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夫子庙的苍松劲柏

精品 夫子庙的苍松劲柏


作者:凉月如眉 秀才,1698.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019发表时间:2012-11-13 16:35:11
摘要:沈亚楠是在送埋的人群离去之后,出现在雪花飞舞的梅岭山上——陶哲之的墓地处。香火还在燃烧,纸钱焚烧后的灰烬被风吹起,在空中飞舞。身穿大红羽绒服,头戴白色绒线帽,苍白着容颜的沈亚楠,像一尊雕像跪在陶哲之的坟头,呢喃自语,哲之,是我害死了你。我的追慕虚荣的浅薄不光害死了你——我最爱的人,也毁了自己的人生!我好后悔!哲之,隔着一道长长的奈何桥,我比任何时候都清楚自己的心向着哪儿。在欲望红尘中,没有谁比你更纯粹、坚守,没有谁比你的精神更执着人格更挺拔。我爱你!爱你超人的意志力,爱你理想点燃万丈豪情的诗人气质,爱你愤世嫉俗的纯洁傲骨!可我又恨你,你用这种残忍的方法惩罚一只迷途的羔羊,你让我生不如死……


   生意人好像和饭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沈亚楠和莫东生的交往就开始于他安排的饭局。那次吃饭名曰为了结交文化名人,因而陶哲之和沈亚楠都在被请之列,可她感觉在整个过程里,似乎自己成了主要人物。他一口一个沈老师,夸她有修养,有才华,夸她贤能淑慧,前途无量,郑重其事地表达他对她的敬重。而真正有修养,有才华,有成就,有影响的老师陶哲之,却被他有意地冷落一边。沈亚楠显得非常尴尬,当着馆里的领导、同事们的面,她绯红了脸,难以应对。这次以后,莫东生又有几次邀请,沈亚楠婉言谢绝。他对她没吸引力,再说她不是什么文化名人,不在他交往之列。陶哲之倒是非常尊重她的意见,她不愿去,他也就自然不去了。
   莫东生不因沈亚楠的婉拒而减弱安排饭局的热情,他依旧时不时的请文化大院的人吃饭喝酒,依旧不停地打电话,接电话,像只不停吐丝的蜘蛛将绵绵不绝的丝线搭在这张饭局那张餐桌上。有时,他一天到晚都奔波在酒店和农家乐之间,忙于吃喝,忙于应酬。他也不计较沈亚楠没多少热情的态度,时不时打电话问候问候沈老师,当然也不忘捎代着问候一下陶哲之。
   这种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态,持续到陶哲之下乡写剧本的时候。没有陶哲之的日子,沈亚楠一下子觉出生活的空虚、寂寞、无聊。她心无所系,情无所寄。文化馆的创作岗位,其工作量是弹性的,可以不分上班下班埋头写作,白天黑夜有做不完的事,也可以袖起双手,前院转到后院,悠哉,乐哉,成日里无所事事。其实,不光是创作岗位,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同样如此。沈亚楠一下子明白文化大院为什么绯闻不断,夫子庙里不断升级的明争暗斗的原因。人不可一日无事,更何况常常无事的文化人呢。陶哲之刚离开的日子,沈亚楠心里空落落的,往日爱不释手的莎士比亚、曹禺也不能填补她的空虚,写作的灵感也似乎随着陶哲之的离开而飞到九霄云外。于是,上班时手撑下颌对着某一角落发愣,下班对着电视机看一部又一部的肥皂剧,成了她的生活常态。莫东生就在这时,热情地一而再再而三地请她吃饭。沈亚楠就想,难为他了,这样的执着、锲而不舍,吃就吃吧,总比在家看肥皂剧强。吃了一次,就有了后面一次接一次的吃请。开始,是一大桌人吃饭,渐渐的,只有两三个人一起吃,到了最后,只有她和莫东生俩人吃。
   沈亚楠收拾东西准备下班。电话铃声适时响起,一起吃饭吧,莫东生说。这次他请她在一家装修考究,陈设豪华的宾馆吃饭,他特意为她点了道木瓜炖雪蛤,说有润肤养颜的功效,属女士专用菜。他是很会照顾她的,替她揭开木瓜盅上的盖,加入鲜奶、冰糖,然后将汤匙递到她手上,尝尝好不好吃。他期待地看着她。沈亚楠接过汤匙轻轻搅动,那白白的雪蛤小云朵样坐在糖水中,然后舀一汤匙送入口中,慢慢品。糖水的甜渗入雪蛤的淡,慢慢地萦绕着,从原有的香滑顺口化为丝丝缕缕的清香可口,松软的雪蛤的弹性尽显出来,再顺着喉头柔柔地滑下,淡中带甜,软中带弹,滑中带润。她微笑着说,好吃。莫东生开心地笑着说,那就全吃掉。
   他俩吃饭的包间窗户对着县城最繁华的街道。此时,夜色降临,窗外,霓虹灯闪烁,三五成群的男女依次从她的眼前迈着悠闲的步子经过。沈亚楠好久没有这样慵懒地欣赏街景,好久没有酒足饭饱之后,坐在豪华的贵宾席上,俯瞰这茫茫人海中芸芸众生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了,一种生活的优越感悠然而生。她突然感到,这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莫东生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他看出沈亚楠心情不错,便在饭后提出陪她转转。一长串的服装店落在她俩的身后,沈亚楠在一家专卖店的橱窗前停下脚步。明亮的玻璃橱窗内,一具塑料模特身上穿的桃红色的羊绒衫,吸引住沈亚楠的眼球。正是深秋,温暖的桃红色给人舒服的感觉。不用看吊牌,她知道价值不菲,于是,看了一眼便离开。
   再次吃请,莫东生变魔术般拿出一个衣袋,打开让沈亚楠看。正是那件桃红色的羊绒衫,吊牌标价四位数,果然价值昂贵,在沈亚楠眼里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她用手抚摸着,软软的、柔柔的质感,给人很舒服的感觉。给你女朋友的?她将羊绒衫推给他。给你买的,再说我没有女朋友。他又推给她。这么昂贵,我不能要。又一次坚决地推给他。这算什么?一点小意思,我做成一笔生意,就能买回好几百件呢。别那么看不起人,我们不是朋友么?再说,已经买了,又不能退,你说咋办?她沉吟片刻,说,衣服我留下,钱得还给你。别提钱,提钱就是骂我。商人总是和铜臭联系着,是不是?亚楠同志。他急赤白脸地说。她不再做声。
   将衣袋交给她,莫东生匆匆离开,两条修长的腿快速倒腾着,似要逃离某种危险似的。那天晚上,沈亚楠做了个梦,梦里莫东生背着她趟一条小河。刚一上岸,衣衫不整,头发蓬乱,穷愁潦倒的陶哲之站在了她的面前,她象做了贼一样跑步逃离。醒来,她觉得奇怪,陶哲之离开好几个月了,她只在他刚离开时梦见过他,以后再也没梦见。人难道真是世上最健忘的东西?
   心里有事,便少了往日的好睡眠,早晨起来,便是一对熊猫眼。时间不早了,匆匆赶去上班。刚迈进大院门槛,姚晓兰从后面追上来,亚楠,帮我看看,这件衣服怎样?桃红色的毛衣裹住她窈窕的身子,更显出她身段的玲珑有致。不错啊。沈亚楠说,用手触摸即获得粗劣的感觉。服装批发市场买的,品质能好到哪儿去?夫子庙的人大都穿的是这种外表光鲜的廉价货,一水洗过,就会起皱、起毛球,档次一下就跌了两三级。像她放在家的那件羊绒衫,她和她的同事有几人舍得穿?
   沈亚楠放慢脚步,边走边打量工作了两年的夫子庙。平日没注意到的细节,此时放大着呈现眼前。油漆剥落的柱子,彩绘斑驳的廊檐,长满瓦霜的房顶,裂了纹的铺地方砖,吊着蛛网的墙角,在阳光下,一副旧日王孙穿着虽上乘却千疮百孔的绸缎衣的破败样。原来,以往眼里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掩饰的是这般落魄。这落魄的夫子庙不正象征了文化人形象的落魄么!沈亚楠蓦然有一丝心寒,也有几分自卑。
  
   五
   沈亚楠收下羊绒衫的举动,大大鼓励了莫东生。他更频繁地请她吃饭,隔三差五地送她礼品,小到发卡、发带、围巾、手套,大到时装、珠链、手镯等等。开始,沈亚楠只收他送的小礼品,渐渐的,手镯类的也不再拒绝。秋末冬初的一天,两人的关系有了质的突破。那天,在江滨酒店用完晚餐,莫东生将沈亚楠带回自己刚刚装修好的家——一套二百八十平米的大房子。宽阔的双阳台,六室、三卫,三庭,高档仿古红木家具、一律进口豪华家用电器,电视墙是水印仿明代的一幅丈二大的山水画。沙发背后是两米四高,十六开的书架,书架上装满了古今中外的精装名著。莫东生告诉她,他父母另有房子住着,因此,自己是这套房子唯一的主人。
   晚饭时喝了酒,彼此微醺,人便处于极度的亢奋状态,一切都在非理性,很自然的状态下发生了。莫东生把软瘫如泥的沈亚楠抱到了床上,沈亚楠本能地哭了,哭得很伤心。
   风雨过后,沈亚楠痴呆呆地坐在床铺边。
   你刚才一点不像平时的你。莫东生说。
   我刚才什么样,平时又是什么样?沈亚楠低着头,伤感地问,声音是惨淡而凄楚的。
   平时的你斯文、安静,还有点看不起人,刚才的你像个迷途的羊,失去母亲的孩子。
   你!
   不过,我喜欢斯斯文文的你,也喜欢羊羔一样的你。他赶紧抱住她说,斯斯文文的你,让我在朋友面前挣足面子,羊羔的你勾人的魂儿啊,是不是?
   沈亚楠没搭理他,忽地一下站起来,从衣服架上拿下她的外衣,拎起她的包,飞快地逃出莫东生的家门。她知道,她踏上了一条荒芜而污秽的世俗之路。她已失去最珍贵的东西了。最珍贵?她还有资格说最珍贵么?最珍贵的,因了她,在雪蛤、羊绒衫的攻击下丢盔弃甲!
   一颗泪珠从沈亚楠的眼角滚落下来。
   沈亚楠一夜之间发生了判若俩人的变化,让夫子庙里的人惊愕得瞪大眼睛。时令刚进入冬季,她已穿上白色貂皮短大衣,配一条银灰色的齐膝连衣裙,脚瞪一双尚未在县城普及开来的黑色长筒皮靴,脖子、耳朵、手上的铂金首饰,银光闪闪,叮当作响。连她的神情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见人客套地应酬着,遇到麻烦事躲着走,背地里嘲笑某个人的穷酸,在女同事面前有了故作的矜持、高傲,还有一丝若隐若现的显摆。
   沈亚楠回来办理停薪留职手续。莫东生说,你那个班就不要上了,坐在家里,喝着咖啡,听着音乐,写着文章,当专业作家吧。一月下来就那几个银子,把人还绑在办公室,不值得,我随时想亲一下你都不方便。文学创作是一项灵感式的劳动,你能写则写,不能写则逛荡去,我养你。原来你看不起我,看不起我的职业,看来你以前说的都是假的!沈亚楠圆睁双眼,语气凌厉。我怎敢看不起我家最有文化的人呢?宝贝,我是想让你好好享受生活,不想让你上班受累。这就是莫东生,一个善于察言观色、巧嘴八哥的男人,他知道如何抓住、安抚女人。可女人偏偏吃这一套,也许女人有个共同的软肋——易被甜言蜜语哄骗,沈亚楠不例外的属于这类女人,最终答应他停薪留职。
   沈亚楠最后一次走进创作组的办公室,是在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后。那天,她最后一次抹桌、柜,最后一次拖了地。在清理自己的东西时,看见那本陶哲之送她的西蒙诺夫诗集《等着我吧》,拿起来,翻到《等着我吧》,熟悉的诗句扑入眼帘,往日的一幕幕即刻浮现眼前。沈亚楠红了眼圈,她迅速将诗集放在陶哲之的办公桌上,快步走向门口。在跨出门的瞬间,终于热泪滚滚而下。她心中默语着:别了,陶哲之,我无法等你,毕竟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别了,西蒙诺夫,我不能永远生活在浪漫的、理想的、虚无的、漂渺的天国!
   半个月后,沈亚楠嫁给莫东生。那天,夫子庙里的人多半没去喝喜酒,他们说,去了对不起陶哲之,也对不起自己。夫子庙里的人在这件事上,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文化人固有的值得称颂的东西。婚礼场面很大,许多商界有头有脸的人都去了。夫子庙里去喝喜酒的人回来说。
   沈亚楠再没回过夫子庙,夫子庙的人也似乎忘了她。
  
   六
   陶哲之风风火火地走进夫子庙时,大家正站在院里晒太阳聊天。下午四时,阳光已是强弩之末,可人们仍旧珍惜那带着暖意的光辉。
   仿佛谁暗中规定了似的,每天上午十一时、下午四时左右,夫子庙的人不约而同走出办公室,在院子站一站,转一转,互相打声招呼,说几句天气晴朗、人们心情好的话。夏天,站在古柏下乘凉;冬天,站在太阳下晒一晒;春秋两季,则是看看花,闻闻花香,望望天上云卷云舒。
   一身风尘、胡子拉碴、发梢齐耳的陶哲之从大门外走进来,一阵寒暄后,院子里的人突然默不作声。陶哲之开玩笑说,我才离开半年,茶就凉了?依然静默,空气凝重得让人窒息。陶哲之疑惑地朝自己办公室走去,关着的门让他有一丝恐慌。打开门,一股霉味扑鼻而来,桌上、柜子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君子兰叶片发黄、耷拉着,西蒙诺夫也蒙上灰尘。西蒙诺夫?西蒙诺夫怎会在这儿?一种不祥的感觉攫住了他。
   一双温暖的手按在他的肩头,陶哲之回头看见了老馆长那双深邃而关切的眼光。
   几个小时后,陶哲之走出办公室,走出夫子庙。第二天,他照常上班下班,照常坐在办公桌前忙碌。只是他不再说笑,没了笑脸,也绝口不提沈亚楠。以前那个高大俊朗的男子,一下子变得灰暗、落魄,没了精神,人也似乎老了十岁。
   腊月将近的一天,老馆长和陶哲之接到省电视台打来的电话,说省台计划春节后拍摄《葫芦岛人家》,希望剧作者配合云云。这天,空中飘着小雪,急性子的孩子已开始燃放鞭炮,酝酿出些许年的味道。这样的气氛,这样似曾相识的景象,使陶哲之冰冷的心涌动一丝暖流。应该告诉亚楠,让她也高兴。他对自己说。于是,他走出办公室,走到院子,隐隐约约的,一团火红的云朝他靠近,却总是和他隔着一段距离。于是,他追着那团忽隐忽现的红云出了夫子庙,走到大街上。
   陶哲之是在穿越大街时出事的。当时,一辆大货速度极快,司机发现有人穿越,急忙采取紧急措施,但还是没来得及,还是眼睁睁看着他软软倒下。他倒下的那刻,脸上开满了红色的花朵。
   没人知道他为什么穿越街道,更不知道他是被一团红云牵引着穿越大货呼啸而来的街道。陶哲之就这样走了。小县城的一代诗魂,就这样陨落了。埋葬陶哲之那天,省作协,省剧协,省群艺馆等上级领导单位和文友发来唁电,派人送来花圈,县政协副主席、文化局局长、文联主席等,参加了他的追悼会。沈亚楠是在送葬人群纷纷离去之后,一个人扑向陶哲之的坟头的。
  
   七
   《葫芦岛人家》如期拍摄,沈亚楠终止停薪留职,提前上班,作为文化馆的派出代表,跟随摄制组协助拍摄工作。完成拍摄那天,莫东生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同意离婚。我算明白了,我费尽心机得到你人,可永远得不到你的心。陶哲之死了,我连你的身体也得不到了。莫东生一副大彻大悟的语气。
   夫子庙的破败终于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省文物局划拨巨款维修古庙。可以想象,几年后,古老的夫子庙一定会重现古朴典雅的美轮美奂,成为枫城一处耀眼的人文景观。文化大院的人为此而兴奋着。
   举行夫子庙维修启动仪式那天,一袭红色长裙的沈亚楠悄悄退出人群,走出夫子庙,她要将这好消息告诉陶哲之,让他和她和大家一起享受这巨大的欢乐。因为对于枫城文化人来说,这毕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为什么不告诉他呢?

共 1057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较量的文章,这是一篇描绘世俗人情的文章。沈亚楠,在调入县文化馆后,在长期接触中,与半师半友的陶哲之相爱。然而,在陶哲之下乡创作的半年中,她在内心空虚的情况下,被莫东生的金钱和花言巧语砸昏了头,转而扑进了他的怀抱。虽然沈亚楠在最后,灵魂顿悟了,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因为陶哲之在想告诉她一个好消息时,被货车撞死了。她也受到了良心的煎熬,最终与莫东生离婚。看完全文,觉得非常心酸。沈亚楠,一个典型的爱美的女人,一个典型的爱慕虚荣的女人。她离开陶哲之是她的失误,又何尝不是她的痛苦呢?全篇文,文字优美,语言凝练,架构合理,情感细腻,人物刻画有深度,把人物灵魂深处的挣扎与苏醒刻画得入心入骨。推荐共赏。【编辑:瞳若秋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113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2-11-13 16:42:34
  作者的文字亦如苍松翠柏般有着挺拔的风骨,主人公在作者细腻的文笔中栩栩如生,她的清纯可爱,她的贪婪虚荣,她的悔恨与醒悟,骨肉丰满,形神俱备,极佳的作品,欣赏。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回复1 楼        文友:凉月如眉        2012-11-14 22:27:08
  感谢秋水鼓励。您辛苦了。
2 楼        文友:走南闯北        2013-11-20 14:10:44
  非常欣赏如眉老师的小说,炉火纯青哦
用文字讲述生活的喜怒哀乐,用真诚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
回复2 楼        文友:凉月如眉        2013-11-22 20:39:00
  得您青目,很欣慰。愿您冬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