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阔天空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碧海】范纪生的三个女人(小说)

精品 【碧海】范纪生的三个女人(小说)


作者:赵中良 布衣,412.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25发表时间:2013-05-10 19:15:25


   可结婚都半年了,诗韵的肚子怎么就隆不起来呢?为了让诗韵怀上孩子,他暗自戒酒都四五个月了,可诗韵的身子仍然如故,你说怎能不让范纪生揪心呢!
   一天,他听说老家有个丹姑(当地对巫婆的称呼)挺灵的,很多不生儿子的去找她都灵验了,于是他瞒着诗韵说回家看母亲,悄悄地去求了丹姑。
   丹姑焚了一柱香,坐在凳子上开始起阴。只见丹姑浑身微微发抖,口中念念有词,问了范纪生和诗韵的生辰时候,然后问范纪生想求什么,范纪生说想让媳妇生个男丁娃娃。丹姑又念了一会,说到,你现在想生娃娃不行啊,送子观音不送啊,范纪生问有解没有,丹姑说解是有解,但要给送子观音说情,请她向你送灵符,还有你还有两件事要做,一是你妻子的名字叫诗韵,名字不好,诗韵诗韵,谐音有死孕的意思,不吉利,你今后要叫她韵儿,二是你家父亲的坟向山不对,需要回去改个方向。若都做了,定能生儿子。一会,丹姑返魂了,给他请了一道灵符,叫范纪生回去后不要让妻子知道,悄悄地放在夫妻俩睡的床下面,并收了二十四元的灵符费,范纪生给了钱,心情舒畅地回了家。
   不久,范纪生又回老家请阴阳先生去改了坟向,信心满满的等着诗韵怀孕的到来。妻子看见他要子心切,安慰说:“老公,只要我们俩夫妻快快乐乐的过日子就行了,其他的急不得。”“老婆,别乱说话,我们一定要有孩子啊,我一切都办妥了,就只等怀上了。”范纪生肯定地答到,这时,他看见妻子眼里含着“感动”的泪花。
   可又过了半年,诗韵还是没有怀上,范纪生一天比一天更焦急。一天,妻子回娘家看父母去了,范纪生一人在家打扫卫生,他把衣服折好后准备放到箱子里去,翻开箱子一看,里面有一个精美的盒子,这是诗韵带过来的,以前折衣服之类活都是妻子在做,范纪生没有在意,今天看见后,决定打开看个究竟。盒子里面装了一些钱和零碎东西,还有一张纸条,范纪生打开纸条一看,不禁惊得大叫起来,顿时盒子便掉到了地上,摔得粉碎,人也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十三)
   “老公,怎么了?”第二天诗韵回家,进屋后看见范纪生铁青着脸,不安地问道。“怎么了,你看看这是什么,你这骗子,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为什么要骗我?”范纪生劈头盖脸一连串大骂,将一张纸“啪”的一声拍在了桌面上。
   范纪生到底看到了什么?原来这是一张诗韵的检查单,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刺眼的字“先天性输卵管畸形,不能怀孕。”检查日期是诗韵跳池塘半月前。范纪生终于明白了一切,原来诗韵与当兵的分手并不是产生了矛盾,而是他与诗韵一起近一年的时间,诗韵居然没怀孕,便叫诗韵到医院去做了检查,得知诗韵不能怀孕后,他先哄诗韵说没关系,不管什么都会一生一世爱诗韵,然而私下却悄悄的办了调离手续。诗韵到部队一看,早已没了人影,他的一个战友告诉诗韵,说走时给她留了一封信,放在她大姨家,诗韵跑到大姨家拿信一看,原来是封分手信,受不了打击才跳的池塘。
   自从昨晚范纪生看到这份检查单后,对诗韵的一切感情瞬间荡然无存。他恨诗韵,撕心裂肺的恨。他恨诗韵的蛇蝎心肠,明知自己不能怀孕却一直不告诉真相,还居然引诱自己和她结了婚。如果他早知道这样,这门亲事是绝不可能成的。他恨自己,恨自己怎么不问清楚情况,懵懵懂懂就跟这样的女人结了婚。幸好诗韵昨天不在,如果在,他真不知自己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来,他一晚都在愤恨中煎熬,现在这样的发火,是他最克制的表现方式了。
   说实话,诗韵看到兵哥哥的分手信后,尤如五雷轰顶,沉重的打击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觉得自己已经没有生存下去的意义了,所以才跳的池塘,可天偏偏不遂人愿,她跳水无巧不巧让范纪生看见了,不仅看见了,还毅然跳下去救了她,不仅救了她,还送她医院去并一个劲的安慰她。说真的,是范纪生的帮助和苦口婆心的安慰给了她生的希望。在住院的几天,她觉得范纪生是好人,慢慢地居然爱上了他,所以才独自到他家找他的。本想在婚前告诉他的,但她太爱他了,又怕像兵哥哥那样,知道实情后就不要她了,于是把这个秘密埋藏在心底,不仅没有告诉范纪生,就连她的亲生父母也不知情。婚后曾想劝范纪生捡个孩子来养,但看范纪生对要孩子的较真劲,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说实话,她也为隐瞒这个秘密而悔恨自责,经常独自流泪,尤其是范纪生反过来安慰她快有孩子时,她肠子都悔青了。看见范纪生发这么大的火,诗韵恨自己没有把那张检查单烧掉,其实她想烧掉的,可她又想把它作为初恋的唯一记忆。如今事已败露,无论什么样结果她都要承担,以前范纪生给她的安慰,让她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如今,无论什么结局,她都不会去寻死了。
   她跑过去抱住范纪生,放声哭道:“老公,是我对不起你,是我瞒了你,老公,我错了,但我真的爱你,离不开你啊!”“爱我有个屁用,我要的是孩子,这是我父亲的遗愿。”范纪生挣扎着吼道。“老公,难道我们夫妻俩相爱还不够吗?”诗韵哀求道。“难道够吗,如果真是有感情就够了,我与英子的感情比你好百倍,我还会和她离婚,还会娶你这样不要脸的女人?”范纪生骂道。
   听到范纪生说出这句话,诗韵知道一切都于事无补了,是的,谈感情,结婚后曾听邻居说过范纪生与英子的感情,那么恩爱都离了,自己与范纪生的感情,还能保得住这桩婚姻?她于是放开了手,淡淡的说了一句:“纪生,是我对不起你,明天我们去办手续吧。”就这样,范纪生再一次走进了民政办的大门。
  
   (十四)
   对于第二次离婚,范纪生没有一丁点儿自责,他认为自己才是受害者,是诗韵这个歹毒的女人害了他。他为自己这样悲催的命运而不甘,他常常仰问苍天,问到底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惩罚他。
   听说泸州方山的黑脸观音很灵验,他专门去方山烧了高香。他跪在观音像前,心中真诚地忏悔自己的过去,请求菩萨原谅,希望自己能再娶个媳妇生个男孩,如果实现愿望,一定回来重重的还愿。以前范纪生要个儿子也许是为兑现对父亲的诺言,如今范纪生对要儿子简直成了神经质,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可如今的范纪生,就是想要娶个媳妇都该有多难啊?撇开范纪生单位效益不说,单就街上和老家的人看见范纪生了娶了这样漂亮贤慧的两个媳妇都离了,谁敢给他做媒,谁还敢嫁给他。私下里范纪生都成了街坊邻居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都骂范纪生是木鱼老壳,都什么年代了,还这样重男轻女,就是街上的王寡妇,也发誓说就是终生不嫁都不会跟范纪生。
   范纪生的母亲听说儿子又离婚了,加之听见不少风言风语,气不打一处来,急火攻心,病倒在床上。开始两个女儿还轮流照顾了一阵子,可毕竟是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各家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实在撑不下去,只好叫范纪生将母亲接到街上来住。范纪生一个人上班照顾不过来,他二姐介绍说自己有个远房亲戚在古蔺,家里很穷,女儿想出来找点事做,现在在她大伯家,能否请她来帮忙照顾照顾,多少给点工钱。范纪生想这也是个办法,就答应了。
   当看到这个女孩时,范纪生有些后悔了。这个女孩一米七左右,身上穿着补丁衣服,宽头大脸,五大三粗,丰乳肥臀,要身材没身材,要人才没人才,不是看见这身打扮,这么胖的,打死都不相信是穷人家的女儿。让范纪生后悔的还不只这些,他想自己请的是保姆又不是娶媳妇,人才好不好关自己屁事,何况这样的女人在家里自己还少些邪念,麻烦的是这个女人毛手毛脚,虽然勤快,但电器一样都不会,做什么都要现教,而且看到电视就像要钻进去似的,把自己的频道都抢占了,这是最头痛的。
   可慢慢地他也发现了这个女孩的一些好处,她与母亲一样都生活在农村,俩人特别聊得来,经常逗得母亲哈哈大笑。而且母亲病情一旦有反复,她一个字都不说,一把背起就往医院跑,肩都不换就能到,这是自己办不到的,他甚至庆幸自己请了这样的保姆,不然自己还要花钱请人抬。
   范纪生是个爱面子的人,看见这个女孩穿着补丁衣服,怕在自己家被左邻右舍笑话,第二天就带她去买了一身新衣服,这让她在镜子里乐颠了半天。
  
   (十五)
   女孩叫思男,家住古蔺县一个偏远的乡镇,父母生她后想要个男孩,给她取了这个名字,居然她真的就有了个弟弟,这可乐坏了她父母,而对于她,却成了苦命的开始。
   她家地处高山,穷山恶岭,道路崎岖,就是走最近的小镇,也要走四五个小时,村民要上街,都是家里煤油等必用物资用完了,才逼不得已去一趟。山里稀稀落落的住着二十几户人家,虽家家都有大量田土,但广种薄收,全靠吃红薯、包谷等杂粮过日子。村里家家户户都穷困潦倒,外面的人都不愿嫁进去,只能自产转内销,基本上一个村都是亲戚。一天忙碌后,村民们早早吃完晚饭就睡觉,黑灯瞎火的,鬼都打得死人,夫妻俩在一起,不做那事做什么,超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不是镇里不管,是管不过来,去执行一次计生就得走几十公里,还不一定碰得到人,听说计生队伍来了,整个村子都像老鼠见了猫似的,早躲到山里去了。说罚款嘛,他们都还要你救济呢!再说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就是喂一头猪,都是骨瘦如柴的,谁还忍心啦。
   思男家也不例外,不仅有了二弟,没过几年,三弟四妹都出来了,本就贫穷的家庭,哪经得起这么多人折腾,大人们每天都要干活养家,带弟妹的事自然就落在了思男这个大姐身上,思男都还花猫戏虎(当地方言表示脸和身上都很脏的意思)的,带出来的弟妹,简直就是稀里糊涂一锅粥。读到二年级,父母干脆让她退学回家帮忙干活。
   对于退学,思男是乐意的。思男的学校离家十五六里远,是与邻近两个村子一起办的民办小学。与其说是读书,不如说是混光阴,学校就二十几个学生和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代课老师。二十几个学生三个年级,挤在一间教室里,黑板划成三块,一个年级一块,一年级讲十分钟,然后布置作业,再给二年级讲十分钟,二年级过了三年级,如此循环。一到秋天,老师除了上课,还有一个必备的工作,就是提前准备过冬的柴火,每周都要抽一天组织学生到山里拾柴,不然,冬天必然挨冻。从入学起,就没学过普通话,拼音教完了就学字,青一色的地方话,以至于学生都不知学拼音来到底有何用。在这样的学校,有的学生读了七八年,还在二、三年级上徘徊,不是不读四年级,要读就必须送到镇上去,家长又不愿送,就只能留级,把娃娃混大点后回去做农活。
   思男倒不是觉得学校不好玩,她只是不想让自己挨饿罢了,读书时天没亮就得起床,这时大人是不给做早饭的,只能自己做点饭来吃,走一个多小时山路,上三四个小时的课,回来又得一两个小时,到家时,大人的午饭又吃过了,只能自己热冷饭吃。她虽然吃得不好,但不知怎的个头猛长,总感觉饿,所以一听说不上学,她暗自高兴了好多天。
   思男退学后,大人将她就当个男孩子使唤,一天做三顿饭、喂两顿猪的任务全包在她身上,还要带弟妹,捡柴挖土,思男一个女子,哪堪这样的重担,前两年父亲带她到泸县远房亲戚家去了一趟,她才第一次进了城,第一次坐了汽车,第一次知道那发亮的东西叫电灯,这些给了思男极大的诱惑,她回家不知做了多少次梦,梦见山外一切新奇美好的东西而高兴地醒来。这次到泸县亲戚家,是有人给她介绍村里的谢二狗,父母要她去看人户,她不愿再呆在山沟里受罪了,于是告诉跟她关系最好的二弟,让弟弟在她走后转告父母,说她这次出去短时间不回家了。
  
   (十六)
   思男越来越适应保姆生活了,要改变命运就必须适应外面的环境,要适应外面的环境就必须学习外面的生活方式,这是她自己的生存逻辑。只要用心学什么都容易,没过几天用电器和烧煤都会了,她觉得街上做饭真舒服,以前在农村,既要做饭又要放柴,一直在灶前灶后打转转,而街道做饭,还能节省出时间来休息,这萌生了她在街上生活的念头,她不能就在保姆这根藤上吊死,她要有一个真正意义的街上的家。
   怎么才能拥有一个街上的家呢,她一直盘算着。像自己这样的相貌,好的家庭肯定嫁不到,那嫁个什么样的人家呢?她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范纪生,虽然范纪生对她很冷淡,但她从街坊的议论中隐约知道了范纪生的过去,但她反而一想,既然范纪生在街上的声誉不好,就不可能有女人会嫁给她,而范纪生现在最迫切的是想要个儿子,没人嫁他怎么生儿子,这就是她最大的机会,只要她为范纪生生儿子就能站稳脚跟,不管结果怎样,她也要赌上一把。她越想越高兴,感觉自己都可以做侦探了(侦探这个名字是她最近在电视里学来的),能把范纪生研究得这样的透彻,她禁不住“噗哧”一声笑了。
   怎样接近范纪生呢?思男进行了周密的盘算。她先向范纪生要了点工钱,到街上最好的理发店去理了个头式,又到化妆店去选了一支唇膏,开始刻意打扮自己,尽量表现出自己的美来。她每天都想尽办法做好饭菜,饭后讨好的给范纪生削水果,主动给范纪生洗衣服,把衣服熨得直直的挂着,让范纪生尽量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关键一步是讨好和侍候好范纪生的母亲,她观察出范纪生是个孝子,是孝子就一定听母亲的话,只要她能得到范纪生母亲的认可,这个计划就一定能成功。

共 18989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荼毒了一代又一代愚昧的人。范纪生与三任妻子的故事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这场人性的悲剧。在范纪生的一生中,只有英子才是他最爱的妻子,可是,为了听从父亲的遗命,他竟然狠心地抛弃了发妻,另娶不能生育的诗韵。抱子不成的范纪生当然不会轻易放弃,再次离婚后,却娶了更差劲的思男,没有感情的婚姻必定不能长久。结了三次婚,最终只落得孤单一人,幸亏前妻不忘旧情,让他能够安享晚年后再离开人间,这也算是皆大欢喜吧!小说以第三人称的手法,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为我们介绍了一位思想迂腐陈旧的范纪生,揭露了农村普通存在的“重男轻女”现实,令人深思。小说内容丰满,文思严谨,对人物的心里特征,心里描述把握到位,好文推出共赏!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碧海!【编辑:梦海晴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11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梦良        2013-05-10 20:02:08
  欣赏精彩才小说,问好忠良,祝福愉快。
2 楼        文友:王梦良        2013-05-10 20:02:40
  感谢支持赐稿碧海。
3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5-10 23:41:04
  佳作欣赏,问好中良,送去祝福。梦海辛苦,问好。
4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5-10 23:44:21
  祝福周末愉快!
5 楼        文友:赵中良        2013-05-11 10:30:07
  感谢林海晴空编辑老师的点评,感谢梦良、叶子老师的祝福,范纪生是钻计划生育的空子的典型代表,重男轻女的思想,让他的生活一步步走向落迫,最终不喜欢女儿的他,还是女儿教敬死的,所以说:“生儿生女都一样,关键在于培养”。
6 楼        文友:赵中良        2013-05-12 17:03:24
  开水烫头、鱼线缝嘴、跪碎玻璃、针扎手指……当这些只有在《红岩》里才看得到的酷刑施展在一个11岁女童的身上时,你会有何感想?金沙县石场乡构皮村的小丽,饱受这样的虐待已达5年之久,施暴者就是她的亲生父亲。在接到报案后,当地派出所行拘了小丽的父亲,浑身是伤的小丽也被送进卫生院救治。目前,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
  
   虐待亲生女,恶父被拘留
  
   5月8日,骟猪人付师傅像往常一样行走在金沙县石场乡构皮村的小路上,忽然看见一个小女孩站在路边自言自语,不时对着走过的路人一阵谩骂。付师傅走近一看,小女孩满身伤痕,裸露的头皮没有一块好肉,让人触目惊心。向周围人打听得知,小女孩叫小丽,年仅11岁,由于长期被父亲毒打虐待,现在已经变得精神恍惚。
  
   一个村民告诉他,实际上,对于小丽的遭遇,石场乡构皮村早已邻里皆知,大家也劝诫过小丽的父母,但是都没有用,碍于乡亲情面,大家也不好管这个“家务事”。
  
   愤慨的付师傅立即向警方报了案。
  
   与此同时,小丽的爷爷也走进了石场乡派出所大门,他已经忍无可忍了,之前还因为顾虑着父子之情,怕家丑外扬,他担心孙女早晚要死在儿子杨某某的手上。
  
   随后,正在乡里赶集的杨某某被派出所民警所控制。面对警方的审问,杨世海承认自己对多年来虐待小丽的罪恶行径,小丽也被送进石场乡卫生院接受治疗。
  
   石场乡派出所所长方绪平介说,目前,杨某某已被行政拘留,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并将根据法医的伤情鉴定,依法对杨某某进行惩处。
  
   遭受谩骂毒打,经常吃不饱
  
   在石场乡卫生院的病房里,记者见到了小丽。如果不是医生的介绍,根本没人相信,躺在病床上这个精神恍惚、浑身是伤、骨瘦如柴的女童居然已经11岁了。
  
   院方出具的入院记录称,患儿入院前6年,其父时常用木棍、绳子等物,把患儿吊起来殴打,用缝衣针刺患儿手指、手臂等处,致患儿全身多处软组织受伤,且时常让患儿不能食饱,导致患儿发育差、营养差、全身消瘦,面部形成多处疤痕。头顶大部分毛发不生,皮肤温度、湿度异常,弹性较差,部分伤口感染,有脓液流出。
  
   据小丽的奶奶回忆,小丽的父母在生下小丽之后,就外出打工去了,小丽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直到5岁那年父母返乡。
  
   分别多年,终于能够和父母团圆,对于大山里的留守儿童来说,原本是多么幸福的事。然而这却是小丽梦魇的开始,这场噩梦一做,就是5年。
  
  
   奶奶说,小丽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1个妹妹和3个弟弟,和农村里的很多小孩一样,小丽从5岁开始就早早地分担起了家务活,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要出门去割猪草,然后再去上学,晚上放学回家还要接着干其他家务活。
  
   记不清是从那一天开始,小丽就时常遭到父母的谩骂,她的勤快,非但丝毫没能换来父母的宽恕,反而让谩骂升级为毒打。
  
   除了遭受谩骂毒打之外,小丽还经常吃不饱,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有一天,小丽放学回家正准备吃饭,小丽的父亲一把抢过她的饭碗,对她说:“你别吃饭了,吃点菜吧,把饭留给弟弟们吃。”因为长期吃不饱,营养跟不上,小丽的个头至今还像四五岁的小孩一般矮小。
  
  
   这就是现在农村重男轻女的典型,比我小说反映的严重得多。
7 楼        文友:剪字木兰        2013-06-19 11:38:52
  祝贺该文获精品,祝福作者多出精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回复7 楼        文友:赵中良        2013-06-19 13:18:48
  谢谢张秘书长的祝福
8 楼        文友:栀子我        2013-07-03 10:23:37
  看见你们这样的勤奋!很欣慰!中良加油哟!期待更上一层楼。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