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内心苍狼』父亲考(散文)

精品 『流年*内心苍狼』父亲考(散文)


作者:杨献平 进士,7341.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58发表时间:2013-04-06 10:58:59

『流年*内心苍狼』父亲考(散文)
   坐在很冷的屋地,我只是叹息。我不是不想哭,是不会哭。胸腔里全是气,鼓胀得要爆炸。我知道这一天要来的,可没想到这么快。
   元宵节后,我们看父亲神色尚好,精神也很足。且闭塞了近一个月的肠道也通了,是母亲戴着手套帮他扣,我在旁边要下手,母亲坚决不让。那时候,我蓦然觉得,母亲是在乎或者爱父亲的。毕竟,几十年的夫妻了,他们的爱情生活中有吵闹、有威胁、有埋怨、有厌弃、有恨、也有着相濡以沫。时间真是一个好东西,它替人在磨合、增加和减去。
   正月十八,儿子要开学,我和妻子先回到单位。半个月后,弟弟来电,说父亲不行了,要我们马上回去。单位飞北京的联航每周二、四、六一班,那天正好是星期日。找票贩子搞到票,飞速赶到车站。一路上,我想,父亲一定会等我的,……可我辜负了他。他没有在最后见到我。
   我一直觉得,父亲肯定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临终时,母亲和小姨妈、还有弟弟都在身边,他似乎也没有说什么。就一个劲儿问献平回来了吗?隔一会儿,就朝门口看一眼,直到转头的力气都没有了,还在问。
   将他送到离村五里外的荒地里,上面的坟茔是爷爷奶奶。以前是分开葬,挪坟时将他们的骨头放在了一起。一口深的坑穴,将父亲连同他一生的悲苦、不幸和忍耐都丢在了里面。他们让我先盖六铁锨土,而且要站在父亲的棺材上。我犹豫了一下,跳上去,左边挖了三锨,右边挖了三锨。然后跳上来。
   是我亲手将父亲埋葬的,土落在棺材上的声音,很闷,也很响亮。
   父亲去逝后,我一直在想:他为什么临终不说一句话呢?对儿子,对自己的妻子,一句话都没有留。他保持了他一生的沉默,直到死,也还是一言不发,不对家庭和自己的一生做一个交代或者总结。
   父亲是决绝的,或者是彻底失望了!他经受的,他带走;没有经受的,交给后来者。自己则不置一词,保持了生前的一贯态度。
   “头七”晚上,我和妻子在上面屋里睡。我害怕,没来由的害怕。乡间迷信说,头几天里,死者还不知道自己死了,还在迷糊着,到第七天才知道,并要回家来看看。我不迷信,但心里也忍不住那样想。我想:父亲该对我说些话的。夜里十一点,寒风吹着院子四周的茅草,夜枭在近处的枯枝上叫喊。妻子睡着了,全身出汗,我抱着她。她呓语说:“咱家人事多,话也多,该说不该说的话都说……不知道忍耐,不管有没有那本事就往前冲,不吃亏才怪……”
   我听着,也全身出汗。摇醒妻子,妻子说,睡吧。我说咱去咱娘那屋睡吧。妻子说你怕啥呢?是咱爹!她越是这样说,我越是害怕。她见我真的害怕,就拉开灯,抱着被子一起到下面院子,叫开母亲的门,和母亲还有陪母亲的妗子睡在同一面炕上。
   这种蹊跷的乡间事,我以前只是听说。
   这肯定是心理作用,或者是乡间文化的一种幻象。我不是宣扬唯心主义,而是觉得妻子在夜里说的话像极了父亲。而且说的是地道的南太行乡村方言。第二天早上,我把昨晚妻子的呓语说给了母亲和妗子,她们都说,是恁爹回来了,借恁媳妇给你说话呢!
   我听了,头皮发奓,但仔细想想,却发现,这些事情是子虚乌有的,妻子的呓语不过是一种巧合吧。
   父亲逝后,我一直觉得有三点过意不去,无法释怀,自己给自己生气。一是没有及时给他诊治,使他才六十三岁就离开了我们。六十三岁,很多人还鲜活得很,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很多的事情,享受天伦之乐。而父亲,却再也没有了!这都怪我粗心,没有照顾好他,让他辛苦一生,还这么早就走了。二是觉得父亲有一种巨大的忍耐力,许多人做不到,他可以视苦难为必然,把伤害作为一种考验,视亲人的苦和痛而不见。这需要怎么样的卓越磨练才能洞彻?他不是不心疼,不愁烦,而是用忍,将村事家事化作无物,使自己超脱于外。三是父亲肯定看透了世事人生,而将之拒在自己思想与心外,站在一隅,看其他人叫嚷斗争,不可开交,自己则冷眼观望,不置一词,以沉默对抗外部的纷嚷喧嚣。
   如是种种回忆与猜想,或许真的是父亲的在世时的心态及其本来就很卑微而模糊的形象,或许仅仅是我的一些似是而非的猜测。但终究遗憾和悲痛的是,父亲没了,从他闭上眼睛那一刻起,我在这个世上就再也找不到他了,除非我有一天也像他一样。
   近两年来,一直有一个念头时不时跳出来:多年之后的某日某时,我也会像父亲那样,被人送到荒地里去的,在爷爷奶奶和父亲脚下躺下来,成为一颗永久沉默的灵魂。这是必然的,也是一种自然交替。
   现在,我只是觉得,父亲能多和我们在一起一段时间,我回家,进门喊爹有人应,老了,父子俩坐在墙角捉虱子晒太阳,说说往事,能多看看孩子和孙子们,看看这里那里的人事,然后哈哈笑,就很满足了。可是,我和弟弟的父亲就是那一个人,不可再造,不可重复,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在内心,是一种杀伐,一种持久的煎熬与凌迟。
   在时间之中,人和物也许是短暂的,或者不留痕迹,一个人的经历和记忆,连一粒尘土落水的动静都不及——时间在统摄着一切,时间纳入世间所有生命及其尸骨,情感和灵魂,不做珍藏,只为扬弃。父亲是的,我和我们也肯定是。
   父亲逝后,我常想的是:每一个人都是可怜的被收割者,只有“此时此刻”的在属于自己,也只有真实的存在令人心安和快乐,痛苦和悲哀都是次要的。我也时常假设:要是时间再倒退三年,我一定会使父亲避免罹患绝症,不能让他像其他人那样尊荣,但可以让他也体验一下世俗意义上的一般的快乐和幸福。可这些都是妄想,此时和彼时,已经是两个概念和时空了。而更可悲的是,时间使业已消失的不得永恒,令存在的不得停留。现在的我和父亲之间,已经构成了一种生命相连、思想相通但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这一端看不到另一端,另一端的身体和手掌伸得再远,在此时,也还是看不见、摸不着。西蒙娜·薇依说:“我们称之为变化的,也许不是别的,只是这一在场本身,不断地更新,不断地令人吃惊。”(《西蒙娜·薇依早期作品选·论时间》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共 17712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父亲考”,清明时节,一个儿子对已逝的父亲的血泪追思,洋洋洒洒近二万字,字字都是真情意切与无限的缅怀。我相信这个世上,父亲一直是所有子女心中那一盏照亮灵魂前进的心灯,每一盏灯都有温暖一生的光和热。文章中的这位父亲,是亲人乡邻中的“傻子”,他不与世为争,不与人为争,一直默默地,沉静地生活,即使内心有无数话语,他也只是寥寥数语。他一辈子与土地相守,与钢筋水泥相伴,只为让自己的妻儿过上稍微富裕的生活,但是他依旧不言语,依旧背着妻子对他的嫌厌,任劳任怨一生,直到得了胃癌,与世长辞。这篇散文,可以说是作者父亲的生平志,也可以说是父亲的灵魂肖像。通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父亲生前的故事,将父亲的形象立体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他的脾性,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他对待亲人的态度,都串联在一起,构成了这幅画。而作为父亲形象的烘托者,母亲,以及作者本人,在文中可见一斑,母亲一生都在嫌弃父亲“傻”,临了,父亲病重,母亲的举动让我们看到了这对紫米老夫妻那经过光阴沉积下来的情感,却也能够抵消一生的磕磕绊绊。作者这个长子,在得知父亲病情时,“恨”过母亲,而恰恰是这个恨,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父亲的爱,因为父亲这一生,太需要爱了。更是通过一系列的心里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仁孝的好儿子。虽然父亲去世时,没有看到作者最后一眼,但是我相信,他一定能感受得到您的这份心,能看到这篇含泪写完的文章,然后轻轻地笑……文章融入真情实感,对过往的事情记叙有条不紊,可见对父亲的爱如何深厚。而出彩的是文章里的语言,虽然很多都是贴近乡村的朴实字语,却仍然具有一定的高度,读来让我们深入作者内心,譬如文章首段这句“他奋尽一生力气、心血和生命,像树一样栽在人世间的两个儿子,我和弟弟,在他逝去后,也远没有那些湿干不定的泥土、年年枯荣的茅草乃至偶尔的风、雨滴和雪花,还有阳光距离自己更近。”父亲去世了,他只能怀恋,这种无力感,让他创造出这种震撼人心的句子。一篇让人落泪的亲情大作,倾情推荐!【编辑:一朵怜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07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朵怜幽        2013-04-06 11:03:17
  我相信,在天国的老父亲,没有沉重的世俗枷锁,只有对世间亲人的无限祝福,他一定过得很好……
没有什么比相信更像爱。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4-07 07:39:3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