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逝水流年*雅品』品红楼之捡抄大观园赏析

精品 『逝水流年*雅品』品红楼之捡抄大观园赏析


作者:上官风 举人,357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66发表时间:2012-07-31 12:50:41

『逝水流年*雅品』品红楼之捡抄大观园赏析

共 614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曹公的《红楼梦》是一部惊世之作,其中“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重大事件,其寓意是相当深刻的。大观园是曹公精心虚构的一座人间仙境,是宝玉和少女们的人间乐园。这座花园寄寓了曹公的人生及社会理想,它干净、闲雅、脱俗,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主子与丫鬟之间几乎忽略了等级差别。里面没有功名利禄等世俗愿望的干扰,也没有外面世界的污浊恶臭。在宝玉看来,只有在园子里才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女儿们才能永葆青春与清净。他希望这座花园能常驻人间,女儿们也永远不要离开这里。但是,大观园毕竟只是理想的存在,它依托于现实世界的外在形式,自然不能避免世俗的袭扰。大观园的最终命运,是归于毁灭,这是《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核心所在。抄检大观园,是毁灭的开始,所以惊心动魄。抄检的起因是园子里发现了绣春囊。这可能是司棋与潘又安幽会时遗落在园里山石上的。这件东西是男欢女爱的象征,而园子里住的是未婚男女,所以才使王夫人感到震惊。她尤其担心宝玉乱性,做出风流情事,坏了名声。尤其是当她听信了王善保家的挑拨,见到晴雯打扮得像个病西施时,就越发动怒,于是下令抄检。在这次事件中,邢夫人未出场,却扮演了一个可耻的角色。王夫人一来就怀疑绣春囊是凤姐所遗,显系邢夫人暗示的结果。邢夫人与王夫人面和心不和,妯娌间本有矛盾;与凤姐更是介蒂很深,常常互相拆台。邢夫人借机一石二鸟,是想让王夫人与凤姐姑侄俩难堪。她还派王善保家的推波助澜,惟恐天下不乱,最终导致了抄检。所以说,此情节反映了妯娌、婆媳间的矛盾。王熙凤在此间扮演的角色值得注意。当她被冤枉时,侃侃而谈,以五条理由辩白,终获王夫人信任,反映出她的机敏。当她知道邢夫人与王善保家的用心时,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所以此后的言谈举止就特别讲究分寸,渐渐变被动为主动,最后把难堪又还给了邢夫人与王善保家的一方。凤姐管家有多年,深明利害,有此翻云覆雨手段,是合乎情理的。从抄检过程看,凤姐只是奉命行事,并无故意加害于园中人的用心。她为晴雯、紫鹃、入画等说情,更可看出她的心是向着大观园的。由于后四十回掉包计的影响,凤姐与黛玉的关系常被误解,这是应当分辨明白的。对于抄检事件本身,园中主人的表现,曹公主要写了探春、惜春两姐妹的反应。探春反应激烈,持坚决对抗的态度,认为这是家庭矛盾的结果,终将为家庭招来祸害。她从家族的全局利益着眼,义正辞严,眼光敏锐,头脑清楚。她无所畏惧,不但顶撞凤姐,拂逆王夫人之意,且打了王善保家的耳光,表现出敢作敢当的勇气。惜春年幼执拗,始则惧怕,继则撵入画,与探春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于丫鬟,主要写了晴雯、入画、司棋等的反应。晴雯最无辜,却先遭谗陷,被王夫人痛骂,所以抄检之夜她的态度也最激烈。她兜箱底倒物的举动,突出表现了她内心的愤怒与火爆性情。然而,结果对她十分不利,在七十八回,她成了抄检的最大受害者。晴雯的命运,集中反映了宗法社会中大家庭家长们的刻薄无情。入画被撵事出有因,衬托出惜春冷面冷心的特点。司棋完全是邢王两派家庭矛盾的牺牲品,但她无所畏惧,且毫无羞愧之意,可见她与表弟潘又安的相爱是出于真心的,她的性格也是泼辣大胆的。因此她的行为虽有失检点,其悲剧命运却也同样值得寄予深深的同情。从艺术上看,这段情节颇为曲折。事件的发生极为突兀,王夫人的怒气令人摸不着头脑。接着写凤姐的辩解与谋划,事情得以平息。不料,王善保家的又来挑拨是非,王夫人立即叫来晴雯呵斥,情势急转直下。抄检时由南至北,开始平淡无事,忽写探春大义凛然,最后以王善保家的打嘴现世作结,可以说波澜起伏,变幻不定,文情非常活泼生动。借事写人,是曹公一贯的艺术追求。通过抄检大观园一事,曹公描写了众人不同的反应,既展现了错综复杂的家庭矛盾,也刻画了人物的鲜明性格。王夫人缺乏心计,耳软面硬;凤姐精明干练,老于世故;王善保家的阴毒奸险,没有眼色;探春刚毅果敢,明辨是非;晴雯脾气刚烈,司棋敢作敢当等,均给读者留下了鲜明印象。上官风这一篇赏析写的有理有据,结合自己的思想,分析红楼梦中姑娘们最后的归宿和命运,毫不掩饰地表明自己对林黛玉以及贾探春的喜爱。把大观园的繁华和怅然一并写出,文字插入原文,边走边讲解,仿若一起感受大观园姑娘们的遭遇和命运,尤为精彩,可感可叹。一篇非常精彩的赏析作品,小娴倾情推荐。【编辑:温柔小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801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2-07-31 12:55:01
  曹公的《红楼梦》是一部惊世之作,其中“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重大事件,其寓意是相当深刻的。大观园是曹公精心虚构的一座人间仙境,是宝玉和少女们的人间乐园。这座花园寄寓了曹公的人生及社会理想,它干净、闲雅、脱俗,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主子与丫鬟之间几乎忽略了等级差别。里面没有功名利禄等世俗愿望的干扰,也没有外面世界的污浊恶臭。在宝玉看来,只有在园子里才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女儿们才能永葆青春与清净。他希望这座花园能常驻人间,女儿们也永远不要离开这里。但是,大观园毕竟只是理想的存在,它依托于现实世界的外在形式,自然不能避免世俗的袭扰。大观园的最终命运,是归于毁灭,这是《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核心所在。抄检大观园,是毁灭的开始,所以惊心动魄。抄检的起因是园子里发现了绣春囊。这可能是司棋与潘又安幽会时遗落在园里山石上的。这件东西是男欢女爱的象征,而园子里住的是未婚男女,所以才使王夫人感到震惊。她尤其担心宝玉乱性,做出风流情事,坏了名声。尤其是当她听信了王善保家的挑拨,见到晴雯打扮得像个病西施时,就越发动怒,于是下令抄检。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2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2-07-31 12:55:24
  在这次事件中,邢夫人未出场,却扮演了一个可耻的角色。王夫人一来就怀疑绣春囊是凤姐所遗,显系邢夫人暗示的结果。邢夫人与王夫人面和心不和,妯娌间本有矛盾;与凤姐更是介蒂很深,常常互相拆台。邢夫人借机一石二鸟,是想让王夫人与凤姐姑侄俩难堪。她还派王善保家的推波助澜,惟恐天下不乱,最终导致了抄检。所以说,此情节反映了妯娌、婆媳间的矛盾。王熙凤在此间扮演的角色值得注意。当她被冤枉时,侃侃而谈,以五条理由辩白,终获王夫人信任,反映出她的机敏。当她知道邢夫人与王善保家的用心时,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所以此后的言谈举止就特别讲究分寸,渐渐变被动为主动,最后把难堪又还给了邢夫人与王善保家的一方。凤姐管家有多年,深明利害,有此翻云覆雨手段,是合乎情理的。从抄检过程看,凤姐只是奉命行事,并无故意加害于园中人的用心。她为晴雯、紫鹃、入画等说情,更可看出她的心是向着大观园的。由于后四十回掉包计的影响,凤姐与黛玉的关系常被误解,这是应当分辨明白的。对于抄检事件本身,园中主人的表现,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3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2-07-31 12:55:47
  曹公主要写了探春、惜春两姐妹的反应。探春反应激烈,持坚决对抗的态度,认为这是家庭矛盾的结果,终将为家庭招来祸害。她从家族的全局利益着眼,义正辞严,眼光敏锐,头脑清楚。她无所畏惧,不但顶撞凤姐,拂逆王夫人之意,且打了王善保家的耳光,表现出敢作敢当的勇气。惜春年幼执拗,始则惧怕,继则撵入画,与探春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于丫鬟,主要写了晴雯、入画、司棋等的反应。晴雯最无辜,却先遭谗陷,被王夫人痛骂,所以抄检之夜她的态度也最激烈。她兜箱底倒物的举动,突出表现了她内心的愤怒与火爆性情。然而,结果对她十分不利,在七十八回,她成了抄检的最大受害者。晴雯的命运,集中反映了宗法社会中大家庭家长们的刻薄无情。入画被撵事出有因,衬托出惜春冷面冷心的特点。司棋完全是邢王两派家庭矛盾的牺牲品,但她无所畏惧,且毫无羞愧之意,可见她与表弟潘又安的相爱是出于真心的,她的性格也是泼辣大胆的。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4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2-07-31 12:56:07
  因此她的行为虽有失检点,其悲剧命运却也同样值得寄予深深的同情。从艺术上看,这段情节颇为曲折。事件的发生极为突兀,王夫人的怒气令人摸不着头脑。接着写凤姐的辩解与谋划,事情得以平息。不料,王善保家的又来挑拨是非,王夫人立即叫来晴雯呵斥,情势急转直下。抄检时由南至北,开始平淡无事,忽写探春大义凛然,最后以王善保家的打嘴现世作结,可以说波澜起伏,变幻不定,文情非常活泼生动。借事写人,是曹公一贯的艺术追求。通过抄检大观园一事,曹公描写了众人不同的反应,既展现了错综复杂的家庭矛盾,也刻画了人物的鲜明性格。王夫人缺乏心计,耳软面硬;凤姐精明干练,老于世故;王善保家的阴毒奸险,没有眼色;探春刚毅果敢,明辨是非;晴雯脾气刚烈,司棋敢作敢当等,均给读者留下了鲜明印象。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5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2-07-31 12:56:28
  上官风这一篇赏析写的有理有据,结合自己的思想,分析红楼梦中姑娘们最后的归宿和命运,毫不掩饰地表明自己对林黛玉以及贾探春的喜爱。把大观园的繁华和怅然一并写出,文字插入原文,边走边讲解,仿若一起感受大观园姑娘们的遭遇和命运,尤为精彩,可感可叹。一篇非常精彩的赏析作品,小娴倾情推荐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6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2-07-31 13:03:58
  风弟弟你好,在红楼中,探春的丫鬟侍书,叫“待书”之事一直有纷争,见弟弟文中写“待书”我没有做修改,因为前四十回中一直称作“待书”的,后四十回有所修改,脂砚斋批注的版本中有两个地方写“侍书”,在脂评抄本中,探春的丫鬟有写作“待书”的,如庚辰本、己卯本、梦稿本、戚序本等。 作“侍书的”的,如蒙府本、甲辰本、舒序本等。另外程本则一律作“侍书”。 我本人读红楼梦数遍,一直习惯称呼她为“侍书”。故次,未做修改。
   还有一处关于惜春一处。你的原文为“贾母将她从宁府接到贾府”这一处我改为“贾母将她从宁府接到荣府”我认为更为合适些。因为贾府分为宁府和荣府两处。若有不对,和姐姐联系。
   拜读佳作,祝愉快。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回复6 楼        文友:上官风        2012-07-31 15:50:22
  首先很感谢小娴姐的精彩评论!对于《红楼梦》,我想:自己只是略通皮毛,了解故事梗概。对于细节,有的留意,但也会大部分疏忽。毕竟,自己无心也无力深入“研究”,小娴姐的细致入微和一丝不苟的编辑令人感到,有时间一定再向小娴姐学习。最后,再次感谢小娴姐的辛勤编辑!!!
7 楼        文友:紫月清影        2012-07-31 17:30:25
  精彩的文字,精彩的按!
   小风弟弟,影姐姐向你学习哦。
思无邪。
回复7 楼        文友:上官风        2012-07-31 17:41:16
  谢谢影姐姐谬赞,小风会继续努力!
8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08-01 17:48:5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9 楼        文友:铁禾        2012-11-16 23:54:38
  一篇可读性很强的文章了,作者的虔心,读者的幸甚。
铁禾
回复9 楼        文友:上官风        2012-11-17 10:08:47
  谢谢您的谬赞,问好!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