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侠肝义胆,正气永存

编辑推荐 侠肝义胆,正气永存 ——怀念抗日除奸义士陈有光先生


作者:老马识途 童生,535.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73发表时间:2013-04-18 19:32:38
摘要:散记兴仁县传奇人物的故事.

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心血来潮,写这点文字,怀念我的邻居陈有光老先生.
   陈有光,何许人也,县人知者甚少。但若说起杨其贞——杨金虼蚤,兴仁县境和我同龄或者青壮年中,可以说无人不知,哪个不晓,有人说他是神枪手,能百步穿杨;有人说他会轻功,能飞檐走壁。在兴仁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陈有光便是此人也。
   陈有光老先生,是我县杨泗屯人氏,1927年人黄埔6期,1929年修业期满,曾在国民政府军政群团任过职,受过训。1932年一二八“松沪抗战开始后,具有“内之不安,由于外之不攘;若能攘外,内则自安”的思想,常与爱国青年议论、探讨时局,违背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思想,1934年,南京宪兵司令部以非法组织会社为由,被法租界巡捕房拘捕关押8月之久。出狱后,又结识上海一些爱国青年,交谈中,大家都感到从清末到民国初,国之不振,乃由“内腐而遭外患”,若内奸不除,外患就不会停止,形成“欲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就必须清除亲日汉奸”的共识。1935年秋,陈有光等人成立“中华青年抗日除奸团”。
   陈有光等经过周密筹划,确定把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最紧的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唐有壬作为首个打击目标。1935年12月24日下午6点“除奸团”成员将唐击毙于他寓所后门石阶上。刺唐后“除奸团”大部分成员转移到比较安全的广州,有两人不慎在上海被捕。
   陈有光等“除奸团”成员在广州隐蔽几个月后,1936年夏回到上海,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刺杀的第二号目标为政学系“灵魂”湖北省主席杨永泰;第三号是张群。1936年10月25日5时,“除奸团”成员将杨永泰击毙于江汉码头的石阶上。
   连发两案,惊动了国民政府,特工头子戴笠下令追捕,少数成员被捕入狱,陈有光几经周折,后乘荷兰渣华公司到南洋的轮船避居香港。国民政府动用军统、中统等多种特工手段侦查“两案”,但无济于事,从说纷纭,成为民国“两起悬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陈有光涉嫌历史问题,身陷囹圄,1975年12月获特赦。
   上世纪80年代初,陈有光在报刊上读到一些关于唐、杨被刺两案的文章。他也看到《辞海》人物条目中记载杨永泰是“1936年被CC系暗杀”,便萌生撰文将真相公诸于世,但鉴于历史教训,迟迟未能动笔。1984年在友人的劝说下,他才写了《关于唐有壬、杨永泰被刺杀之谜》一文,先后刊载于《黔西南文史资料》、《中国政协报》,在国内引起轰动,《词海)编辑部、国家文史馆员沈醉也给他来信,认可他提供的史料并表示衷心感谢。1987年,贵州文史馆聘任陈为馆员。后当选为政协兴仁县委员会第五、六届委员。
   1994年,陈有光老先生在县城广东巷租我侄子的房屋居住,与我是邻居,近在咫尺,本人方有幸得见陈老先生尊容,85岁高龄的他,高大的身材,两道剑眉,两眼炯炯有神,清瘦中显英俊,具有铮铮侠骨的气质。我们在同一院落住了近两年,他为人谦和,生活简朴,讲究卫生。带着各种目的慕名来访者也不少,我本人也曾和他座谈过10多分钟,他从不提及当年的壮举,这可能是“英雄不夸当年勇”吧!陈老先生晚年生活较清贫,饮食起居是他的两个亲堂重孙负责,病重时,行动跌倒在地,亲人未在身边时,我前去掺扶过,个别时候,我曾给他送过茶水和饭莱,他感激不尽。
   陈有光老先生辞世已近10年了,时至今日回想,作为邻居的我,对这位老人关心还是不够的,深感内疚和惭愧。他谢世时,灵堂的挽联是我撰并书,挽联曰:“名高故里功垂千古;侠肝义胆英灵永生。”现再撰写这篇拙文,一并表示对陈有光老先生的怀念。陈老先生,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共 14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简明的人物传记。作者在文章中清楚地介绍了陈有光先生传奇的一生,特别写了他参与刺杀亲日汉奸的两次行动,文字简明,却有惊心动魄之感。在对陈有光先生的讲述中,写出了人世沧桑之感,让我们在品味人物传奇中,感悟人生。【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4-18 19:34:31
  读着这篇传纪性文章,从陈老先生的人生经历中,我们更领悟到了人生意义的内涵。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施云南        2013-04-19 08:05:05
  陈有光先生的故事,让人感怀,在文章中,让我们看到了,怎样的人生,才能够真正焕发出光彩,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侠肝义胆,正气永存,这个文章的题目,真是特别有力道。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