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小说】丧事

精品 【江南小说】丧事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778发表时间:2012-07-12 13:02:53


   十多天前,宋老太婆一听说幺儿媳妇要回家,她就每天都在收拾屋子院子,她要让幺儿媳妇回家就有住宾馆的感觉。幺儿媳妇是城里人,城里人能嫁给这山里出去的男人不容易,人家爱好,人家有文化,不能让人家走到这山沟里来就憋气。宋老太婆的幺儿自己有车,省城经过宋家沟到县城的班车也多,幺儿媳妇什么时候到家,是赶车回来还是幺儿送回来,宋老太婆都还不知道。宋老太婆就怕儿媳妇突然回家,就怕她一进家门就喊脏,就喊臭,所以,她早早地就把家里养的鸡和猪给卖了,把钱存着,等媳妇到家了要吃时再到县城买。宋老太婆太爱幺儿媳妇了,因为爱才有了这没有意义的紧张,每次儿子媳妇回家都是先打了电话的,想着,宋老太婆偏头看看屋里,她想那电话现在就响。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宋老太婆正在胡思乱想,电话真响了。一定是儿媳妇回家了,她转身就跑。这老年人再怎么跑也很慢,宋老太婆没有走到电话旁,声音就没有了。但是宋老太婆不着急,她等着第二次响起,这是幺儿媳妇和她约定好了的,第一次响是告诉她有电话,让她慢慢来接,等她走到电话旁的时候,电话会第二次响起的。
   果然,电话又响了,是幺儿媳妇的,她说坐班车回家,她告诉了宋老太婆车子到的时间,要老太婆去帮她提东西。宋老太婆拿着电话高兴地答应着,一放下电话她就迫不及待地走出门去。一边走一边笑,她要去等幺儿媳妇,不让幺儿媳妇下车了还找不到人。她还有一个愿望,想看看幺儿媳妇的肚子,那肚子有多大了,能不能在这个假期里把孙儿或者孙女给生在老家。
   【二】
   宋老太婆来到了公路边的一个开阔地,这个开阔地没有坡,很平坦。开阔地的四周,又是高高低低的山。这山,这平坦的开阔地,形成了一个大盆子,说是盆子倒更像一个大水桶,四周的山太高了,仰头看见的天空就像一个桶盖,把这宋家沟村牢牢地装在桶里。不是桶,这就是一朵盛开的莲花,那些山就是那一片一片挤在一起的花瓣。被太阳照得雪亮的白云,被太阳涂上的黄红色彩,都让青绿色花瓣鲜艳起来。那山腰出现的红色的树叶,还有那若隐若现的野花,那淡淡的云雾,那湖蓝色的天际……这是一朵让人迷醉的莲花。这个村子为什么不叫莲花村要叫宋家沟村呢?宋家沟村这名字记住了这里的住户家族关系,却没有把这里的美丽表现出来。
   这种开阔地在这样的山里是很稀罕的,这样美丽的莲花地更是凤毛和麟角,宋家沟村人很珍惜这地块,他们把这地用作村里人上下车的站点,用作村里的果实蔬菜市场装运地,再后来,这里就成了周围山区人的集市。整个宋家沟村竟然没有一户人家把住房修在这开阔地,他们的房子都在开阔地四面的山坳里;这个开阔地也没有用作耕地,耕地也在那些山坳或者斜坡上。一条小溪把开阔地绕了一圈然后轰轰地吼着往山下跑去;水泥公路从开阔地中间穿过,它就像这个圆的直径,直径两边就是买卖的场所。
   宋家沟村周围的山与别的山区不同,这里的山上盖着厚厚的泥土,以前这些山上都是玉米小麦油菜等,只有那没法开垦的地方才是树,宋家沟人和周围的山里人都过着自给自足的桃源生活,基本没有商贸生意。后来,国家要求退耕还林,宋家沟人便把那些坡度大的地方都栽上了生态树,在坡度不大的地方种上了果树,山腰山脚的小块平地就栽上了菜。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行,村里每家每户都顺着山坡修了到家的水泥路,买卖的东西都是摩托车或者三轮车运到这个平坝上来。
   农民总会在土地上表现出智慧,在果树叶没有长出的季节里,他们就在果树下栽一些季节性蔬菜;科技的发达,也让山里人除了季节性水果外,还有一些反季节性的东西;他们还在林地里栽种一些菌子……树林让农民的土地一分变成了两分用。
   也因为林子,宋家沟这片开阔地一年四季都热闹,成了县城里都没有的农贸交易市场,山里的东西运出去,山外的商人走进来,都在这开阔地上交易。现在是七月中旬,是苹果上市的季节。卖东西的,买东西的,质量挑选的,过秤的,装箱的,上车的;汽车,三轮车,摩托车,它们的叫声和着人的说笑吵闹,把整个宋家沟闹得红红火火。
   在水泥公路旁边,也有宋家沟人自己摆小摊的,木制的案板上叠着鲜嫩的苹果或者各种饮料。来往的客车总要在这里暂停,这时候窗户上会伸出很多手来,就像这客车突然长出了很多树丫。这些手里捏着钱,宋家沟摆小摊的人立刻围上去,一边收钱,一边把车上人需要的东西递过去,这时候的公路就有点乱。
   宋老太婆坐在路边,看着这里的热闹,脸上一直挂着微笑,七十多岁的她能看到宋家沟今天的繁华和热闹,能看到宋家沟村今天的变化,她总是说这一辈子值得了。没有车来的时候,她的眼睛四处张望,用各处的热闹来打发时光;有车来的时候,她立刻站起来,伸长脖子看着车里,盼望着那个熟悉的声音喊“妈”,等车一过,她又坐下继续等。
   “妈!”突然一声喊惊醒了宋老太婆,她抬头一看,对面停着的车上幺儿媳妇从窗里伸出头来,正对着她挥着手,那白净的脸上开着花。宋老太婆喜欢这幺儿媳妇,喜欢她的这一声“妈”,喊得脆生生甜蜜蜜的,就像喊自己的亲妈。听到声音,宋老太婆赶紧起身,飞快地答应着,举着双手向路对面飞去。
   “啊——”突然一声惊叫,车上的人和车边的小摊贩子都喊了起来。“妈——”宋老太婆的幺儿媳妇飞快地往车下跑。“你慢点!别摔着!”车门口一个四十多的妇女一把抱住了幺儿媳妇。“小妹,慢点,别伤着孩子!”幺儿媳妇在中年妇女的搀扶下平安地“跑”下车,“跑”到宋老太婆的面前,双膝就要往地上跪,中年妇女一把搂住了她,大声地说道:“妹子,不要孩子了?小心呀!快,递根凳子来!”幺儿媳妇被中年妇女按在凳子上,“大妹子,你好好坐着,不要伤了孩子!有人救你妈的!”中年妇女的声音很大很急。幺儿媳妇好像没有听见,她在椅子里挣扎着,双手在空中拼命地舞着:“妈——妈——”中年妇女紧紧搂着幺儿媳妇的肩膀,她不敢放手,她怕这个女人伤了肚里的孩子。幸好是这个中年妇女,是她的冷静保住了女人肚里的孩子。宋老太婆不出事都出了,不能因为抢救她而伤了另一条命。幺儿媳妇惊慌中失去理智,不但救不了婆婆,还可能当场昏厥流产,阻碍对宋老太婆的抢救。
   不管幺儿媳妇怎样呼喊,宋老太婆躺在水泥路上还是一动不动。撞她的摩托车倒在一边。车上坐了四个人,两个大人两个小孩,那个妇女抱着孩子躺在地上,另一个孩子和骑车人被车压着。
   路边装果箱的几个男人飞跑过去,抬开摩托车,小心翼翼地扶起父女两。骑车男人猛地站起,飞跑起来。“干什么?你撞了人想跑?”装箱男人追上去一把抓住了他,他回头说道:“我不是跑,我要看看大娘,我看大娘咋样了!”装箱男人放了他,他们相信骑车男人的话,因为他跑的方向正是宋老太婆躺着的地方。
   “大娘!大娘!你醒醒呀,你醒醒呀!”骑车男人跪在地上,慌张地喊着。他伸手掐着老人的人中,老人没有反应;他拉起老人的手,掐着老人的虎口,老人还是没有反应。“大娘!大娘!你别吓我呀,你醒醒呀!”骑车男人的双手摇着老人的头。“快!帮我送医院,送县城医院!”骑车男人大声地喊着,惶恐的眼睛祈求着。“医生来了!医生来了!”有人喊起来。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蹲了下来,她伸手探了探老人的鼻子,又牵着老人的眼皮看着。“没救了,人已经死了。”“不可能!不可能!”“医生,你救救我妈!”骑车男人和幺儿媳妇都喊着,他们同时抓住了医生的手。
   “瞳孔已经放大了!”医生大声地说,“真的死了!”“不可能!不可能!一点血都没有出,怎么会死呢?”骑车男人抓住医生的手喊道,“医生,你再看看!你再看看呀!”女医生又蹲下身子,摸摸老人的脉搏,探探老人的鼻息,看看老人的眼睛……“医生,你给做做人工呼吸吧,我求你了,你救救我妈!”幺儿媳妇在椅子上喊着。医生摇摇头。“医生,那里还有两个,你快去看看!”搂着幺儿媳妇的中年妇女突然喊起来。听到喊声,骑车男人才突然想起什么,他放下老太婆,跌跌撞撞地向那母女俩跑去。“孩子!我的孩子!孩子妈!孩子妈!”小孩在那个女人的怀里哇哇地哭着。“没事的!没事的!孩子我一直抱着,她一直在我身上。”躺在地上的女人把孩子递给骑车男人,男人一手接过孩子,一手去拉躺在地上的女人。“孩子妈,你起来,你伤着了吗?医生,快!帮我看看!”
   女医生问着女人的感觉情况,捏着女人的手和脚,女人没有痛的反应。“她爸,大娃呢,你看看大娃呀!”女人喊道。骑车男人才站起身,四面张望着寻找孩子。“喂!你娃儿在这,没事的!”顺着声音望去,骑车人才发现装苹果的坝子旁边有一个简陋的茶馆,说是茶馆还不如说是茶棚子。棚子里坐着穿黄马褂的一个女人,好像是驼背。小女孩坐在驼背女人旁边的椅子上,茫然地看着公路上。骑车男人走过去,看着驼背女人喊道:“大娘——妈!”听到喊声,驼背女人身子一抖,这声音太熟悉了。她抬头看着喊他的人,双手抖起来,深陷的眼睛惊慌着:“你是……你是……”“妈!我是狗娃,宋狗娃!”“你这个该死的,你跑到哪里去了呀!你不知道我和你爸天天晚上都想你,都哭你?你看看我们的眼睛!”驼背女人哭着,擂着宋狗娃,把脸埋在送狗娃的胸口上放声地哭着。哭够了,然后抬起头揩干眼泪,笑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们回家去,走,回家去。”宋狗娃也流着泪,他哭着说:“妈,对不起,我撞死人了,我撞死人了!这两个都是你孙女,你抱着。”说完,把小孩塞给驼背女人,转身走向她的女人:“孩子妈,我们到家了,妈在那里,你先跟妈回去。我把大娘撞死了,我得等她家的人来。你跟妈回去吧。”驼背女人抱着牵着孩子走了过来,她蹲下身子说:“孩子,妈对不起你们,让你们受苦了。不要怕,要坐牢,妈去。要抵命,妈去。你们回家吧。你撞死的是大奶奶!”“什么?你说什么?妈,你说的是真的?”狗娃喊着,愣在了那里。“儿子,不要怕,有妈在!”驼背女人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摇着发愣的狗娃。“我这是怎么啦?我的妈呀!”狗娃哭喊起来。狗娃的女人和孩子也跟着哭起来。
   听着这一大家人的哭,所有的人都停下了手里的事情。他们不认识宋狗娃,但认识这个驼背女人,这个把村公路扫得干干净净的驼背女人。他们都知道她有一个儿子,一个十年了杳无音信的儿子。她的儿子回来了,却出了车祸;本来是家人相聚的幸福,却成了家人相聚的灾难。老天怎么这样对待这个不幸的女人?可怕的是,狗娃撞死了宋老太婆,谁不知道宋老太婆家的势力?谁惹得起这一家人?宋老太婆的娃儿们会怎么收拾宋狗娃?
   “妈,你挡不了的,你先带着她们母女回去吧。我等会回来。快走吧!”宋狗娃的孩子和妻子都没有事,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他们也不了解宋家的势力,所以狗娃的妻子和孩子哭过之后,跟着驼背女人回家去了。宋狗娃走到宋老太婆的尸体边,老人的尸体已经被白布盖着了。狗娃又走到幺儿媳妇的椅子边,看着一脸苍白满脸是泪的幺儿媳妇他跪了下去。“幺娘,是我撞死了大奶奶,你报警吧。”幺儿媳妇一听,抬起痛苦茫然的眼睛看着跪着的人,声音很弱地问道:“你是宋家的人?你喊我幺娘?”宋狗娃流着泪说:“我妈就是驼背女人。”“哦,你起来吧。你大爷和幺爸他们很快就到了。等他们来了再说吧。”“幺娘,大奶奶已经死了。打电话不要120来吧,他们来了会把大奶奶拖走的。”幺儿媳妇突然一愣,好像明白了什么。救护车的声音在山头拐着弯远远地传来。宋狗娃赶紧拨通了电话,他在电话里说道:“120吗?刚才的报警不要来了,我们已经把伤者送到医院了。”幺儿媳妇看着狗娃,无力地笑了笑,说了声“谢谢”,又偏头茫然地看着白布盖着的宋老太婆,她没法起身,她的肩被中年女人抓得有点疼,她不再挣扎,她知道婆婆死了,知道中年女人是好心。
   宋老太婆几个儿子的车从不同的地方赶往出事地点。
   “妈!妈!”宋老太婆的幺儿人还没有出车门就喊了起来。“老幺,在这里!”幺儿媳妇站起身喊道。她人很漂亮,在这群农村人里,她像空中一朵亮丽的白云,就像那一池荷叶中挺立的一朵白荷。她的喊声很弱,可是他的男人一眼就看见了她。宋老幺跑了过来,边跑边问:“妈在哪里?没送医院?”幺儿媳妇一下扑进宋老幺怀里,哭声一下钻了出来:“没……没……妈没了!都怪我,怪我!妈不来接我就没事了!不接我就没事了!”“小伙子,注意点,别伤了孩子。老人不出事都出了,保护好孩子。好了,我走了。”宋老幺这才注意妻子身后站在一个女人,一米六的身高,黄里透红的头发。听到声音,幺儿媳妇抬起泪眼看着宋老幺说:“快谢谢这位大姐!没有她,我就挺不住了,我们孩子……”“孩子怎么啦?唵!孩子怎么啦?”“没事,我是说没有大姐,我们孩子就可能保不住了。”宋老幺好像听懂了话,他对着那黄褐色头发的背影喊道:“大姐,你等等!”黄褐色头发转过脸来,这是一张有点疲倦的白净的胖脸,她笑了一下说:“我们一车人等了我这么久了,走了!”班车启动了,往山下的县城开去。

共 51925 字 11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11
转到
【编者按】这部中篇小说,以三次车祸事件为线索,把车祸放在宋狗娃和宋老三两家中展开,通过宋老三家的丧事场景的描写,通过两家在处理车祸事故中的行为和心理描写,展示出了今天现实生活里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小说把我们今天的现实社会浓缩在了车祸丧事中,把揭露、颂扬、抨击、思考融入了故事和描写中,通过一个个尖锐激烈的冲突场面和生动的人物形象的描写,表达出了丰富深刻的现实主题。从艺术表现的手段角度看,小说描写手段丰富多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描写,有激烈冲突的场面描写,有典型而个性鲜明的人物言行和心理的描写,又有众生像的展示,有舒缓深情幸福的感人画面,有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小说对正面侧面描写、张弛等技巧运用非常充分。 【一】人性美的呼唤和颂扬。小说写了老人宋老太婆,写了中年宋老大和宋老三等兄弟,写了青年宋狗娃,通过三代人的描写,展示了人类绵延不断的人性美。小说开篇两个章节,把宋老太婆放在优美的山区环境中进行描写,通过写她盼望幺儿媳妇小四回家的行为动作和心理描写,不仅写出了环境的美,更通过环境的美写出了老人的勤劳、老人的善良、老人对儿孙的疼爱。小说对老人的描写还采用了侧面的写法,通过写宋狗娃和宋家兄弟的回忆讲述,表现了老人为儿孙的付出。宋老三这个“二杆子”,他语言粗鲁,有私心,但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小说写他在处理宋老太婆丧事和狗娃赔偿费中的行为言行和心理,把他粗鲁、自私、凶悍、善良、仗义、感恩、矛盾、纠结的形象特点真实、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突出了他人性美的一面。宋狗娃,一个自卑、善良、负责、孝顺的小青年形象。为了报答宋老太婆的爱,他依然帮宋老三顶罪坐牢;出狱后一度隐藏于闹市,靠打工养活自己一家四口,没有因为顶罪之功而勒索宋老三;车撞宋老太婆后,他没有躲没有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抢救、支付丧葬费、守灵。小说更写了他在事情没有解决期间的焦虑和害怕心理,这些内容写出了他对妻子、孩子、父母的爱。小说这些形象,展示出了人性美的感人,写出了小说对人性美的歌颂。此外,小四、宋老大、客车女人,这些次要人物,无不表现出人性的美,展示着人间的美。【二】对人性丑恶和社会丑恶的鞭挞。(1)小说中有两个人物形象特别鲜明立体,这两个人物成了小说人性丑恶的典型。妖精,宋老太婆的二媳妇;丫娃子,妖精的女儿,宋家孙辈中的唯一女孩。这母女两的共性是自私、泼辣、蛮横、逃避责任。小说写了她们在丧事中的言行,写出了她们让人憎恶的人性丑恶。宋老太婆出了车祸,她们不是伤心,不是看望老人,而是帮着亲戚拉关系;在家庭会议矛盾重重、丧事困难巨大的时候,她们不是站在大局角度,仍然是为了自己的私情胡纠蛮缠;在丧事礼仪活动中,随意耍性、破坏仪式活动;在丧事费用中,得理不饶人;在丫娃子撞死了狗娃夫妇后,又不想承担赔偿费,为了少付钱,甚至耍起了无奈。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中,小说写了宋老大、宋老三等人的语言和心理,从面的角度展示了今天社会里人性的丑恶。人性的丑恶还表现在忘恩、亲情的冷漠,小说通过对宋家第三代的描写把这一现象揭示了出来。宋家每个孙儿孙女都是宋老太婆一手带大,从怀抱中一直带到上学。可是,宋老太婆出事了,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无所谓,他们关注的只是亲戚的丧葬生意;在老人的祭奠活动中,他们随意说笑,毫无严肃和尊重;在给老人最后一夜的守灵中,他们是玩牌打闹;在和老人的最后告别中,他们以害怕为由不到灵堂。这些群像和丫娃子母女的典型结合,把今天社会家庭中越来越严重的家庭忘恩、亲情冷漠现象表现了出来,写出了深深的忧思。(2)小说展示的社会丑恶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丧葬职业人员的群像描写,不仅写出了丧葬业竞争的激烈、混乱现象,写出了丧葬业的潜规则,更写出了今天社会里为了钱表现出的丑恶人性——下贱、逢迎、勾结、费尽心机甚至不择手段,小说通过丧葬业人员的描写,从一个角度展示了今天社会竞争中的丑恶现象;第二方面就是法制队伍的黑暗,小说通过宋老三处理自己的伤人案件、处理丫娃子的事情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社会现象,宋老三犯了人命,和警察勾结,通过收买等办法,让宋狗娃顶罪,丫娃子醉酒驾车肇事,他让警察在记录中抹去了这一点,小说的这些笔墨虽然不是重点,却巧妙地写出了今天社会里法制的腐败现象。【三】多角度的社会关注和思考。小说通过环境描写、故事讲述、人物形象的描写,写出了作者对现实的多角度关注和深刻的思考,提出了值得关注的很多社会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小说把故事放在山区,写了山区的林业经济情况,写出了宋家沟为代表的山区农民命运的变化。通过小四、宋狗娃对空气和奇特自然景象的喜爱,含蓄地提出了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写山区退耕林后的种植情况,提出了山区的林业经济问题,富民问题。这些内容通过环境和人物描写委婉地表现了出来,既为刻画人物服务,又给了我们真切的现实环境和生存方式的思考。(2)团队精神的思考。小说具体详细地描写了宋家的商议场面、丧事仪式的活动场面,写出了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写出了在矛盾中各色人物的表现。小说对家庭矛盾的描写,实际上是对今天很多团队内部现象的描写,写的家庭矛盾就是写的今天团队内部矛盾。小说写的人物表现,就是今天很多团队里的个人行为表现。小说在这些矛盾冲突中,着力刻画了宋老大这个典型。他面对家人的矛盾、痛苦、无奈、气愤、魄力、果敢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小说写他,写出了一个团队领导人的形象特点。给我们以团队精神建设的思考。(3)人生命运的思考。小说写宋老大、写宋老二、写宋老三、写宋狗娃,在写他们的语言,写他们的心理活动中,写出了今人对人生命运无法把握无法理解的迷茫、无奈。特别是小说展示了两家的车祸事故,宋老太婆、宋狗娃,生活没有因为他们的善良而给他们好命运。宋狗娃父母,面对宋老太婆家庭的强势表现出的自卑、恐惧和无奈;宋老三一次又一次玩转法律,减轻或者逃避法律惩罚;这些都写出了社会里很多人面对命运的无奈。面对无法把握的命运,社会个体该怎么做?小说通过小说人物的思考提出了明确的看法,这些看法有哲理性,成为了小说的一个亮点。特别是小说对宋老大面对困境表现出来的精神和心态描写,给我们面对命运树立了榜样,指出了生活的路,在命运迷茫中给我们点亮了一盏灯。(4)法律和私情问题。面对很多社会问题,究竟用什么方式进行解决?小说中重点描写了车祸事故的处理方式。三次车祸事故都脱离了法律,都是私下解决,小说中的人物对处理结果似乎都很满意。果真是这样吗?小说选取的故事,放到生活中我们才发现,这不是作者的虚构,而是大量存在着的现象。面对车祸这类事情,我们究竟该私了还是该由法律来解决?小说提出了值得探讨的社会性问题。【四】风俗文化的描写,这篇小说具有浓烈的乡村风俗气息。小说对农村丧葬的礼仪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规模、忌讳都进行了较为真实的描写记录,读着小说,我们就是在读一幅社会风情画面。我们看到了丧葬风俗画中的商业气氛、仪式活动场景、人物态度等,小说描写了绕棺、道场、抬匠的“哨子”、丧葬忌讳,这些内容不仅很好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而且让我们了解了今天的丧葬文化特点,对丧葬文化的建设和风俗观念的进化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推荐!【编辑:秋梧飘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南编辑部        2012-07-12 13:42:13
  强悍的文章,这按语也吓着我了。
江南烟雨社团欢迎您
回复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7-12 17:27:54
  看了按语已经明白了小说的主题,按语把小说的主题内涵揭示了出来。谢谢编辑!
2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2-07-12 14:33:20
  长篇啊,徒儿的文章不错,顶。
回复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7-12 15:26:21
  谢谢师傅了!
3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7-12 15:20:51
  小说把人物置于亲情和良心的纠结中写故事,写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
语文教师
4 楼        文友:荷塘青青        2012-07-12 16:49:30
  强悍的文字,值得一读。师傅,我嫉妒你的文章
回复4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7-12 17:28:44
  谢谢青青仔细的阅读和修改。
5 楼        文友:荷塘青青        2012-07-12 16:50:20
  若水,你的按非常的到位,师傅你得偷着乐
6 楼        文友:清荷月色        2012-07-12 17:02:18
  师尊师傅,好强啊。问好,学习!
回复6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7-12 17:30:20
  江南的强是因为它有强的作者,强的编辑,强的读者!谢谢荷塘月色,江南因为你们而强大。
7 楼        文友:清荷月色        2012-07-12 17:05:44
  春雨阳光,温润江南
  
   师心作文文意美,按语精妙点题意。
  
   恭喜絮门有高徒,江南从此得美传。
  
   春风化雨沁心怀,红枫丹心育新苗。
  
   雨后阳光媚江南,桃李芬芳满天下。
回复7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7-12 17:31:44
  哎哟,看到这么美的诗歌赞誉,我脸红红的。谢谢!我会更加努力。
8 楼        文友:复姓凌云        2012-07-12 17:06:50
  惊心动魄的文字 动人心魂的按语 不得不说 啧啧 太有才了
回复8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7-12 17:33:31
  谢谢凌云鼓励,期待凌云的长篇小说!
9 楼        文友:千与千寻        2012-07-12 17:15:02
  朴实的文字述说一个朴实的故事,是生活生动而真实得写照。赞
回复9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7-12 17:35:30
  这是来自生活的故事,总想留住一些记忆和思考,给我和朋友们一些启迪!谢谢千寻!
10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2-07-12 17:15:57
  那啥,我是捡便宜滴~~~~不过,文章确实不错,能有耐心和恒心写长篇,我敬服。
回复10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7-12 17:36:12
  师傅,你拿着鞭子,我不敢不努力哈!
共 36 条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