麻将、扑克,热闹非凡。一到门口因为受不了那呛鼻的烟味,我连忙却步,坐到树荫下和几位老友聊天。一位长者感慨地说:“表面上是老年活动室,其实不少时候却成了一些人的赌博场地,不少人还赌得挺大的,上几天不知是谁家的老婆去举报了,派出所才派人来抓了一次,其实那么多棋牌室、活动室,那一个不是在赌博啊!只知道分钱求和谐,不考虑以后怎么办,真是毁了一代人,养虎为患啊!”不少老人都有同感,他们又不约而同地说起了了藤脆瓜的死……
   四
   要不是这些老年朋友提起,我一直以为了藤脆瓜如今一定活得十分滋润。
   可是,听他们说起了藤脆瓜已经离开人世,虽然感到有点突然,有点惋惜,但仔细一想对于他本人来说也许可能反而是一种解脱。他那风雨坎坷的一生在人们的心中不会留下多深的印象,但是他所经历的每一道沟坎,还是有一点值得大家深思的。
   照理说,分到了那么多的补偿款,又有了那么多的房产,了藤脆瓜的后半生应该是衣食无忧了。如果再讨一个贤惠的老婆,生一个孩子,一家三口好好度日,也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了吧?这一点对于过去的他也许是一种奢望,而对于拆迁后的他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经济基础明摆在那儿,如今的女人可是很现实的。
   然而,了藤脆瓜却有了自己的打算。他不想讨老婆,他不愿被一个女人管着,在他的心目中当下的女人大都牢牢地掌管着家里的经济大权,管头管脚,丈夫一点没有自由,现在自己有钱了,何必自寻烦恼去遭这个罪?如果想女人了,哪里不好找?!不就是一个钱的事吗,一夜换一个又怎么样,谁也管不着谁;再说孩子,眼下的孩子能有几个是孝顺爹娘的,反正自己有社会保险,还有那么多房产可以变卖,不怕没钱用,倒怕用不完。
   了藤脆瓜真的彻底想明白了,也就有了想明白的行动。他自己就住在那间白坯的小房子里,一点也不装修,还是“搁搁眠床搭搭灶”,先卖掉一间楼房,将几十万元钱存到银行里,另一间楼房出租,每个月的房租费和那些补偿款足够零用的了。闲来无事就到老年活动室打牌赌钱消磨时光,一日三餐吃饭上馆子:快餐店、小饭店直至大饭店,不用买汏煮小菜、不用洗碗抹桌子,筷来伸手,饭来张口,让人服侍的感觉就是好;更爽的是“三八两时”还可以找一个漂亮的年轻小姐消遣消遣,无拘无束,谁也管不着。

共 11816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带着深刻时代印记的现实小说,正如作者所言,脆瓜,是只要有阳光雨露,给一点肥料就能健壮地生长,哪怕季节已过,开花结出的只是“了藤脆瓜”,也还是那么“脆梆梆,水汪汪”的。故事里的主人翁名字叫做了藤脆瓜,他的命运,却是自己自甘堕落,“不精心管理,只给烈日炎炎,不辅以雨露和肥料,被太阳给晒死了”。晒死他的“太阳”,是他的好吃懒做,是他的游手好闲。纵观全文,顺着文字的脉络,作者将自己眼见的现实问题,隐藏在了故事里,让编者在看故事的时候,陷入久久的沉思。(1)童养媳的悲哀。了藤脆瓜的母亲是童养媳,少不经事时就生下了孩子,一个没有文化,甚至有些“不正常”的女人,常常受到别人的轻视,就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愿意喊她一声妈。而丈夫于她,丝毫没有感情可言,除了晚上睡在一起之外,其他的方面,根本就不像是夫妻。这样的婚姻在现在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是那时被传统思想束缚的旧时女子,年幼时,可能就由别人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凄苦命运。(2)封建迷信的毒害。因为婆婆的一次病重,算命先生说出媳妇与婆婆命理相克的话之后,丈夫居然将妻子赶到一个破旧的小屋,一个两地分居的畸形家庭由此产生。而作为丈夫的父亲,在妻子又为他生下六个儿女之后对他们母子七人挤在一间小屋居然熟视无睹,全然没有尽到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3)文化大革命对人们的摧残。刚开始的时候,了藤脆瓜是得意的,并且批斗了自己的兄长和父亲,解了长期以来对他们的心头之恨,但是后来,因为被“造反头头”制造的一个冤案,了藤脆瓜锒铛入狱,在监狱中认识了一些三教九流的人,才导致了后来悲剧的结局。(4)赌博恶习的危害。原本了藤脆瓜凭着拆迁补偿款和几套房子,如文中所说,若是娶个贤惠的妻子,也能好好过活下半辈子。但是这时他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并且迷上了赌博,结果一步一步走向了不归路。……小说折射现实问题还有很多,不能一言而尽,且留给读者细细揣摩。小说文字平实,没有刻意的渲染悲剧的氛围,读来却让人有种透不过气的压抑,是故事本身的力量,直击了编者的心底。一篇厚实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冰城深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26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城深雪        2012-05-25 23:46:49
  这是一篇带着深刻时代印记的现实小说,正如作者所言,脆瓜,是只要有阳光雨露,给一点肥料就能健壮地生长,哪怕季节已过,开花结出的只是“了藤脆瓜”,也还是那么“脆梆梆,水汪汪”的。故事里的主人翁名字叫做了藤脆瓜,他的命运,却是自己自甘堕落,“不精心管理,只给烈日炎炎,不辅以雨露和肥料,被太阳给晒死了”。晒死他的“太阳”,是他的好吃懒做,是他的游手好闲。
执执念而死,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
2 楼        文友:冰城深雪        2012-05-25 23:47:22
  纵观全文,顺着文字的脉络,作者将自己眼见的现实问题,隐藏在了故事里,让编者在看故事的时候,陷入久久的沉思。(1)童养媳的悲哀。了藤脆瓜的母亲是童养媳,少不经事时就生下了孩子,一个没有文化,甚至有些“不正常”的女人,常常受到别人的轻视,就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愿意喊她一声妈。而丈夫于她,丝毫没有感情可言,除了晚上睡在一起之外,其他的方面,根本就不像是夫妻。这样的婚姻在现在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是那时被传统思想束缚的旧时女子,年幼时,可能就由别人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凄苦命运。
执执念而死,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
3 楼        文友:冰城深雪        2012-05-25 23:47:44
  (2)封建迷信的毒害。因为婆婆的一次病重,算命先生说出媳妇与婆婆命理相克的话之后,丈夫居然将妻子赶到一个破旧的小屋,一个两地分居的畸形家庭由此产生。而作为丈夫的父亲,在妻子又为他生下六个儿女之后对他们母子七人挤在一间小屋居然熟视无睹,全然没有尽到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
执执念而死,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
4 楼        文友:冰城深雪        2012-05-25 23:48:03
  (3)文化大革命对人们的摧残。刚开始的时候,了藤脆瓜是得意的,并且批斗了自己的兄长和父亲,解了长期以来对他们的心头之恨,但是后来,因为被“造反头头”制造的一个冤案,了藤脆瓜锒铛入狱,在监狱中认识了一些三教九流的人,才导致了后来悲剧的结局。
执执念而死,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
5 楼        文友:冰城深雪        2012-05-25 23:48:24
  (4)赌博恶习的危害。原本了藤脆瓜凭着拆迁补偿款和几套房子,如文中所说,若是娶个贤惠的妻子,也能好好过活下半辈子。但是这时他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并且迷上了赌博,结果一步一步走向了不归路。……小说折射现实问题还有很多,不能一言而尽,且留给读者细细揣摩。小说文字平实,没有刻意的渲染悲剧的氛围,读来却让人有种透不过气的压抑,是故事本身的力量,直击了编者的心底。
执执念而死,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
6 楼        文友:冰城深雪        2012-05-25 23:49:22
  拜读涧松老师力作,感谢对江南的大力支持,问候老师。
执执念而死,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
7 楼        文友:亚秀        2012-05-26 11:47:58
  那段时间的故事,一直只听家里的大人们说过,但不想真的是这样。没生活在那个时代,体会不到当时的氛围。感谢作者,给我上了一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是江南水乡下孕育的江南儿女,怀有一份难得的江南情怀。但问:人生在世,谁主沉浮?亚秀江山,情意绵长。
8 楼        文友:铁禾        2012-11-07 23:15:07
  这是一个很有质地的小说,一些细节性的表达值得回味。
铁禾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