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悠悠茶心·散文】西藏 西藏

精品 【悠悠茶心·散文】西藏 西藏


作者:一盏茶心 探花,1380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489发表时间:2012-08-19 08:46:47


   我们参观完主人的房子后,我们回到客厅落座,主人为我们送上香飘四溢的酥油茶和青稞酒,端上藏家招待尊贵客人的食品:土豆、木耳、茶树菇、面饼,还有风干牛肉等。看着风干牛肉腿,我跃跃欲试拿起藏刀自己切起牛肉来,也许没有懂法,好半天也切不下一块。把刀交给主人,只见他很熟练的三下五除二,像庖丁解牛一般,一眨眼的功夫整个牛腿就被他肢解完了。他递来一块叫我尝尝,嗯,还挺不错呢。再喝上一碗酥油茶,满嘴便是酥油的味道了。男女主人用手蘸酒弹三下外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饮完头杯酒后,便一一敬大家。学着藏人的习俗,以中指把酒弹向天,弹向地,以表示对守护神灵的敬重。对于青稞酒,我是喝不惯的,但面对热情的主人,我不得不皱着眉喝下去,而且要一滴不剩,要不然,可要连发三碗呢!
   接着,主人为我们唱歌跳舞,一首《北京的金山上》跳得热情奔放,我们被他们的快乐和热情感染着,拍着手打着节拍跟着唱起来,让我们激情澎湃。跳舞是他们的善长,也是他们歌唱新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小伙子、姑娘们个个嗓音嘹亮,舞姿优美。这样一个民族,只要会走路的就会跳舞,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不过,藏族舞蹈也是很讲究节奏性,跳起来有一种特别的刚柔相济和欢快、跳远、伸展、豪放。藏民们不善于用华丽的语言来表达,可是他们喜欢用热情的歌喉,表达他们的火热的一腔热情。伴着他们的歌声,你会在“三口一杯”劝酒声中沉醉……
   然后,我们被主人请到院子里,换上鲜艳的藏族服装。还别说,我们每人一换上藏族服装后,除脸上没有高原红外还真是像模像样,尤其是几个高大魁梧的男子穿上藏胞后真有跑马汉子那种彪悍、威武的味道。藏民衣服通常穿白色圆领右衽氆氇长袍,领子、袖口、袍边镶红、黄、蓝色带十字花纹的花边,长袍略长于人身高,穿时用一条绳子将袍子折短系于腰间,使袍子刚过膝盖,腰部形成一个口袋以装日常用品,出门时,夜里袍子可当被子。所以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
   音乐响起来了。这里 ,无论你会不会跳舞,只要音乐一起,你就会不由自主的甩起胳膊,跺起脚步加入进来,融入到热情奔放的人流中去。围跟着左右前后的藏族姑娘小伙们手舞足蹈,满心满怀都是一种豪爽的快乐。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欢快,动作顺达自然,优美飘逸。我们手牵着手忘情地跳着,唱着,笑着,时而散开,时而聚拢;时而旋转,时而奔跑……系在腰上的铃铛随着身体的摆动一直叮叮当当欢快地响个不停……
   到藏家作客,无疑是幸福的。你即使只是萍水相逢的游客,他们也会把你当作挚友一般,他们的心像高原的天空一样辽阔、澄明,充满了真诚和友好,不含一丝杂质,对你进行倾心的交谈。坐在藏家的屋内,可以不去想心事、不去想那些物质过度奢侈享受的事,也没有纷繁杂乱的诱惑来搅扰内心,只是安然悠闲地吃着糌粑、喝着醇香的酥油茶和青稞酒,尽享雪域高原生活的惬意……
  
   (六)拉萨的夜晚
   吃过晚饭,趁天色未晚,团队一行在布达拉宫合影留念。
   夕阳褪去天边的最后云彩之后,天渐渐地黑下来了,月亮不知什么时候已挂在了天际。
   晚上的布达拉宫广场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拍照。池中喷泉的花样很多,随着音乐和灯光变换,由灯光和原景组成了一幅幅意境绝美的画卷。欣赏音乐喷泉无穷的变幻时,你会感到心中无比的欢快。水柱喷薄而出,均匀地抛洒着水珠,远远望去,如烟似雾,被各色的灯光渲染得五彩缤纷,似一道道“彩虹”,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而夜色下的布达拉宫,就矗立在那里,显得更加伟岸和神秘,安静沉默,宛如居住了几千年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只不过,在时光的浸染下,那棱棱角角的峥嵘早已被时代的霓虹照得透彻,被氤氲之气托着,搁在这片现代化的夜色之中,与天上的星星遥相呼应,点染了这片睡意正浓的天空。
   “拉萨的夜景是人间天上的灯市!”这是我站在布达拉宫广场一侧一个高度上最直接最真实的观感。 拉萨的夜晚亮如白昼,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彩灯赋予了她这多情的亮丽。路边镶着灯,公园闪着灯,树丛中藏着灯,商铺里亮着灯,楼角处旋着灯,广场上吊着灯,八廓街内绕着灯,河里流着灯……五彩缤纷的灯光把影子拉长,填满了拉萨的每个地方。
   夜里的拉萨由白天的“日光城”变成了“灯光城”,环顾全城角角落落都是灯海,好像的天上洒落的星光,美得让你忘了呼吸。这样的灯景你只能用眼睛看,语言是无法描述的。曾经有位朋友对我说,到拉萨看一回夜景,足以让你幸福地回味一生。
   漫步来到了拉萨河大桥边。河水在缓缓流动,似乎在述说着一个温馨恬然的梦;岸边,点点串串、横的竖的灯光把桥栏点缀得琳琅满目。河面上倒映着的那轮钩月,恰如其分地落在水面一片灯影中间。灯映月,月衬灯,迷得让人生疑,美得让人心醉。我此刻萌发出一个无法遏制的联想:跃进水中,乘坐那只月牙船浮游到月宫去畅观一番多好!
   看着夜空中那闪烁的群星,深深感叹拉萨的天空是如此的纯净,就像一汪清泉,清澈见底。它让每一个从内地那被烟尘笼罩的城市中出来的人们都为之深深迷醉。
   仰望星空,你会发现那一眨一眨如眼睛般的星光,是那么近,又那么远,远的让人的心灵都那么悠然。这时候,无论你想起什么,那一定都是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
   安闲地走在街道上,我热爱行走间所有偶然的美妙,譬如人与人的相遇。我们都是彼此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在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的打一个照面,而所谓缘分,很多时候不过是擦肩而过中回眸一笑的时间。虽然不曾留下姓名再去刻意联络,也不知道他们来自何处去向何方,但那些行走中关于友谊、关于欢笑的记忆,已经永远铭刻在我心深处。
   拉萨,比内地的城市更多了一份从容淡定。这个名字的魔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行者,他们悠然地穿梭在古城的街道间。大街小巷,穿着传统的长袖、长袍,宽大的民族服饰的藏民随处可见,但街头穿着各国各式的时装的游客也给人一种“异域情调”的感觉。有藏族的老阿妈从灯光辉映的落地橱窗旁走过,手里的转经筒慢悠悠地转着,与那喧嚣的灯火一起,构筑起拉萨古老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这里的人不只有虔诚的藏族人,还有汉族人,有络绎不绝的世界各国的游人:尼泊尔人、印度人和欧洲人…… 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使拉萨的夜生活越发变得精彩,连那原本只在宫廷才能看得到的“朗玛”,也渐渐走入民众,并与外来文化水乳交融,演绎出一曲现代的藏地飞歌。
   这里是古老和现代的结合。北京路上,夜色喧嚣,好像在跳着一曲奔放的舞蹈; 朗玛厅里,嘹亮的嗓音和狂放的舞蹈构筑着这座城市最本质的热情;小酒吧中,安静的呓语和着流浪歌手那粗犷的声音,演绎着古老的藏地风情……
   拉萨的夜,你分不清是油画还是国画,看不懂是神话还是童话。撕碎密密的岁月的网,掘开厚厚的时间的墙,看那拉萨城里流动的夜色,直到天亮的一刹那,仍然美好如初。当你用安静的双眼看着这片夜色时,这夜的色彩和欢快的舞蹈可以滋润那一片片干涸孤寂的心境;当你用睿智的心灵体味这片净土时,那一张张内容不断深刻的夜的请柬,将把你邀进这片空明的天空,悄然脱颖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一个人在良木缘依窗而坐,热闹被挡在了外面。安静 温馨与浪漫就在桌上的烛光和萨克斯的乐曲中蔓延开来,心境是那样地宁静。既可以欣赏拉萨绚烂的夜景,也可以凝视路上近前而又远去的车灯,以及悠悠漫漫的人流。这样的夜晚,只是一杯清水足可以让我品味许久。
   拉萨的美,不仅美在那绚烂的风土人情,还美在那一尘不染的天空和清澈明亮的美景。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拉萨总能让你找到你所喜欢的景色,并陶醉其中。 拉萨的夜色,是安静而又柔媚的。那一片片朴实的夜景,一盏盏如水的灯,街道上漫步的行人和两旁的霓虹灯,将夜的拉萨描摹得丝丝入微。
   夜空下,整块风吹不动,撕扯不烂,漂染不变色的五色经幡,抒写不尽原始野性的骚动不安。站在灿烂的星空下,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体味拉萨的夜,就像体味一碗香浓的甜茶,那浓浓的甜意和奶味足以让人明白,为什么在这片土地上,有那么多的热情让你感动。这份感动,像是一首抒情的诗,刻在时光的长河里;这份感动,像是一曲亢奋的歌,流传在历史的芬芳中。
   ……
   夜深了,我不得不返回宾馆,因为明天一早我们要前往林芝。
   今晚的梦里,我希望遇见拉萨街头最美的情郎……
  
   (七)拉萨河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乘坐的大巴离开拉萨前往林芝。
   车子开出拉萨后,经过了一条高速公路,这也是拉萨唯一一条的机场高速路。全长38公里,连接了拉萨市区和拉萨贡嘎机场。建这条路,是为了向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当时全线通车时,还是习近平剪彩的呢。
   一出拉萨城,就有一条河流 与我们结伴而行。这就是拉萨河,也是西藏人民的母亲河。藏语称吉曲,意为“快乐河”、“幸福河”。她用自己的乳汁滋润着拉萨河谷广阔的田野。
   拉萨河位于西藏中南部,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北侧的罗布如拉,沿途流经墨竹工卡县、达孜县,最后经过拉萨市,在拉萨市南郊汇入雅鲁藏布江。 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最大的支流,流域面积32000多平方公里,河长551公里,而落差则达到了1620米,超过了拔地而起五岳之尊泰山的高度。流域内地形起伏,山峰多在海拔5000米以上,到处山峰林立,群雄争秀,山的阳刚与水的柔美相映相辅,共同构筑出一幅秀丽壮美的图景。
   这条河有关于猕猴变人的传说,有藏族先民们耕种的第一块土地、第一片牧场、第一条水渠等等。直到1300多年前,藏王松赞干布发现了拉萨河谷这片充满生机与诱惑力的土地,率众从雅砻河谷迁徙至拉萨河谷,于是拉萨河谷文明接续了雅砻文明,很快成为西藏高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松赞干布这颗充满智慧的政治明星在藏民族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贡献。他迁都拉萨、引领佛教入藏、迎取文成公主、接受外来文化、建造布达拉宫、发展农业经济,干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他的贡献对西藏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拉萨河是一条充满叛逆而个性张扬的河。天下河水皆向东流,而发源于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麓的拉萨河则与众不同地独自西行,将至曲水县时却又突然向南,转而投入雅鲁藏布江的怀抱,去润泽藏东南大地了。
   史书记载,大洪水曾使拉萨市沦为一片汪洋,大昭寺前水能行船,沿河两岸人死畜亡,其情其景,惨不忍睹。1998年一场洪水就造成沿河两岸47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自和平解放以来,党和政府把拉萨河整治工程提上重要议事日程。1964年首次对拉萨河进行全面整治。在没有投资做保障的情况下,搬石运土全靠人背马驼,凭着一种精神一种斗志,重要城镇两岸树起了第一道防线。上世纪九十年代,拉萨人再次围堵蛟龙,而真正大规模地整治工作则始于新世纪之初。“十五”期间拉萨市城区段防洪堤全面开工建设,工程设计标准从原来的不足二十年一遇提高的百年一遇,一期工程总投资达到1.8亿元,修建高标准防洪堤26公里,拉萨市54万人从此解除洪水威胁,3万亩土地得到保护。
   车子没有行驶多远,便看见一座雄伟的大桥,这就是拉萨河大桥了。
   拉萨河特大桥是青藏铁路的标志性工程,全长928.85米,最大跨度为108米主桥采用五跨连续桥梁和中间三跨连续钢拱组合体系,主跨采用双层弯拱结构,这两项均为国内首次使用,在同类桥梁中处于世界领先、亚洲第一的地位。该桥的主桥桥墩设计为牦牛腿式变截面双圆柱墩,引桥桥墩设计为雪莲花式变截面圆端形墩。大桥设计结构新颖,融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格于一体,建成后大桥通体白色,连续的拱形犹如一条飞扬的哈达与金色的布达拉宫遥遥相望。
   拉萨河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时而浑浊、时而清澈。它静静地向东流去,朝阳斜斜地照过来,给慵懒的河面洒上一片碎银。车内扬声器响起了才旦卓玛淳朴深情的《美丽的拉萨河》:那不是天边飞来的孔雀,那是美丽的拉萨河。山巅金顶宫堡,河畔绿色的林卡,白云似的羊群,田野的篝火,给水面印上了缤纷的花朵。啊!我爱你拉萨河,啊!你比那孔雀美得多……
   大河沿岸,绿黄相间的树木和红褐色的山体为天空与河水那纯净无暇的蓝色做了最好的映衬。一朵朵白云飘过,为寸草不生的山峦带去了一片美丽的光影。金色的沙滩与蓝色的河水的强烈对比是那么的刺眼,又是那么的美丽。有几只在河边漫步的鸟儿,那份悠闲与淡定,与平缓安静的拉萨河如此完美的融为一体。导游告诉我它叫鹮嘴鹬,是我国西部高原地区特有的鸟类,主要栖息在喜马拉雅山脉附近的河流边。原来还想抓拍几张特写,我还来不及调整好镜头,刹那间,这些长着红嘴黑冠白羽毛的鸟儿就已飞翔在了蓝色的水面之上。

共 50462 字 11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11
转到
【编者按】西藏——拉萨,这座世人眼中充满神秘的高原之城,历史气息浓郁,有着丰富的人文物产,以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异域风情、文化氛围著称。高到极致、美到极致、神圣到极致是它最大的特点。文章全面记录了作者的西藏之旅,所到之处,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将每一处景点,以灵动之笔,虔诚地临摹到文中,每一个章节,都是一幅画,生动,鲜活,自然,澄净;每一副画,都各具风格,关乎景点的由来、历史、文化、景观特色等,并插入相关传说与当地的风俗习惯、佛学文化,笔触细腻,言自心底,情景的结合,将读者也带入那片圣洁之地,让人如身临其境。洋洋洒洒的文字,如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触及西藏的每个角落,每一个细节,激发读者对西藏的向往。在作者详尽的描述下,它独特的魅力与文化氛围,使人读此篇文字的同时,心灵也变得虔诚安静,获益不少。全文涉及颇多,知识面广,涉及西藏的历史、地理风貌,政治、经济、医药等,是对西藏的赞歌,也是作者倾心于西藏的真情奉献,值得一读!【编辑:冰煌雪舞】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20806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钟雄        2012-08-21 20:40:50
  叙述上有条不紊,表达上寓情于景,颇为用心用情的文章。
青春受谢,白日炽只。
回复1 楼        文友:一盏茶心        2012-08-22 08:07:56
  这篇西藏游记是我几十篇游记中写的时间最长的一篇,前后花了20多天。也是最用心写的一篇,可能西藏对我来说太神圣了吧?所以,文字方面我不敢有丝毫的草率,自认为是对它的一种亵渎。感谢阳老师的阅读,很是开心。问好,祝秋天快乐!
2 楼        文友:如鱼得水        2012-08-25 14:11:27
  西藏是我一直想去但未能成行的、魂牵梦萦的地方,感谢作者让我仿如亲临其境,谢谢!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回复2 楼        文友:一盏茶心        2012-08-25 15:07:16
  谢谢朋友阅读,如果茶心的文字让你有这种感觉,那我的心血便没有白费。问好朋友!
3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2-09-06 18:44:00
  再读西藏,再次步入那片神圣的土地,内心得到洗礼,精神得以升华,每一片土地,每一处风景,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深厚的内涵,这得归功于作者从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对西藏全面的解读和体悟。一篇倾心之作,知识面广,情感丰富,深入人心,欣赏,问候心姐,祝福创作愉快!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3 楼        文友:一盏茶心        2012-09-06 21:12:02
  感谢雪舞又一次阅读留评,很感动!抱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