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蜜月印象

精品 蜜月印象


作者:汪眸 秀才,1632.3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64发表时间:2013-04-23 19:04:02


   终于,那位之前一直阻拦我们进入餐车的工作人员对我们说:“餐车有位置了,你们要用餐吗?”讽刺的是,列车广播几乎同时想起“列车前方即将到站桐城车站,停留时间五分钟,请要下车的旅客...”此时,晚上七点五十分
  
   【印象桐城】
  
   到了桐城车站,一出站,便见到了十几年未曾谋面的表哥(之前一直以为他是属羊的,西安这边的叔叔都以为他比我小,到桐城才知道他是属马的,比我还大一个月)我们坐上了一辆出租,从和他对话中得知,他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姑姑,我爷爷兄弟的女儿,我父亲的堂妹目前在桐城工作,所以姑姑一家都住在了桐城市里。
   桐城和曲阜其实差不多,常住人口都是十几万,不过桐城不着重搞旅游业,所以街道显得比曲阜要热闹一些。
   坐了十分钟的出租,终于到了姑姑家,我一眼便认出了姑姑,因为她正站在出租车旁亲自迎接我们。姑姑待客十分热情,问我们累不累,辛苦不辛苦,一进屋子就让我们坐下,倒水端饭都不让我们自己来做,没有一丝表亲之间的间隙。
   姑姑在做饭期间,我和表哥聊天起来,表哥十分健谈,大概是因为学的是一个专业的缘故,从文学到历史,从政治到新闻,我们聊得十分投机,之前略显陌生的生分也很快就消失掉了。
   姑姑的手艺很是不错,成功的将没有吃晚饭的我俩胃中的馋虫勾引了出来,一家人吃饭也没有太多的规矩,一顿饭吃的是有说有笑。
   晚饭过后,一家人又是谈天论地,虽然桐城是个小地方,姑姑一家又出自山中,不过从言语中可以听出,姑姑的见识并不浅薄。
   睡觉之前,姑姑又亲自为我们打了洗脚水,又是拿了拖鞋给我们,姑姑的质朴和热情令我们有些受宠若惊。
   在桐城的第二日,我们决定坐车回老家看一看,我的小爷爷,也就是我爷爷的弟弟,听说我们要来,电话中已带有一丝的哭腔。回想起姑姑说过二爷爷很看重我们这一脉的话,有些滋味涌上心头。
   我们家族在我爷爷之前据说都生活在山中,族首据说要追溯到西晋时期,就算到了如今,我们家在黄埔乡这边势力也相当的庞大,据表哥说我们老家所在的那个村,整个村都姓王,多少都和我有些血缘关系。
   是表哥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姑父接我们上的山,姑父因为在老家的学校任职,所以昨天在桐城并未见到,一别十几年未见,我竟是忘记了他的模样,让我心中十分惭愧。
   我们到老家时,小爷爷正在地里,小爷爷耳背,远远叫他是听不见的,表哥跑到他面前,在他耳边大声的说“王文治来啦”,然后又对他指了指我,小爷爷听到了表哥的话,二话不说跑到我面前抱住了我,他那佝偻的身子止不住的颤抖,那种发自内心的真情让他说话都有些颤抖,这种家人的真情深深的打动了我。
   小爷爷长的并不像我爷爷,我爷爷身高不高,小爷爷却是很高,我爷爷是圆脸,但他却是长脸。不过要说一点也不像那是假的,
   一进小爷爷的房子,小爷爷便热情的又是给我们泡茶又是一个劲将时间还早,小奶奶还未回来,表哥决定带我们在周围转转,山下的水库边已开满了油菜花,水库如镜般平静,如此美景如浑然天成,无论远望还是近观,都令人心旷神怡。我们一路又是谈天说地,时间过得很是快。
   我们是同小奶奶一道回了小爷爷的屋子,回到屋子已经是中午了,不久表哥的父亲,我的姑父也下班回来,还有其他几位亲戚听闻我们回家,也是辛苦而来,一顿饭吃的很是热闹。
   值得一提的是,桐城话十分特殊,语速快了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很是难以听懂,然而我老婆,家虽处陕南丹凤的一个荒僻小镇,但是大概是因为人口迁徙的关系,她们那的方言反而和桐城话有许多相近之处,也比我更容易听懂桐城话。于是,我便成了外地来的,而我老婆则成了翻译,这点,她也乐此不疲。
   几位亲戚更是惊异,还特地去考验我老婆,见我老婆能十有八九听懂他们的话,非常高兴,一听我老婆竟然也姓王,直呼缘分,做的鱼整条的往她碗里夹。
   吃过午饭,我们便要离去了,小爷爷和小奶奶露出了万分的不舍,听我们是度蜜月的,连忙说,别去玩了,在这多呆几天然后回家,好好听母亲的话,小爷爷和小奶奶的声音中充满哽咽。
   我知道老人的心思,恐自己过不了多少时间了,所以每见一面就少了一面。我心中暗暗做了决定,若是以后,有时间就常回老家看看。
   我们从老家回到了姑姑家,因为天还没黑,表哥带着我们在桐城市区走了一遭,边走边做讲解,我们从龙眠河走到六尺巷又走到桐城中学,讲解从黄梅戏闫凤英到六尺巷典故又桐城派桐城三祖,不可谓不“尽职尽责”。
   回到了姑姑家中,没多久,姑父就回来了,却见姑父手提俩鱼,脖挂两鱼,又是钓鱼满载而归。姑父这人热爱钓鱼,装备特别齐全,而且钓鱼十分老道,他用电脑向我们展示了他曾经在水库钓到的一条三十斤的大鱼。姑父爱好广泛,见识超前,这从与他的对话中便能听出,不仅如此,姑父还特别能够接受新事物,QQ、微信他应有尽有,他还和桐城的许多钓鱼爱好者组建了一个钓鱼协会,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佩服不已。要知道,我老家在山中,水库旁,也算是与世十分隔绝了,很难想像在这样的环境中,却能有这般的见识,用表哥的话说,真是个“超人”。
   晚餐有鱼有酒,自然是十分丰盛,晚餐过后,一家人又是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姑姑说起了我十年前来到桐城的“光荣事迹”,我那时候可算是淘气无比,坏事做尽。从故意看小男孩洗澡把小孩看哭,到哭着喊着陷害表哥,这段记忆其实在我脑海中已经消磨的不成样子了,但是姑姑却说的仿佛是昨天的事般,可见他们对我印象之深。
   来到桐城最后一天,我们一早赶往了年票的景点,孔城老街,这里十分安静,有着安徽解放前特有的建筑风格,跟其他古城比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可惜的是孔城老街还在修缮,街道十分冷清,许多商家也未入驻,不知过上几年是否会有所好转。
   离开桐城,说实话,我心中十分的不舍,所以特作古风一首:初春文都桐城游,几许相思几许愁。韶景难留光阴逝,老祖相送泪横流。
  
   【印象九江】
  
   4月4日初临九江,不辞千里是为庐山寻仙,奈何天公不作美,雨落不停。
   翌日登庐山,雨仍不休,突想地方人说过“一年庐山十月雾”,便释然几分,在有雨有雾中游玩庐山,我岂不是大幸之人?
   雨雾庐山别有滋味,一壶小陶令,不禁让我诗性大发:“无缘庐山真面目,只因清明雨雾拂。庐山不高名为秀,庐山不险奇味独。瀑布联联皆不同,醉雾时顽时清楚。一石藏洞洞掩山,回头不识来时路。”
   庐山之下,白鹿书院竹中而建,虽此时已无人再次读书,却仍有书香之气穿越亘古扑面袭来,让人清新思明。九江浔阳楼、望江楼等,依着长江而立,长江依着天壤,便是在楼上望江如望天,望船如望楼。
   九江之美,词穷者难以描绘,如我这般,也只是匆匆几笔,小心翼翼怕是词损美意。若再逢九江,定再提九江美酒,跨过九江高阶,再攀庐山,指望那时庐山是晴朗天气,让我一睹庐山之秀美也。
   【印象凤凰】
  
   第一次去凤凰,大概是五六年前了,那时是随母亲来的,是游完张家界以后顺便做个休闲的意思,不过,凤凰却在那时在我脑海中扎下了根
   我印象中的凤凰,热闹且又祥和,古典且有先进。
   这次蜜月选中凤凰,实话心中有些忐忑,因为来过一次的缘故,所以怕是因为不好的变化所影响了之前美好的印象,因此抱憾终身。幸运的是我们到凤凰之时,凤凰还未开始收费改革,因为之前我们一直在游玩,消息比较闭塞的关系,我们也没有得到凤凰将要收费的惊天新闻。
   也因如此,凤凰在我们最后的印象中并未变味,比起五年前,凤凰古城仿佛要大了一些,不过那风味,还有那历史沉淀和现代文化碰撞所产生的独特的艺术气息仍是没有消融,一条条古道,一家家各种各样独具特色的商铺,一件件便宜的令人咋舌的商品,还有那一排排江边的酒吧,酒吧里唱歌的人们……
   这里因为沈从文《边城》近些年被更多人推崇而更加热闹了,但是读过边城的我,始终却不认为沈从文的边城写的就是凤凰,沈从文的家是在凤凰没错,但是凤凰原比《边城》更要美丽。
   最终的印象,对于凤凰,是完美的,之后听了凤凰收费的消息,我们终于理解那些商家老板为何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无奈,想想那个副县长为了“与民争利”而说的句句可笑的言论,我真不知是想笑还是想叹。
   【印象鼓浪屿】
  
   我儿时本是满向往海南三亚的,但随着海洋三亚宰客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曝光,我便对海南三亚的印象差了许多,然而,对于海,我还是十分向往的,所以,在我理想中,鼓浪屿便是除了三亚以外,国内看海最好的选择了。
   因为吉首没有直接到厦门的火车,我和老婆决定从吉首坐车到老婆上大学的地方,浙江金华,在那玩上半天,然后转车去夏门,奈何悲剧的是金华火车站的售票员并不怎么“友好”,问都没问,便给了我们张一个小时内出发的车票……这下我们游玩金华的计划便完全泡汤了,没办法,只能在火车站附近品尝一下老婆推崇的金华版炒细粉——粉干,据说这是老婆大学几年的早饭,我尝了几口,虽有股很浓的酱油味,但后味却是有独特的香气。到了厦门,已经天黑了,再从厦门北到我定的酒店,已经晚上九点了,我们酒店附近找了一家?特色餐厅品尝了一下带着海域风味的酸菜鱼,不过这里结账的时候竟然还要收取百分之十的服务费,让我们有些少见多怪。
   回到酒店,大概是旅途劳顿,一睡天亮,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退了房间,坐当地公交车来到渡口边,鼓浪屿是个岛屿,上去自然是要靠轮渡,而轮渡的价格是4元一位,8元往返,这种轮渡我早些年在南京和上海都是坐过,然而在南京和上海都属于江渡,虽然在此海渡和江渡差不多,但大概是心理作用,我还是显得格外新奇。
   渡轮并没有给我们太多观赏的时间便靠了岸,我们到达了鼓浪屿。
   鼓浪屿其实并不大,一点八七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从岛的一头走到另一头连二十分钟都用不了,和凤凰古城差不多大小,不过这里的热闹和繁华却不亚于凤凰古城。走进街道,叫卖声不绝于耳,这里甚至据说有许多台湾来的商人,这让我们再次新奇了一把。
   不过鼓浪屿的精髓并不在于此,而在于音乐,鼓浪屿是世界上钢琴密度拥有度最高的地方,据说鼓浪屿原住民家家都有一架钢琴,出过许多知名世界的钢琴家,厦门音乐学校、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皆在此坐落,因此岛上音乐艺术氛围浓厚,这当然也是鼓浪屿被称为音乐之城,并举办过各类规模音乐盛事的地方。
   鼓浪屿曾是郑成功攻打台湾之时的屯兵之地,因此岛上的人十分敬仰郑成功,更有一座郑成功的高大石像立在岛的东方,直视台湾。鼓浪屿的艺术馆收藏百架世界名琴,可做鼓浪屿艺术底蕴;鼓浪屿的老宅别墅历史名人繁多,可做鼓浪屿文化底蕴;鼓浪屿海滩八面皆有不同,可做鼓浪屿风景底蕴;鼓浪屿民风朴实,海鲜价位低廉,可做鼓浪屿饮食底蕴。
   虽在鼓浪屿实时只有一天半的时间,虽然鼓浪屿正直雨季,大海无蓝色之浩瀚,但我仍是爱上了这个岛屿,这个风情。
  
   【印象许昌】
  
   最后一站许昌,只有半天游玩时间,因此地本是可有可无路线,也只是我个人之爱好。
   许昌本就不是什么旅游城市,而吸引我的,便是我心中一直很崇拜的英雄——曹操。
   曹操十分喜欢许昌这片地方,因此许昌也十分喜欢曹操,似乎许昌和曹操之间有着一样默契的命运——不为人知,不慧人识,不得人心。
   不要赞叹我为何喜欢曹操,因为我觉得大多数人心中都喜欢曹操,只是碍着道德,会道貌盎然的骂他小人而已。
   曹操历史功大于过,治大于谋,这里我不便多说,各执己见没必要争得你死我活,历史的英雄往往充满了争议。
   曹操爱许昌,许昌自是留下了曹操许许多多的传说,我来许昌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为了更加的了解自己敬仰的英雄。
   灞陵桥、春秋楼得关羽曹操之恩义,曹丞相府又知曹操之诗作、用人理念、及其著名战役分析,这半日虽不像前些日子那般,却也充实脑海,满足不以。
   诗曰:千古相雄戎马生,文韬武略登极峰。奈何天下无人懂,只得留名都许城。
  

共 975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蜜月印象》这样的蜜月旅行很有意义,既然提倡了勤俭,又玩遍了祖国的大好好山。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看到了美好的河山,又感悟了家庭亲戚之间的温暖。这次蜜月旅行是作者一生都难以忘怀。“升旗确实是神圣的,比起电视上来,更容易让人热血沸腾,第一遍义勇军进行曲时,还没有人唱国歌,但当国旗升到一半时,周围已经有人开始唱起了国歌,大概他们和我一样吧,想到了先烈为国家牺牲,新中国因他们而成立的情景吧,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年轻人在蜜月旅行能去看升旗仪式,对自己灵魂也是个洗礼。很好的散文。语言流畅,结构紧密。感谢您的佳作!【编辑:诗人夏红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234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诗人夏红雪        2013-04-23 19:06:03
  很有意义的散文。感谢投稿佳作!
夏红雪,六九年生人。陕西省作协会员。在各大城市报刊发表诗歌二百余首,散文五十篇。
2 楼        文友:山里的孩子        2013-04-23 19:24:00
  啊啊啊,还说你的文笔不细腻,写不出来什么游记,不是写出来了嘛,还蜜月印象,让人多羡慕尼,还是去北京,哇,幸福了,很好的以游记方式写出来的一篇散文啊,构思合理,文笔流畅,拜读,敬茶!
我想努力写文章,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文章写手,也希望我能在文字里找到一份肯定和认可。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