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小说】心碎

精品 【江南小说】心碎


作者:禹鼎侯 进士,8115.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617发表时间:2012-09-20 08:43:55


   “我心狠?”我盯着这个老女人,真不知道她怎么会这样想我。陈勇下岗了,家里的一切吃的,用的,穿的,都是我一个人置办的,她什么力气都没有出过,天天只知道打麻将,还动不动就到邻居那里搬是非,说我的不好。叫她带个孩子,这么大的人反而把孩子带丢了,到头来理还全在她身上,我倒成了心狠之人。我说道:“我找我的女儿,怎么就心狠了?我的女儿是谁丢的?”
   她倒还有理由:“我又不是故意丢的,再说了,我不是也找了吗?”
   “那女儿呢?我的女儿,在哪儿呢?”我冷笑着问她。
   她却反瞪我一眼:“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又不是我把你女儿藏起来了,你凭什么来问我啊?女儿是你的,当初你为什么不自己照顾,我这条腿,不也是找你女儿的时候受的伤吗?”
   “你活该!”我悲愤的大吼一声,看着她道:“我女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就等着离婚协议书吧!”
   “你天天拿离婚吓唬谁啊,要离你早就离了,还等得到现在?”她倒是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知道我还下不了这个狠心,抛弃他们母子不顾。我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我可以告诉你,我不会找你儿子离婚,但是你也休想我出一分钱给你看病,你就一辈子躺在床上吧!”丢下这句话,我气狠狠的一摔门,跑了出去。
   不过一会儿,房间里又传来她的哀嚎声,我实在忍受不了,跑过去问:“你有完没完?”她说道:“我要撒尿!”我不耐烦的道:“你不是刚撒过了么?”
   “我现在又要撒了,不行吗?”
   “你成心的是不是?”
   “快点,要不然我就撒在床上了!”
   “你……”
   我拿她没办法,再怎么地她也是陈勇的妈妈,只好把便桶拿到床边,正准备扶她起来,她却说:“等等,我突然又不想撒了,我要洗脚。”
   我霍地站起来,死死盯着她,骂道:“你到底想怎样?”她抬头轻蔑的看着我,说道:“你瞪什么眼睛?你以前不就是干这个的吗?你这个下贱的按摩女,你以为你现在不干了别人就不知道了吗?以前下贱,一辈子都下贱!我儿子真是瞎了眼睛才看上你这个婊子!”
   “你去死吧!”我再也无法忍受了,端起那桶尿就往她头上泼去,“哗”的一声,淋了她一脸。“砰!”我重重的关起门,不管她杀猪一般的嚎叫,冲回了房间。
   我的情绪在这一刻彻底失控了,心理底线已经被彻底击溃,整个人全身凉飕飕的,仿佛行尸走肉一般,感觉不到任何疼痛,眼泪止不住往下掉落。此时我的脑海里,只余下一个声音在不停的回响——
   “你瞪什么眼睛?你以前不就是干这个的吗?你这个下贱的按摩女,你以为你现在不干了别人就不知道了吗?以前下贱,一辈子都下贱!我儿子真是瞎了眼睛才看上你这个婊子!”
   ……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终于安静了下来,婆婆还在房间里大声嚎叫着,这时候街坊四邻估计都睡着了,已经有不少人在大声咒骂。我走过去打开门,她见是我,忙停止了尖叫,问道:“下贱女人,你又来干什么?”她刚被我泼过了尿,全身都是一股骚味。
   “你能不能给我闭嘴?”我冷冷的道。
   “不能!”她说完,又当着我的面大声叫了起来:“杀人啦!我家儿媳妇要杀了她婆婆,没有天理啦,我不活啦……”她这是故意叫给我听的,我知道。本来我真想狠狠给她一巴掌,但想着毕竟他还是我的婆婆,总不能任由她一直胡闹下去,再这样吵,邻居们都无法睡觉了。我从房间的衣柜里拿出几件内衣,扔到她床上,说道:“你自己换上吧!”
   她反而大声唱了起来:“我不换,我就要让大家都看看,我的命有多苦,我那不要脸的儿媳妇是怎样对我这个可怜的老太婆的,我就是要告诉所有人,你就是个下贱胚子……”
   “够了!”我大吼了一声,哭着向她道:“你到底想怎么样?我求你了,别闹了行吗?”她哼了一声,说道:“现在知道求我啦?动不动就哭,你吓唬谁呢?我家陈勇也是你这样哭来的吧?要不然陈勇怎么会看上你这么个不要脸的贱女人呢?”
   “是,我是下贱。”我看着她,含着泪水,轻声说道:“我要不是下贱,怎么会把丫丫交给你照顾,我要不是下贱,怎么会天天还照顾着你,我要不是下贱,当初怎么会拼死拼活的一定要嫁到你家来?我就是犯贱,我就是犯贱……”我用力抽打着自己的脸,一面流泪,一面说着。
   “你打给谁看啊?”婆婆眼睛一翻,说道:“少在我面前装可怜,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巴不得我早死!哼,就你这种恶毒女人,丢了女儿也是活该,是报应!我就是故意的,怎么了?我故意把你女儿弄丢的,你能把我怎么样?”
   “你说什么?”我当时也是气疯了,明明知道她说的是气话,一时也顾不得许多,就要扑上去找她拼命,说道:“你还我的女儿!”
   我扑上去抓住了她的衣领,她自然不甘示弱,伸手就给了我一巴掌,我也怒了,积蓄了多天的愤怒一瞬间爆发出来,拼力反抗,我们两人在一起撕扯扭打着,我的脸被她抓出了一条长长的红痕,火辣辣的疼,我情急之中,一不留神,用力过度,把她往后一推,只听“砰”的一声,她的整个人往后倒去,撞向了墙壁,正好碰在了书桌的桌沿上。鲜红的液体自她的后脑缓缓溢出,渐渐染红了地板。
  
   【五】
   婆婆死了。是我杀死的。
   我没有一丝的内疚,当时虽然挺害怕,但心里却充满了快意。我看着婆婆的尸体,瘫坐在地上,坐了一整夜。第二天一早,我打电话告诉了丈夫这一切,没等陈勇回到家,我就自己去警察局自首了。
   接到案子,警方马上展开了调查,但我就像哑巴一样,任凭他们怎么问,我就是一句话都不说,无所谓了,我想,丫丫丢了,婆婆死了,陈勇也不要我了,我的心,早已经死了。这样的日子,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我在警察局拘留等待审判的日子里,整个人都是麻木的,脸上木然没有一点表情,大脑里都是长久的空白,什么也不想想,什么也不想问。有一天,我听见外面有人说话的声音,是张大哥和张嫂。
   张大哥说话声音似乎很急:“芳芳怎么会杀人呢?你们一定是弄错了,警察同志,芳芳可是个好孩子,平时可懂事着呢,又善良又亲切,我们大家可喜欢她了,说她会杀人,打死我也不信啊……”后面说的什么,我也没注意去听,只有张大哥激动的声音在门外回荡。
   不久,门开了,门外是张大哥和张嫂,张大哥看见我,说道:“芳芳,你没事吧?”我没有说话。张嫂走到我身边,抚着我的肩,轻声叹道:“傻妹子,我知道你心里苦,你要是觉得难受,就哭出来吧!”我再也忍受不住,“哇”的一声,趴在张嫂的怀里,大声哭了出来。
   最后警方采取了陈勇和邻居们的证词,以及张大哥夫妇的辩词,因为是我先动的手,构不成正当防卫,法院最终判了我八年有期徒刑。
   服刑的日子里,我就像一个木头人一般,一句话都不肯说。整天痴痴呆呆的,别人说什么,我就做什么。狱友们都说我不是傻了,就是疯了,刻意和我保持着距离。
   陈勇也许是因为她妈妈的缘故,一直都没有来看过我。这样也好,我也不想与那家人有任何联系了。
   我进监狱的三个月后的一天,忽然有人送给我一张报纸,我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这样一条新闻——
   “臭名昭著人贩今日落网,警方解救7名无辜婴儿。”
   在文章的下面,有一组图片,图上是几个婴儿的照片,我看到其中有一个眉目清秀,长得伶俐可人的女婴时,浑身一颤,顿时泪流满面。
  
   (全文完)
  
   (注:暑假时有一次看央视频道《今日说法》,无意中看到这个故事,当时感慨颇大,故而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把它写出来。故事情节基本真实,细节处略有改动。)

共 8000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一颗敏锐之心,善于在新闻传媒中选取素材,同时融入自己的思考,是一篇具有警示意义的纪实类文学。人物形象饱满,细节真实,描写生动。叙述具体而流畅。如果希望成型小说,在主题的清晰度与情节的虚构上还需斟酌,另外,增加适量的环境描写会更有感染力。推荐欣赏,问好。【刀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921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禹鼎侯        2012-09-20 11:01:26
  消灭零评论,从我做起。
禹鼎侯
2 楼        文友:禹鼎侯        2012-09-20 11:01:41
  刀刀辛苦。
禹鼎侯
3 楼        文友:鬼无影        2012-09-20 11:09:20
  听说地板舒服,特地来蹦跶一下。
回复3 楼        文友:禹鼎侯        2012-09-20 11:55:24
  啧啧,给我点实质性的评论,速度。
4 楼        文友:张朝阳        2012-09-20 13:31:00
  这是一篇感人的纪实小说。小说中以“我”和婆婆之间的矛盾展开论述,而女儿丢失则是矛盾的导火线。后来女儿没有找到,本来心急焦虑的“我”却被婆婆那么无理地闹着,生活的逼迫让“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最终“我”和婆婆的矛盾终于爆发,才造成这样一个家庭破亡的结局。小说思路清晰,人物形象描写栩栩如生,仅仅扣住了小说三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真实性、典型性和形象性,书中在谈“形象性”的时候认为:“所谓形象地反映生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小说作者从感受生活、积累素材开始,到进入创作活动,所凭借的主要是形象思维,在构思中,活跃在作者头脑中的是具体的人物、具体的场面,在写作中,诉诸于作者笔下的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是能够感染于人的生动故事。作者没有从抽象概念出发,而是从生活中的事情去构思作品、安排情节和值得去学习的。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想象、联想和虚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强烈的感情活动,总是伴随着写作活动的始终。其次,从小说作品的表现方法看,它主要凭借具体的艺术形象来表现自己的主题,作品的思想倾向,作者的爱僧感情,完全熔铸于艺术形象里,通过生动的叙述,传神的描写,真挚的抒情去体现。小说作用于读者的感性认识,动之以情。一般情况下,小说排斥议论和说理,不容许作者直接在作品中表态或说明。因此,小说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而这一点作者做的和完美,增添了小说的感染力。同时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媳妇和婆婆矛盾的现象。媳妇和婆婆的矛盾也无不是社会新旧传统文化所致:在婆婆的思想意识里,儿子是我辛辛苦苦供养大的,我老了,他孝敬我是天经地义。媳妇是儿子的,所以,媳妇也要天经地义的孝敬我才是。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就是这样吗?百善孝当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人要三从四德,恪守妇道。因此古代还编出《二十四孝》、《女儿经》等洗人脑的书籍。因当时的社会是男权主义者当权,家长制,所以这些书籍一直“毒害”了中国人几千年。作为中国最低层、最身受其害的妇女,一旦成了家庭中的主宰者后,她们会更加维护自己这来之不易的权利,而且做的有过之无不及。在当今的社会中又何尝没有这样的现象呢,尤其是老年人的观念里依然如故。中国古时候的家族是不分家的,所有儿子都要生活在以老人为中心的大家庭里,二位老人是家庭中的绝对权威,家庭中的所有财产包括儿子的幸福也要由他们统一支配,儿子、媳妇不听话就是不孝,大逆不道。作者这篇小说就体现了这一点,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老太太,对这些旧观念根深蒂固,在她的思想里,她是王家的绝对权威,所有子女(也包括媳妇)都是她的臣民,因此她要指手画脚,到处插手,以至于和媳妇产生许许多多的矛盾,造成婆婆被误杀的结局。耐人寻味。故事结局以一封报纸的消息结束全文,为小说又营造了一种氛围,让人产生是不是报纸上的报道就是女儿的事情呢,故事没有直接表达,却牵着读者的思考。很不错的小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爱好文学,与文学一起成长!
回复4 楼        文友:禹鼎侯        2012-09-20 15:55:57
  啊,朝阳,我爱死你了。
5 楼        文友:张朝阳        2012-09-20 13:40:38
  这是一篇感人的纪实小说。小说中以“我”和婆婆之间的矛盾展开论述,而女儿丢失则是矛盾的导火线。后来女儿没有找到,本来心急焦虑的“我”却被婆婆那么无理地闹着,生活的逼迫让“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最终“我”和婆婆的矛盾终于爆发,才造成这样一个家庭破亡的结局。小说思路清晰,人物形象描写栩栩如生,仅仅扣住了小说三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真实性、典型性和形象性,书中在谈“形象性”的时候认为:“所谓形象地反映生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爱好文学,与文学一起成长!
回复5 楼        文友:禹鼎侯        2012-09-20 15:56:22
  膜拜中。。。。
6 楼        文友:张朝阳        2012-09-20 13:41:10
  首先,小说作者从感受生活、积累素材开始,到进入创作活动,所凭借的主要是形象思维,在构思中,活跃在作者头脑中的是具体的人物、具体的场面,在写作中,诉诸于作者笔下的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是能够感染于人的生动故事。作者没有从抽象概念出发,而是从生活中的事情去构思作品、安排情节和值得去学习的。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想象、联想和虚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强烈的感情活动,总是伴随着写作活动的始终。其次,从小说作品的表现方法看,它主要凭借具体的艺术形象来表现自己的主题,作品的思想倾向,作者的爱僧感情,完全熔铸于艺术形象里,通过生动的叙述,传神的描写,真挚的抒情去体现。
爱好文学,与文学一起成长!
回复6 楼        文友:禹鼎侯        2012-09-20 15:56:51
  啥也不说了,朝阳,绝对的膜拜。
7 楼        文友:张朝阳        2012-09-20 13:41:41
  小说作用于读者的感性认识,动之以情。一般情况下,小说排斥议论和说理,不容许作者直接在作品中表态或说明。因此,小说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而这一点作者做的和完美,增添了小说的感染力。同时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媳妇和婆婆矛盾的现象。媳妇和婆婆的矛盾也无不是社会新旧传统文化所致:在婆婆的思想意识里,儿子是我辛辛苦苦供养大的,我老了,他孝敬我是天经地义。媳妇是儿子的,所以,媳妇也要天经地义的孝敬我才是。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就是这样吗?百善孝当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人要三从四德,恪守妇道。因此古代还编出《二十四孝》、《女儿经》等洗人脑的书籍。因当时的社会是男权主义者当权,家长制,所以这些书籍一直“毒害”了中国人几千年。作为中国最低层、最身受其害的妇女,一旦成了家庭中的主宰者后,她们会更加维护自己这来之不易的权利,而且做的有过之无不及。在当今的社会中又何尝没有这样的现象呢,尤其是老年人的观念里依然如故。
爱好文学,与文学一起成长!
回复7 楼        文友:禹鼎侯        2012-09-20 15:59:28
  拜谢拜谢再拜谢!
8 楼        文友:张朝阳        2012-09-20 13:42:42
  中国古时候的家族是不分家的,所有儿子都要生活在以老人为中心的大家庭里,二位老人是家庭中的绝对权威,家庭中的所有财产包括儿子的幸福也要由他们统一支配,儿子、媳妇不听话就是不孝,大逆不道。作者这篇小说就体现了这一点,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老太太,对这些旧观念根深蒂固,在她的思想里,她是王家的绝对权威,所有子女(也包括媳妇)都是她的臣民,因此她要指手画脚,到处插手,以至于和媳妇产生许许多多的矛盾,造成婆婆被误杀的结局。耐人寻味。故事结局以一封报纸的消息结束全文,为小说又营造了一种氛围,让人产生是不是报纸上的报道就是女儿的事情呢,故事没有直接表达,却牵着读者的思考。很不错的小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爱好文学,与文学一起成长!
回复8 楼        文友:禹鼎侯        2012-09-20 15:58:47
  感激涕零!
9 楼        文友:张朝阳        2012-09-20 13:43:40
  点评不到之处还望多多海涵,祝写作愉快
爱好文学,与文学一起成长!
回复9 楼        文友:禹鼎侯        2012-09-20 15:58:18
  精髓啊,朝阳,你让我说什么好呢?该怎样才能表达我的崇拜之情呢?
10 楼        文友:孩子        2012-09-20 15:34:11
  看看瞧瞧,哟,好文。孩子也来凑热闹了。问好
所有能够出现错误的决定定,都会发生错误的结果。
回复10 楼        文友:禹鼎侯        2012-09-20 15:57:18
  好久不见了,孩子,欢迎回来。
共 18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