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散文】嫩江三杰

精品 【绿野散文】嫩江三杰


作者:萍踪屐影 进士,11031.5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69发表时间:2012-10-20 14:47:19


  
   “嫩江三杰”另一个人物陈治源,又名陈悦周,和吴永海不同,他是在祖国危难,东北沦陷,奋而高举抗日大旗的义军首领。他生于1907年11朋22日,也是西北关人,同吴永海家是邻居,两人从小相处十分融洽;和“嫩江三杰”的另一个人范革人是同学,“九一八”事变的时候,他正在富锦县任警察局局长。当“事变”消息传到富锦的时候,他一方面对下属慷慨陈词,提出“还我中华”、“还我东北”、“倭寇从东北滚出去”等激动人心口号。组织警察各种集会,把矛头对准日本侵略者;另一方面向县长陈词,建议倾富锦力量与日寇决一死战,哪怕战到一人一村。警察在他策划下,群情激奋,愿为打击日本侵略者献身,洒一腔热血,争祖国的统一,摩拳擦掌,誓死和日本侵略者战到底。县长在他激昂的表述中,也倾诉“人生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感叹,两人商量抗击日寇的办法和组织、力量。
   富锦多山。县长和陈商量组建骑兵队,由陈兼任队长。陈以县长的权力,以警察局长地位,很快组织起一支骑兵队伍。他又请东北军驻军派人帮助军训,按部队标准练兵。骑兵队成员从普普通通市民、农民到县政府一些官吏迅速掌握骑兵的技术,战术。俨然成为一支军队。“九一八”事变后,江桥抗战曾激励富锦县的反日、抗日活动。富锦县城乡在反日抗日热潮中推进骑兵队建设。当江桥抗战以马占山出走为结局的消息传到富锦县的时候,陈悦周向县长建议,组建义勇军,与日寇血战到底。县长也是一位有文化的爱国者,在大敌当前,临危不乱,他多次“提出”驱逐日寇,恢复中华,誓死捍卫祖国的统一。他支持陈悦周的主张,并委派他具体落实。于是乎,富锦县倾乡之力建立义勇军,把城乡青壮年组织起来,兵力曾高达5000余人。县长任总指挥,陈悦周任副总指挥。指挥部直接掌握兵力达500余人。
   日军在黑龙江境内,除对马占山等主力部队调用日军主力部队和主要伪军以外,在马占山、苏炳文等部队撤离东北,进入苏联以前后,进入各地的部队几乎都以伪军为主。进攻富锦县的日伪队伍即是伪军队伍。当时,陈悦周视直接掌握的500余人为亲兵,着意训练。从士兵单兵动作、射击、投弹入手,培养士兵们技术;又请人讲战术,讲指挥的培养干部们的指挥能力。富锦义勇军在陈悦周紧锣密鼓训练下,实战能力有了很大长进。当日伪军大摇大摆进攻富锦县时,原东北军各类驻军已经随同马占山等人与敌酋作战,后撤到苏联。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剩余东北军有些降日,摇身变成伪满洲国军。但他们只知道原东北军的国防军和消防军分布情况,却不知道民众的义军崛起消息。陈悦周亲亲临前线,指挥“亲兵”部队设伏,打击进犯伪军。据陈悦周亲属讲,设伏打击伪军曾进行三次战斗。陈都是采取出奇制胜办法歼灭伪军或击溃伪军。保卫富锦县之战时间近两个月。
   当时的义勇军大多数由东北军演变而来,陈悦周的义勇军纯属地方义勇军,愤而揭竿,武器装备由县财力支付,人员由县政权组织,是一个县以政权运行组织全县力量进行抗日的典型。富锦县长激于民族大义,高兴抗日大旗,依靠陈悦周这样人才奋而拉起队伍抗日。但第三次阻击日伪军进攻的战斗中,总指挥负伤了。
   “九一八”事变后,黑龙江省举省抗战,各县都处在群情激奋,声讨日本侵略者三中,几乎都喊出“还我河山”口号。但当日伪军实地进攻的时候,或以政治手段拉拢的时候,特别是马占山等领导人退到苏联的时候,纷纷投降,摇身一变当起日伪政权的县长。嫩江县县长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富锦县倾全县之力举全县抗日是难得的民族之举。新组建起来的队伍,利用地形、地貌熟悉,社情通达、群情激奋等优势,引用日伪军轻视民众力量,连打了两次胜仗,阻止日伪军占领县城意图。但这支部队终究是一支新军,是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市民,只进行了简单的单兵训练,从上到下对进攻、防御、行军等指挥都缺乏了。日伪军第三次进攻时,改长驱直入的办法为多路迂回战术,制造了很多假像,声东击西集中力量攻击指挥部。指挥部山头路被包围。总指挥负伤后,陈悦周见大势已去,采取调虎离山计,将日伪军引向县城方向,他带队保护总指挥退入山林之中。随后,他又带领部队护送总指挥越过黑龙江,到苏联寻求治疗。据讲,为总指挥负伤,陈悦周表现出异常义气,大有生死之交的传说。这种精神也团结了义军官兵。
   当时的苏联和日本、伪满当局没有处在战争状态,不准转赴苏联的武装力量再返回中国。越境进入苏联的中国武装人员必须全部交出武器。陈悦周原来。设想把总指挥送到苏联养伤,他再率队回到富锦同日伪军打游击。理想不现实。他和义军骨干曾多次联名给苏军写信,希望发放武器回中国抗战。和吴永海一样,苏联当局同意他们辗转新疆回国。于是乎,陈悦周义军怀着抗日的激情经新疆回国。
   陈悦周进入新疆以后,也和吴永海一样被留在新疆,曾任新疆边防督办公署中校副官、上校科长、上校处长。当时嫩江县城西北关还有一位志士崔志澄,也曾是吴永海家邻居,曾任东北军营长,辗转到新疆曾出任库车县县长。人称吴永海、陈悦周和崔志澄为“西北关三杰”。3人在新疆往来密切,思想比较进步。在盛世才掀起反共高潮的时候,陈、崔也因为“崔昌荣学兵案”被杀。崔昌荣也是转战白山里水的东北军军官,退入苏联,进入新疆以后,曾任二旅上校参谋长、军务处上校副处长、43团团长、喀什警备司令部代司令。他也是黑龙江人,和吴、陈、崔交往过密。有些人也认为他是嫩江人。
  
   “嫩江三杰’中吴永海是正规军中的抗日英雄,陈悦周是义军的抗日英雄,另一位范革人是无形战线的英雄。他和陈悦周是同学,曾任苏联远东情报局谍报站站长,活跃在黑龙江大地,长期进行谍报活动。
   范革人原名范文魁,嫩江县沐河人,出生于1905年,曾先后就读于黑龙江省立第一师范和北平大学法律系。学生时代思想进步,愿以一腔热血“唤起民众、改造国家”,很有理想。“九一八”事变后,他投笔从戎,回到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参加马占山领导的抗战活动。当知道马占山在嫩江组建抗日补充团的时候,他和吴永海一样,回家乡参加补充团。1931年1月,嫩江沦陷以后,范辗转到黑河,在女子初、高级小学、爱辉师范任教员,又调任爱辉教育局视学。
   黑河与苏联一江之隔,是和苏联交往的理想地方。他决心依靠苏联力量,报效祖国。1934年3月,范文魁越过黑龙江,很快被送到伯力,和苏军远东情报局的第四科接上关系,被发展为地上工作者,成为情报人员,开始了职业谍报生涯。范返回黑河,发展学生王继尧(即王明)、傅松岩为苏联远东情报局情报人员,组建情报站(组),范为站长。后人因此称范、王、傅为“谍报三杰”。范的情报活动大体分为4个阶段。最初,情报组开展社情情报活动,继而通过各种关系了解黑河上下的日伪驻军及一般性军事阵地、防务设施等情报。情报站最初采用偷渡黑龙江的办法传递情报,那是很危险的偷渡,除了要防备日伪军的巡逻和哨所监视以外,还要在涛涛的黑龙江中搏斗。那是需要力量、意志和技术的搏击。范革人情报站文化素质高,情报质量也好,多次受到嘉奖。
   第二阶段转到嫩江县开展情报活动。当时嫩江驻有一个整建制关东军旅团和一个伪军旅,以及“九八三”大仓库等近10个战略库,建有10个飞机场(包括亚洲最大的嫩江机场)、几十个开拓团。嫩江是日军的军事基地、空军基地、后勤基地、准军事组织基地。苏联红军需要这些情报。范、王受命转移到嫩江搞情报。范革人小组比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多次受到表彰。
   当时,日伪当局正在修建嫩江——霍龙门——黑河的嫩黑铁路。远东局指令范革人小组调查嫩黑铁路。这是战略情报。范潜回家乡,以修铁路需要运输队伍为理由,组织大车队,参加嫩黑铁路的建设。范出任运输大队会计。在很短时间内,范不仅有情报传递,还绘制了嫩黑铁路及沿线的山川、军事阵地图,出色地完成了这项情报活动。
   第三阶段是潜伏。范革人情报站活动已经被日伪特务机关怀疑。远东情报局获得情报,指令情报站停止活动,转移潜伏。范革人转移到林甸、巴彦等地。1941年,范革人王明等重返嫩江。范出任塔溪村村长,积蓄力量,开始了第四阶段的谍报生涯。当时,塔溪南大营驻有伪军。范某人投放力量,做策反工作。但部队几经换防,工作没有落实。直到1945年5月,王通过师生关系等策动两处自卫团起义成功,当场打死随队日军27人。策反成功,展示了范革人的智谋、胆量和组织能力。他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又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1945年8月中、下旬,范革人接受中共东北委员会王明贵指示,从齐齐哈尔返回嫩江,与抗联干部夏凤林配合,于9月5日组建嫩江县民主大同盟,任委员长,为扩大党的影响,发动群众打击反动势力作出重大贡献。此间,他多次参加剿匪作战。1946年3月,嫩江县政府改组时,出任唯一副县长。1947年,奉命率担架队到四平地区参加战地勤务工作。随后,任省民政厅战勤科长,荣军干部学校校长。建国以后,历任黑龙江省民政厅战勤处、优抚处处长,省计委物资处外长。物资局副局长、中共中央东北局物资局副处长等职、文化大革命受不白之冤,遭到残酷批斗,下放劳动改造达8年之久。粉碎“四人帮”以后,任国家物资局沈阳办事处顾问。1986年2月16日因病在沈阳去世,终年81岁。
   吴永梅、陈悦周、范革人以不同的身份和斗争形式投入抗日战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民族斗士,被同代人称为嫩江三杰。他们是嫩江人的形象,嫩江人的代表,嫩江人的骄傲。
   他们的传奇人生,他们的奋发图强,他们为民族而战斗的光辉历史将永远给人以力量、形象。吴、陈、范三杰,人生的奋发、大气、民族气节,业绩的辉煌、气壮山河,日月昭昭,震撼大地,永远载入民族史册,永远在历史的长空熠熠生辉,永远是嫩江人的“三杰”。
  
  
  
  

共 8979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嫩江抗联烽火如荼的战争中“嫩江三杰”的吴永海、陈悦周和范革人等三人有着传奇式的人生,就是他们之间的杰出代表。吴永海,嫩江西关人。他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有文化,有勇有谋。参加多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疆战争。另一个人物陈治源,又名陈悦周,和吴永海不同,他是在祖国危难,东北沦陷,奋而高举抗日大旗的义军首领。范革人原名范文魁,嫩江县沐河人,出生于1905年,曾先后就读于黑龙江省立第一师范和北平大学法律系。学生时代思想进步,愿以一腔热血“唤起民众、改造国家”,很有理想。“九一八”事变后,他投笔从戎,回到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参加马占山领导的抗战活动。“嫩江三杰’中吴永海是正规军中的抗日英雄,陈悦周是义军的抗日英雄,另一位范革人是无形战线的英雄。他和陈悦周是同学,曾任苏联远东情报局谍报站站长,活跃在黑龙江大地,长期进行谍报活动。文章对嫩江三杰进行了详细介绍,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成绩。突出了个人特点。综合性很强。推荐阅读!问好!【编辑秋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21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心        2012-10-20 14:52:44
  嫩江人杰地灵,三杰在抗战时期起到了很大作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秋心如水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