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关于小说

精品 关于小说


作者:吉春 举人,4902.0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22发表时间:2013-03-05 11:11:55


   在小说中,典型环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总是通过一定时间地点和具体人物的社会关系以及环绕着这种关系所展开的矛盾斗争,来表现一定时代和一定的历史发展趋势。还以《祝福》来说,具体的典型环境,就是二十年代前后德鲁镇何鲁四老爷家。在这里,祥林嫂同鲁四老爷家组成了被压迫者和压迫者的阶级关系,祥林嫂与鲁四老爷家的矛盾冲突、她竭力摆脱“耻辱”争取做人的权利斗争,就是农民阶级反对封建压迫者的斗争,特别是农村劳动妇女反抗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斗争。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村阶级斗争的一个基本特点。在当时,还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势力的阶级力量,祥林嫂的反抗,只能失败。所以,小说通过祥林嫂同鲁四老爷等人的关系,具体地描写了当时中国农村的典型环境,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阶级斗争的本质规律的某些方面,也深刻地揭示了祥林嫂悲剧性格的社会历史根源。
   恩格斯在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的信中指出,必须正确处理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即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创造,表现出时代的本质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面貌,正确地反映阶级关系,深刻地揭示支配人物行动和形成这一性格的社会历史根源。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本质的文艺作品。
  
   第三节 小说的分类
  
   一、根据小说篇幅长短和容量的大小不同,可以分为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
  
   (一)、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是一种巨型的叙事作品。在小说中,它篇幅较长,容量最大。它一般在十万字以上,多则可达数百万字。纵的方面,可以对某个历史过程加以有始有终的叙述;横的方面,可以对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作多方面的具体描绘,它具有反映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作多方面的具体描绘,它具有反映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效能。也正因为如此,它在取材上常常是通过具有重大意义的生活事件,各式各样人物性格的矛盾冲突,描写比较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揭示出一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特征。它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往往不是写一、两个人物,而是众多的、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并且对主要人物的描写,不仅突出其基本性格特征;还要具体而细致地表现他性格的各个侧面。揭示其性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写出人物长期的生活经历,及其与周围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借以展示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赋予人物以深刻的社会意义。即使次要人物,也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能够充分地展示他们的性格。它在情节安排上,往往象一条支派纷繁的江河,不仅有粗壮的主干(即主要情节)来贯穿作品是中,而且还有许多次要情节和各种各样插曲,并且常常是几条线索交错发展,构成错综复杂、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它在环境描写上较为具体、细致,特别对社会环境描写尤为重视,往往可以通过历史的具体艺术描绘从各方面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使典型人物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充分的社会依据。 总之,长篇小说在描绘生活方面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所以,人们经常把他们中间的优秀作品称之为史诗。我国古典小说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现代小说中的《子夜》、《创业史》、《李自成》、《东方》等,都是典型的长篇小说作品,它们充分地体现了长篇小说中的特征。
  
   (二)、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是一种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极富有战斗性的、短小精悍的叙事体裁。它在小说中,字数少、篇幅短、容量也较小。但它绝不是中篇的压缩和节略,更不是长篇小说的片断和插曲。而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如鲁迅所说:“借一般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也正因此,它在选材立意和人物刻画、情节安排、环境描写上,都具有自己鲜明、突出的特点。它一般都是通过描写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或侧面,以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和时代的精神风貌。它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往往着重描写一、两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选取人物最富有特点和典型意义的行动或生活片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刻画其性格的主要特征,而往往不表现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它在情节安排上,要求单纯简洁,多由一个或几个最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组成,时间过程不长,场面转换较少,故事开始后,情节迅速向高潮发展,矛盾冲突较快地得到解决,而且它一般是单线发展,有的虽然也有双线发展,但很少多条线索交替穿插。有的短篇虽然情节发展过程较长,甚至描写一个人的一生,如鲁迅的《祝福》写祥林嫂的平生遭遇,契诃夫的《宝贝儿》写一个女人的一生,但也多截取几个断片加以串连,并不平铺直叙地展开。在环境描写上,它虽也要求具体,但都往往是速写式的勾勒,笔墨不多,恰到好处。
  
   总之,短篇小说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能和作用,正如鲁迅在《 <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 小引》中谈到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区别时所说的:“在巍峨灿烂的巨大纪念碑底的文学之旁,短篇小说也依然有着存在的充足权利。不但巨细高低,相依为命,也譬如身入大伽蓝之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入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跃,而细看一雕栏一画轴,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次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因此那些终于为人们所注重了。”鲁迅的话非常精辟地说明短篇小说的地位和作用。所以,短篇小说虽短,但它不是长篇、中篇小说所能代替的,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已成为现代广大读者特别喜爱的文学样式之一。
   此外,还有一种比短篇小说篇幅更小,人物更为单纯的“小小说”。少则几百字,至多千余字。这种“小小说”情节单一,往往只描写生活中一个小片断或场面,人物只勾画轮廓。其特点是形式简单,便于掌握,也便于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因此很受欢迎。
  
   (三)、中篇小说
  
   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所描写的社会生活没有长篇小说那样复杂、广泛,人物也没有那样众多,情节、结构也要单纯得多。然而,它又不象短篇小说那样执著中描写一、二个人物和某些生活断面。中篇小说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较多,反映的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的界限有时并不十分明显,有的篇幅较长、容量较大的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差不多。而内容较复杂的短篇小说,又往往接近中篇小说。鲁迅先生的《阿 Q 正传》,高玉宝的《高玉宝》,李存葆的《高山上的花环》等,都是属于中篇小说。这些中篇小说,结构都比较单纯,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不如长篇小说那样众多。
  
   二、按体裁形式可分为章回体小说和史诗体小说、书信体小说和日记体小说。
  
   (一)、章回小说
  
   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唯一的形式。它的产生和我国宋元明清讲史话本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讲史的内容是历代兴亡战争的故事。由于是历史故事,往往都较长,说讲的艺人不可能一次有头有尾地全部讲完,所以,只能一次一次地接连讲下去。每讲一次是一“回”;讲前用题目向听众介绍本次说讲的主要内容,这就是“目”。章回小说的“回”、“目”就是这样来的。为了吸引听众,每一“回”故事,都在一个大的情节发展的紧张处,或基本告一段落、新的情节即将展开之际结束。并往往有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类的结束语。因此,“回”与“回”之间有密切关系。另外,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话语”、“看官”的字样,其目的,是为了引起听众注意故事情节的转折,或必要的交代。
   我国著名的章回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等。
  
   (二)、史诗体小说
  
   西方和我国现代小说,都是这种形式。这种体裁是在古希腊罗马和荷马史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情节的发展一个阶段作为一章或一节。各章节之间既具有独立性,又有内在联系。主题思想通过情节的脉络贯串全体。篇幅浩繁的唱片,往往还分“卷”或“部”;“部”或“卷”下又分“章”,“章”下面又分“节”。如《悲惨世界》,第一部“芳汀”;第一部的第一卷“一个正直的人” ,第一卷下又分十四章(或节),章节各有标题。有的长篇只有各章的标题,各节则编番号,没有标题。这种体裁的优点是结构完整、各章节中心明确,所以为现代作家普遍采用。
  
   (三)、书信体小说
  
   书信体是以书信的形式,通过对事、或人物活动某些片段的记叙,抒发作者内心感情或发表见解、议论。书信体形式灵活,内容广泛,所见所闻、点滴感受、零星故事等,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它一般没有完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只注意人和事物面的描写刨析。由于这种形式便于抒情和议论,十八世纪末,英国、法国部分启蒙主义者,常用来揭露政府政治的腐败,资产阶级的荒淫无耻,抒发对时事的强烈不满;同时,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失业现象,受宗教迫害以及由于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所造成的爱情悲剧,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抗议。形式新颖,笔调优美,具有相当强的感染力。因此这一批书信体小说,在当时有力地发挥了反封建、反宗教和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
   著名的书信体小说有二十八世纪英国作家斯摩特来的《享佛利·克林克》,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鸠的《波斯人的信札》,狄德罗的《修女》,十九世纪德国作家歌德的《少年维持之烦恼》等。
  
   (四)、日记体小说
  
   日记体小说,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叙人物事件片断,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人物、重大事件和人物的心理活动。与书信体小说一样具有形式灵活、便于抒情和议论的优点。可以是作品主人的日记,如俄国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和鲁迅的《狂人日记》;也可以是作家的日记,如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
  
   第二章 人物与环境
  
   第一节 人物刻画
  
   刻画人物是小说创作的中心环节。有人说写小说就是些故事。沙丁说:“故事就是人物的行动”。事是由人做的,写故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写人,所以我们研究小说的创作规律时,首先应该研究的是如何刻画人物。尤其是初学写作者,更应从联系描写人物入手。法国作家莫泊桑开始写小说时曾把作品拿给了他的老师福楼拜,福楼拜看过之后说:你把它烧了,然后你写一百个人物的肖像。莫泊桑忠实地按他的要求去做了。后来写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被人称为法国短篇小说之王。由此,可以看出学习刻画人物在小说创作上的重要作用。
   学习刻画人物,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一、要善于观察人物
  
   首先,我们要注意人物的共性与个性。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打上阶级的烙印,每个阶级的人都有自己的阶级性,这就是共性。但阶级性又是通过每个人物的具体行动表现出来,表现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而且每人又有独立的性格存在,这就是人的个性。《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都是农民起义的英雄,也都有反抗压迫、“杀富济贫”的胆略和英雄气概,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及文化教养不同,因而走上反抗道路的过程是很不相同的;处理同样的问题,,也有不同的方式。如林冲,起初面对蔡京的欺辱,先还是逆来顺受,对两个小小的解差也不敢反抗,听凭他们肆意折磨。这是因为他当过八十万禁军教头,受封建毒害太深,精神枷锁牢牢地控制着他。而武松对付那些虎狼差异完全不同,他让解差称它二爷,不如意时便举起那打虎的铁拳,吓得解差只好听命,这是由于武松没有受过那么多封建礼教的熏染,他的审视和生活经历是它具有一种无所畏惧的性格特征。所以,我们观察人物,当然要了解人物的阶级性,但更要深入一步研究人物的个性,只有如此,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其次,要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人物的个性一般包括思想、作风、性格、脾气、个人爱好等等。在这些方面,不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也是极为复杂的,不是单一的。我们常常说某人粗心,某人脾气好,事实上这个结论往往未必确切,有的人在生活上确实非常粗心,但在业务上却又特别细心,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有人在外面是个脾气很好的人,而在家中却是暴君。反之,也有人在外面很专横,对妻子却很顺从。生活是复杂的,人性格特征是极为复杂的,我们只有看到这种复杂性,才不会把人物写的单一化,概念化。古往今来,我国的优秀作品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例子。《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性格是鲁莽的,“张飞”已经是性格急躁、当阳桥一役,张飞居然施巧计骗过了老奸巨滑的曹操。当时,张飞的人马很少,而曹操率几十万大军追赶,张飞就让军士门砍下树枝绑在马尾上,驱赶马群在树林中奔跑,弄的烟尘滚滚,似有百万大军,张飞则立马挺枪站在桥头。曹操见态,以为遇到了大量伏兵,赶快后腿。可见,象张飞这样的人物,性格也不是单一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除能神机妙算外,还有一个特点是谨慎,“诸葛亮一生唯谨慎”。谨慎却是它的突出特点,但作者仍写了他的不谨慎,甚至在军事上的失算。空城计虽然表现出他的胆略,但事实上是一次冒险,由于用人不当而失了街亭,结果司马懿大兵突然压境,诸葛亮只好用了一个空城计。先是失算后是冒险,这都不符合诸葛亮的用兵原则,但是,作者这样写丝毫不损诸葛亮的形象,反而显得真实可信。

共 30076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7
转到
【编者按】首先吉春先生给小说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具有完整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运用典型化的方法,通过各种典型人物的塑造和典型环境的具体描写,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生活。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样式。一、典型的人物形象。二、描写人物的方法。又从这两方面作了细致的描写。让一个初学写小说的人,有了理论性的知识。这篇散文,具有学习和研究的价值。感谢您投稿旋转木马,欢迎您继续投稿旋转木马,期待您更多的佳作。【编辑:诗人夏红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3053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忆军        2013-03-05 11:42:01
  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我慢慢看。先留个点评。祝春安。
一个人静静地走进写作的氛围,这样的孤独不会寂寞。
2 楼        文友:风飞沙        2013-03-05 18:33:51
  很有价值的一篇文章,看得出作者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感谢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欣赏、学习!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