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心灵·小说】水与舟

精品 【心灵·小说】水与舟


作者:刘柳琴 榜眼,27666.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84发表时间:2013-03-10 14:05:57


   虽然,从那时起,他对求到他名下的乡亲们态度有所改变,但那心中的怒火,已经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渗透到了他的骨子里。
   从那年起,又十年过去了,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回过那个让他蒙羞含辱的村子。
  
   (四)
  
   十年后的今天,他又踏上了这片土地,只是他现在的身份不同了,他已荣升了这座有着百万人口的的城市副市长了。他现在在事业上如鱼得水,踌躇满志。
   今天,是他父亲的十年忌日。他要在家乡为父亲举办十周年祭奠,这次回来,和以前又不同了,他是以副市长的身份回来的,比以前更风光了,也借此机会,来挽回十年前在家乡人面前失去的面子,以雪当年下跪之耻。
   汽车在村子小道上排成了一队,十年后,村子的变化之大,是他这个远在城市里很久没回家乡的游子料想不及的。在他的旁边,坐着陪同他一起来的县长:“这个柏油路,是陈波当县长时为村子里修的;你看到那个楼了吗?那是村子里希望小学,是陈波当县长时为村子争取到的项目;还有……”
   他揶揄地说道:“陈波很会笼络人心啊……”
   “是啊,陈波没少给村子里争取项目,这几年,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也有陈波的一份功劳啊……”
   他在心里“哼”了一声,心想:“功劳再大管什么用?换届还不是一样被换下来?这年代,上面有人才能重用你!笼络民心管什么用?”
   家里早已布置好了一切。副市长为父亲办十年祭奠,惊动了十里八乡的有头有面的人物,大到书记、县长,小到乡长、村支书,前来随礼的人络缕不绝,家里面人头攒动,川流不息,场面蔚为壮观。家里倒不象在办丧事,倒是象在办喜事,记账的桌子摆了五六桌,前来上礼的上到万元,下到千元,百十元的根本上不到账上,记账的都忙得不可开交。
   他,坦然自若地站在院子里,心里充满了喜悦,脸上却又装出悲哀的样子,用双手作揖,叩谢着前来给他捧场的人。
   一个记账的人来到他的跟前,在他的耳边悄声低语地说道:“刚才太忙了,有个人说是你的同学,是某某乡的乡长,没记住姓名,丢下两千元钱走了。”
   他绞尽脑汁地想着,在他的记忆中没有这个当同学的乡长啊?他摇摇头:“没印象。”
   记账的人迟疑了一下:“那……这帐记在谁的名下?”
   他潇洒地把手一挥:“不要记了,你拿去花吧!”
   记账的人嗔了嗔舌头,心想:“还是当官的,这钱来的真容易……”
   那一天,他在村子里出尽了风头,挣足了面子,憋屈了十年的窝囊气终于出来了,当然,也赚足了腰包,赚的盆满、钵满。
   他再也不是十年前的他了,那个跪在雨地里乞求乡亲们出面埋葬他父亲的小院长了,他那被刺伤的自尊心在乡亲们面前又挺起来,“在哪跌倒在哪爬起来”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你看村子里的人看他的目光是羡慕的目光,是眼馋的目光、甚至还有嫉妒的目光、表情是失落的,还有后悔的……
   在回来的路上,他回头望了望车后淹埋在尘土中家乡,望着这个曾经让他蒙羞的家乡,嘴角上浮现出洋洋得意的微笑,那双眼睛也浮出胜利者满足的神色。
  
   (五)
  
   一封检举信,寄到了省纪检委,举报“某某市的副市长利用职务之便,在家乡借给父亲办十周年的机会,置党纪国法不顾,置个人形象不顾,大办丧事,疯狂敛财,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激起民愤,有损于党员形象,败坏了党的作风,希望上级领导严惩这种腐败行为……”检举信中还附上了祭奠活动的照片。
   省里很快下来了派来了调查组,停止了他的工作。
   在上级面前,他痛哭流涕,声泪俱下地检查着自己的错误,把收敛的钱也如数上交给了组织,鉴于他的态度较好,检查深刻,念他曾经有过的业绩,工作上也是恪尽职守,又是初次犯错误,上级有关部门本着教育、挽救的目的,给与他免去副市长职务,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在这期间,他因心脏病突发,住进了医院。
   命运是那么地捉弄人,他从这所医院一步一步开始走向仕途,在官场上发迹,在这所医院,他从一名普通医生,当上了副院长、院长,在这个医院里,对待家乡的乡亲们,由爱到冷淡再到恨,最后,落得个天怒人怨、众叛亲离、成了千夫所指。
   他躺在病床上,炽灯下,他那曾经油亮的脸庞,变得灰暗无色,脸上有种郁郁的神色,绝望的表情反映在他的脸上,有几分呆滞,和他往日里那春光得意时,判若两人。
   他在嘴里喃喃着:“完了,完了,一切彻底地完了……”他真想大哭一场。
   门外不时地走过一个个熟悉的身影,那些都是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有自己的老同学……这些人都曾经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地围绕在自己的身边,他认为最接近和最亲密的人都变得表情冷漠,匆匆忙忙地从他门前走过,看都不看他一眼。
   “他们都来干什么?”他问身边的妻子。
   “陈波,也住在这里,他们来看陈波呗。”妻子漫不经心地答着。
   妻子的话象一把刀子刺痛了他的心。他,一个堂堂的副市长,如今成了众矢之的,墙倒众人推;而陈波,一个离职的县级干部,却众望所归,人心所向,同在一个医院里住着,陈波的床前是情意浓浓,温暖如春;自己床前的却是形单影只、孤苦伶仃;家乡的人隔门而过,对他视而不见,不屑一顾……他开始回顾自己的一生,从头到尾梳理着自己走过的人生路……“若知今日,何必当初?”他哀叹道。梦灭了,天塌了,他感到世界上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了,他忽然明白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失落、孤独、绝望、万念俱灰……诸多复杂的心情,在撕裂着他的胸膛,墙啊,天花板啊,灯啊……好象一起在向他眨眼,在嘲笑他,他顿时气火攻心,心中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大叫一声:“乡亲们啊,得罪不起啊……”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这是陈波曾经对他的忠告,也成了他的临终遗言。

共 739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个从贫穷农村里走出来的唯一大学生,在接受家乡人的恩惠后,带着浓厚的感恩之心踏上了求学之路。从一名普通的医生到科室主任、副院长、院长,最后到副市长,官场上十分得意,可是由于在医院担任院长期间,对家乡父老们来医院看病的不冷不热的态度,他从最初对乡亲们的热情到最后的冷淡,以及老父亲回乡安葬无人帮忙,害得他四处给乡亲们磕头恳求,这严重的挫伤了他的自尊心,他对乡亲们由爱到恨,发誓一定报酬雪耻。他当上副市长后,回乡给老父亲办十周年的祭奠活动,收受了大量的钱财,众人对他的巴解逢迎,使得他终于挽回了当年下跪的面子,也解了恨。正当他春风得意的时候,一封检举信使得他丢了副市长的位子,一病不起住进曾经他担任过院长的医院。在死亡之际,突然明白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村民是“水”,自己是“舟”,无论自己当了多么大的官,如果心中没有民众和百姓,不为他们做主和办实事,最终只能落得个众叛亲离,万人所指可悲的下场。小说笔法老到,人物刻画深刻,把官与民的关系诠释的细致淋漓,是非常值得阅读的佳作。【编辑:夕阳ann】【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31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夕阳ann        2013-03-10 14:10:38
  人啊,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无论官职多大,声名多么显赫。一篇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小说。问好柳琴姐。
以文会友
回复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3-10 15:57:38
  谢谢夕阳社长的辛苦劳作和精彩留评,问候夕阳,春天快乐!
2 楼        文友:雨春        2013-03-10 15:04:09
  几百年前的一代明君李世民就论述过水与舟的关系,可好多接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还是不能心领神会吗?不然,其实是他们在明知故犯,是在走钢丝!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回复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3-10 16:18:10
  谢谢文友雨春的精彩留评,本篇小说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塑造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在当县长时,为家乡人民办了好事,深受乡亲们爱戴的离职县长陈波,一个是遗忘乡亲,对待乡亲们充满怨恨的副市长“他”,自古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谁赢得了百姓的心,百姓就拥护谁,就是这个道理。
3 楼        文友:草根        2013-03-11 17:01:40
  “水与舟”永远是相依相存的关系,但,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比天还大,最终导致舟覆人亡,就如同小说中的于副市长,难逃可悲的下场!欣赏佳作,问好柳琴大姐!
   恭喜美文成精,心约因您而精彩,遥祝快乐,笔祺!
至少,无愧于文字。
回复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3-11 17:35:21
  谢谢草根兄弟的赏读和精彩留评,遥祝春天快乐,写作快乐!
4 楼        文友:yangxuemei        2013-03-11 19:39:23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至理名言,让人感悟及感慨!乡亲乡情们把你培养成人,你没有感恩于他们,反而嫌弃众乡亲,不理不睬,忘恩负义,最终扳不倒而使自己掉到水里,落得那样悲惨的下场;而美文里另一位同样为官的县长陈波,则是处处为民着想,为民办实事,得到乡亲们的拥护和爱戴,这在他生病住院时乡亲们络绎不绝前来看望,和这“市长”生病住院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见小说精彩之处就在于此。问候柳琴,遥祝笔健!
回复4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3-12 09:27:52
  谢谢雪梅的赏读和精彩留评,问候雪梅,春天快乐!写作快乐!
5 楼        文友:水蓝        2013-03-13 21:55:52
  写出了当今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自酿的苦果,悲剧的人生。向柳琴问好。
中学语文教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回复5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3-14 11:10:44
  谢谢文友水蓝的赏读和留评,遥祝春天快乐!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