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回家(小说)

精品 『流年』回家(小说)


作者:歌子 秀才,116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31发表时间:2012-12-29 18:03:28
摘要:这篇小说是在讲述一场恩怨纠葛的情感之殇吗?是在思索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吗?还是,它只是叙述了一个落叶归根的故事?……在含着泪记下这一切时,我竟然恍惚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对你说些什么。也许什么都说了,也许什么都没说。我只知道,我的心剧烈地跳着,并疼痛着。我的故乡啊……

『流年』回家(小说)
   淑贞又推搡孩子喊奶。小波拧着劲儿,闭着眼睛喊,喊出来的依然是“四奶”。淑贞生气,举起巴掌就拍,四奶急忙又拦下,说,孩子还小,不懂事,保不准信了村里人的胡说了,千万别打孩子啊,别打,别打……
   四奶一步一步挪回村东头家里去,腿像灌了铅。
   四爷听完四奶的陈述,眼圈也红起来,蹲在门槛上一口一口抽旱烟。
   其实那个时候,村里的大夫已经嘱咐过四爷,说他不能再抽旱烟了,再抽,他心疼病就会犯得更勤更厉害。
   一年多来,四爷的心口疼得越来越勤,疼起来,头上冒虚汗,浑身没力气。他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原来壮牛犊子似的身板一下成了丝瓜瓤子,风一吹就晃晃荡荡,招架不住。可即便这样,天好的日子,他还是坚持拄着拐棍去村西头走一走,要看着自己的孙子在傍晚放学跑进家门,哪怕是孩子见了他就远远跑开,不肯再喊他一声爷爷呢,他看看也心安了。
   四叔从城里回来几次,要把四爷四奶接城里去住,说城里医院大,水平高,瞧病也方便。四爷坚决不去,说他还要看着小波长大,说死也要死在渭水街的老屋里。四叔没办法,只好开车来回跑,搁个把月就往老家跑一回,回来就带四爷去县城的医院看病。诊断结果最后下来了,四爷得的是胃癌,医生说已到最晚期了,能熬到现在已是奇迹。四叔哭了,把城里的孩子老婆叫回来,想让老父亲好好看看后辈人。
   半个月后,四爷死了。死前,拉了拉小涛小惠的手,却不肯眨眨眼皮看城里的儿媳妇一眼。
   四爷死后,四叔说死说活,下跪磕头,硬缠着把四奶接城里去了。四奶走了,可是每年过年一定还要回老家过。回来后,四奶除了到老街坊老邻居们家里坐坐,跟自己的娘家人走动走动,剩下就是记挂村西头的小波和淑贞了。
   小波越长越开,个头蹿得比玉米杆还快,面庞长得比他爹四叔的还俊朗。见了四奶仍然不主动喊“奶”,但也不再叫“四奶”了。四奶拉他的手,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躲,只沉默着,眉目间似凝着一团化不开的愁绪,像成人一样。四奶给他压岁钱,他抬眼看他娘淑贞,淑贞说,接着吧,这是你奶给的,不收奶会伤心。他就默默地接了。转身出去,给四奶倒杯水端过来。这些全是后话,是四爷死后好几年的事了。
   对于四叔城里的媳妇,村里人一直猜测纷纷,纳闷得很,说不知这城里的女子使了啥魔法,把四叔的魂儿勾得死死的。在四爷的葬礼上,村里人终于见到了四叔的城里媳妇啥摸样。他们借着给四爷吊唁的空挡,撇眼珠子把姚小婶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完后回去就说,长得真像个妖哩,怪不得把他王德贵给迷住了。脸白腰细屁股圆,奶子还大,恁哪个男人不着魔!
   脸白,腰细,屁股圆,这都在明处摆着,可姚小婶的奶子大不大,在羊毛衫里裹着,除了四叔,谁能看见?真不知道村里这些粗人是咋想象的。
   有一年,我爹和四叔坐着喝酒,喝多了,我爹的话就不会拐歪。我爹直直问四叔,当年,你小子扔下村西头的淑贞跟娃,真是因为那女子长的跟村里人说的“脸白腰细屁股圆”?要是这样,那你小子就太没德行了,对不住“王德贵”这名字。
   四叔喝掉一杯酒,说,哪是这回事呀哥!她在我最困难的那些年,帮过我。开个公司不容易,她有文化,账上懂得多,人又活络,认识关系口的人也多,很多事上离了她不行……哥,在城里混,你知道的,没有人脉根本不行……一来二去的,就好上了……是真的好上了,不是胡搞……我知道对不住村西娘俩,所以每年都让你跟我嫂子代我送些钱过去,内心也好减些愧疚……
   我爹说,你当年离婚,扔掉小波娘,就一点没心疼?一日夫妻还百日恩呐。
   四叔说,哥,说一点不心疼是假的。可哥也是过来人,你说这两口子长年累月不在一块儿过,哪还有恁深的情分啊。
   爹叹口气,说,孩子小的时候,你爹你娘给钱,人家还腼腆接着,现在孩子大了,花钱的地方一百下等着,可一听说钱是你给的,人家反倒不接了。兄弟呀,这不是讲志气,这是人家娘俩心里恨你哩,难死也不花你的钱,这是打你的脸哩!你给村里修路又咋的,在村里是英雄汉又咋的?人家照样在心里头骂你!
   四叔伏在酒桌上嚎起来,哥呀,哥呀,人这辈子啥姻缘,谁跟谁过,都是天注定说不清的啊!除了钱,我还能给她啥?我还能咋个办?……
   我爹也不知道说啥,就叹气,陪四叔猛劲儿喝酒,直喝得酩酊大醉,四只眼睛通红通红。
   也是在这时候,我才知道村子后头那条变平整了的公路是四叔捐钱修的,也才明白一年两次,立夏和过年,我娘往淑贞家去串门,原来是去替四叔送钱的。
   【三】
   上面说的这些个恩怨纠葛,都过去好多年了。四叔的故事曾一度是村里人茶余饭后的闲聊焦点,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老去,这些都在人们的嘴皮子中淡去了。
   这几年,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人家的屋顶上支起接收信号的大锅盖,不少人家通了电话,还有的人家出门打几年工后,回村盖起了二层楼。村后的公路向外扩宽了两米,变成了省道,道上跑得大货车和大客车也多起来。大客车上每年都有各个村里往外走的人,他们有的是去建筑工地做小工,有的是到城里的马路边等零活,有的是去捡破烂,还有的是给工厂看大门。有一些闺女媳妇的出去,多是去了餐馆,去了发廊。
   村里也有人投奔了我四叔,他们一回来就上我家来,跟我爹说我四叔家的事。比如说我姚小婶很能干,说话办事干脆利落得像个男人。说四叔家的小涛一点不听四叔的话,初中没念完就不上学了,成天跟一帮小混混玩,穿的衣服挂一身铁链子,走起道来哗啦哗啦响。还说四叔这两年明显见老,鬓角上都显出白头发了。
   我四叔是重情义的人,把投奔他的人安排妥当后,逢上过节还请他们吃饭喝酒,叙乡谊。等他们回老家时,再托他们给我家带一些柳州的土特产,我爹整日里泡水喝的罗汉果就是我四叔捎来的。
   回来的人也会说起我四奶,说老太太身子骨这两年不怎么好了,三天两头的吃药。说四奶见了他们,亲的光掉眼泪。还说四奶生过两场大病,住过两回医院,四叔怕来回折腾,她的身体吃不消,就好说歹说把她劝下了,这两年过年就没再回老家,可是四奶的心因为回不来揪得难受呢。
   四奶没法回来,我娘给她通电话的次数就多了。有时候,放下电话,娘对爹说,看来哪也不如家好啊,四婶在电话又掉泪了。有时候,放下电话娘说,看来咱这土炕得拆了哩,四婶过年又不回来了。有时候,打完电话,娘沉默不言语,过好大会儿才说,四婶这是咋哩,非叫我给她买送老衣不行,还嘱咐买镇上赵家的。赵家纸扎店不是淑贞的娘家哥开的吗?四婶就是到老死,这个“赵”在心里也是抹不去了呀。
   半年前,娘打完电话,愣了半天,说,这可咋办呢,四婶又才出院回来,身体虚得很,人就胡说了,说梦见老头子在地底下招她哩,又说她听见小波在电话里叫奶哩。唉,四婶这是老了,想孙子小波了。她求我去叫小波来咱家打个电话,说听听孩子的声音,就听个音就行。四婶的心情我理解,可谁知道人家小波来啵?
   我娘有些为难。为难,也还是去了村西头淑贞家。
   晚上,淑贞和小波来我家了。淑贞这些年面相老了不少,笑起来嘴角眼角全是皱纹。小波十七了,个子比他娘高出半头,嗓音粗哑,说话瓮声瓮气,眉目出落的也越发像死去的四爷了。小波学习好,一路考上去,如今在县高中念高二。
   电话接通,我娘示意小波接。四奶在电话那头问一句,小波在这头“嗯”一声,要不就是“不苦”“不吃力”“知道”“我娘也好”之类简短的回答。淑贞在一旁急得小声叮嘱,说叫奶呀,问奶奶身体咋样,要她老人家多保重。小波脸皮发僵,厚嘴唇嚅嚅了半天,说出一句“您老人家多保重身体”,然后挂了电话。淑贞气得直拿手指头戳他脑袋瓜,说你这死孩子,嘴咋这样肉呢!我娘在一旁笑,说,小波脾气随他爷哩,嘴上不甜,可心里都有。
   淑贞往柳州回拨电话,说想跟老太太说说话,可电话刚一接通,她又撂下了。我娘问,咋?淑贞顿了顿,说,小波奶去厕所了,是他接的。
   小波跟我去院里,看墙头上落着的一只黑鹞子。时值隆冬,下过几场大雪,野外田地里一片荒凉,连野草都被拍在了厚厚的积雪下。黑鹞子找不到食吃,有时候会飞到农家的院里,啄食挂在屋檐下的老玉米。
   我听见屋里我娘跟淑贞说话,声音小小的。我娘问,这么多年了,你心里还记恨他?淑贞说,十五六年了,啥恨啊怨啊,也都让日子磨没了。再说这些年,小波爷爷奶奶待我娘俩不薄,我心里感念着哩。
   我娘说,那德贵给你捎钱,你咋不要哩?他也是对以前做的事,心里不落忍。这钱你回回不收,他心里不得劲啊。
   我好像听见淑贞淡淡一笑,说,人的命,天注定,日子过好过差得自己挣。嫂子,这几年,开集办庙会的村子一多,我接的裁衣裳的活也多了,加上卖粮食的钱,这一年抓挠的,够我娘俩花销的,啥事就不求别人了吧。再说了,那钱,小波也不让接……
   墙头上那只黑鹞子,看见我跟小波弯腰捡地上的土坷垃,拍拍翅膀,扑棱棱飞走了。
   有一天,我娘坐在堂屋门口纳鞋底,纳着纳着,忽然叹口气说,也不知道这双鞋你四奶还能穿上不。
   我四奶小时候裹过小脚,后来又放了,脚型长得就跟正常的脚不一样。四奶说城里的姚小婶给她买的皮鞋挺老贵,可穿着板脚,不得劲,还是我娘做的鞋合脚。于是,我娘每年都给四奶做两双鞋,让我爹去镇上的客运站,花十五块钱运费给我四奶捎去。
   我娘这一叹气,我才想起来四奶又老久没音信儿了。有信儿,也全是不好的信儿,不是说去住院了,就是说刚从医院里回来。我娘悄悄跟我爹说,看四婶这状况的,不知道能磨过年去不?七十三八十四,小鬼不叫自己去。四婶今年七十三,是个坎儿啊。
   到了十一月份,四叔从柳州给爹打来电话,说汇了些钱来,让爹抽空找泥瓦匠把他家村东头的老屋拾掇拾掇。我们预感到,这是四奶真不好了。
   我们一家人在饭桌上说起这事。我爹说,看这样儿的,四婶的病不轻,一些后事是得准备了。我娘说,送老衣裳已经买了,要不,过几天再扯些孝布去?可人还在着呢,办这事有忌讳没?我爹说,有啥忌讳的?要是等人没了再急里哐啷买衣裳扯孝布,那才叫村里人笑话哩。这样,抽个空,你喊上本家几个媳妇,算算该扯多少丈,商量着把孝布备下吧。
   有件事我不明白,就一旁插嘴问,城里头不是兴火化吗?我四奶要是没了,火化不?火化后是不是也埋在城里的墓园里?坟是用石头砌的,坟前还有石碑,碑上镶照片,碑前摆鲜花……
   我爹朝我一瞪眼,说,咱农村人不兴火化!火化把人的魂儿都烧散了,咋跟你四爷并骨呐?埋城里干啥,你四奶日夜念叨着要回来,她人要没了,晚辈能忍心让她的魂儿飘荡在外头?老了都要讲究个落叶归根哩!
   我眨眨眼,又问,那人到底是有魂儿还是没有魂儿?
   爹呆住,说不上来,把饭碗往桌上一蹾说,不知道!书咋念的哩!唵?不行就跟你四叔上柳州,要不打工,要不学做买卖!
   说完起身出门,上柳庄找泥瓦匠去了。
   我念书不钻门,念完初三就不上了,在村里跟一群闲人瞎晃荡,这一晃荡就十七了,个头蹿得跟我爹一般高。我爹是个急人,种庄稼种得好,庄户院里的事样样拿手。急人看不得别人闲着,爹见我整天在他眼皮子底下晃来晃去,心里烦,好几次跟我说,让我也学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去。我说,我不愿意打工。我爹说,那你愿意干啥?我说,我愿意种地。我爹说,种地能有啥出息?你看村里跟你一样大的半大小子,哪个不出去打工了?在打一年工比他老子在土里刨弄三年挣得还多哩!回来就盖大瓦房,上门说亲的媒人都排着队。
   那我也不愿意去。我把头一别,不愿意搭理我爹。我爹光认自己的理儿,光看到打工的人外头的风光,没看到内里受的窝囊。渭水南街的王广利是我同学,初中一毕业就跟他哥到建筑工地上当小工,有一次在脚手架上干活,一失足从五米高的架子上摔下来,跌断了腿,老板却只给个医疗费,后来又塞了一万块营养费,打发他回家了。一万块能换回一条腿?如今他的左腿里还打着一块钢板呢!还有北街的张老嘎,在城里当保安,给小区看大门。有天夜里,小区里几台车被人拿利器划了道道,车主找不到坏人,却把怒气发在了看大门的张老嘎身上,啪啪啪几个耳刮子下来,张老嘎的红脸就变成了青脸紫脸。张老嘎挨了打又丢了饭碗,卷铺盖回了渭水街,到现在他还说耳窝子嗡嗡响哩。
   我爹叫我去打工,我不想去,也不全因为这,他不知道我的性情,我有我喜欢干的事。别看我念书不行,写不出赞美庄稼、赞美土地的作文,可我对庄稼、对土地是真爱哩,从骨头里面爱。
   春天一来,冰雪融化,一大片一大片的土地像刚睡醒的娃娃,睁开眼,饥渴得很哩,张着嘴巴喝阳光,喝雨水,喝春风,喝饱了就吐出小草,吐出小花,吐出一切活活泼泼的东西。憋屈了一冬的麦苗也呼啦啦长起来了,要是晚上你蹲在麦田边支起耳朵听,能听见它们唱歌呢!到了夏天,更了不得,雨水给的勤,各种庄稼乐得撒欢,谷子苗儿绿,花生秧子苍,玉米叶子又绿又长,比画上描的还漂亮!最漂亮的要属秋天,看那金灿灿的谷穗、大豆、玉米,一片片在打谷场上晒着,一车车拉回家,碾了皮,入了囤,一年的希望就都在了!仓里有粮,肚里不慌。有了粮,人才有活头,才有奔头,才能再想别的更高的事。粮从哪里来?就是从咱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里来呀!土地不说话,可有灵性,你对它好,它决不会亏待你。你种下瓜她就还给你更多的瓜,你种下豆,她就回报你更多的豆。土地是咱的亲娘哩!

共 23744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小说读完,泪眼朦胧,听屋外冬雨敲窗,倍感凄清。回家,回家……这样的呼唤声声入耳,从远处,从那个遥远的乡村传入耳际。回家,是这篇小说的题目,从作者的心房涌向指尖变成文字,已经在流年社团编辑中心静静地躺了一夜。此刻,当我一字一句地读完,才清楚地发现,这篇小说所包含的浓郁的情感容量、广泛的信息容量,广博的思想容量以及厚重的社会意义已经远远超过我原有的想象。 回家,多少人曾用歌声动情地表达着内心的情感;多少人曾用诗文深情地描写着内心的渴望,那些离开了家园的游子,也只有在故乡这片土地已经不在属于自己的时候,才能够深切体悟到回家的意义——这一生,无论你走多远、漂泊多久,到最后你一定会明白一个道理,那个道理就是你的归途,那个归途就是你的家。 所谓家园,所谓故土,便是生养每个人的肉体、滋养着每个人精神的地方。这种情感说不清道不明,而文学作品却是最好的载体,可以让我们用文字去表述这份幽幽无尽的思乡情。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借一场四叔与赵淑贞、姚霞之间恩怨纠葛的情感故事将三代人的故土情结加以深刻阐释,演绎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逃离与回归,演绎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恩怨与矛盾,而这些矛盾最终在四奶的葬礼上达到高潮,在一场雪的飘落中消失……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倒叙、插叙等手法加以描述,笔法精湛,人物刻画鲜明立体,十分耐品。 一、以四奶为代表的老一代人,对故乡怀着一份沉重而炽热的爱。住在舒适的城市里,依然念念不忘自己的老家。到了年关,六七十岁的老人心心念念的无不是老家的那一寸土地,那一些亲人。老伴去了,抵不过儿子的苦苦哀求来到了城市,可是,当年味一阵阵地绕过心头,她要回家,她宁可颠簸几十个小时、劳顿四千里路,也要带着儿子孙子回家去。踏上那一片黄土地,躺在侄子家的土炕上,她才能安心……这是因为她们的根已深深扎在了这片土地。 二、以四叔为代表的一代,是逃离故土进城谋发展的一代。四叔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他自己在城市站稳脚跟,生儿育女,而且还有好多投靠他出去谋生的村里人。如在四奶丧葬时,一直很拿大的厨子王清善,渭水街上红白喜事办席面,一般的人请不动他,但是,四叔家办事二话没说就来了,这是因为要让四叔给他的子女找工作。当然,四叔的奋斗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娶了助他事业有成的城里女子姚霞,抛弃了老家那个贤惠的结发之妻赵淑贞和儿子小波,老父被他气病最后气死,村里人对他的忘恩负义议论纷纷,老母也因此对他心怀不满……因此,他在收获了名利之时,也欠下了一份沉重的心债。心债最是难还,在他盛年时或许还无法感触,一旦人生老去,那些心债便会像一把把刀子,扎在他的心尖上。面对升天的父母他会痛,面对孤苦孤单的结发妻他会内疚,面对慢慢长大懂事的亲生儿子他更会自责……进了城,有了钱又能怎样,走到人生的最后一程,想必他也会明白:这个世界上,只有亲情是无价的,不管你走了多少路,到最后你还是得回家。也许,小说末尾的那一段话:爹娘的坟都在这里,我不早晚得回来吗?人老了,都要落叶归根啊……就是四叔这个在异地打拼成功的汉子心中对家的含义最深的感触吧。 三、以“我”为代表的第三代,是对故土怀有深厚的情感,不愿意出去打工的,期盼着种上一大片一片的庄稼,怀揣着那个简单纯真的梦,收获着那非金钱可以带来的难以言述的快乐,并立志要为改变故土的面貌而努力的人。但是,这份从“骨头里爱着故土”的情感却不被父亲理解。与“我”的念想截然相反的是同为第三代人的小涛小惠,他们是四叔的孩子,从小在城市长大,对故土情感单薄,故乡,在他们心里只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名词,在他们眼里看到的只是乡村的贫穷和落后,而永远无法在他们的记忆里留下点什么,所以,在那个冷冷的雪夜,他们的父亲——端着酒杯的四叔才会说,故乡,只是他一个人的故乡…… 四、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我对“赵淑贞”这个人物的理解。像“赵淑贞”这样的女人在农村是多见的,这里所说的“多见” 指的是她所遭受的人生命运而并非她的性情品质。赵淑贞母子无疑是四叔逃离故土的牺牲品,当丈夫在城里有了新欢而抛弃她时,有多少人能了解她的悲哀,儿子尚小,年华未老,娘家是回不去了,婆家又无法久住,不得已只能带着年幼的儿子在那个叫做“渭水街西头”的一处宅院里相依为命。她的人生从此没了欢颜,好在王家二老对她不薄,处处为她着想。在这篇小说里,作者用在这个人物上的笔墨并不多,最浓重的一笔也就是在四奶的葬礼上“赵淑贞”的悲嚎——“娘啊,亲娘啊……我把小波带来看你了……娘,咋不睁眼看我娘俩一眼啊……娘啊,睁开眼看看你的孙子吧……”那种哭天抢地的痛哭里,更多的是她对自己不幸人生与婚姻的控诉吧,十几年的孤零漂泊,十几年的心如死灰,十几年的人性压抑,十几年的欲哭无泪,在那一刻得到了淋漓的释放。小说中,她是个带点悲剧色彩的人物,但同时,也是人性光芒最为闪烁的人物,她的善良,她的淳朴,她对老人的好对儿子的爱,她的忍辱负重她的一切一切,无形之中便是最扣人心弦的情节,能够真正地在读者心中泛起涟漪的那一个人物! 这是一部反映当今农村人在进军城市的进程中产生的阵痛与矛盾的力作。作为农村题材的小说,这篇小说的笔力是相当厚重的,一篇二万余字的小说,便将几代人的乡土情结借四叔的情感纠结及四奶的葬礼阐释得入木三分,细致地展现了真实的乡村生活场景和复杂的乡村人际关系,表达了对乡村未来的关切和期盼,描画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现实乡村生活场景。小说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心理描写细腻富有变化,特别是小说后半部分那宏大静穆的葬礼场面描写、绘声绘色的哭丧场景描绘,加上那极为鲜明的语言特色,分明是一幅立体的农村风俗画,这些描写无不展示着作者深厚的生活底蕴及驾驭文字的高超的功力。在小说的末尾,借助四叔的一段话以及雪花飘落的场景将小说的主题表达得淋漓极致,余味缭绕。在阅读的过程中,文中主人公的伤痛几度让我泪水盈眶,哽咽不已,此刻,写完按语,再回头去读作者写在文前摘要里的一段文字亦是感同身受,的确,作者只是这般,用她手中的笔,还有那极富感染力的文字,就这样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一个关于“落叶归根”的故事,我完全可以想象,她含着泪记录下的这一切,她的这番自然流露,她所要倾诉的只是一种我们共有的情愫而已,关于那越来越远的故乡,关于那越走越远的亲人,关于爱、家和思念……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欣赏至极,问候作者,感谢赐稿流年。倾情推荐给江山众文友阅读。【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3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2-12-29 18:21:40
  歌子,你好棒,在你的这篇小说写按的同时,我也学习了一遍,怎么写小说。
   亲爱的歌子,你就收下我这个徒儿吧。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1 楼        文友:歌子        2012-12-29 20:16:00
  亲爱的雪社,岂不知你按语中的那深深的懂,给了歌子多大的勇气和动力。我、我语塞了……唯剩下泪眼婆娑…… 雪,突然哽咽,竟不知说什么了。抱抱吧!
2 楼        文友:风飞沙        2012-12-29 18:25:51
  歌子写的这篇《回家》我看完了好久,却不知怎么来评论。因为我担心我肤浅的文字表达不出这篇文章的深度。从一开始,歌子安置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宁愿放弃城市的豪华便捷,坐车做得晕头转向,也要赶回那个城里的孙子孙女们口里的臭农村过年。这难道仅仅是为了对故土的牵挂吗?在村人的眼里,她有个特别有出息的儿子,能够为村里修高速,能够开皇冠。按理说城里的生活更能够使她安度晚年,可她却恨不能把皇冠当飞机用,那么迫不及待地想回农村的老家。是什么力量如此的牵挂着这个老人?我被这一个又一个的悬念牵引着往下看。
   文中那个“我”的四叔,就是老人的儿子,曾经在村里娶过一门媳妇,后因去城里结实了现任的妻子,而与任劳任怨心地善良的原配淑珍离婚。淑珍一人将年幼的孩子抚养成人,并一再拒绝四叔的支助。四叔的儿子小波,有傲气、更有傲骨。从他将“奶奶”叫着“四奶”的那一刻,把祖孙俩的位置拉开了好远好远。直到他的奶奶死后,他将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合上,血浓于水的亲情才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许多时候,我反感看到文章里面写什么哭啊泪的。但今天看到淑珍哭婆婆的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此处写得动情、感人。最后提及“我”对自己的打算时,其实这不仅仅是文中那个我的愿望,而是现行社会对大批涌入城市淘金者一个深深的质疑?为什么置大批的良好的土地不顾?还有那个自己心仪的对象翠翠,也许就是当今众多世俗的择偶者的一个典型——等着有钱了来娶她。看到这里,忍不住好笑,又忍不住发酸。是社会不再纯净才导致人心不再纯净?还是人心不再纯净社会才不再纯净?我不再去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这就如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从四叔在村子里逛,看到背着一大捆玉米桔回家的淑珍,看着那低矮的旧房,我很难明白他那时的心情——是酸楚?是后悔?从他拿出那张巨额的银行卡请求转交给淑珍的时候,也许更多的是无奈——他能给的,也仅仅只有可怜的钱而已。随后的那句落叶归根,让人感到无限苍凉,再有钱又怎么样?还不是“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回复2 楼        文友:歌子        2012-12-30 19:50:26
  飞沙,你的留评从整体分析,准确而到位,让歌子好欣慰。
3 楼        文友:风飞沙        2012-12-29 18:31:06
  看雪的编按,不是头一回了,可每一回都会给我震撼的感觉。歌子的文,我也认真的看了,可是理解得还是不到位。看了雪的编按,我相当于又学习了一遍歌子小说的写法。你们俩都是我师!看这篇小说淑贞哭娘的时候,我泪眼婆娑;看雪分析淑贞这个人物的时候,又忍不住流出泪来。你们俩怎么就这么能打动人呢?好文配好按,由衷的钦佩、欣赏!
回复3 楼        文友:歌子        2012-12-30 19:56:10
  雪社的分析深刻,往纵深里挖掘,很多东西超出了我写此文时所想。所以说,评论家是对文字的再创造。
4 楼        文友:风逝        2012-12-29 19:47:08
  此文阅读数遍,泪水一直在脸庞滚落。文中对人性的挖掘可谓笔力雄健。四爷恨儿子不争气与贤惠的媳妇离婚,老人打儿子却又怕儿子坐牢的纠结,四奶心疼媳妇和孙子小波却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幸福的无奈,特别看到小波叫她“四奶”老人难受的一节,令人痛心至洞穿心扉。更催人泪下的是淑贞哭丧一节,淑贞一生的不幸,淑贞满怀的感恩都将这个人物形象深刻入读者心中,从而使读者为此人的命运和胸怀泫然泪滴。歌子的小说将深刻的立意借一个情感故事尽情演绎,小说的矛盾冲突于一场丧事中轰然爆发,给人深刻的震撼。感佩作者精彩的构思,强大的文字功力,更羡慕作者深厚丰富的阅历。拜读学习,向歌子老师致敬!建议申绝。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4 楼        文友:歌子        2012-12-30 19:58:30
  风逝主编,您过奖,客气了啊!歌子非常感谢流年的各位编辑的关注啊,你们辛苦了!
5 楼        文友:风逝        2012-12-29 19:51:16
  啊,不仅震惊于歌子原著的精彩绝伦,也慨叹雪社的强大按语。亲爱的雪社,你老人家如此深刻强大的领悟力,让风逝之流还活不活啊?羡慕嫉妒恨中……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5 楼        文友:歌子        2012-12-30 20:05:06
  评论,是另一种基础上的再创造,这点,雪社做得独到精彩啊,是她的按美化了歌子的文……我有点羞愧了……
6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12-12-29 20:41:19
  美文配美按,如玉文笔稚拙,不敢妄评,唯学习而已。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回复6 楼        文友:歌子        2013-01-14 15:46:14
  问好如玉。呵呵。
7 楼        文友:红袖留香        2012-12-29 23:30:31
  这是一篇乡土味道浓郁的文章,因为有的章节重复地看,这篇文我看了三个多小时。文章从四叔带着四奶不远几千里回老家过年开始,不疾不徐一笔笔娓娓道来。把农村人的欲望,习俗,民风,人情等都用浓重的笔墨尽情渲染,使一个完整的农村场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尽管四奶年龄大了,从四爷去世后,被四叔接到城里去居住,但依然每年都会农村老家过年。因为老家有与她情深意重的街坊邻居;有她一躺上去心里就踏实的村里惟一专门留给她的一盘老土炕;更有让她放在心尖尖上念念不忘的亲孙子!四叔当年从农村到城里打拼,无论是从经济,生活,还是心理,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不但有钱有车在城里定居,还和长期分居两地的四婶淑珍离了婚。倔强的四婶淑珍从此不再婚嫁,独自一个人带着儿子过生活。而四叔为了弥补良心上的不安,拿钱资助淑珍母子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所以“我”说“四叔心里头苦哩”这句话,把四叔纠结的内心一下子跃然纸上!四奶死后,被送回老家埋葬,这个过程,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葬礼上那些大大小小繁文缛节,作者加以浓墨描写得相当仔细。巧的是,本人老家也是农村的,有人故去时的那些场景那些习俗那些“小闲板”事儿,都描写得很真实,很生动!文章最后当爹问四叔,最亲的人都没了,今后还会不会回老家过年时,四叔说“爹娘的坟都在这里,我不早晚得回来吗?等我也没了,我就让儿女们把我的骨灰送回来,埋在咱家的老坟地里,埋在我爹娘的脚跟下。人老了,都要落叶归根啊。”这句话也就紧紧地扣上了小说的主题《回家》。一篇至情至理非常动人的文章!欣赏,拜读,并问好歌子!
有个性的人不需要签名
回复7 楼        文友:歌子        2012-12-30 20:13:31
  谢谢红袖精彩的留评,这份厚厚的心意,让歌子非常感动,谢谢啊!新年将至,祝你快乐!
8 楼        文友:星期八        2012-12-30 07:42:30
  一直以来,以为歌子是男性,许是她的网名误导了我吧。
   我是一个看别人文字没有耐心的人,多数时候都是一目十行草草读完,甚至是仅仅看看开头与结尾了事。
   但是,这篇回家,整整用了我一个多小时,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我,深深的被歌子的故事吸引着,并被其打动。
   文字的主线清晰,故事结构合理,各种人物性格鲜明跃然纸上,尤其喜欢她描写的乡风民俗令人倍感熟悉,如临其境。
   几十年的变迁,几代人的心路历程,简简单单的几个人物与土地,与城镇的纠葛,无不与整个的国家三十年的风风雨雨联系在一起。以点及面才是王道啊,欣赏歌子。
   看得出,歌子对农村题材的文字得心应手,这些应该离不开作者生活的积淀,更离不开作者善于观察与提炼。
   这篇文字的后半部分,一开始我还以为作者对于那些丧葬细节描写着墨过多,难免会使读者视觉疲劳,当淑贞凄厉的哭声传入我耳膜时,我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没有这些看似繁琐的铺垫,没有那些只会哼哼不流眼泪的衬托,淑贞与孩子出场就会平淡很多,即使她的哭声再悲切,也不会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
   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的眼角噙着泪水,感谢歌子,感谢歌子的文字使我的心灵得到了震撼,受到了洗礼。
   欣赏作者的文字,才会关注作者,由此我才得知,歌子,原来是个女性,一个能够娴熟驾驭文字的女性。
   最后,我不得不提的是,纷飞的雪给此文写的按语好强大,对文字的剖析令人折服,我相信,这篇按语对文字的理解甚至能超越作者写文时的初衷。
回复8 楼        文友:歌子        2013-01-14 15:44:08
  星期八的评论也很强大啊,是你们的评给歌子的文穿上一层金缕衣。谢谢。
9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12-30 08:32:0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9 楼        文友:歌子        2013-01-14 15:44:57
  谢谢流年的各位编辑,辛苦了!
10 楼        文友:述而游客        2012-12-30 13:26:28
  夫复何言!社会……
   “娘啊——,娘啊——,我的那亲娘啊——,让我再看一眼啊——,我的娘啊——”
   述而游客热泪长流。
   述而是轻易不会流泪的人。
述而不作
回复10 楼        文友:歌子        2013-01-14 15:47:22
  欢迎游客,谢谢留评。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