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导演(小说)

精品 『流年』导演(小说)


作者:朱山坡 举人,3727.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19发表时间:2013-03-07 17:36:44

『流年』导演(小说)
   “这一辈子,在英国,我见识了完美的足球、完美的建筑、完美的乡村音乐,在印度,我领略到了完美的信仰……但我还没有看到完美的电影,这一辈子多么遗憾,一个有可能拍出完美电影的导演却即将要英年早逝了。”
   那些病友从开始的对李克的不满变成了饶有兴趣。一个能言善辩的家伙,一个具有哲学家头脑的前足球运动员。一个病友突然哀叹一声,李克不作声了。看了看发出哀叹的2号病号,李克刚才还有点爽朗的脸色变得冷峻了。
   4号病友按响了床头上的紧急呼叫铃,两个白大卦马上从门外走了进来。
   “2号应该可以转移到九号病房去了。”4号病友说。我抬眼看了看2号,他的呼吸越来越困难,脸色枯黄成了一张腊纸。我赞同4号的判断,是应该让他去九号病房了。
   两个白大卦对2号作了诊断,很快决定将他推出去。他一到了九号病房,就意味着将很快永远告别这个世界。
   我们又经历一次生离死别。
   “你的眼神慌乱了一下,其实你是害怕!”可恶的李克竟然捕捉到了我的内心瞬间的恐惧。
   “没有。”我敷衍了他。
   “2号的床位就属于我了。”李克说,“你们谁也干涉不了我,因为我已经向疗养院付足了钱——现在这个世界,没有钱办不到的事情,恰好我有很多的钱,多到可以独资投拍数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
   斯皮尔伯格拍的是世界上最烧钱的电影,连国际大财团都对他咬牙切齿爱恨交加。
   这个靠赌球起家的家伙到底有多少钱?他究竟有多大的本事?
   疗养院山抱水绕,竹林茂密,非常静寂,我们抬头能看到窗后有一片湖泊,瓦蓝的水,安静的水鸟和水鸟脚下的几株芦苇。此时,一声钟响把李克惊吓了一下。
   “是寺院的钟声!”李克惊叫起来,“你们这里有庙宇!”
   我向窗后指指,庙宇就在山后,藏在竹林之中,这里只能看到它的屋檐一角,如果在九号病房,对庙宇能一览无余。因为九号病房是整个疗养院唯一的窗口正对着庙宇的病房,庙宇如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你们应该住到九号病房去。”李克说。
   我淡淡地说,我们都会到那里去的,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李克错愕了一下,1号病号告诉他答案:“如果明天要走,今晚就可以躺到九号病房了,像2号”。
   李克明白了。这幢房子有九个病房,一号病房的病号是病情最轻的,二号稍重,三号、四号……越往后,说明病情越重,离生命的尽头就越近。我就是从一号病房开始,隔几天便升级一次,像迈向通往死亡的台阶,从一号换到二号,二号搬到三号,每上一级,心里总会格嗒一声,头脑里空白一会,身体瘫软一次,在等待和升级中我思考了很多,比一辈子思考的还多,弄明白了一些原来以为明白了的东西,过去我在电影里说了一些隔靴搔痒、似是而非的道理,其实多么肤浅。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谁也无法超脱,谁也无法免俗,谁也无法不绝望无法不害怕……如果还有机会,我愿意把我的那些电影重拍一遍。
   我的朋友李克的到来使得八号病房气氛格外活跃。他说话特别多,似乎在卖弄他的见识,说宗教、谈瑜伽,说北纬30度地理,说欧洲的建筑艺术,谈论隐藏在文明深处的玛雅奇迹,说人生,谈爱情,谈《西藏生死书》,谈论我们这个世界的复杂、迷失和外太空的神秘、孤寂,观点独到却略显悲观,但谈得最多的还是电影,他竟然对伊朗、黎巴嫩、阿尔巴尼亚等非主流电影也信手拈来,像一个电影专业的博士生,躺在病床上的见多识广的病友对他也不得不洗耳恭听。但一个健康的人混在几个行将就木的人中间显得格外不协调,他肯定理解不了我们内心世界共同的秘密,他谈论死亡的时候跟我们谈论时的感受肯定不一样。因此,我们都只把他当作一个能给我们带来一些乐趣的局外人。
   他说话说得太多了,以至都快虚脱了。他的脸上偶尔会掠过痛苦或悲哀的表情,很快,但逃不过善于捕捉细节的导演。他似乎跟医生或护士很熟悉,她们对他也恭恭敬敬。奇怪的是,那些呆头呆脑的医生竟然也给李克打针,让他吃药,跟一个重症病人那样被高度重视。
   “他好好的,你们为什么给他打针吃药?”
   “他交了钱。”医生淡淡地说,“因此他有权利享受止痛和延续生命的待遇。”
   “他根本没有病!”我说,“他比斗牛士还强壮”。
   “可是他确实交了钱。”医生说。
   钱也竟然可以使这个头戴神圣光环的疗养院变得没有操守!
   李克解释说,我说过我是来陪你的,送一个朋友上路,这是对我的几乎毫无意义的人生的一种补偿。
   我说,李克,你疯了?这些止痛药、强心针是给我们这些苟延残喘的病人用的,对你没有好处!
   “我交了钱,他们就得给我服务。”李克说,“再说,这种药对人体也没有害处。”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但我突然发现李克的脸有点难看,轮廓还在,容颜已改,黯淡、僵硬,暗藏忧伤。我们都很虚弱,医生不准我们多说话,但医生一走,李克还在说话,好像他要抓紧时间把所有的话都尽快说完似的,但我们很早便昏睡过去。半夜里,李克按了两次床头的紧急呼叫铃,把我惊醒了,医生给他打了两次针。
   “我付了双倍的钱,我得比你们多享受打针的乐趣。”李克说。医生匆忙进来,给李克打了一针,李克安静下来,然后我们都睡了过去。
   两天来,八号病房又搬走了两个,新搬进来两个。两个陌生的病友显然还没有对死亡做好思想上的准备,精神高度紧张,有时发出低沉的惊叫,好像他们不用经过九号病房便直接进天堂一样,慌乱而不知所措。在他们的影响下,我的病情迅速恶化,感觉到身体极度虚弱,心跳越来越慢,呼吸出现困难……我犹豫不决,李克抬手一拍,帮我按了紧急呼叫铃。
   “3号病人可以转移到九号病房去了……我也得去了。”李克有气无力的,像刚睡醒的样子,脸色灰白、疲倦,“我,最后送送你”。
   我没有反对。我难受得感觉已经死了。也许我已经死了。
   两个医生给我和李克分别做了诊断,然后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决定尊重我们的意见。
   医生推动我的病床。我双手在空中本能地挥动着,想抓住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有抓住,最后紧紧抓住床架,挣扎着想阻止床的移动。
   但是,我们还是被送到了九号病房。
   这间病房与其他的病房相比,没有特别的地方,就是宽敞一些,包括我们有七张病床,其中李克旁边的那张是空的。李克伸手去摸了摸,喃喃道:“天哪,床上还有他的余温。”
   “昨晚走了三个。”旁边的一个病号,是3号,五十岁左右,虚弱地说,声音已经变形了,“估计今晚我也得走了,我得先跟你们说声再见,免得到时想说也说不上。”
   在这里,我和李克被重新编号,我6号,李克7号。我们比邻而居。
   “我们早就应该到这个地方来的。”李克说,“这里才是最接近生命真实的地方”。
   我不赞同他的说法。这里阴冷、孤寂,弥漫着浓郁的死亡气息。我似乎看见5号病人的灵魂缓慢离开了他的身体,他紧紧地抓住它不让它飞走——那扇窗,是灵魂离开肉体的通道。
   医生要把3号病人转移出去,那人拼命反抗:“我还没有死,你们不能把我拉出去。”
   医生说,你在这里呆得够久了……
   “……才两天,也许今晚就能断气。”3号有气无力地哀求道。
   医生说,你先回到八号病房去……
   3号还要挣扎:“今晚我就可能断气了……”
   但他还是被转移走了,一会,另一个病人进来了,取代了3号的位置,成为新3号。那人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音,上气接不上下气,像爬坡的卡车,强弩之末,马上就要熄火了。
   “不要怕,朋友。”李克握着我的手——他的手好冰凉,“这是最好的地方。”
   这确实是最好的地方。所有的病床都对着窗口,窗口正对着窗外若隐若现的庙宇,不用抬头,也能看到庙宇的黄墙青瓦。庙宇里永远只有一个和尚,圆寂了一个又来一个。不知道什么东西赋予了九号病房的魔力,听说凡是到了九号病房的人都觉得心里一下子踏实了,安静了,大彻大悟了,没有慌乱和恐惧感,人体的所有器官都同时打开,能闻到自己身上的死亡气息,能感受到自己肉体慢慢枯死的声响,像一盏灯熄灭时发出的声音,正常的人听不到,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能听得清晰。因此,九号病房备受推崇,每一个临死的病号都会要求到这里来。躺在这里的人没有贫贱富贵之分,没有姓名,不问身份,而能否到这里,只有医生才是最后的裁决。我弄不明白,李克是怎样混进来的,他为什么要混进来?难道见多识广的他需要感受一下“濒危体验”?如果是这样,他太可恶了,因为这里的床位是如此紧俏,那些正在痛苦中煎熬的病号都争相要到这里来尽快脱离苦海。而他,一个放荡不羁夸夸其谈的浪子,堂而皇之地占了一席之地,而且不知道占用多久。
   一进九号病房开始,李克的话就越来越少了,到了晚上,庙宇的晚钟声响过后,便一言不发了,对此我反而觉得不适应。我轻声地说,朋友,太安静了,你应该说说电影,你心目中完美的电影……李克紧闭着眼,在床上一动不动:“朋友,我说过了,我快要死了。”
   我吃了一惊:“胡扯。”但他紧握我的手慢慢地松开,最后只有一只手指头勾着我的手指头。我们的手都很冰凉。我的身子湿了。冷汗。
   我对李克的瞎话并不在意,由于过度虚弱,并在药力的作用下,我很快昏厥过去。我的眼前,或许是脑子里出现了许多幻觉,我的身体飘浮起来往远处飞去,像一颗流星……我看到了许多死去的亲朋好友和很多陌生的面孔,他们在深邃的空中飞来飞去,不让我抓住,不跟我说话。我感觉到了恐慌,拼命地反抗,要回到地面,要与他们划清界线。
   我看到了李克的躯体,它像一条漂浮在海面上的死鱼,我一把拉住它:“我要回去,我还要拍电影!”
   李克突然瓣开我的手,独自往远处飘去。
   “李克!李克!”我孤立无援,大声呼喊。
   我沉重的身体一直往下沉,眼前越来越黑暗,快到地面的时候,又迅速反弹,往更深邃的太空飞翔……
   多么漫长而孤独的飞翔,无边无际,没有尽头。
   我体味到了什么才叫恐惧,什么才叫绝望,什么才叫死亡!什么才叫烟消云散!
   ……
   我突然听到了钟声。钟声把我惊醒了。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又回到了九号病房,还躺在6号床位上,汗流满面,浑身冰凉,但身边的病床空荡荡的,只剩下我自己。我慌乱中猛按紧急呼叫铃。医生进来了。
   “他们呢?”我问。我的身体慢慢恢复了力气。
   “他们都转移到万年青去了。”医生淡淡地告诉我。
   “万年青”在这里就是太平间的代名词。
   “7号,7号呢?”李克的床位空得只剩下一张床,我用手摸了摸,还有余温。
   “剩下你,其他人都到了万年青。”医生说。
   医生为了证实其所言不虚,他说,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看看他们,不过他们很快便要送殡仪馆了,他们的家属正在赶往这里的路上。
   我压根就不相信医生的话。李克也许说得对,医生的话跟婊子说的差不多。为了戳穿他的谎言,我一定要去“万年青”去看个虚实。
   医生说,你可以自己走动了。
   我试着,果然能自己爬起来,还能下地走路。
   医生把我带到了“万年青”。里面有七具尸体。最里面的竟是李克!双目紧闭,表情僵硬,脸色像银幕一样灰白和深不可测,只是那嘴角还微微张开,似乎还有话要说,可是永远再也动不了了。
   我的朋友李克竟然就这样死了!这是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比电影还离奇。
   “他的确已经死了。”医生再次肯定地说,“类似于安乐死”。
   我摸了摸李克,躯体冰凉,没有了心跳,当然也没有呼吸。
   “你可以离开九号病房了。”医生说,“甚至可以离开疗养院了,今天你便可以办理出院手续回到你原来的生活轨道上去。”他的意思是说,我凤凰磐涅死而复生了,且不治而愈。这个疗养院里,我将是唯一一个活着离开的病人!仿如隔世,荒诞不经!
   “你来这里本来就是误会——你的朋友,太平间里的7号才是绝症患者,他患尿毒症已经好多年,已经到了晚期,可是他活着的时候一手导演了这则荒诞剧。他说他为此策划了十年,处心积虑,像进行一场漫长而惊心动魄的赌博,赌你能投进那个压哨三分。”医生告诉我,“从一开始,你的病历就是伪造的,你只是患肾结石,只需要动一下手术就成了……一切都是虚假的,我们,还有你的亲朋好友都是他的演员,你是他的主角,他希望你能用心体味,拍一部完美的电影,关于孤独、绝望和死亡的电影。他说你是一个伟大的导演,他相信你能。他除了付给疗养院一笔足可以让我们愿意担当演员的钱外,剩下的钱全部捐赠给你了,作为你拍电影的赞助经费,你可以心无旁骛随心所欲拍电影了。”
   那些盘桓在心头的疑惑顷刻之间土崩瓦解。我豁然开朗。
   李克导演了一则现在回想起来多么拙劣的闹剧,但是他才是一个伟大的导演!
   毫无疑问,他还是一个杰出的朋友。
   我又回到了原来的舞台。来不及参加亲朋好友们为我举行的盛大的庆祝会,我又开始工作了。从离开疗养院的那一刻开始,我迎着灿烂的阳光构思着第六部电影。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尽全力投中那个众望所归的压哨三分,并以此献给我的朋友李克。
  
   2010年1月14日
   载于《作品》2011年第1期

共 10224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初看有点荒诞,待到谜底揭开,却是那么真实,那么令人震撼。小说取名《导演》可谓别出心裁,它囊括了人生浮世的意义所在。确实,每一个人都是人生这一出大戏里的演员,更是导演,从开机到高潮再到谢幕,不在于演员这一角色的戏份如何,关键在于导演如何深入领悟当中的心路历程、生死考验。小说里的“我”是一个专职导演,以拍摄思考死亡的电影见长,虽然成就不凡,好评如潮,但总是欠缺一定的火候。在某次患上绝症之后便转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疗养院治疗,确切地说,是在等待着死神的召唤。从一号病房到八号病房,直至入住代表着人生谢幕地点的九号病房,期间病情逐渐加深,病友换了一茬又一茬,见证了无数的生离死别,而李克的到来及离世,更让“我”对死亡的思悟体会到了最深层次,升华到了极致,由此,“我”出院之后能拍出震撼心灵、更有深度的电影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小说里的李克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他丰富的人生历练及曾经多重的社会角色,无疑更好地诠释着“导演”这一含义的宽泛性及深刻性,更有代表性地诠释出人生舞台的真正含义。他以自己的阅历,以伪造病历的方式,以自己的生命为题材,以买通“我”亲朋好友及医生的手段,亲自为“我”导演了一辑厚重而又真实的人生大戏,令人思悟。小说语言老道,构思精巧,以“我”入院后对死亡的思考与体验所产生的心路历程为线索,辅以李克的人生历程,充满着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浮生浊世的思考,厚重异常,韵味悠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荐之共赏!【编辑:喜有此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308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喜有此李        2013-03-07 17:44:56
  小说细节描写很见功力,而第一人称的写法,使得作品更具真实性。挖掘人性,探索生命,思考浮生,小说主题厚重,题旨深长,深值一品!谢谢朱老师的作品。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3-08 07:37:1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3 楼        文友:方因        2013-03-08 08:36:50
  李克可称为是最高级别的导演,“我”和我的家人亲戚以及医院的医生和病友都成了他忠实的演员。只不过就“我”一个人被蒙在鼓里,其他人都心知肚明。他又是一个最成功的导演,而“我”这个男一号和他这个最佳配角的演出又是那样的毫无杂念。他还是一个最无私的导演,他倾其一生的奋斗积蓄和自己的生命导出了一部绝世大戏!在这部生死考验的大戏中,他才是真正的主角!“我”终于明白了这个众望所归的压哨三分球的奥妙了。小说塑造人物非常成功!李克这个飘忽不定天马行空的性格和对人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索精神都跃然纸上!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