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楚塘边上悼屈子(散文)

精品 【江南】楚塘边上悼屈子(散文)


作者:知音 童生,605.9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32发表时间:2013-06-09 19:09:13

清《湘阴县图志》载:楚塘,大数亩。屈原女葬父于此取土,其地藕花重台胜他处。今天我要说的楚塘也就是图志所载的屈原女取土葬父的楚塘。
   其时,因为妻子在楚塘乡楚韵学校教书的缘故,我每每要从楚塘塘基上过,而每次都是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四五十秒钟的时间,眼睛时时刻刻要注意来来往往的人流和车流,还要担心不期而突然袭击的成群的鸡鸭,也就无心去顾及这一泓清亮如镜的澄碧的清波了。后来偶然翻看刘石林老先生的《汨罗江畔屈子祠》一书中的《女媭在汨罗的遗迹和传说》这一个章节,才知道我日日匆匆而过的这大数亩的方塘叫楚塘,也就是小时候外婆常对我讲的关于娘娘庙的故事里的那个忠烈的娘娘取土葬父的池塘。掩卷而思,不仅感慨自己的浅陋,每天从圣人的最后安息的家园身边经过,却不知道日日自己沐浴着圣人的灵气,枉我还常常双手背在背后趾高气扬摇头晃脑地吟咏着屈老夫子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居住在蓝墨水的上游而自命不凡。感慨之余,我也就有心抽闲去驻足于楚塘边上,好好地感受一下在历史的长流中蓄满了诗情的楚塘的神奇,安慰一下我平凡的生命对人生不平凡的憧憬与期待。
   一个艳阳高照的秋日,没有一丝丝风,天空中是几朵灵动的柳絮般的白云。我从楚韵学校步行,十来分钟就来到了楚塘边。这是我第一次有心来亲近我心目中神奇的这口大数亩的方塘,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的来亲近这口大数亩的方塘。我站在楚塘的西北角,静静地凝望着这泓碧波,是欣喜,一直生活在汨罗江畔,从小就听着屈老夫子的故事朗读着他老夫子的诗歌浴着他老夫子的光辉长大,突然间又能拾他豪迈之躯上的一片衣袂,真有说不出的兴奋。也是迷惘,总在网上向网友们说起汨罗说起汨罗江说起这里是屈原的第二故乡,那些可怜的网友们居然茫茫然地回答我说不知道,是该我茫茫然了居然连屈原这么伟大的圣人也不知道这又怎么可能呢,而我现在明白了这根本没有什么奇怪的我自己也不是时常经过圣人的身旁而自不觉知吗?好了,不扯这些闲谈了,否则自己就没有了来楚塘边驻足真正闲情逸致的目的,只在愧疚中又误了楚塘秋日的好一片旖旎风光了。
   方塘东面是倚汨罗山的京广铁路段,南面是屈子祠镇楚南村的湛家屋场,西面以一条塘基连着楚塘垸,这条塘基是屈子祠镇楚塘村双桥村以及邻近的范家园镇茶叶示范场去汨罗市区途经的交通要道,如今在政府的特别关照下已铺成了一条坚实的水泥大道,北面塘基连着的就是也是因屈老夫子而命名的叫做沧浪河的小溪。楚塘几近方形,它没有曹操笔下的沧海的博大精深,也不是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那般冷峻幽遽。楚塘位于村野之间,可谓是“结庐在人境”,食人间烟火;而楚塘静静地躺在山野之间,宁静淡泊,远离人世间的繁华也远离人世间的喧哗。
   今天,我就站在这口大数亩的方塘的西北角,我想,也许我应该什么也不思什么也不想,就静静地驻守在它清清的碧水间,就驻守它的宁静淡泊里,但我毕竟只是一个俗人,我无法阻止我的在思想穿越时空的隧道,辗转飞到公元前278年,飞到那个弥漫着战火硝烟的年代——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战火的硝烟在郢都的上空在夷陵的上空弥漫开来,飘忽到楚国南蛮的三苗之地,飘忽到雾霭浮游飘荡的汨罗江上,这一天是这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农历五月初五,在秦汉时期的中原人民认为,农历五月为一年中的恶月,初五又为一月中的恶日,也就是说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诸事不宜的最坏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江河洪水暴涨,“五毒”开始横行,荆楚的先民就在这样一个坏日子里忙着在门窗上插艾草挂菖蒲洒雄黄酒避“五毒”,也驾驭着独木舟在江湖上游弋以取悦“龙颜”。也就在公元前278年这一年中这个的最坏的日子里,对国家对人生深度绝望了的老夫子披着长发徒步在汨罗江畔,他的脚步划过一堆堆的荆棘穿过一篷篷衰草,一路上空白了思维空白了理想空白了生命的存在空白了人生的意义。这里是河泊潭了,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的入口,也就是汨罗江绵延了253公里后的最后的宿地。此时的河泊潭,与洞庭湖连成一片,浪头撞击浪头,浪花飞溅湿透堤岸。老夫子就坐在临江的一块石头上,眼望着白茫茫的一片江水,临听着浪涛拍打堤岸的轰鸣声,他突然感觉到远离了尘俗的喧嚣,感觉到一片莫名的宁静,此时,一股诗潮涌上他的心头,他慷慨地吟咏:“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不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雍君之不识。”接着他脱下他的鞋,如在沧浪水中一样细细地洗濯了他苍老的双脚,然后昂起头按着佩剑久久地伫立在在河泊潭的堤岸上,久久地伫立,任劲风扬起的长发,撩起他的衣袂。突然,他听到身后的树林上空传来一两声乌鸦凄厉的鸣叫,他的身子轻微地颤动了一下,他的心也就感受到了一丝微微的悸动,这也是他生命最后的一丝的悸动。
   在这一丝微微的悸动之后,他抱起身下的石块纵身跳入了河泊潭里,他抛弃了沧夷不堪的祖国,抛弃了饱受战乱之苦的哀叹,抛弃了女儿望爷墩上悲怆的呼唤,他的生命激起了最后一朵浪花,然后消匿在波浪簇拥着波浪的江面。他从容地赴了湘君之约,去煮湘水为茗,酿洞庭水为醇,邀河伯同饮,执宓妃同游。他去了,去践了自己以身殉国的悲壮与豪迈,亦践了诗人死的倜傥与风流。他去了,自是解脱了人生的诸多烦扰,开始了虚无的生命在另一个缥缈世界里的浪漫的旅程,去继续探求人生的意义,去实现自己宏伟的人生理想。
   但他绝对想不到的,当伴随他的那条亲密的黄狗把他遗弃在河泊潭岸边的靴叼到人们的面前时,这给不愿相信事实的纯朴善良的乡民们带来多么震撼的灵魂的悲痛与伤心。这群清澈的汨罗江水养育的纯朴善良的蛮荒之地的乡民丢下了手中的锄头丢下了手中正在编织的渔网丢下的正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正挂在门檐上的菖蒲,一瞬间,江畔满是呼喊奔徙的人群,江中满是如弦似箭的小舟,江心满是抛洒的尖角的如棕榈叶心之形的粽子。这个伟大的圣人啊,他在绝望中平静地赴了生命最后浪漫的约会,去超脱生命最高的境界,而忧国忧民的他却用自己的生命带给他夙夜忧叹的多艰的人民如此巨大的一次恐慌,带给了他们如此一个特别不平静的五月初五。这是他绝对想不到的,否则,凭他的一颗赤子之心,他宁愿悄无声息地去毁灭他的形骸,不留给世界一点点印迹,不留给敬他爱他的乡民们一点点为他劳累的机会。可惜,他最终没有做到,也许这就是宿命。
   纯朴善良的乡民们终于又见到了他们可亲可敬的老夫子了,而此时,他静静地躺在三尺墩上,停止了如潮的诗情,停止了对祖国对人民眷恋,停止了他所有的爱和恨他所有的思想。他静静地躺着,微闭着他的眼睑,重新平静地面对着这个再不能给他爱给他恨给他情给他仇的同样的世界,这个伟大的圣人,他自以为他已完成了他的生命最后的使命,然后就心安理得地安详地睡着了。
   最伤心痛苦的就是此时围在他的身边伤心痛哭的人们了,而最最伤心痛苦的却是跪倒在他的头前的满脸木然的女儿女媭了。女媭还在想:昨晚阿爹还在庄重肃然地向我讲述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呀,昨晚阿爹还捧起竹简慷慨激昂地吟咏他所做的激情澎湃的诗歌呀,怎么阿爹说都没有对她说一声就去远行了,怎么阿爹回来了静静地躺在她的面前就一言不语了,怎么阿爹冥冥间就与她阴阳相隔成了两个世界的陌生人了。女媭想呀想呀,可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呀!于是她就用她日夜纺纱而磨练而成的粗糙的双手抚摸着阿爹的脸,突然间她感觉到这张熟悉的布满苍桑的脸颊上有一个凹凸,是呀,阿爹脸颊上有一个凹凸,那是贪吃的鱼儿的杰作,那群无情无义的孽畜,它们可全不顾你屈老夫子是怎样一个伟大的圣人,它们只知道飘荡在江心的屈老夫子是它们意想不到的美味,它们根本不会去理会它们的贪馋会带给一个叫做女媭的女孩子怎样伤心欲绝的悲痛。
   传说中女媭用平日在汨罗江淘洗积攒的沙金给父亲配上了半边金脸葬于汨罗山上,传说中顷襄王和子兰闻听“九子不能葬父,一女打金冠”的消息勃然大怒扬言要掘墓鞭尸夺金脸,传说中女媭得知这个消息决心在汨罗山上再筑几座假坟以假乱真。于是才有了汨罗山上的十二座疑冢,于是才有了汨罗山下的一口大数亩的方塘——楚塘。
   女媭真不愧是一个刚烈的女子,为了筑上几座假坟,为了父亲的遗体不受欺凌,她用罗裙兜土,行经烈女桥,爬上山坡,一天两天,不分白天黑夜,渴了就在山下的小溪里喝口凉水,饿了就吃几把红薯干。好些天,女媭筑起了一个小小的土堆,她却因为劳累而昏昏睡去。而当她从睡梦里醒来准备再去兜土筑坟时,却发现汨罗山上方圆两华里的山上已出现十二座高大的坟茔,每座都一模一样,连自己也辨别不出真假来。传说是女媭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派土地神为她筑起了十二座坟茔。
   如今,十二座坟茔除一座在修建京广铁路复线被劈山余土所掩之外其余十一座都完好无损,近年来,经考古专家调查发现这十二座坟茔皆为大型楚墓并非是假墓也就是说这十二座坟茔并非是屈原疑冢。而流传至今十二座坟茔是屈老夫子疑冢,出于对老夫子的崇拜,我们姑且相信这就是屈老夫子最后的栖息地,好许只有这么想,我们才觉得不辜负老夫子满腔的爱国爱民的情怀,也足以安慰后世人对老夫子无比景仰之情,同时也让我们来惊叹十二座坟茔取土之处、汨罗山下这口大数亩的方塘——楚塘的神奇。
   站在汨罗山下,仰头看见这掩藏了屈老夫子生命的坟茔,再低头看看楚塘这一泓碧水,不由我不感慨万千。是啊,真的不由得我不感慨万千!
   自从有了屈老夫子的十二座疑冢,便有了楚塘。而楚塘这一泓碧水,犹如一面巨大的明镜,映照着十二座坟茔高大巍峨,映照着女媭兜土葬父的壮烈情景,更映照着手抚佩剑忧郁的目光凝视着远方的屈老夫子生命的熠熠光辉。楚塘,这口大数亩的方塘,它储蓄的是一泓清清的碧水,而在这一泓碧水中,沉淀的不仅仅是对远古圣人的顶礼膜拜,沉淀的是浓浓的诗情,沉淀的是中华民族深深的文化情结,沉淀的也是中华民族永远的思念与企盼。
   今天,我站在楚塘的西边角上,看到的也只是如镜的一泓碧水。水至清,能看得到碧水中碧绿的水草在水中轻轻摇曳的惬意的身影,也能清晰地照见人的影子。映照着这泓碧水流眸,我也看清了我自己。这些许年来,我驻守着三尺讲台,风里来雨里去地来回奔波,总是感慨生命之多蹇,命运之多舛,而在这泓碧水中照一照自己,看清了自己的青青黑发,看清了自己灵动的眸光,看清了自己圆润的脸庞,这岂不同样具有屈老夫子束发高冠袍带飘逸双手抚剑双目炯炯之神韵。老夫子暮年犹能以天下为已任,我辈浅陋,虽不能以天下苍生为念,但也还能尽一已之所能,穷生命之所出,为春天添一片绿叶,为新屋添一块红砖。
   从楚塘的西北角开始,我围绕着塘基一边轻轻漫步,一边流连这片碧水。重台不知早已毁于那个朝代,藕花也不知在那个年代突然消匿了,楚塘中,已不见了“藕花重台”,只剩下了一泓碧水。而就是这一泓碧水,倒也有它的神奇之处,这浅浅的不足两米深的一泓水是从来不会干涸的。在多雨的江南,大数亩的楚塘集汨罗山的涓涓小流,是没有干涸的道理的,即使是降雨量极少的年份也是如此。不过,近年来楚塘倒是有一过次干涸的,原因是贪图蝇头小利的承包户想取尽塘中的鲜鱼,一台五码力的柴油机抽了一天一夜硬是抽尽了塘中的清水取尽了塘中的鲜鱼。不过,楚塘把它深色的背脊在光天化日下亮了半个下午,第二天一早起来,塘中又是满满的一泓碧水了。就楚塘的这个神奇,我也曾问过乡里一位学识颇深的老教师,老教师迟疑了半晌,最后的回答也有点牵强暧昧,他说,这也许就是屈老夫子布施的德泽吧,因为屈老夫子的精神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是永垂不朽的。是啊,屈老夫子的精神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是永垂不朽的,我宁愿相信我的老前辈的话,因为在我的心底我也认为这应该是最好的回答吧。
  

共 46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那个美好的传说,又在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回荡着。作者由《湘阴县图志》中对楚塘的记载说起,引出了屈原之女取土葬父的感人故事。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给我们再现了屈原投身汩罗江的情景,淳朴善良的乡民无比悲痛,女儿女媭的伤心欲绝,让我们也仿佛看到了那感人的场面,听到了屈原的叩问苍天。一番沉痛的回忆,作者从开头的现实又回归到现实,抒发着对屈老夫子深深的缅怀之情,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一腔赤诚。是呀,这片土地,有屈老夫子布施的德泽,屈老夫子的精神在华夏儿女的心中,永垂不朽,一片绿叶,一块红砖,都是屈老夫子精神的延续;一泓碧水,一个粽子,都在传递着中华民族美好的向往。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哪里天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610003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3-06-09 19:10:22
  问好知音,感谢你带来的美文,祝创作愉快!
哪里天涯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3-06-09 19:11:47
  再祝端午节快乐,让屈老夫子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哪里天涯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