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思路·小说】六月秋

绝品 【思路·小说】六月秋


作者:梁生智 秀才,280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54发表时间:2012-10-11 07:32:19
摘要: “六月立秋,颗粒无收。”   初冬时节,人们送走了工作队的人,各自回到自家的炕头上掰着指头核计以后的日月时,刘有经在开春时站在十字街口哼哼的这句话才像一声远雷慢慢地在每个人心头炸开。那时,其实不少人都是听清楚的,可都在忙地头的活。种子、化肥、水、农药、薄膜,电,一摊摊的事屁股后催着,谁有心在那里扯淡,何况又不是什么吉利的话。“颗粒无收,呸,这不是盼人倒霉?”有人就背后骂刘有经长了乌鸦嘴。   后来,工作队进村时,说是帮助脱贫致富,开会、调查、宣传,确实红火了几天。有人把刘有经说的话反映给了工作队队长席明诚,说这是在扰乱民心,应该开个批判大会。席明诚就去找刘有经。

【思路·小说】六月秋
   工作队撤队是秋后进行的。收成不好已成事实,可并没有像刘有经讲的那样颗粒无收。损失主要是高粱灌浆欠丰,玉米有一半黑穗。家家场院上或多或少还是能看见红的、黄的粮食堆。这多少让席明诚、祁勇、余子成松了一口气。地区扶贫办来人检查工作时,杨全旺、郭田盛吼了几个党员干部,大家云遮雾罩地谈了半于工作队的好处,无非是修学校、引进新品种,筹办家庭养猪场,多少感动人的是说到工作队全心全意投入救灾,有功有德。本来是要去几个地方看看的,可杨全旺说先吃饭后工作。一顿饭后,扶贫办的几个人和席明诚、祁勇、余子成已经醉了八、九分,在大家相互拍肩握手后,这一年的工作便算有了个交待。席明诚、祁勇、余子成等扶贫办的人走后,很是感谢杨全旺,都说以后有什么事就进城找自己,一副神通广大之态。
   打好行李准备回城时,席明诚、祁勇、余子成才想起这几个月乱哄哄的竟再也没有去刘福年家去看看,于是三人便去找刘福年。
   离刘福年的院子还有百十米就听见猪在嚎挨宰似的。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听见有猪叫总让人高兴。进了院,三个人一下子气白了脸,就差也嚎几声。祁勇冲进屋里,看到刘福年正歪在炕上憨睡。几个月倒是养得油亮油亮。刘福年被祁勇踢醒后看见三张愤怒的脸,浑身便瘫了一样往下软。席明诚没有了队长的体面,提起刘福年就是两个耳光。刘福年脸上发疼,乘势跌在地上吼喊起来:“工作队打人了,出人命了,工作队打人了,出人命了……”院里的猪这时倒静了下来。席明诚、祁勇、余子成便在刘福年的嚎叫中默然离去。
   本来杨全旺、郭田盛说好在村里做几桌饭为他们饯行,可席明诚、祁勇、余子成早没了心境。给杨全旺留了张告别的纸条便悄悄离了村,街上有些闲坐的人起来打招呼,有的还跟到村口,这倒又让三个人心里热呼呼的好一阵儿温暖。
   第二年开春时,进城里送砖的杨全旺找到席明诚,谈了两件事都让席明诚心寒半天。
   一是郭田盛几户人家试栽的葡萄因去年秋早,又加上管理不善死伤大半。有户原要进城找工作队闹事,后来是郭田盛出面拦住。
   二是刘福年已埋进祖坟。“说起来没人会信”,杨全旺说工作队走后,天气也越来越冷。刘福年少铺没盖,一开始喝口酒还能对付。可后来剩下的猪也让他砸得吃了骨头,手头再挖不出买酒喝的钱,每日便又过上囫囵煮着吃粮食的日子。晚上天冷就在灶里烧把柴火,将锅烧热,他便蜷了身子睡在锅里。
   卖粮后,刘福年第一件事就是割了五斤肉,打了二斤酒。放了几棵葱,抓了一把盐,刘福年将肉煮出后,一口酒一口肉吃出了滋味。睡时已是一堆醉肉。刘福年在灶里添置了几块硬柴,等锅里的水汽干燥后又蜷了进去。柴硬火旺,锅竟然红了起来,刘福年觉出皮肉疼痛时,挨了刀的猪一样从锅里蹦出,酒劲、疼劲使刘福年一下瘫在院里。也是他命该如此,村里谁也没有在意他的喊叫,等发现时,刘福年已经只剩一股气。
   等杨全旺走后,席明诚打电话将祁勇、余子成,约到一家酒馆。三个人唏噱感叹一番后竟有了醉意。席明诚一手拍桌子,嘴里便喃喃道出那则古谚:
   “六月立秋,颗粒无收。”
  

共 6478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围绕着扶贫工作队扶贫展开,工作队三个人,是三个单位凑在一块的。没有进村时,三个人碰了几次头,研究好进村后的工作计划。其实各单位都不景气,用队员祁勇的话讲就是“我们才需要人扶”。可话虽这么说,还是得出钱出人去扶贫。三个单位各出五千,席明诚就说,有这一万五垫底,好歹得做点出彩的事来。席明诚、余子成、祁勇,一致决定避开以前工作队进村后先修桥、补路、盖学校的做法,准备寻找村里基础最差的人家,给他们“输血”,让他们尽快脱贫后成为典型。他们的想法是好的,可真正实施进来却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原本是给学校维修破烂的教室和桌椅,要求学校买点教学仪器的五千元,校长却只用一小部分钱将学校的教室项用灰渣抹了一遍,剩下的钱全用来被发了工资,并在教师节给老师们一个做了一身劣质西服;为村里引进的试栽的葡萄因去年秋早,又加上管理不善死伤大半……。小说为人们提出在扶贫工作中一个观念上的问题:扶贫其实关键是观念。凡是经济不富裕的地方,主要是人的观念存在问题。不是一扶二扶就可以的。小说描写细致,针脚绵密,悬念和伏笔的运用,使得平凡的琐事有波澜,曲折动人,表现了作者朴素、清新的艺术风格。这是一篇能引起对扶贫工作更深刻思考的文章。推荐阅读。【编辑:蓝心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11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心儿        2012-10-11 07:32:47
  小说描写细致,针脚绵密,悬念和伏笔的运用,使得平凡的琐事有波澜,曲折动人,表现了作者朴素、清新的艺术风格。这是一篇能引起对扶贫工作更深刻思考的文章。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 楼        文友:夏冰        2012-12-05 23:27:14
  是一篇十分老道的小说,语言,情节,人物,都圆熟够味,真实反映出扶贫工作的不易。由此让人深刻反思贫困村何以会贫困,关键是观念的问题。而那些水过地皮不湿的做法显然不够。这样的小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很有赏读的必要。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回复2 楼        文友:梁生智        2012-12-06 20:42:25
  谢谢您的点评!问候朋友!
3 楼        文友:梁生智        2012-12-06 20:41:06
  谢谢蓝心儿社长的点评!非常感谢!
为艺术而生
4 楼        文友:梁生智        2012-12-06 20:43:42
  感谢江山编辑部的绝品鼓励!非常感谢!
为艺术而生
5 楼        文友:夏冰        2012-12-07 00:13:44
  恭贺获得绝品!实至名归。
   话说,你老兄是不是那个写诗的梁生智?是的话,QQ联系。516282766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6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2-12-07 01:34:39
  作者文字功底扎实,行文细腻,风格清新,悬念和伏笔的运用极好地展现了情节的跌宕。
7 楼        文友:蔚风        2012-12-07 07:58:39
  恭贺绝品,欣赏学习,问好作者,写作愉快。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善于积累素材,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