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江南】省城购房记(中篇小说)

精品 【江南】省城购房记(中篇小说)


作者:秋耕 举人,3625.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00发表时间:2013-05-08 01:46:08


   于是,第二天李仲华陪同杨惠兰又来到“飞龙湾”小区,要售哥小胡再带他们去二十五楼看看。售哥有点不理解,也有点不耐烦了。他说,你们不是看过了吗,还要去看么?杨惠兰说,我们对那个偏房的面积还有点拿不准,怎么不去看看!小胡无可奈何地又带李仲华及杨惠兰上了二十五楼,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床是可以勉强放下的,但放下床后那其余的地方确实少了,几乎转不过身子来的。李仲华与杨惠兰不免又有些失望,但他们也不想轻易放弃这个选择,一时竟成了“鸡肋”的难题,他们只好下楼。当他们快要走出工地大门时,李仲华偶然瞥见在大门口的旁边,有一个用杂草盖着的一个大铁笼,铁笼四周是用一根根手指那么粗的钢筋围成的,里面竟有三条大狼狗。再看那些狗,个个眼珠发白,直勾勾地怒目而视,发出极鄙视与愤恨的目光,仿佛对人类的痛恨大约到了一定的程度了。李仲华见此情景,不禁打了一个冷颤,那冷颤迅速传遍全身,阴森而恐怖。他拉着杨惠兰迅速跨过大门,再不想再去那个观景楼了。杨惠兰出来后,他对李仲华说:
   “如果我们不细心地再看一下房子,日后肯定要烦恼了。”
   “这个小胡,岂不在忽悠我们了!”李仲华有些恼怒地说道。
   “他本来就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忽悠者嘛,干脆称他为‘胡忽悠’吧。”杨惠兰有些戏谑地说道。
   “嗯,‘胡忽悠’,很形象贴切。看来,这个小区也本不是我们草根平民们来的地方,就连那几条看门狗都如此表现,更不要说人了,呵呵”李仲华感叹道。
   是的,平民百姓们要想购点好房又是多么地艰难!李仲华与杨惠兰自“飞龙湾”小区出来后,过了两天,“胡忽悠”再打来电话,问他们对那观景楼二十五楼考虑怎么样了。李仲华也没有直接说出那些原因,而是借故资金可能不到位,推托了。但放弃这个“鸡肋”,意味着又要重新寻找新的房源。李仲华与杨惠兰在其后的几天里,他们只好又去了周边看了几处,但大多不是这个方面不如意,就是那个方面有问题。有一次,他们来到一个小区,称均价平易,而且能供暖等等。然而,当他们来到小区实地考察后,很快发现开发商并不支持公积金贷款,商贷倒是可以的,但却又说具体放贷的商行银行还没有落实下来,要等等几个月。而所谓的供暖,偌大一个小区,实际上也只有几幢楼房开通了暖气的,并不是所有楼房都能供暖。又有一次,他们来到离大化新区稍远的一点地方,那儿有一个湖区,是有名的省城桃花盛开的地方,称“桃花苑”。小区是由总6层的小高层构成,但户型实在槽糕,主卧室里的卫生间竟然占了次卧室的五分之一还多,只好放弃。这样,他们转了几圈后,仍不得要领,搞得疲惫不堪,烦恼不已,他们在省城买房的计划又一次地跌到了谷底。
   然而,正当李仲华百无聊赖,迷茫不知所措时,售哥“胡忽悠”又执着地打来电话,说他们那个小区的楼王位置上尚有几处空房,是否过来看一下。李仲华说,好呀,只是明天他单位有事情,让妻子杨惠兰去看看。杨惠兰第二天便又去了“飞龙湾”小区,反正在家也是闲着。“胡忽悠”见到杨惠兰来了,笑眯眯的,手里拿着一大串钥匙,坐在小区的门口,专门等候着。他带杨惠兰先去了楼王的第二十层,进去一看,果然非同凡响,杨惠兰立即爱上那个房型,但“胡忽悠”说,这是一个已售的房子,真正要售的房子是在二楼及以下的几处。杨惠兰一听,这不明显是先调一下谓口,再让你想个三天三夜才能得到吗,这家伙!好在杨惠兰也不再生气,只感叹“胡忽悠”确实名副其实了。显然,二楼及以下的房子,杨惠兰是无论如何也不肯买的。她与售哥“胡忽悠”出了小区后,心想要与他彻底地说“拜拜”了。然而,又将去哪儿寻觅房源呢?她四处茫然地张望着,一个人无奈地走在繁华的大道路上。她努力地想着这些天看房的经过,把能知道的信息又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突然,她想起前几天李仲华对她说的“国贸春天”小区,虽然那小区的交房期稍长了点,但具体情况怎么样,现在还有没有房?何不去哪儿看看?
  
   九、
   当杨惠兰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国贸春天”小区时,已快到中午了。“国贸春天”在优美的大化新区的西南方,距李仲华上班的单位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并且它可能已是大化新区最后一批比较经济实惠的房源了。小区环境也不错,南面是一条护城河,河岸宽阔,植有近几十多米宽的绿化带,生机盎然的,而且小区还是大化新区里有名的优质学区房。小区的开发商是厦门的一家国有投资公司所属单位,据说开发的房屋质量还可以的。当杨惠兰走进“国贸春天”的售楼部时,接待她的是一位温文尔雅,笑容可掬的女孩儿,她问杨惠兰是否是第一次来“国贸春天”,杨惠兰说她本人是第一次来,但前些日子她老公来过一次的。于是售楼小姐热心地介绍情况,最后说现在可售的好楼层几乎没有了,但忽然她停了停,似乎想起了什么。原来她想起前天有一幢楼王位置的两个楼层恰巧空了下来,是两位已交了订金的富贵人,不知什么原因又退下来的。这个信息让杨惠兰立即感觉到它是个极好的契机,她更感激地看了一眼那个温柔可人的小女孩,立即拨通了正上班的李仲华的手机,要他马上来小区看房。李仲华也觉得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消息,随即放下手头事情,飞也似地直奔“国贸春天”小区。一会儿,李仲华气喘吁吁地来到小区,见妻子杨惠兰正与售楼小姐站在售楼部前面说着什么,手里还提着三只安全帽呢。杨惠兰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老公后,便与售楼小姐一同走进了工地。当他们正要上楼的时候,那位售楼小姐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她的一个同事打给她的,意思是说刚才的客户原是她先前接待过的,按公司规定谁先接待,谁负责到底。这样,刚才那位小姐便放下电话,说不好意思,李仲华仍由她的一位同事继续接待,她要做其它的销售事项了。杨惠兰有些不情愿,忙问是怎么回事,李仲华也不太清楚,便把他第一次来“国贸春天”时的情景说了一下。他第一次来“国贸春天”的时候,还是他刚走出办公室,正月十五前来到仅隔一条河的高新区的一家售楼部探路,返回时提着两袋元霄,顺便进入“国贸春天”小区的时候。那时,确有一位小姐接待过他,好象姓于,对了,是于小姐。她怎么仍记得这件事,真不愧为是专业强而又训练有素的售楼小姐呵。李仲华对于小姐的印象还不错,她一米六五的个子,苗条而清秀,看人时两只漂亮的眼睛很是专注,嗓音也好听。但杨惠兰看见于小姐时,不理不睬的,这让于小姐有点尴尬,好在她也不在意这些。杨惠兰是一个性格直率而又恋旧的人,但有时也有点先入概念,有点固执的人,她认为刚才那位小姐多好,温柔可人,好好要换个于小姐来干吗。但这没有办法,她们公司有规定。
   于小姐稳了稳神,便接着带李仲华与杨惠兰来到榜样房看房。当杨惠兰来到榜样时,她立即被榜样房的布置与设计深深吸引。榜样房总一百五十个平方米,四室两厅两卫,南北通透,结构合理。于小姐说,这个榜样房正是那两个空下来的房型,一个是在二十六层,一个是在十七层,你们可任选一个。不过,在于小姐介绍这两个楼层时,她并没有说十七层的,十七层还是接待杨惠兰那个售楼小姐说的,这让杨惠兰对于小姐也有些不快。这两个楼层,当然是十七层好,因此李仲华与杨惠兰就决定要了十七层的西边一间,面积是一百五十个平方米的。由于实际楼层仍处于建设之中,不能亲自上去观察,因此只好出了工地。他们重又来到售楼部,于小姐详细地说明并计算了十七楼的价格及贷款情况。总价达到了一百二十万元,但支持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即支持组合贷款。这样,他们只要付了首付款几十万元后,便可以通过贷款购得此房,只是今后的还款压力有些大了。同时,于小姐在介绍小区的外围环境时,也提及到小区南面护城河北岸的高铁,这让杨惠兰感到有些美中不足,随决定要亲自考察一下。
   由于早已到了吃中饭的时候,李仲华与杨惠兰就在不远的一个小餐馆里,要了两份盖交饭,即饭菜在一起的那个快餐,及两份汤,很快地“完成任务”了。吃过中饭后,他们略加休息了一下,便再次来到“国贸春天”小区,亲自考察那个高铁情况。这些年,国家的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铁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赞扬。然而,高铁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国家的经济及人们的消费水平还不能很好地与之匹配,也引起人们的议论,加之在前几年温州高铁事故死伤了几百人,举国震惊后,更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强烈要求国家在高铁建设时,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安全毕竟第一。同时,高铁这个前些年百姓闻所未闻的东西,它是如此疾速而强制性地闯入人们的生活中,是如此蛮横无理地强迫性的穿过宁静的小区时,以致于它的高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不能不引起了人们的担心与烦忧。高铁的辐射在多少米以外是安全的距离,有的说在五十米或一百米以外是安全的,也有说在二百米以外才地安全的。同时,高铁在穿过小区时的噪音也是不可小视的。其实,国家在这方面也有些规定,但到了实际生活中,往往走偏了,一些地方政府或工程施工人员根本不顾百姓们的强烈呼声,执意施工,虽然政府也作了一些承诺,说要提高保护措施等等,但百姓们对于地方政府的承诺已经不那么相信了,因为他们的承诺往往无法兑现。今天这个市长在台上,他的承诺信誓旦旦,可是当他另有高就的时候,其继认者根本不会把那个承诺当成一回事儿,而即便他仍在那个位置上时,也往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兑现的可能性也是少之又少。因此,百姓们对此深感失望,而且这种失望已比较久了。所以,李仲华与杨惠兰对于高铁穿过“国贸春天”小区的南边时,十分地重视。他们先沿着小区东边的一条小路,来到护城河的南岸,果然见到其北岸立了一排水泥浇铸的大墩子,高约十几米,很是刺眼。杨惠兰见状,更是担心起来,她不知道她所订下的那幢楼距高铁有多远,她见到人便问那个距离,当然得到的回答是不一样的。因此,李仲华与杨惠兰决定购一只长卷尺,亲自量一量那个距离。
  
   十、
   春天日短,太阳很快西沉,金色的余辉洒落在护城河上,也铺满了整个省城。李仲华与杨惠兰见时间不早了,赶紧打道路回府。李仲华来到单位,把杂事又处理了一下,杨惠兰乘公交车先回了老屋。晚上,杨惠兰打电话回家,问在家的儿子的情况,顺便让儿子在网上查一下高铁辐射的安全距离。儿子很快发来短信,说最安全的距离应是二百米。杨惠兰认真地记下了那个距离,又让李仲华买了一只卷尺,决定明天认真地去量一量那幢房离高铁是多远。李仲华说,你即使用尺子量了,也不准确,因为有的距离是量不到或不好测量的,杨惠兰说,那也要量,至少也有一个八九不离十的数字吧。李仲华笑了笑,心想杨惠兰总是那么固执而认真,只好由她了。他们还用脚反复试验,计算出一步的平均尺寸,以便也能用脚步丈量出实际的一些距离。当他们做完这些事项后,夜有些深了,于是睡觉,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又是一个好晴天,阳光灿烂,空气中到处飘逸着花的香味。李仲华与杨惠兰早早地起床,吃过早饭后,杨惠兰先来到小区,李仲华请了一会儿假,也来到小区。他们没有进售楼部,而是直接从与售楼部几乎是平行的,他们昨天订下的那幢楼的楼底开始用脚步丈量起来,一直走到护城河边,通过反复来回地走,最后得出平均的距离已接近二百米了,加上护城河南岸的距离及河的本身距离,已远远地超过二百米了。这样,杨惠兰一直绷紧着的脸上终于有点笑意了,这更让李仲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倘若,那个距离不够二百米的话,杨惠兰早说过只有放弃,那将是购房中的又一次“灭顶之灾”了。李仲华实在有些疲于奔命,过度劳累了,甚至有些厌倦了。近三个月了,他们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省城,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再放弃的话,真是要“吐槽”了。还好,今天他们通过实地考察,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终于决定就在“国贸春天”小区里完成他们的购房计划,实现他们的省城购房的梦想了。下午,李仲华早早地准备好两万元元订金,来到小区售楼部。这个时间,也是昨天于小姐所能留下的时间,因为那个空下来的十七楼实在太好卖了,每人只能留下一天一夜的时间用来销售,也就是说,对于楼王位置的十七层房,每一位销售人员只能拥有一天一夜的销售权,因为这牵涉到他们的奖金的提取等等。订金很快地交到财务部,于小姐又叮嘱李仲华与杨惠兰要保存好收据,并且交待他们务必在半个月之内交首付等。李仲华说,他们也许用不了半个月时间,他们的首付款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杨惠兰离开省城,回家后把家里的所有存款重新整理了一遍,又与老妈要了十几万元,最后凑成了五十万元,全部存入银行卡中,准备来省城一并付清首付款。
   可是,正当李仲华与杨惠兰有点兴奋地去交首付款时,杨惠兰却突然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那天所测量的距离不是直线距离,因为他们所订购房是与东面的路是倾斜着平行的,但房子实际离高铁的距离应是直线的,所以还要重新测量。李仲华一听此话,简直一下子从天上坠入了河底,浑身谅透了。倘直线距离达不到二百米,那还了得,况且订金又交了,会不会重蹈在“芬芳天下”小区里的覆辙么?为了退回那两万元的订金,他们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呵,疲惫不说,最主要地是精神打击太重了,这怎么办?!李仲华几乎崩溃了,一屁股躺软在座位上,象一只卸了气的皮球,缩成了一小块。杨惠兰见状,有些生气,她说李仲华怎么这样的没出息,还象一个大男人吗!当然,杨惠兰说出这些话时,她的担心其实一点也不比李仲华少,只是强做坚强而已,况且直线距离究竟怎样,还不知呢。李仲华见杨惠兰有些生气,调整了一下坐姿,但仍用一种无助而呆滞的眼光看着杨惠兰,有气无力地说,那咱们再去亲自测量一下直线距离吧。他们找到于小姐,说要去工地再测量一下距离。于小姐有些为难,因为工地不是随便让人去测量的,太危险了。她说,我带你们去一下工程部,看看图纸上标出的直线距离是多少,不也可以么?李仲华与杨惠兰于是来到工程部,实际上那不过是销售部里放了工程部里的几位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工程部的一位小伙打开了电子版的图纸,用鼠标拉了拉直线距离,似乎也达到了二百米。但杨惠兰不相信那个电子版的标尺,坚持要去工地亲自测量,于小姐没有办法,最后还是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一人一个安全帽,亲自带着他们来到了工地。由于工地是被一道护栏隔开了的,原因是承建小区的建筑商是两家,因此只好先量一部分,后量一部分。杨惠兰先量了紧挨所订楼层的那幢楼到护栏的距离,记录下数字,又来到另一边。另一边较开阔些,杨惠兰认真地一步一步地测量着,来回走了两遍。于小姐在一旁心不在焉地看着,李仲华没有走,他实在不想走了,他有点害怕那个未知直线距离的数字。然而,当他看着杨惠兰那个极认真执着的劲儿,再看了看杨惠兰那前额有些花白的头发被风吹乱时,他的心一下子变得沉重而难过起来,眼泪差点流了下来。是呵,他与妻子杨惠兰为了能实现在省城购房的梦想,在几个月之中,不知吃了多少苦,光在省城与外地的家之间,杨惠兰不知奔波了多少趟,购房何其难呀,盼老天开开眼吧。最后,杨惠兰测量完了,把数字加了一下,当然没有二百米了,因为那是直线距离,但倘把这个数字加上护城河的堤岸及河本身的距离,也应超过了二百米了,这点李仲华相信不疑。但杨惠兰说,她量的那个数字,还是有点偏离,不过要想彻底搞清楚那个距离,实在太困难了,现在也只能相信估算的数字,加上护城河等直线距离,也就差不多了。

共 30852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7
转到
【编者按】终于看完了这篇“省城购房记”,可谓是历经千难万阻啊!这购房的过程,着实吓了人一跳,就算有购房的心思,也荡然无存了。小说所描述的,是一对工薪阶层的夫妻购房的过程,也许,是经济方面的制约,使得他们在购房的过程中,小心了再小心,计划了在计划,权衡了再权衡吧。因此,也让人徒生出一丝无奈和感叹。最终,他们是选择了自己理想的房子,交了首付,也办了相关的手续,沦落为快乐的房奴。我倒不知道该是为他们欣慰还是难过了。而在目前,是有很多像李仲华夫妻这样的家庭,为了跻身于朝气蓬勃的城市生活,不惜一生的血汗资本,选择了去城市买房,把自己从一个实实在在的乡下人,变成实实在在的城市人。然而,作为父母,又有什么办法呢?想一想,现在的年轻人,为了成家立业,为了娶妻生子,苛刻的条件,压得一生辛劳的父母,挣扎着,在繁华的都是奔波着,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彻彻底底的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能满足对方提出来的结婚的条件。或者,这也是作者想要向我们传达的一个主题吧。当李仲华会想着妻子三个月以来的来回折腾,还有在风中飘动的满头银丝,他的泪水也足以让我们理解了。当然,小说的主旨还是比较的积极向上的。是呀,活着,就是为了一份希望,活着,就是要有个奔头,活着,就是给自己一个压力,然后,我们在同船共渡,携手天涯。作者在人物的刻画上,也是比较成功的。李仲华和杨惠兰夫妻,都属于都市小人物,他们为了买到一座自己满意的房子,在各种细节上的细致分析,认真盘算,让人看着,是如此的真实可信,仿佛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而且,作者的叙述也比较细腻传神的,全文以李仲华夫妻的看房、定房、买房为线索,在淋漓尽致的描述中,彰显着小人物的人格之美,吟唱着一曲奋斗者的励志之歌。当然,也通过一次次的和那些售楼部的经理售哥售姐售妹等的接触,给我们揭示出了房地产这一行业的手段啦,规则啦什么的,使人不免慨叹。欣赏佳作,倾情推荐。——编辑:哪里天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09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3-05-08 01:47:34
  问好作者,挺有现实意义的一篇小说,欣赏了。感谢投稿江南社团,祝创作愉快!
哪里天涯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3-05-08 01:48:06
  期待更多佳作,让江南因你而更加精彩!
哪里天涯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