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阔天空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碧海散文】解读秦岭

精品 【碧海散文】解读秦岭


作者:丁永斌 童生,685.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14发表时间:2013-04-23 09:32:58


   看看张世元现在的情况,可以说他是所有逃荒群体中的幸运者之一。当然,他从赤贫到富裕一是秦岭大容量的体现,二是改革开放给了他致富的机会。我们到张世元家里时,他们一家已是环保的支持者、参与者。按理说,他们一个有十八口人的大家庭失去赖以富裕的采伐之路,生活有反贫的可能。事情不是这样的,他们一家人种植适于本地生长的经济作物板栗、猕猴桃、核桃等。一个地方给勤劳人的生存空间总是很大的,天道酬勤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张世元一样的人过上好日子。
   秦岭山区的人家大多和张世元的生活一样,日子过的平静而又舒坦。稳定的政治气候带来了一片安居乐业的生活,作为秦岭人家,回过头来爱秦岭,呵护秦岭,也算是对秦岭的一种报答吧!
   五游太白山
   我们到达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时,天已晚了,对我们第二天要上太白山的事,导游说,在四月的太白山,若山下是雨,山上就一定是雪了。按常例,我们的登山的计划有可能泡汤。不过导游又说,太白山的天气变化无常,今夜阴雨如织,明天或许晴空万里。能否登上太白山,就得看运气了。
   也算是天公作美,第二天起床,天空像洗过一样碧蓝。太阳已没有初出的红晕,或是山太高的缘故,它与我们一照面就显得光芒逼人。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天气了,故而大家显得特别激动。
   太白山的路虽然是人工铺成的柏油路,可是用蜿蜒曲折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导游说,太白山上的路仅弯就有108个。就其景观,也是以天然的居多,人文的东西相对就要少得多了。《魏书?地形志》上说:其山冬夏积雪,望之皓然,故名。初有金星坠圭峰西,其精化为白石,若美玉焉,故名太白山。不是名人对太白山的冷落,而实在是因为它的地理太复杂,山势过于险峻。李白、苏轼等对太白山的向往不亚于泰山,面对险峻的太白山,只能望而却步,凭着想象写下美好的诗句了。我们今天能乘着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以观光旅游者的心态走上此山,也算是幸运的事。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苍茫宽大的秦岭在陕西眉县来了个巨龙隆腰,升起了一个海拔3767的高峰。这一隆,竟然使太白山成了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峰。每一座名山有自己的美丽故事是很自然的,我们登太白山,不是了解或考查它的神话传说的。我们是想从一个很有限的地段来感受四个季节的不同外,要把太白山完整的、多样的良好生态信息带上,让更多的人能知道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美好。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在视察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时就说过这样的话:在我国长江以北,气势如此之大,景色如此之美,科学价值如此之高,离大城市如此之近的自然景观,实属罕见。
   我总认为,太白山是有灵性的,它在塑造自己的形象时,属于浪漫主义者。山形不拘一格,景象差别很大。从被地质上视为珍宝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到高山草甸;从落叶松到古遗存植物独叶草;从红桦到灌木丛。2300多种植物按自己生长的需求,在太白山上安家落户,也是又不是的博大。是身处太白山,你完全没有必要故意做出深沉的样子去寻找人为的景点。苍松掩体的大山,大山巨石上松树坚强的生命张力,就是它献给我们最美好的景色。在太白山上,一切人工的亭子与梯道,都是设计者为了让游客能与自然景色面对面,身临其境的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就以拜仙台来说吧,让一块居高临下的巨石成为游客驻足的支点,然后通过这个支点,你完全可以将秦岭山脉的雄伟与广大收人眼中。人可以变得很渺小,小得就像自己不是一位游客,而是大山家族里无名的一员。你所有的关于把酒临风,一览众山的想法都是多余的。
   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并没有登上太白山的顶峰,只在3500海拔的拜仙台领略了太白山的高大与险峻。对于我而言,我是足够的。因为我来的主题是企图通过对大自然的深入,成为自然界里美的支持者与共有者。当然,我也是写了一首《登太白山》的诗,用以表达自己对太白山的崇敬,算是不枉此行了。三尺进天去,浮云比我低。苍松风如浪,群峰仞若羚。三海大明镜。七女思不归。我欲弃俗去。长醉久不回。
   六见到大熊猫
   眼前放着半盆子胡萝卜与苹果,一盆加了鸡蛋的牛奶,旁边还有一些竹子。饲养员用破了头的竹子轻轻敲打干扰它,让它配合我们给它拍照,可是,大熊猫因食物还没有吃完,一边用爪子档竹竿,一边用另一只爪子抓盆子里的苹果。见人实在干扰的不行,它将屁股转过来,硬是往盆子跟前退。这就是我们在周至县动物急救站见到的大熊猫的情景,整个过程中大熊猫显得憨态可掬,傻相喜人。
   人类对大自然的关注也不亚于虎、狮子、鹤等动物,早在公元前220年秦朝的《尔雅》中称大熊猫为貊,大熊猫从西汉时期,就已走进皇宫里成为贵族们的宠物。唐朝皇帝李隆基,在中国和日本来往时,把大熊猫作为一种礼品送到日本,大熊猫也算的上是第一个动物外交官了。但是,这个有着喜人外表,性情温顺的动物,却一直鲜为人知,幷未能像老虎、鹤、龟一样被人们利用各种方式赋予太多人文色彩。大熊猫以它安静、与世无争的态度,深入山林,像一位看破红尘、隐居深山的高士,玩味着黑白、阴阳,要不然,怎么在它的身上有着显明的黑白;它懂得生命与生命互相的关系,要不然,为什么以食物为主的熊科动物要放弃腥血,拿起竹子吃素呢;它肯定对阴阳有着大彻大悟的诠解,要不然,它为什么没有了熊科本有的残忍兽性,变得性情和蔼,与世无争呢!或许,这正是大熊猫有着神秘面纱与令人陶醉的原因了。大熊猫算的上是一位虚怀若谷的隐士,1869年3月11日,一名叫大卫的法国神甫在四川当地的猎户家见到它的皮毛开始,这个生活在古老中国的、黑白相间的物种才被世人所关注。那么,让我们通过几个片段,看一看大熊猫从被人们重视就带来的非凡经历:
   1929年,美国罗斯夫兄弟不远万里来中国狩猎大熊猫;
   1936年,有一位叫露斯?哈肯斯的美国人从中国带走了一只熊猫幼仔;
   1936年~1946年的十年时间,共有十四只大熊猫被运出中国大门;
   1957年~1983年共有24只大熊猫作为友谊的象征被送到俄罗斯、美国、墨西哥、柏林等地;
   1961年,世界上知名的科学家与环保人士选定以中国的大熊猫作为环境保护组织的标志,她的设计与完善经历了40多年,才成为WWF的代表标志。
   大熊猫走进人们的视野,这使我想起了甘肃敦煌文化的面世。敦煌文化被发现时偶然的,王道士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而大熊猫被重视却是必然的,法国神甫大卫不是敦煌的王园录,他是凭着知识与责任发现、宣传大熊猫的。王园录成了发现敦煌的罪人,大卫是发现大熊猫的功臣。今天,大熊猫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物种之一。像大熊猫这样的珍贵的动物,我个人以为,它发现的迟或许是它的幸运之处。作为地球上的物种,它的发现与被保护,合乎我国古老的哲学“塞翁失马,安知祸福”的思想。你想,如果大熊猫过早的被人们知道它有今天被人看重的价值,说不定早已在这个地球上消失了。面对今天人们对大熊猫的关注,我要说,虽然迟了,只要努力,还是来得及的。
  
  

共 826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着作者如此厚重的文字,我敲击键盘的手迟迟不敢落下,唯恐稍不留神会?渎了这集历史,自然,人物情感于一体的大气之作。作者用开阔的视野,把秦岭解读的细致入微,文字洋洋洒洒,谈古论今,叹惜人类对秦岭的揉躏,欣慰很多的杨文洲开始重视自然的保护,感动于他们山一样的胸怀!自然是个很淳朴的概念,秦岭又有着容纳生灵的襟怀,她把落难的子民收入怀抱,同时也孕育着华夏文明!为了葫芦,留住叶子,为了生存,保护每一片绿洲!解读秦岭,走进秦岭人家,走近眉县,暂住黄柏塬,游太白山,走近大熊猫,一路走来,怎能不让人幡然醒悟:热爱秦岭,保护自然,珍惜地球!此文不失为一篇颇具影响力与号召力的上乘佳作,好文不多评,隆重推荐阅读!感谢赐稿碧海!(编辑:橄榄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234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橄榄色        2013-04-23 09:44:38
  再赏永斌朋友的佳作,向您问好并学习!
2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4-23 12:45:26
  走进秦岭,经历眉县,黄柏塬,太白山等地,欣赏品味各路特色自然风景,微细生动的描述秦岭各地的风景,地理以及文化历史,希望热爱秦岭的人们,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美丽的自然环境。厚重的文笔,很有意义的一篇佳作,欣赏学习。
3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4-23 12:45:57
  问好丁老师,送去祝福。橄榄辛苦,问好。
4 楼        文友:王梦良        2013-04-23 20:26:57
  佳作欣赏学习,问好丁老师,祝福愉快。
5 楼        文友:溪洋        2013-04-23 23:55:19
  佳作欣赏,问好永斌哥,祝福安好。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