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妩媚今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今朝小说】【那些年正文】梦中的石头

精品 【今朝小说】【那些年正文】梦中的石头


作者:阡陌 童生,80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37发表时间:2012-07-10 10:21:01


   这一年我三年级,一直当着班长,冬天又开始补修拦河大坝了,学校组织我们,到工地上劳动。大一点的娃娃背石头,小一点的娃娃两个人一组用竹筐抬小石头往河坝填方,一个个汗流浃背,还张大嘴吧唱着:“我是公社的小社员呀,手拿小镰刀呀身背小竹蓝呀,放学以后去劳动,割草积肥拾麦穗越干越喜欢呀!”每次开批判会,吕老师就让我代表小学生发言,我竟然一点不害怕,主席台下是黑压压成千上万的群众,走上主席台,我就和会场的主持李书记一样群情激昂:“我是革命小闯将,不怕风雨不怕浪。”“走资派还在走,复辟派永不休。”在批判中我感觉我彻底洗清了对春林叔叔的资产阶级感情,思想变得又红又专,将来做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一定是好样的,就和春林叔叔炸的石头一样硬。
   自从春林叔叔死后孙家爷爷就不再放牛了,他当了仓库的管理员,董群死后冀更正的名字就叫“白脸瓜子”,和他的一头牛同名。“白脸瓜子”有时到山上去放牛,有时到河滩放牛,那头叫白脸瓜子的牛最听冀更正的话,是他放的领头牛。当他看到我们背着书包上学时,就掀掉他头上戴的草帽开始吸鼻子,“白脸瓜子”是丁大堂给冀更正起的绰号,当年丁大堂在冀更正上学期间,一没赢得董群的芳心,二没竞争上班长这个位子,就恨上冀更正了,董群事件后冀更正一辍学,上了初中的丁大堂终于如愿以尝当上了班长,冀更正人长得白净,又流落到放牛的地步,丁大堂把“白脸瓜子”这个牛的名字送给了冀更正简直是恰如其分,叫牛的名字都便宜他娃了。
   同村见风使舵的几个狗腿子拥着丁大堂,老远看见冀更正,丁大堂喊:“一二三!”丁大堂的狗腿子就应和:“白脸瓜子!”“一二三!”“白脸瓜子!”一开始冀更正还赶过来质问喊他绰号的娃娃:“你喊谁呢?”那些娃娃说:“我喊牛,牛不答应,牛不胀气,你胀啥气!”冀更正无奈,人家喊牛呢,怪自己多事了,管他呢,时间长了人们忘记了他的真名,大小人见了他都喊“白脸瓜子”,他也习惯了这个新名,他尝够了人们对他的白眼,叫牛的名字有什么不好呢,牛比人强呢。
   我走到他跟前虽然不叫他的绰号,但是也不看他,他把董群都害死了,一定也是革命罪人,人家说的没错,不是“白脸瓜子”是啥?
   又一个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春光明媚,天空碧蓝,丹江水缓缓地流淌着,河边多情的杨柳在风中轻轻摆动,水鸟贴着水面急飞,门前的樱花还未褪尽,二虎山上的野桃花杏花渲染的山岚上罩着一层层红晕,好像“二虎”对视的四目也温柔了。春林叔叔坟头的槐树花正打着朵,我上四年级了,我们又踏上了笔直的青石大道。
   一个中午课间操,丁大堂旋风般地扑到正在指挥我们做操的吕老师面前,大声喊嚷:“吕老师!吕老师!那个该死的白脸瓜子今天终于得到了报应呀,我刚才回去吃饭听我妈说的,我妈给我伯擀了白面条,我伯都没来得急吃接到信就走了,嘿嘿,我刚好回去站在堂屋端上手就吃了个一干二净。白脸瓜子今天将牛放到了他和董群经常去的二虎山上,没想到那叫白脸瓜子的牛一脚踩翻了一个大石头,那牛滚坡了,飞落的石头刚好砸在白脸瓜子,呃,是冀更正头上,牛滚到坡下没死站不起来了,冀更正就剩一口气拉到街上卫生所去了。”
   吕老师听完丁大堂的汇报当时就黑了脸,低沉有力地对我们说:“解散!”同学们哄得一下散开了,我和小芹站到了墙角,朝丁大堂扫去鄙视的目光。最后两节课是吕老师的语文课,吕老师让我领着同学们朗读了几遍课文,给我们布置了课堂作业,这样好不容易捱到放学,我和小琴跟着吕老师一路小跑着,谁也不吭气到家,知道了冀更正变成了血头羊命在旦夕,已经拉到大医院抢救去了。
   正是午后,那头叫白脸瓜子的牛被拉回来放在大道场上,牛从车上卸下时猛然挣脱正要缚住他的众人,立起跑到砍坝、董群翻车下去附近的路边,又“哐”地一声匍匐倒地,泪从牛眼睛里汹涌而出,看的人们胆战心惊,我和小芹背过脸,七八个壮汉压牛角的压牛角,绑腿的绑腿,树林叔叔的刀光一闪,只听“噗”的一声,白脸叫也没叫一声断气了,牛血溅了一地,一会汩汩流向董群翻下去的长着青青草的坝下。
   第二天抢救了一夜的冀更正醒了,村里人说得亏丁大堂把“白脸瓜子”这个牛的名字送给了冀更正,阎王索命时勾了“白脸瓜子”几个字,忘了冀更正的真名,所以牛的死换来了冀更正的复活。
   这时离董群的三年忌日还差二个月。
   这年八月,丹江洪水泛滥,又一次吹断了大坝,重新流淌在旧日的河床上,洪水过后是绿蓝的江水,冀更正出院后,除了头上留了两道疤痕其他一切正常,他的脸依然很白,五官依然清秀,放牛时依然戴着草帽。
   有一天正午,无风无云,天特别晴朗,他领着她才会走路的妹妹下丹江游泳,他把妹妹放在江岸上,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惬意,他游得忘记了岸上的妹妹,等他想起来上岸时,他妹妹小小白白的躯体已经漂在江水的流绵里了,从此冀更正疯了。
   这年冬天随着爸的工作调动我永远离开了这里,以后20年里我未回过个村庄,等20年后沪陕高速通车我路过那里,高速路和丹江似两条并驾齐驱的青龙穿山过岭,我曾经住过的村庄,被新修的高速路截取了大半,好像零落天涯的人一样孤单。村里的人家全都住到了二虎寨山脚下,我下车步行到村庄,乡音不但陌生,而且我还有些听不惯了,冀更正的二哥两鬓斑白,我给他解释了半天他才依稀想起我们。老一茬儿的人多数故去,给他们发烟,他们却半伸着手讪讪地笑着,局促地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冀更正的二哥,一直指着他们新盖的二层楼房给我看,我很想问问后来的冀更正,可是看着他二哥的殷勤指点,我放弃了问的念头,是呀,一个疯了人又有什么后来呢。
   土房变成了小楼,村庄已经不是哪个村庄,人已经不是那些人。
   这是我的家乡吗?爸爸妈妈的家乡不在这里,我却出生在这个地方,在这里度过了童年,不是吗?记忆中的往事却挥之不去,日日萦绕梦中。
   二零一零年七月二十四日夜里,丹江又一次发了怒,洪水从河岸长驱直入,冲向街道,房屋倒塌,有人失踪,有人死亡,乱石穿空大大小小的石头把昔日的街道房屋垒成了石街。
   水退后,怆然的日子刚刚过去,村子里的人们又把各色石头捞起,垒成屋脊、石坝、茅舍、猪圈。
   旧时的日子已经过去,新一轮的生活又开始了。
  

共 1288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说【那些年正文】《梦中的石头》故事开篇以梦引发,梦中的石头从上而向下滚动描写的真切,勾勒出梦境,再梦出现面带高傲的女孩,小说回顾了那时的苦日子,那时的不堪回首,童年的苦楚难以忘怀的乡里乡亲。人、梦、现实,特殊年代的特殊人物。 讲述了孩子们躲开大人去枣树林里拾枣的欢欣之事,及其董群到我们到江里捞鱼,最有趣的是礼拜六或者寒暑假里,董群经常领着我们上山。山上的情景孕育着梦中的石头吧?文中还记叙七、八、九三个月,是陕南的梅雨季节,丹江的洪水,挡住了我们去学校的路,回忆了上学的情景,回忆了放假我们玩得最欢实的时候,回忆董群从高坎坝掉下去的经过。及其家境等突发之情,这是我第一次看着和我一起玩耍的伙伴突然就没有了,回忆了我开始厌食一直消瘦,妈带我到街上卫生所看病和叫魂情景,回忆了春林叔叔倒在地上后医生说得了急性脑膜炎,需要住院治疗。回忆了吃杀猪饭,回忆了洪水退后人们又把各色石头捞起,垒成屋脊、石坝、茅舍、猪圈。新一轮的生活又开始了。小说梦中的石头,在回顾人、梦、现实、丹江、石头、生活、生死、土地、村子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与石头有关所以题目引用石头来说明梦幻,小说每回顾一件事都和石头有关,事件描写的清楚,细腻,人物介绍的明了,朴实,人物的心理活动够了的恰到好处,景物描写也很有色彩,给读者认识丹江的地理,风俗,生活提供了资料,小说回顾了作者那些年,那些事原汁原味的趣事,给人新鲜之感。谢谢作者,问好,握手,遥敬,推荐品读。【编辑:刘自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71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自全        2012-07-10 10:26:32
   欢迎作者赐稿今朝,今朝有你而精彩!问好,遥敬,祝作者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写出更多更好的佳作。
诗韵古歌强,灵魂感赋狂。朝宣挥笔墨,文力自人王。
2 楼        文友:刘自全        2012-07-10 10:26:56
  你好,欣赏你文,赞美你的文笔,拜读你的作品,对快乐写作敬仰,遥敬。
诗韵古歌强,灵魂感赋狂。朝宣挥笔墨,文力自人王。
回复2 楼        文友:阡陌        2012-07-10 20:03:42
  谢谢社长,社长辛苦了!
3 楼        文友:紫晴        2012-07-10 16:32:10
  小说写的太感人了,作者的笔触把我们带进几分酸涩、几分苦楚、几分凄凉的时代空间,让我们一起感受那难以言喻的辛酸,喜欢这样乡土气息浓郁的小说,就像是给沉闷的夏季吹来凉爽的风。
回复3 楼        文友:阡陌        2012-07-10 20:04:26
  谢谢紫晴!
4 楼        文友:刘自全        2012-07-10 16:52:17
  恭喜,祝贺精品,问好,遥敬!
诗韵古歌强,灵魂感赋狂。朝宣挥笔墨,文力自人王。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