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离开牛栏的日子(中篇小说)

精品 【江南】离开牛栏的日子(中篇小说)


作者:陈集益 秀才,1572.0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77发表时间:2013-06-25 17:40:54


   他有一张瘦长的脸,宽嘴巴,高鼻梁,额头窄而平,终日穿一身旧军装。他从我记事起就是村里的赤脚医生了。单从字面上看,你一定会以为“赤脚医生”是“赤着脚的医生”。《现代汉语词典》是这么解释这个词汇的:【赤脚医生】chìjiǎoyīshēng,指农村里亦农亦医的医务工作人员。这就不难理解我们的赤脚医生为什么是穿着皮鞋的,许多像我父亲这样的农民倒是赤着脚。
   要知道,在当时能穿得上皮鞋的人是很少的,简直比瘸着腿走路的人还少。在吴村,最早拥有皮鞋的人是一个从城里退休回村的老工人,他拥有一双“翻毛”的皮鞋,也就是那种高邦的、表面粗糙、样子像雨靴的皮鞋。据说城里的工人每天都要穿着这样的皮鞋去上班的,所以他们都是很幸福的人。直到几年以后,吴村才出现了第二双皮鞋,这双皮鞋的主人就是赤脚医生。他拥有一双黑色的、矮邦的、三节头的皮鞋,据说是他退伍那年从部队里带回来的。
   说起来难以置信,记忆中,我和我的小伙伴从小就害怕听见村中央的石板路上响起“咔嚓咔嚓”的声音。只要听见这个声音一响起,我们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一双黑色、矮邦、三节头的皮鞋。从这双皮鞋出发,又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赤脚医生来了,想到他手中拿着针桶,想到他怎样强行剥掉我们的裤子,掰开我们的嘴,给我们打针、灌我们吃药……于是我们吓得号哭着四散跑回父母身边。
   对幼年时期的我们而言打针是最可怕的,或许我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被赤脚医生制服,光着屁股趴在父母的膝盖上满怀恐惧地等待疼痛从天而降的那个过程,仿佛等待枪声响起的死刑犯所经历的也不过如此。
   唉!这是我在当初那些哇哇大哭着逃避打针的日子里绝没有想到的,若干年以后,赤脚医生会成为吴村的村长,继而,又与我们家做了邻居!他骂了我们一通还不够,还一再追问我们:”刚才是谁骂我‘断子绝孙’?嗯?是谁骂的?“
   我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诬赖我们骂了他”断子绝孙“,刚才弟弟明明是骂我的……他却不听我们的,非要我们说出刚才是谁骂了他”断子绝孙“。他见我们不肯承认,就一手拽住一个,硬把我们拽到他家院子里去,然后让我们脱掉裤衩站在墙根。
   他恶狠狠地说:”你们不说出来,就一直这么站着!“
   我和弟弟怕他会用针筒惩罚我们,扎我们屁股,吓得半死,不敢把屁股露出来,乖乖地靠墙而站,并且用手捂住还没有发育成熟的生殖器。
   ”不说?哼!那么是谁骂我‘瘸着腿走路’?嗯?“
   弟弟已经吓得发抖,不敢哭出声音。我只好替弟弟承认说:”刚才是我骂的……但是没有骂你,都是骂我们自己的……“
   ”骂你们自己的?你竟敢撒谎!“村长说着,跳到我的跟前,只听”呲——滋“一声,他的裤管被他撕到了大腿根,一条生锈的假腿突然从裤管里暴露,像一根圆规,他指着它:”你们给我睁大眼睛瞧瞧!他妈的!竟敢在背后骂我瘸腿!人民解放军保卫了你们这么一群败类!我真该把你们的腿锯了喂狗!……“
   说着,也不知道村长要干什么,他突然恶狠狠地推开了我和弟弟捂住生殖器的手,那架势仿佛要一口咬住它,撕碎它,吃掉它似的……我感到很害怕,很害羞,然而,村长却没有要伤害我们的意思,看到我们瑟瑟发抖的生殖器,他就像被人点了穴似的,我看见他的眼睛里突然涌出了一股清流。
   他摆了摆手,说:”你们……走吧……回去吧……“
   见我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又说:”我已经不生你们的气了,你们回去吧,用不着怕我。“
   说着,他蹲在地上抹起了眼泪,反而被我们欺负了似的。
   我和弟弟趁机跑回了家。
   整整一个下午,我们不敢出门,不敢大声说话,呆呆地等着父母回家。偶尔,我们也为刚才的”受辱“相互抱怨,弟弟怨我不该”耍赖“,我则怨弟弟不该骂人。最后,我们把矛头对准了村长,发誓等我们长大了,要好好”收拾“他。尤其是弟弟激动得挥舞拳头,一再发誓:”到那时,我一定要把他摁在地上,让他吃狗屎!“
   我第一次在弟弟面前感到无能了。因为我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等我长大了,我也不敢去报复村长的,我发现我是那么怕他。
   天黑时,忙碌了一天的父母回来了。他们回到家时有气无力的,连一句问候都没有。三个人中只有爷爷相反,他一回到家就兴致勃勃地凑到闹钟跟前去看时间,说:”哎哟,迟了迟了,迟到二十分钟了。听不到了。“他说的是今天回来迟了,没有赶上听闹钟敲响傍晚七点钟时的那七下轰鸣,他只能等闹钟敲响八点钟的时候再听了。
   吃晚饭时,母亲才看出了我和弟弟的情绪与往日有所不同,就问我们是不是跟人打架了。我的眼泪流了出来。我告诉家里人,下午村长突然跑来骂了我们一通,还让我们脱下裤子站在他家的墙根。弟弟则帮我补充了村长撕掉他的裤管让我们看他的假肢的情景。
   母亲听了,用筷子使劲地搅拌碗中的米饭,对父亲说:”你去问问,咱家的孩子在自家的晒谷场上玩,碍着他什么了?“
   父亲埋着头,大口大口地吞饭。母亲一把夺下父亲手中的碗,又要让父亲去问。父亲失去了手中的碗,只好抬起头来看母亲,一脸为难地说:”是村长治好了阿逮的痢疾……小孩子的事,问个啥?“
   母亲说:”他为阿逮治痢疾没有收钱吗?他的腿是为阿逮废掉的吗?你不敢去你就说出来!村长又怎么啦?村长就有权不让孩子玩耍了?“
   父亲嗫嚅着,身体微微发抖:”哎,哎,你别让人家听到了!“
   母亲”哐啷“一声,把碗摔碎在地上:”我一不偷二不抢,我怕他个屁!我要让他知道我们陈家不是好惹的!“
   父亲见母亲动了真格的,再也不敢吱声了,只好冲我们吼:”你们两个不争气的东西!还不快去拿扫帚扫了!以后给我记住,不该你们骂的话就别骂!听到了吗?“
   我和弟弟低着头,放下筷子,赶忙向屋角的扫帚跑了去。我们都没想到母亲会发这么大的火。
   三
   一转眼,搬到新家住又一个月过去了。我家与村长家的关系虽然谈不上亲密,但也相安无事。平时大家碰到,还是比较热情的。尤其是两家的妇女,交往多了起来,比如相互串门,结伴拔猪草,等等。
   渐渐的,关于我和弟弟被村长骂了一通这件事,很快被大人遗忘了,或者说虽然记着,但已经不想再去追究谁对谁错了,就连弟弟也不再跟我提起这件事了。有时候村长家农活忙(村长从不干农活),母亲还会叫父亲帮忙去做,父亲总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去做。惟有我,还记恨着村长。每次在路上遇到他,总要迅速地躲开。
   然而这时候,村长却跟我家套起了近乎。似乎他也知道对不住我和弟弟似的,每次往我家跑,都要问父亲:”二癞头,你家的阿逮、阿龙呢?这两天好像没有看见了呢。“父亲就会东看西看,喊起我们的名字。
   我们当然听见了父亲的叫唤,因为我们就躲在卧房的门后头,但是我绝不会去见村长的,我也不允许弟弟去见他。村长很狡猾,扑了几次空后,就带了糖果来。这下子,弟弟就再也不听我的使唤了。弟弟就像饿狼似的去抢村长放在八仙桌上的糖果,剥了糖纸就往嘴里塞,还朝村长做鬼脸。于是村长看着我的弟弟,眼里冒出光来,又跟父亲讲起了他在部队的光荣史,简直是不厌其烦的光荣史……说他的腿是怎样被炸药炸到什么地方的天上去的……并且每一次来,都要让它再发生一次。而我的父亲竟然有这样的耐心,毕恭毕敬地,准备将村长的光荣史听上一千遍。
   值得一提的是,村长一般是在下午或者晚上的时候,抽空来我家坐坐的,间隔是三至五天。可是有一次,村长竟然在一个大清早就大驾光临了。村长说:”二癞头!今天我买了一条狗,待一会你来我家帮忙一下!“
   父亲满口答应着,又是擦凳子,又是泡茶,递烟(父亲的口袋里永远藏有一包专门给别人准备的烟),但村长说:”我不坐了,我不坐了,他们还等着我回去呢。“就走了。
   父亲不敢怠慢,走到房间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然后就慌里慌张地往村长家跑。不一会儿,村长家的院子里就响起了狗叫声,很骇人。
   我叫来弟弟,爬上村长家的院墙往里看。只见一条倒霉的狗呲牙咧嘴着,已经吓得发疯。院子里虽然站着一圈人,但手拿铁棍打狗的,只有屠夫磨刀六和我的父亲。他们两个一会儿追着狗跑,一会儿狗又追着他们跑,狗叫声与惊恐声混成一片。
   父亲原本是一个怕狗的人,可今天他却拿着铁棍去打狗!刚开始的时候他是躲躲闪闪的,跟在磨刀六的后面。可是几棍子打下来,他就不再怕狗了,那样子甚至比杀猪的磨刀六还凶狠。那条被打瘸的狗呢,终于被他俩逼到了一个死角,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喘着气。
   我知道,父亲此刻一定也很害怕。这一点我能从他头皮的颜色变化上看出来。每当他感到害怕,头上的瘌痢边就会变得这样惨白,惨白。但是他为什么还要往前靠?狗已经多次向他发出警告,满嘴的牙齿全露到外面来了,它会咬死你的!爸爸!……
   然而我的父亲却还在向前靠,战战兢兢的,直到那狗突然跃了起来,就像一只下山的猛虎……一场殊死的搏斗就这样开始了。那血雨腥风的场面如果没有亲眼目睹,是很难想象的。我们根本看不清父亲是不是被狗咬了,也弄不懂那狗是不是被父亲揍趴下了,就像两只关在笼子里相互撕咬的野兽……我们只听见混战之中,那狗在没命地吠,父亲在没命地叫……
   担心让我们忘掉了时间,不知过了多久,从狗鼻里流出来的血,快要把整个院子染红了。而我的父亲,此刻还在墙角往死里揍那条狗,直到逃得老远的磨刀六跑过去告诉他那狗已经死了,他才丢开手中那根血淋淋的铁棍,两眼发直地看着大家。此时,躲在屋里看热闹的乡干部们从村长家里走出来了,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我认识那个最胖的乡干部——杜富,他以前就经常来我们村颁布各种新政策。他是一个又粗又矮又黑又胖的人。记得早几年,杜富每次来我们村,都要背一枝步枪,一路上看见鸟就打鸟,看见野兔就打野兔,实在没什么可打的话,就卷起裤管打鱼。枪响过后,鱼们翻着白色的肚皮从被震碎的石头底下浮上来,就像秋天里被风吹下来的树叶那么多。可如今,再也没见他用步枪打过鱼了,据说原公社的枪支弹药早已收缴上去了。
   我看见他一扭一扭地走到我父亲跟前,拍拍他的肩膀,大声说:”呵呵——这位同志,你是打狗的英雄!——吴村的英雄啊!“
   只可惜面对这样的赞誉,我可怜的父亲竟好久没有缓过神来,就像他第一次做贼就被抓住了似的,脸色苍白如纸:”杜、杜、杜乡长……我我我……不怕狗了……“
   晚上,父亲从村长家一瘸一瘸地回来了。喝得醉熏熏的。母亲关切地问:”二癞头,狗打死了?你的伤势怎么样?打过针了吗?“
   父亲一瘸一瘸地坐到长条凳上,理直气壮地说:”喝了!跟杜乡长一块喝的!咯——还吃了狗肉——咯——“
   ”瞧瞧你,高兴成这个样子!“母亲笑了,”还知道自己是谁吗?“
   父亲突然梗起了脖子,他大概以为母亲这是在讥笑他,骂了起来:”好你个臭婆娘!啊呸!我是谁要你、你管吗?杜乡长说我、我——咯——是吴村的英雄呢!”
   母亲开怀大笑:“瞧瞧你,能打死一条狗就是英雄,那世界上都是英雄喽?”
   父亲恶狠狠地看了母亲几秒钟,就好像母亲的这句玩笑话像一把匕首刺痛了他——父亲真的是一个不懂得调情的人,要知道,当母亲从我嘴里得知杜干部夸他是“英雄”时,内心是多么激动,她是唱着歌等父亲回家的,因为她一直希望父亲是一个“正常”的人,受人尊敬的人——可父亲却无缘无故地骂开了:说什么小时候生了头癣被人骂,长大后不会打架被人欺,因为不听广播说错了话,结果是挨斗!说什么他受够了,他买下这个牛栏就是要跟村长做邻居,看村里人再怎么来欺他,来斗他……
   母亲哭着跑进了卧房。
   四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以为父母还要吵架,因为按照惯例往往是要连着吵上几次的,我却有些奇怪地发现他俩奇迹般地和好了。这一点从我母亲坐在门槛上清洗父亲昨日的那套“血衣”就能看出来。
   “阿逮,你爸爸昨天被狗咬伤了,你看,裤子都破了。”母亲看我观察她,这样说。
   那段时间,的确是父母相处最融洽的日子。当然,也是我家与村长家相处最融洽的日子。我的父母争吵渐少了,他们与村长家的交往更深了。那段时间,有空没空父亲总是帮村长家干活,村长家呢,一旦来了上面的干部,总要叫父亲去帮忙准备食物。
   现在,村里的磨刀六和我的父亲基本上成了村长家随叫随到的厨师和猎手……父亲终于融入了他所想要的那种生活当中……
   众所周知,磨刀六的本行是杀猪的,但由杀猪这行当延伸出来的是他会炒猪肝、猪肚、猪耳朵、猪腰等等跟猪相关的菜肴,又由于掌握了跟猪相关的菜肴之火候,他又无师自通地掌握了所有跟肉类相关的多样性烹饪。事实上,我家那顿热闹非凡的“乔迁酒席”就是由磨刀六帮我家杀完猪后烹制的。

共 36472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8
转到
【编者按】风烟里的往事,通过一个少年的嘴,风尘仆仆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以我的思想行为为线索,再现了一段家族史,用“我”的纠结,再现了那段纠结的岁月。文章结尾的一句:“从那以后,我仿佛懂事了许多”,给人很沉重的感觉。故事发生的年代,也就三十年前的样子,但却让人感觉很久远的味道。父亲这一人物,在现在的人看来,思想、行为颇有些怪异,其原因有二。一、买牛栏,二、让儿子过继(这一点在村长无端对兄弟俩示好就大致能猜到后面将要发生的事情)。但曾经经历过那段生活的人,估计能猜出端倪——权威!买牛栏,很大程度上,是其想摆脱其父亲的影响,进而树立自己。而这其后的一系列事情,都在进行辅证。为什么过继儿子呢?其初衷也无外乎以上原因。因为,那个年代的村长,无疑是权威的集中体。这个权威无法逾越,于是父亲策略却改变了——借梯子爬墙。至于其他人物,一是更好地辅佐塑造“父亲”这一形象,二是让“我”与“父亲”的冲突有借力之处,让思想纠结有更好的表现。整篇小说集合了农村可能发生的事情,让过去的人物在我们眼前鲜活。而以第一人称叙述,增加了真实感,这对于读者来说,明显能激发探究欲。人总是要向现实低头,年少的冲动,会随着岁月的更迭而趋于韧性,标题:离开牛栏的日子,似乎有这方面的意涵。当然,还有其他意指:抑或很纠结的怀念。文章架构上并没有什么特意的设置,类似于平铺直叙,而相当的乡土表达,显得文风很质朴,而表现的也是原始的情感,所以就算没有什么跌宕起伏,就算不熟悉那种生活,也能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很好的作品,推荐阅读!——紫墨青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6263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墨青函        2013-06-25 17:41:53
  问好作者,欢迎赐稿江南,祝创作愉快,佳作频频!
天地繁复,大道至简!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