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说鼠

精品 说鼠


作者:子虚 童生,69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61发表时间:2013-03-15 19:47:39

1.人不分鼠的长短肥瘦、黑白美丑,一律以“老”称之,对它既憎恶,又敬佩。“老”在词典里的意思有很多,冠在鼠前,我认为“很久以前就存在”和“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这样两层意思比较恰当。据说老鼠在冰川纪就有了活动的印迹,它比人类的出现还要早十倍,自然可以称“老”了。老鼠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始终是人类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存在。人们恨它,既是因为它德行不佳,对人造成危害,也是因为它常使人无可奈何,束手无策。而它的生性聪颖、机敏出众,它的生存本领,它的繁殖能力等,又都不能不使人对它侧目而视,另眼相看。2.在十二生肖中,鼠为首相并不偶然,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十二生肖各动物前后次序排列与古人用地支代表十二时、各动物在一昼夜的活动规律有关。“夜里23时至凌晨1时是子时,鼠此时最为活跃;1时至3时为丑时,牛在反刍;3时至5时是寅时,老虎最凶猛……”
   老鼠夜出活动是其生活习性,并非偷偷摸摸。它正好赶在人熟睡之时,得逞其能,得行其便。就是人,不是没有了监督也会腐败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并不表明人的精神境界就发展到相当高尚的程度。经济一萧条,社会就混乱,不仅有“路有冻死骨”的民不聊生,也有盗贼横行、杀人越货、残酷战争等乱象。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而不管别的人别的生灵死活的事可谓罄竹难书,所以《管子》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饥荒的时候,人吃人都会,人有什么权利和资格大言不惭地说老鼠鼠窃狗偷呢?反思自己才是正途。
   二是古人将十二地支分成阴性与阳性,动物的足爪是奇数的,属阳性,是偶数的,则为阴性。“虎龙猴狗有五趾,马是单蹄,为阳性;牛兔羊鸡猪都是四爪,属阴性,蛇无足,但舌分两岔,算偶数。老鼠是个例外,它前足有四趾,后足五趾,介于阴阳之间符合子时阴阳兼具的特点,正与子相配。”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子为极阴,幽潜隐晦,以鼠配之。鼠藏迹也。”
   老鼠“例外”,难怪很有个性了;它“阴阳兼具”,难怪能够左右逢源了。长期与人打交道,与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却始终不被驯服,而英俊挺拔如牛马之辈,却俯首帖耳地听人摆布,心甘情愿地任人宰割,真是白长了一副好躯体!一辈子给人当牛做马累死累活,也是活该。
   老鼠不仅不甘下人,而且还老跟人过不去,成为人在动物中的头号天敌。人即使发明捕鼠器械,也奈何它不得。这可能与其基因组信息与人类“惊人”的相似有关。老鼠基因总数与人类基因数量相近,还拥有与人类相似的“废弃基因”,其胚胎干细胞与人类也几乎毫无差别。这就怪不得鼠小鬼大了。
   3.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鼠居首位的有趣传说。
   一是鼠咬天开。清人刘献延著有《广阳杂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鼠在夜里子时异常活跃,耗了自己的混沌之气,咬破黑暗,引来黎明,所以鼠又叫耗子。
   为了给人间带来光明,老鼠不惜耗散自己的精气神,可谓有牺牲精神的了,可是它为人做好事的时候,人们正在熟睡,但它暗地里的破坏,则因为有劣迹斑斑的物证,而被视为祸害,以致人们一提起耗子,就心生厌恨,恨不得将其消灭,并将它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做好事不留名,好事便不容易出门,做坏事若要人不知,则除非己莫为,而且坏事往往很快传千里。为人做事,能不慎乎?
   二是老鼠与猫结怨:“猫贪睡,曾嘱咐鼠比赛前叫醒它,可是老鼠却撇下好朋友猫,自己参加比赛,得了头名,此后二者便世代为仇了。”
   老鼠的确有些不够朋友,但仔细想想,也情有可原。至少不像有些人出卖朋友那么可恨、出卖良知那么无耻,出卖灵肉那么下作。在激烈的竞争中,谁不想得个好名次?冠军与亚军所得到的待遇天差地别,谁能够拒绝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独领风骚的诱惑?有名就有利,做个广告或形象代言,做个讲座或搞个巡演,不用多少时日就可腰缠万贯。少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夺冠的胜算就大一些,这又不是使什么绊子,用什么阴谋,而是猫自己太懒了。何况老鼠并未答应叫醒猫,还很可能因为集中精力在备战比赛上,而忘了猫的叮嘱。再说,老鼠夺冠是自己争取得来的,凭的是真本领,既没有吃什么兴奋剂,也没有走什么后门。倒是猫,大战在即的时候还掉以轻心,往另一方面想,又何尝不是想养精蓄锐。而且气量还太小,竟因为这么一件自己要负主要责任的事而与鼠结成生死冤家。要我说,更不对的是猫,谁不会打点小算盘?又何必这样深仇大恨?人是因为猫维护了自己的利益,才不分青红皂白站在了猫的立场上说话,可见人也是只问利益而不分是非的。
   利人,人心向之;损人,人深恶痛绝之。老鼠对人的破坏太大,人当然对它没有什么好言语了。以致一说到老鼠,便不是獐头鼠目,就是抱头鼠窜,投鼠忌器。就是同样的意思,比如瞻前顾后,意为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是个中性词,可换成“首鼠两端”,因为涉及老鼠,词就成贬义的了。我们从其它的很多事情上,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同样的事,因为与之联系的对象不同,评价就截然不同;同样的物,因为给的人地位不同,对待的态度便也天差地别。
   三是说远古时,黄帝要挑十二种动物值日掌管时间,决定来一次赛跑。牛跑得最快,可老鼠蹦到了牛背上,快到终点时又一蹦,得了第一名。又有一说是,玉皇大帝选十二个动物做生肖,说牛最大,就由牛作第一生肖吧。老鼠反对说,在人的心目中自己比牛更大。于是他们来到人间,人们说牛真肥真壮。老鼠爬到牛背上,两脚直立,人们惊叫:“哇,这只老鼠真大!”于是老鼠成了第一生肖。
   老鼠略施手段便战胜强手,其聪明狡狯叫人又钦佩又憎恨。清人王有光写过一篇讨鼠檄文:“且以猪为末,犹可言也,以鼠为头,其谁服之。夫以龙之种灵,虎之威猛,风雨拥卫之物,乃颓乎其间,虽驾猪之上,已屈鼠之下矣。其不悖哉。”其实在我看来这是迂夫子之见。左思有诗云: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屈原有遗篇: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鹊乌雀,巢堂坛兮。在没有人权的封建专制统治下,老鼠之流往往得势、得志甚至得道。黄帝也好,玉帝也罢,他们既不会有眼无珠,也不会有心无肝,牛虽然老实勤恳,也并非就蠢得被鼠那样利用。龙灵虎猛,正是它们不得第一的主因。而老鼠,虽然心术不正,却聪明机灵;虽然没有远见,可善于钻营。
   4.因为老鼠经常活动在人身边,不断搞着破坏,受到人的“关注”与“重视”,是理所当然。自然,有关鼠的话题也就不少了。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叫老鼠不食黍,与叫恶人不作恶,贼人不偷盗,小人不害人,奸人不奸诈,贪官不贪墨何异?马因夜草而肥,鼠因贪婪而硕。道德劝诫、道德说教从来都是收效甚微的,我们要保住自己的劳动果实,除了严厉打击,更应该想办法防止。比如加强切实有效的监督,比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2)“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不仅贪婪,而且还不讲礼仪,不知廉耻。有些人被骂为“猪狗不如”,绝不仅是不如狗的忠诚、猪的奉献,也不只是不如老鼠的“有皮”。马克思说资本的原始积累充满了血腥,何曾“有仪”?人定胜天,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没有哪个动物可以望其项背,但对自然的攫取、掠夺、破坏,也没有谁能相比。“人而无仪”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人祸,造成天灾。而大自然遭罪、地球遭殃指日可待了,人类自然也“不死何为”了。
   (3)一次,齐景公问晏子:为人何患?对曰:患夫社鼠。问曰:何为社鼠?对曰:社鼠出窃于外,入托于社。灌之,恐墙坏。熏之,恐烧木。此鼠之患。今君左右,出则卖君以要利,入则托君不罪乎乱法。又并覆而育之,此社鼠之患也。
   奸佞之臣确实如城狐社鼠一样,总能摸准君王的习性脾气,投其所好,从而得邀其宠,而对外,又能拉大旗作虎皮,狐假虎威,从而得牟其利。所以就连诸葛亮这样聪明而又有生杀予夺大权的人也怕宵小鼠辈。他在出师前谆谆告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小人的危害,是智圣也头痛头大的。我们有人说宁可得罪君子,也不可得罪小人。得罪了小人,就说不准什么时候会遭算计,被祸害。可是如果对君子就欺之以方,对小人就处处忍让,既无异养痈遗患,使之得寸进尺,也寒天下君子之心。小人比老鼠更可怕可恶,因为老鼠的危害是明目张胆的,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小人并非以其贼眉鼠眼示人,他们无孔不入,戴着五花八门的面具,使人难辨真假。其不单鼠窃狗偷,且窃国,借你一双慧眼是不够的。
   (4)晋人郭璞写过一篇《飞鼠赋》:“或以尾翔,或以髯凌。飞鸣鼓翰,攸然皆腾。用无常所,惟神斯凭。”清人张劭也写过一篇《银鼠》:“杏山穴多耀灵鼯,猎网追风捕几何?窜地捷于逃月兔,跳空亮比掷星梭。松林溜粉宵还闭,雪窖争辉冷却过。总为微名夸世宝,新来冠服借伊多。”都是夸赞老鼠的腾跃窜跳的迅捷功夫,但是,幸好“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老鼠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人类应该庆幸生命力旺盛的老鼠的技能都是“半桶水”。如果老鼠五技精湛,会不会有场人鼠大战?一旦大战,又会鹿死谁手?由此可见,上帝对人还是青眼有加的。
   (5)李斯年少时,见厕中鼠吃的是不洁之物,狗与人近之即惊恐,又见仓中鼠吃的是粟米,住的是房屋,还无忧无虑,便感叹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其实正是他自身命运的写照。在秦始皇,他是堂中鼠的时候,“贤”,堪称名相。在秦二世,他变得“不肖”起来,并还沦为了牢中鼠。他因为是千辛万苦才谋到了仓中鼠的地位的,所以在关键时候的权衡就还是位置的考虑。沙丘政变的变节不是偶然的,是其老鼠哲学指导下的一次错误选择。历史总要在一定的时候用它的诡计去试验一些人,没有一定的信仰与一定的精神支撑,就总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悔之无及,成为历史的反面教程。
   (6)苏辙说,苏子瞻有却鼠刀,云得之于野老,尝匣藏之。用时,但焚香置静几上,即一室之内无鼠。苏东坡就写了一篇为其父苏洵赞美的《却鼠刀铭》,说别管多猖狂的老鼠,一见此刀,立逃无影。苏氏兄弟言之凿凿,看来此刀不为虚妄,可惜已经失传,否则我们后人就不会为鼠闹心得很了。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却鼠刀能“却”得一时,却一定不会经久耐用为“一世”,因为后人也研究出来许多抑制鼠患的高科技产品,老鼠最终能一一化解,转危为安。其破解难题化解危险的能力令人惊叹,它们又岂能为区区一鼠刀而恐惧得逃之夭夭呢?苏子同时还写了篇《黠鼠赋》,老鼠的聪明或狡猾,连人中之龙的苏学士也不能不佩服与赞叹。
   (7)柳宗元在他的《三戒》里写到一个关于鼠的故事:永州有一属鼠之人,喜欢老鼠,于是许多老鼠都到他家安家,昼夜横行无忌,主人不以为意。几年后此人搬家,宅子新换了主人,老鼠却依然故我,新主人便大力灭鼠,最终鼠尸堆积如山。这个寓言故事编得不合情理。老鼠既然能够安家于喜欢它们的人家,自然也知道主人搬家了可随着一同前往,哪有形势变了自己不变的道理?从老鼠狡黠的灵性看,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就是从鼠类比人类的历史早而现在仍然猖獗看,也可知鼠不会这样愚蠢。柳杜撰此故事的目的只在谴责“窃时以肆暴”之胡作非为的人。
   (8)“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不得人心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反过来想,虽然人人喊打了,可老鼠仍然大模大样照过不误,因为人们只停留在“喊”上而没动真格的“打”。也许一开始老鼠在人们的恫吓下会很害怕,就像老虎一开始对黔之驴的感觉一样。可久而久之,它渐渐习惯了人们的喊,甚至于把大家的喊当成了对它的夹道欢迎。喊打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如果人不充当什么君子,当真的动起手来了,老鼠也就不这样目中无人了。“不得人心”的道德约束对于鼠辈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如果只是一种虚张声势的手段,那无论当面说它,还是背后说它,老鼠是不改其贼性的。不过能喊打,说明大家还存有一定的正义感,要是连“喊打”这样的声音与舆论都没有了,大家对于邪恶的事物都睁只眼闭只眼了,那这个社会就一定暗无天日一团糟了。
   (9)“鼠窃狗偷”之辈不信仰这主义那主义,他们只信奉拿来主义。
   (10)“鼠目寸光”,其实我们不少人的眼光并不比老鼠远到哪里去。否则,眼面前的蝇头微利就那么能够让他们在乎到可以不要更重要一些东西的地步了呢?比如,宁可不要兄弟之情了,不要朋友之义了,不要爱情了,不念父母之恩了……虽然我们嘴上会说,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可一到了自己头上,就变成吃得亏受不得气了。气是什么,意气还是义气?真气还是正气?全不是那么回事,其实还是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话听起来寒心,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金代元好问说:“虎头食肉无不可,鼠目求官空自忙”,感叹的是争取仕途升迁是空劳无益之事。但是,眼光也只有一寸的人说起老鼠的短见来,还是很理直气壮的。
   (1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有恶名便宁可饥渴也不饮水,更何况“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是有其实。
   (12)“猫哭老鼠假慈悲”,只是人一厢情愿的理解。人豢养了猫,就以为猫一定就得对自己知恩图报。也不想想自己也受过恩,是不是都一一报答了别人?猫哭,不是猫惺惺作态,因为老鼠的可悲结局也许让猫产生物伤其类之感,而且老鼠没了,猫就失业了,失业了自然就失宠了,甚至“兔死狗烹”了。猫想到自己的命运,大放悲声也在情理之中。还有,猫不是人指使着去哭的,人只会指使它去消灭老鼠。而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猫的,他以为猫也与他一样对老鼠深恶痛绝。老鼠世代与人类为敌,它们对人的破坏危害极大。可老鼠对猫并没有危害,猫是因为寄人篱下才不得不对老鼠狠下杀手的。
   (1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说的是遗传基因的难以改变,但话外也有了高低贵贱的区别。龙飞凤舞,在的是天上,形象也光彩,所以做父母的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老鼠在的是地上,本事又不大,自然不被喜欢,还常常被拿来当笑料。位高,就是形容猥琐,在人嘴里也英气勃勃;位低,就是人高马大,也会被人说成大而无当。
   ……
   5.每年都有大量的生物灭绝而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大如恐龙却只有化石以供研究。猛如老虎,不保护进动物园,也将绝种。而老鼠这么一个小精灵,害人不浅却生命力旺盛,大有与人类长期共存的气概。有人说浓缩的是精华,老鼠也是“精华”之一吧?

共 575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让人开怀的“鼠”文化文章,作者写得层次清楚,既给人文化知识的享受,也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文章先从老鼠之“老”入手,揭示了老鼠的动物本领;然后从生肖角度,揭揭示了与老鼠有关的中国文化知识;接着,引述传说故事,揭示了老鼠为“首”的生动趣闻;最后,文章着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里,关于“鼠”的各种文学和故事记载。文章角度清晰,内容丰富,语言生动风趣,开阔了读者的文化眼界,更让读者从各种“鼠”文章和故事中去受到做人的思想启迪。好文!【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3154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3-15 20:31:49
  文章材料详实丰富,一篇文章就是一顿“鼠”文化大餐。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施云南        2013-03-15 21:43:51
  写得相当详细啊,一个个关于鼠的故事,让我们增长了见识。由此可见,作者的才华,作者的学识相当丰富。很喜欢看这样的文章,能够让人学到东西。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3 楼        文友:静听        2013-03-16 18:37:55
  是读文,更是长知识啊。好文,赞。遥握,周末快乐。
淡然静美悟禅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