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张小年的江湖(小说)

精品 【江南】张小年的江湖(小说)


作者:陈再见 童生,77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89发表时间:2013-06-03 13:17:54


   回到家,张小年一下就意识到情况不对劲了。铁皮屋里的灯光还亮着。一进屋,爸爸的手掌劈头就扇了过来,张小年一个趔趄,倒在了旁边的废铁堆里。妈妈眼里噙着泪,没敢出声。
   爸爸问,今天你做了什么?张小年捂着脸,说,没做什么,和李洪波玩了。爸爸喘了口粗气,又一个巴掌朝张小年飞来,张小年一头钻进了妈妈的裤裆里,不肯出来。妈妈说,小年,你就老实说吧。爸爸吼,说!张小年就哭了。张小年抽泣着说,我卖了五个可乐罐。爸爸问,还有呢?张小年说没有了。没有?爸爸伸手去拽张小年的脚。接着,张小年的哭喊声就响彻了整个棚寮区。
   ……
   张小年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个小男孩还是把张小年给认出来了。他的家人找到了张小年的爸爸,把事情都向他说了,包括那五个可乐罐。爸爸不但赔了人家十块钱,还得赔礼道歉。而张小年没回家正好证明了事情的真实性。
   第二天,张小年被关在了屋里。张小年以为自己的腿被打断了,抻了一下,发现还好好的,只是有点酸痛。张小年感觉庆幸。
   李洪波和平头来棚寮区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十点半了。李洪波看见张小年家的门是锁着的,就骂了一句,妈的,竟然不在家。平头问,干什么去呢?李洪波说,肯定和他爸爸妈妈捡垃圾去了。张小年在里边听到了。张小年喊,李洪波,平头,我在里边。李洪波和平头先是哈哈大笑,然后问,怎么啦?张小年说,你们先放我出来。
   李洪波找来一块石头,几下就把锈迹斑斑的锁头给敲掉了。
   要走时,张小年看见门是开着的,不放心,又把坏锁头挂了上去,使之看起来像是锁上了的,然后才跟李洪波平头一起走出了棚寮区。
   张小年把自己的事告诉给了李洪波和平头听,但充当坏人形象的不是张小年的爸爸,而是向爸爸告状的那一家子。李洪波和平头听了,忿忿不平,扬言要替张小年报仇。张小年感动得差点哭了,说你们真是好兄弟。
   李洪波说,为了张小年,从今天起我们都不回家了,一起到江湖上体验险恶。
   被李洪波这么一说,气氛一下就变得壮烈了。李洪波又说,为了能在江湖立足,得先投靠老大。三人当中,就李洪波的江湖经验最多,当然一切都得听他的安排。
   他们首先去见了老大。所谓的老大,不过是比他们大一点的年轻人,虽然留了长发,并染成了金黄色,却一点都没有张小年想象中的伟岸而神秘,甚至还没有爸爸来得强大。张小年有点失望。但看见李洪波毕恭毕敬的样子,张小年也不得不毕恭毕敬起来。李洪波掏给了老大两包烟,还有一百块,说是保护费。李洪波还拉上张小年,叫张小年把自己的事说了。张小年青着脸问说什么。李洪波说,说你现在的仇人啊,老大会罩我们的。张小年这又把自己的事说了一遍,其中不乏有添油加醋的成分。
   老大听了,撇撇嘴说,你们看着办吧。就走了。
   李洪波说,老大说了,我们看着办。
   可张小年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过报仇的事还是先放一边去,初涉江湖,大把地方等着他们去体验呢。李洪波提议说,先去喝点酒吧,壮壮胆子。然后向平头和张小年要钱,说自己的钱刚才都交了保护费了。张小年没钱。平头有五十块,就拿了出来。
   喝酒吃烧烤溜冰上网,很快,三人把钱挥霍一空。怎么办?李洪波大腿一拍,说,奶奶的,咱们也是可以赚钱的。走出黑网吧的巷子,李洪波瞄上了一户人家的不锈钢窗棂。然后对平头和张小年说,晚一点再动手吧。张小年心里感觉害怕,却不敢说出来,怕被李洪波和平头笑话。在李洪波面前,张小年得装出一副男人的模样,否则是不会得到尊重的,甚至还会招来打骂。张小年故作深沉地说,我看那窗户是不锈钢的,值点钱。三人当中就张小年对废品价格有了解,自然就有发言权,而这么点学识竟然让张小年很受用,感觉比别人还是多懂一些东西的,在兄弟面前不至于没有了地位。
   三人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逛着,谁都不敢提出要回家,既然已经说好了不回家的,就不能出尔反尔。他们要体验生活,要自己养活自己,他们感觉自己是飞翔姿态有这个能力的。
   李洪波说,不是我稀罕这么点钱,今晚的事就当是锻炼锻炼。
   平头和张小年点头称是。
   当他们再次站在那副不锈钢窗下时,已是深夜一两点了,巷子里橘黄的灯光也是打瞌睡的样子,昏昏沉沉的。没有一个人,除了他们仨。张小年开始发抖,想说话壮胆,可嘴唇已经抖得说不出话来了。平头被李洪波安排在巷子口把风,平头自然很乐意地跑开了。
   李洪波从袋里拿出了一小截铁条,在窗棂和墙的接口处撬了起来,结果还未使力,墙上的沙土倒簌簌地往下掉了。他们不知道,这屋已经是老屋,整个小区都是这样的老屋,政府早就规划要拆迁的了,却与原村民谈不到一块,所以一直耗着。李洪波喜出望外,小声说,我们一人一边往外拽吧。张小年没听懂,愣了半天也没反应过来。李洪波朝张小年胸口处打了一拳,张小年险些被打倒。
   张小年不知是哪里来的力量,只感觉那是有生以来使出的最大的力量了,所以当窗被拽出来时,他的力量还没使完,连人带窗都跌倒在了地上,也不感觉痛。一骨碌爬起来后,和李洪波一人一端扛着窗一个劲地跑,也不知道是往哪跑,只觉得跑了很久,也跑了很远,直到李洪波气喘吁吁地瘫在了地上,张小年才如梦初醒,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不锈钢窗当晚就卖掉了,卖了三十块,张小年知道卖便宜了,但他也不吱声,他只想赶快把那东西处理掉,见了就哆嗦。
   拿着钱他们又去了网吧,开了通宵,李洪波和平头在打游戏,张小年打了一会歪在椅子上睡着,他感觉很累。
   钱很快也花完了。之后的几个夜里他们又以不同的方式锻炼了自己,虽然每次都感觉紧张,但已经一次比一次好了。有一次甚至可以说是配合得天衣无缝,整个过程只用了五分钟。张小年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李洪波平头一样算得上是真正的男人了。
   这天,李洪波的老大在网吧里找到了他们,揪着李洪波说了一些话。张小年看见李洪波歪着嘴一个劲地笑着点头。老大走后,李洪波对平头和张小年说,我们老大遇到了点事,需要钱,咱们得帮帮他。怎么帮呢?平头摸着他的短头发问。李洪波也意识到这是个问题,老大开口总不能是一十二十地给。想了一会,李洪波突然说,张小年,你不是想报仇吗,咱今晚就报去。
   张小年打了一个激灵,说不出话来。
   深夜,张小年带着李洪波和平头潜入棚寮区,经过自家的家门时,发现那里静悄悄的,似乎是没人居住的弃屋。张小年想,此刻爸爸妈妈在干什么呢?离家出走几天了,他们会不会焦急?会不会为了找他而不再捡废品了?他们是不是在盼望着他早日回家啊?
   张小年真想像往常一样,推门进屋,即使爸爸还是会发脾气、会打他,但他已经不介意了,毕竟还有妈妈。妈妈是爱张小年的。
   张小年的泪下来了,不过很快就被拭掉了,在夜幕的掩护下,没有人会注意他这么一点举动。
   来到仇人的铁皮屋门口,张小年想起了那五个踩歪的可乐罐,那仿佛还是昨天的事。
   锁是老锁,一下子就被李洪波扭掉了,小心推开门,三人潜进了院子,看了一下四周,院子里除了一大堆饮料罐,似乎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张小年又仔细看了一下,看见了一个鼓囊囊的袋子。打开一看,凭感觉,张小年知道那是一袋锡渣,是附近的工厂拿过来卖的,值钱东西。如果是李洪波和平头看了,无论如何也不会看上那一袋东西,但张小年不一样,张小年知道那东西虽然不起眼,却很值钱。
   然而锡渣太重,三人扛着走路都艰难,出门口的时候,张小年一个趔趄就摔下去了,锡渣掉到了地上,刚好砸到一个可乐罐,制造出了很大的声响。
   随着声响,更多的声响出现了。
   紧接着,整个棚寮区一片哗然。
   李洪波和平头趁乱跑掉了,张小年也想跑,可他已经跑不动了,因为锡渣砸到一个可乐罐的同时也砸到了他的脚盘上。
   张小年哇地一声哭开了。
   有人报了警,警察来了却感觉为难,未成年人犯事一直是他们感觉棘手的事情。突然有人说,这不是张家失踪的儿子吗?张小年哭得更厉害。警察大气一喘,让他们轻松下来的不是眼下盗窃的事,而是失踪一案终于有了可贵的突破。因为最近警局接到了好几宗小孩失踪的案件,而棚寮区里一对收购废品的夫妇更是一天跑一次警局,给警局施了很大的压力。压力还来自媒体,张小年的爸爸妈妈不但报了警,还报了电视台,这当然是吸取了多年前的经验。同一片小区,失踪了好几个小学生,当然是媒体喜欢关注的事情,况且失踪的小孩当中还有当年感动全城的主角。
   随着张小年回家了的消息一传开,电视台的记者随即也来了。
   关注张小年的记者还是多年前那个女记者,这么多年,她一点没变,还是那么年轻。张小年一眼就认出了她。
   女记者问,小年,你能把事情的经过说一说吗?别怕,你已经回家了。
   张小年看着女记者美丽而洁白的脸,半天没吱声。
   女记者又问了一遍,抬手去抚摸张小年的头。张小年环视了一下四周,爸爸妈妈,警察叔叔,仇人一家,还有住在棚寮区里所有的人,都站在了张小年的身边,一起期待着张小年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摄像机对着张小年。
   张小年说,我们,我们被关在一个黑屋子里,白天不能出来,晚上了,就有人带我们到外面,逼我们偷不锈钢门窗……
   张小年顿了一下,埋着头。女记者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张小年继续说,那天晚上,他们逼我来到这里,撬开了门,要我抱出那一袋锡渣,我就趁他们不注意,把锡渣砸向了自己的脚,他们都跑掉了,之后就……
   铁皮屋里响起了掌声。
   张小年突然感觉自己飘了起来,此刻,他不仅成了一个男人,甚至是一个英雄了,他看见所有人的眼光都充满了敬意,其中当然包括漂亮的女记者。
   张小年期待着女记者再紧紧地抱他一次,当着众人的面。
  

共 893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张小年的江湖》是一个小人物的江湖,是一个小弱者的江湖,张小年对江湖充满了向往,他像我们一样,是个小人物,如果非要区别对待的话,我们是成年的小人物,而张小年是未成年的小人物。但江湖的规则不分大小的,不分男女老幼的,弱肉强食是江湖永远的规则,是成者王侯败者寇。张小年是弱者,这个弱表现在他的身体上,他远不如同班同学李洪波块头大,还表现在他的生活上,别的同学能用零用钱去买饮料喝,而他只能去捡饮料罐的时候喝上别人剩下的那一点,还表现在他的家庭上,他家是捡垃圾的他也是个捡垃圾的。所以这注定是一个辛酸的江湖,一个让人心碎的江湖。在这篇小说里,作家将他的黑色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竹布棚的孩子用哭声成了英雄——上电视惊动了领导从而帮助竹布棚变成了铁皮屋,然后又从一个好小孩变成了坏小孩:抢夺别的孩子的钱,偷人家的铝合金窗户去卖,在事情败露后转口又变成了英雄。在让人揪心的心酸里暗藏着反讽的利刃。一个小孩子的事,难道仅仅是一个小孩子的事?就像社会上的一个个体的事件难道仅仅是一个个体的事件?这背后的事是什么?我想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心中不会只有九百九十九个哈姆雷特。我突然想起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的一句话: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那我想问一句,是不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张小年的辛酸?很深刻的文,将生活活生生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倾情推荐。——江南编辑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504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6-03 13:19:03
  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