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外婆(散文)

精品 【流年】外婆(散文)


作者:吴昕孺 举人,4598.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12发表时间:2013-06-16 22:52:32


   有一年,爸爸带着姐姐在外地工作,妈妈当了罗岭小学的校长,三天两头去乡上开会。我和妹妹没人管,妈妈晚上一去有事,就把我们反锁在家里。但我总能想办法溜出来,跑到对门同学童超家去玩牌。妈妈觉得这样太危险,便接来了外婆。
   许多日子都在顽皮和游戏中倏忽流逝,没有留下丝毫痕迹。不知怎的,有那么一个夜晚却让我刻骨铭心。那一天真黑,大约是初冬,黑得阴冷而厚实,天地间的每一个角落都被黑暗塞满了,没有风,没有任何别的声音,除了黑暗的窃窃私语。妹妹那晚睡得特别早,外婆要我也睡。我不,我睡不着。我坐在墙边,呆坐着;外婆坐对面,在缝衣服。一盏煤油灯费力地吐出些昏黄的光晕,草草地抹在四周,像涂在巨大伤口上的膏药。我猛然看见自己的影子在墙上晃动,扩大了好几倍的影子对我构成一种压迫;我又看见外婆也有影子,外婆的影子几乎布在整个一面墙上。
   我颤抖地指着影子对外婆说:“外婆,影子。”
   外婆瞅了一眼,说:“影子有什么奇怪的,每个人都有影子。”
   过了好久,我又说:“外婆,我怕。”
   外婆问:“在屋里,怕什么?”
   我怯怯地说:“我怕死。”
   我不知道,那时我的头脑里为什么会涌现出“死”这个命题,也许我的意思并不是指生命的消失,我还不懂得这些;而是对不可知事物的无比恐惧,是幼稚年代对生的迷茫。
   外婆连忙扔下针线活,过来抱着我:“孩子,怎么了?是哪儿不舒服?”
   我突然哭了,哭声传得很远很远,对这个无声而漆黑的世界表示抗议。那时,我以为早晨再也不会来了。后来,我在大学读到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仁的作品《信念》,诗的最后说:“没有影子的东西,没有力量活下来!”我方觉悟,是呵,没有影子的东西,就无法享受光明,无法在光明的照耀下进取。在阴暗中,你可能思考,但不可能行动。
   小学考初中,父母希望我考取长沙县一中,那是重点中学。姐姐甚至还说:“弟弟要是进了一中,我就不读书了,让他读。”
   但我差了一分,我们班上有一个考取了一中,他就是我的好朋友童超。许多乡亲去他家贺喜,鞭炮放了一整天。我站在阶基上,看对门热热闹闹,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外婆站在我旁边,像是自言自语:“读书还不是靠自己,一中未必个个都好?我就不信。”
   “我就不信”,这四个字撞开了我的心扉。从此,我离开老家,开始长达十年的求学生涯,在路口读初中,在金井读高中,而后考进了湖南师范大学。这么多年,“我就不信”成了我的口头禅,每次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我就以此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不久,我读到美国文豪海明威说过的同样意思的名言:“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我顺利地长大成人。
   家里迁到朗梨后,随着姐姐和我双双考进师大,家境渐好。而外婆由于离我家远了,来得很少。不过,每来一次,住得也久些。她最喜欢听我讲大学里面的事情,她听时笑容可掬,身体前倾,眼睛直直地望着我。她陶醉在我的故事里了,因为这一切对于她,都是闻所未闻;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我对她说的。在外婆看来,我所经历的快乐和幸福,全都是她的快乐和幸福;当然,我所经历的挫折与困苦,她恨不得都搬到她肩膀上去。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生,我知道,快乐和幸福可以感染人,可以分享;而挫折与困苦则必须独自承担,就像外婆独自承担过她的责任与使命一样。
   我和姐姐一有机会就带外婆到城里走走。虽然我们还是学生,没几个钱,但扶着她爬上岳麓山,到湘江边散步,去烈士公园赏灯,还是做得到的。那时还没有中巴和的士,从朗梨到长沙仅仅十五公里,由于人流量太大,乘车一直是个老大难。“湘运”的每趟车都挤得水泄不通,呆板机械的计划经济体制把中国老百姓折腾得疲惫而又暴躁。在车上,吵架打人之类的事屡见不鲜。外婆得由我和姐姐一前一后护着,从人缝中往前钻。好不容易挤到车上,人都站不直,更别说坐上座位了。外婆弯着腰,抓住一根护栏或我的手臂,随车颠簸。也许经过生活的锤炼,她的腰板的确非常硬朗,我和姐姐被弄得精疲力竭,外婆倒是不显得累,她的脸上还漾着孩童般新奇而快乐的笑。
   有一次,外婆颇不好意思地跟姐姐说:“我这辈子什么都看了,只有一个心愿,我想去瞧瞧马王堆的女尸。”姐姐一拍脑壳,哦,带外婆去过长沙多次,怎么就没想到轰动一时的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尸呢?姐姐和我着手安排外婆进城的计划。现在看来,这应该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那时我们在长沙都没有家,交通又不方便,外婆这样一桩小小的心愿,我们竟然没有能够帮她实现。
   我还清晰地记得,我们三次带外婆去省博物馆的经历。
   第一次是姐姐一个人带外婆去的。她那天下午上完两节课后匆匆出发,碰上五一路大塞车,赶到博物馆时,正好是下班时间。
   第二次,已是翌年夏天,姐姐要我也同去,那是一个星期二下午,太阳很大,晒得人头皮发炸。我们大汗淋漓地来到博物馆,只见门口一张通知,他们开党员会,休馆半天。姐姐胆子大,找到其中一位负责人,说外婆年纪大,从乡下赶来的,很想看一看女尸,能不能看一眼就走,顶多不超过十分钟。那位大腹便便的干部横眉一瞪:“我们开党员会怎么能够夹杂别的事,那还有党性吗?”这个人也许很有党性,但他没有人性。
   第三次去我不记得具体日期了,好像是寒假的某一天,风挺大,有些冷。我、姐姐、外婆三人一大早从家里直接去博物馆,然而,整整那一天馆大门都是紧闭的。姐姐一边喊叫一边使劲拍门,她喊得眼泪都掉下来了。外婆默默地站在她旁边,眼睛紧紧地盯着大门,她多么希望里面会有一双手打开这门啊。过了很久,外婆终于绝望了,她笑着对姐姐说:“算了,下次再来吧。”
   外婆是非常开朗的人,我从未见过她脸上沾着那么尴尬、勉强、生硬的笑,而且那笑愈是尴尬就愈是沾着,像一种浓酽的幽暗,更像是一条小蛇,吞噬了外婆人生的最后一点渴望。
   外婆没有看到女尸,不能怪任何人,只有怪她运气不好。乡下人最单纯,什么都不讲,运气两个字可以涵盖一切。姐姐当时已是大学四年级学生,她说:“等我毕业有了单位,再接您来,那就方便了。”外婆点点头,或许她内心已经知道:“我没有这个机会了。”果然,姐姐毕业后,因为一系列的波折,始终没有安顿好自己;而我毕业仅两个月,外婆永远闭上了她的眼睛。
   我毕业后留在学校工作。那是1989年9月的一天,我正在斗室看书,妹妹哭着闯了进来,只说一句:“外婆死了!”
   我惊讶于自己当时的冷静,我没有哭,只是起身和妹妹一起赶赴金江。爸爸、妈妈和姐姐早已到了。
   妈妈告诉我,早几年舅舅找人给外婆算了一个“八字”,说她只能活到73岁。外婆信这个,过了上半年,她说,我的时间不长了,要到女家里去住一段,怕以后没有机会了。于是,她一个人坐长途车到了我家。还没住上几天,死神的爪牙之一——突发脑溢血就在一个深夜把她传唤去了。妈妈说,走得快,也是一种福气,是她修来的。
   外婆的灵柩停放在堂屋的中央,我和妹妹双双跪了下去。妹妹成了一个泪人。我到底忍不住哭了,我深深地知道:
   失去了的就永不再回来!

共 790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失去了的就永不再回来!”是外婆的骤然离世给作者的感悟。就跟那句“没了,就是没了”一样,是对逝去亲人无限留恋和想念。多年不敢提笔写,不是不怀念,而是这份被收藏的痛,翻开,就会再次痛彻心扉,再次久久放不下。亦如此刻。当看完这篇散文之后,外婆的形象真切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外公虽高大,但懦弱,外婆一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咬着牙去盘算生活的艰辛,放下自尊去勇敢抵抗恶棍的欺辱。守寡之后,余生都在独自面对一家人的生计,还有独品孤寂。当作者被母亲送到外婆家之后,他仰仗外婆的高威望一直是孩子头,即便闯祸,外婆也会用自己独有的方法,既让他知错,又维护了他的面子和身体。外婆对于曾经伤害她的那个恶棍的后人,以德报怨,让那一家人对她感恩戴德,外婆走的时候,他一家老小来送葬。外婆对外人强势,对儿媳妇却百般忍让,她为了一家人的和睦,把委屈更多地抗在自己的肩上。直到作者长大了,外婆也老了。外婆有一个看看“马王堆女尸”的愿望,但去了三次都没有如愿。让这成了外婆的终生遗憾,也是作者一家一生的遗憾。外婆没有享福,把福分都留给了孩子。她去得是那样匆忙,不忍心让孩子们多一分的操劳。这就是作者的外婆。一个外柔内刚、以德报怨、忍辱负重、贤良淑德的老人,即便把所有赞美的文字放到她身上,都显得苍白无力。她就是外婆。是世界上第一无二疼爱的人。这份深情,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那绵长的回忆中,她的身影,虽间隔多年,却愈加清晰。相信,外婆看到一定会很欣慰。她疼过的孩子,长大了。文章并在没有很多的修饰,但却感人至深,引人共鸣,潸然泪下。想念外婆,祝福外婆!问好作者,好文,欣赏并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618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3-06-16 23:05:44
  作者的外婆是我的外婆和奶奶的组合体。我的外婆也是一子两女,我们都在外婆家长大。奶奶早年守寡。孤寂一生。
   我的编按太过苍白,不能道出您文章中的深情一分,烦请包涵!
   但尊重和祝福是十足的。
   遥问夏安,祝福!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6-18 10:47:3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