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只缘身在此山中(散文)

精品 『流年』只缘身在此山中(散文)


作者:飘ping 举人,429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1发表时间:2012-12-20 19:53:37

不仅仅是年少时候谙熟的“望庐山瀑布”和稍大一点时候记得的“庐山会议”,当军对我说想去庐山的时候,我立即应允下来,庐山于我,仿佛在前生早已约定——在这盛夏,我披一身疲倦,怀满心向往,聆听了一曲秀丽风光、灿烂文化和风云政治的盛大交响。
   1、
   庐山,静静地伫立在长江之滨、鄱阳湖畔,三面环山,山水相依,想必那远古,李白和杜甫定是乘船而来,白居易和苏东坡也曾在这里泛过舟揖。我们的车子在九江停了下来,导游说,上山,必须换车。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当导游念出毛主席的这首《七律登庐山》,坐在车子里的我才从窗外那迤俪的风景中缓过神来,不知道绕了多少个弯了,只有一旁的女儿和她的几个同伴在兴高采烈地数着:“一百五十,一百五十一……”
   检完票再在车子里坐定,看前方转角处突然有如烟般云雾飘来,起初是一缕一缕,转眼之间,已如从不知名的地方倾泻出来一般,能见度只在一米内,女儿兴奋地叫了起来,我看着,想,若是此刻,有婴宁或者小谢飘然而至,那么,我不会感到稀奇。
   一路迷雾一路行,我们翩然来到了含鄱口。下车时候,依然有孩子们的娇笑声,而我,仿佛已在云端漫步。看着那高耸的云杉青翠的柏,看着那缠缠绕绕着浓的云密的雾,再看着一旁并肩而行的军,整个人仿佛已经迷失在这莽莽苍苍飘飘渺渺中,一瞬间,就已经开始腾了云驾了雾般……
   在含鄱口站定,看向前方,云雾依然间或飘渺间或汹涌翻滚,那题有“庐山最高处”的牌子旁有一张藤椅,可有当年毛主席安然地坐着,静观云海?想起那个年月,有那样一幅永恒的图:一轮喷薄而出的太阳,一个傲然独立的伟人,他的脚下,一个风起云涌的世界——这样的留影,给了我们太多的想象和力量!
   在含鄱口那题有“湖光山色”的牌坊下坐定,女儿横一张竖一张在拍着照片,我嬉笑着说,很迷人的风景啊!哪知她马上应我一句,是太太太迷人的风景!看着她,再看向前方,云雾中我已不知自己所踪!等到云开雾散时候,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眼前会让人豁然开朗吧,遐想中,已见水面渐渐地渡上了一层橘红继而深红的色彩——那可是朝霞?一轮红日从水底下开始升起来了,看,它一点一点地露出来,不一会儿便跃上了水面,那鲜艳欲滴的红在脱离水面后有些许的粘连,就像一只柔和的手在恋恋不舍地牵拽着它的衣角,但它依然上升着,它的光芒已经迅速地将山峦和湖面照亮了,此刻再极目远眺,是波光粼粼,是白帆点点,是苍茫一片——此时的我,有一种身不由己的超然,仿佛早已遁身世外……
   牵着女儿的手,走在牌坊后婉转的林荫小道上,前方是蒋宋曾经跳舞处,我感慨着天下竟有如此幽深且静谧的地方!若也可以携了爱人在此处随悠扬小曲轻飘漫舞,那真会让人永记心间啊——“想什么想,走路就看好了,别开小差!”军用手指戳了戳我的脑袋,提醒着我,惹得女儿直在一旁边笑边做着鬼脸!
   回转的路,云雾依然缭绕,那从山下带来的酷暑的味道,早已无从寻觅!我再次看了看刚才的路,亦已茫茫……
   2、
   走在如琴湖畔,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那漫长而清凉的梦让我直懒着不想起床!但我知道花径就在不远处,我如何会舍弃那不知萦绕于心中几千遍几万遍的地方?
   却看不见了想象中漫天飞舞的花儿了!步入花径,只看见那紫色的大丽花在风中摇曳,我知道我错过了花开的季节,但一旁有山茶树、杜鹃树、兰草、桃树杂然相存,未见有花,可它们依然让我目迷神眩。这是古人的足迹,我如何不去想象几千年前曾有白居易在此轻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胜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其中来?”深山里的这一派春的孤傲与繁荣我终未能邂逅,这个盛夏的季节,我只在想象中铺满鲜花的小径上慢慢行走……
   看见一烟水渺渺的小湖了!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如琴湖,因其形状似一把小提琴而得名。那湖水碧蓝澄澈,湖中波光倒影,仿佛尽显了庐山所有的美致。我穿过九曲桥,来到凌驾于湖水之上那白柱碧瓦的小亭里,看它与斜对面古朴的石桥遥相呼应,再看向岸边,有枫成林,秀丽而精致,直让人恍然置身于江南水乡的小桥上了。
   白居易的草堂就掩藏在花径边的一个山坳里。我走下石阶,看一群游人正围着一个小亭在议论纷纷,上前一看,原来只是“花径”二字,是白居易亲手所题?我笑笑,太远古的东西,怕也不能寻出究竟来吧?不远处,有一草房,玄色门窗,雪白墙壁,朴素中透着惊人的优雅,门前那被碎石砌就的沟栏隔成了曲水,宛然正可流觞,看它静静地流向不远处一卧满睡莲的小湖里,那睡莲或白或粉,悄然绽放。白居易的石像就立在这清雅的小湖畔,看着,我的心绪又渐渐开始遥想,白居易当年居于此,是否步仄径,临清流,品着茗赏着花,偃仰啸歌呢?
   往回走的路,是一片高耸的柏林,这林深且寂静,停下脚步宛然会听到诗人走过的脚步声的回音,他在这个沉睡千年的林子里慢慢苏醒了吗?要不然回眸时怎么会有一卷烟云随风而去,那不是诗人飘逸的裙带在风中划过的痕迹又是什么呢?
   在门口,我们遇到了一个正在卖花环的小女孩,女儿朝她看看,又朝我看看,我笑着买下一个,轻轻戴在女儿头上——从花径出来,当然要拥有一季花的灿烂!
   3、
   繁花似锦的景象相信自古就有,要不然,宋代诗人孔武仲也不会写出“江城三月芳菲尽,浅紫深绯到谷中。最是庐山佳丽处,我来萧飒已秋风”这样的诗来,站在锦绣谷山门口,我仿佛看到了或春或秋那满目飘摇的野花,仿佛看到了“春时杂英千百种,灿烂如炽,至多初苍翠不剥,丹枫缀之,亦自满眼雕馈”,现在,又是如何景象?
   然,很少看到花的影子,越往深处走,越看见了山谷的沉雄与险峻——看两峰高壁千仞,双崖对峙,而中间谷深莫测,就好象有仙人用巨剑将原本是一体的大山从中间拦腰斩断。军牵着女儿的手,一个劲地吩咐要注意安全,一个劲地说着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我嘻嘻地笑着,我的心思早已被那谷中嶙峋的怪石怒拔的奇峰吸引去了,忍不住,和着同伴展喉高叫了数声,听着传回来的回声,咯咯笑着,这一刻,我毫不掩饰我的兴奋!
   天桥的传说是在一块突兀的大石上听说的。相传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鄱阳湖,败逃到这里,在前有深渊后有追兵的紧要关头,忽然从天而降一条金龙化为一座石桥横卧在两山之间。待朱元璋纵马过后,又雷声大作,天昏地暗,一道银光将石桥击断——站在天桥上,我感受着这个恢弘的传说,仿佛见了纵马而去的潇洒身姿……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一边是悬崖陡壁,一边有崇山峻岭,我在这样的石道上踯躅而行,终于来到了毛主席曾经为李进写下这首七绝的地方,在毛主席当天站着的所在,我也站定,我看向远方,远方高山田野村落一览无遗……随之我又看向脚下,才恍然惊觉,脚下是万丈深渊!
   笑着拉了军的手,亦步亦趋,过了礼贤门,蒋介石的点将台赫然在目,找一位置坐下,女儿在听导游的讲解,看她如醉如痴的样子,想着在这样的旅程里若能接受历史的熏染,倒也意义深远!
   “路盘松顶上,穿云破雾出。天风拂衣襟,缥缈一身轻”,一路走来,看锦绣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有断崖天成,有石林挺秀,峭壁峰壑时而如雄狮长啸,时而如猛虎跃涧,又似捷猿攀登,还似仙翁盘坐——这一路景色恰如一锦绣画卷,早已令人陶醉而不知归路。
   4、
   庐山的风景除却那迤俪的自然景光。还有那些掩映于绿色丛林中红顶的房子——这不是普通的房子,这房子里到底装载了多少政治内容,任谁也无法估量;它里面所发生的事,一次次地让世界震惊,它甚至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走进美庐,已在午后。我久久地立在那简介牌边,企图从这里去先行揭开这栋别墅的神秘面纱:英国西伊勋爵始建于1903年,1922年转让给巴莉女士,1933年巴莉女士让给了蒋介石夫妇居住,1934年又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了宋美龄,因宋美龄名中有一个“美”字,故蒋将它命名为“美庐”。
   无法用文字真正来描述这一幢百年的老屋,我穿过那林荫小道,走过蒋介石亲手题词的“美庐”两字旁,听了导游关于这两字差点被凿去的小故事,走上了美庐的台阶,看一旁,宋美龄亲手栽种的凌霄花正开得如火如荼……
   时光仿佛倒流,眼前的一切似乎在那旧年的大背景下都显现了它深远的意义,会客厅、办公室、凉台、阳台、餐厅、琴房、侍卫室、旧照片、宋美龄的三幅山水画、精装的英文书籍、银质茶具、透雕象牙、万花瓷盘以及通用公司第一代靠燃烧煤油制冷的菲赛尔冰箱等等,看它们的存在,已然留住了一段历史!恍惚时,竟似看见有佳人正坐于琴房,叮叮咚咚地演奏着。但,毕竟远去了,这样美好的事物也不可避免地陈旧了,显现在我们面前的尽是一种属于百年的沧桑——物是人早已非!
   走出美庐,听导游说着毛主席的庐林一号,说着周恩来曾居住的422号别墅,说着朱德曾下榻的359号别墅,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历史的舞台上,这些红顶的房子还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庐山会议旧址是接下来去的一个地方,同行的党员们在这里留了影。作为一个礼堂,也许它陈旧了些,但处处依然展现了它曾经有过的火热场面——1937年竣工时,这里是国民党培训骨干基地,蒋介石曾多次亲临现场;1959年开始,中共中央三次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想,这个礼堂里,曾聚集了谁呢——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这些伟人的身影,他们用他们的的热情,点燃着建设中的中国。虽然有一些被点燃了,有一些被烧毁了。可无论如何,这里都是一个值得瞻仰的地方——它带着我感受着整个的庐山……
   你方唱罢我出场,庐山,注定是一个让人驻足的政治舞台,历史所写下的那一笔,更给庐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5、
   庐山,是避暑的好去处,黄昏时候站在牯岭镇正中的花园里,我不止一次感觉到了盛夏时候那凉爽的风,想着,若是可以在此居住,哪怕再有数日,该有多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惜行程安排的太紧,那奇峰、怪石、飞瀑、迷雾、碧潭、幽涧、秀壑以及翔禽、鸣猿,我无法一一看过;那陶渊明、朱熹、李白、孟浩然、王维、颜真卿、黄庭坚、陆游、秦观等留下的四千多篇诗词歌赋,我无法一一读过,就让一些遗憾留在我心吧,来日方长,也许终有一日,我还会再来庐山吧!

共 41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北宋诗人苏轼曾在此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名句,从而使庐山声名大振。庐山瑰丽的山水也触发了无数文人的逸兴壮思,留下了数之不尽的诗词歌赋。文章以游踪为线,巧妙地穿插了人物的活动和感悟,运用了如花的妙笔再现了庐山雄奇壮丽的美景。那奇峰、怪石、飞瀑、迷雾的美景令人沉醉,而那些掩映于绿色丛林中的红顶的房子更为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里,有庐山会议的旧址,也留下了数名伟人的足迹。在历史的舞台上,它的地位不容小觑。文章语言轻松活泼、清新典雅,古诗文的引用在描绘美景的同时增加了庐山的文化气息。美文,荐阅。【编辑:素心如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1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12-12-20 19:55:38
  感谢作者带来如此美文,问好作者,祝佳作不断。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12-21 08:56:02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