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放牛湾(短篇小说)

精品 【流年】放牛湾(短篇小说)


作者:葛海林 秀才,2132.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52发表时间:2013-07-29 21:37:27


   没有容冯老大搭话,杏黄就急火火地说,姐,我们姐妹尽管有些磕绊,可你也不能够一直这样,我今天来找你就是想把我们十几年的结解开,我想姐你能够理解我的心情的。
   桃红看看杏黄身边的男人说,这位就是你的丈夫吧?
   对,我叫朱茂清。朱茂清自我介绍了自己。
   冯老大见桃红很诧异地瞅着自己,就解释,他们两口子回去看他爹老朱,我不是住在老朱家吗,就认识了。
   桃红明白过来,但还是很纳闷,那你们今天就为和我和好来的?
   冯老大见不能隐瞒事情,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杏黄和茂清两口子一直没有孩子,他们想把咱们的儿子……
   没有等冯老大说完,桃红就反驳,人家杏黄和她丈夫还没有说,你着什么急?
   杏黄只好和盘托出,姐,咱们就不绕弯了,其实,今天我来豆花庄还有一件事,就是想和你商量看能不能把你的儿子过继给我一个?
   桃红可能是由于被突然发生的事情僵住了,沉默了好长时间。
   茂清就安慰,我知道你生养了十多年不容易,我们会给你些补偿的。
   桃红忽然生气了,这是钱的问题吗,你们这城里人究竟是怎么啦,张口闭口都是钱。
   冯老大看到有门,就劝说道,桃红,反正你妹妹杏黄能够主动来,也能够看出她的诚心,你就答应他们吧!
   这十几年没有往来,一回来屁股没有坐热,你就给我出这样的难题,你让我怎么说,再说孩子们最小的老二也十一岁了,即便我答应,孩子能够答应吗,又不是刚出生谁抱走就会叫谁妈的。
   杏黄理解地说,对,你的心情我能够理解,你先考虑考虑,我们不着急。
   八
   尽管是下午了,但桃红看到大家都忙着赶路没有顾得上吃饭,赶紧做了些平时舍不得吃的凉面面条,吃过饭后,杏黄就和茂清回槐庄了。桃红却和冯老大在大吵一顿后陷入了冷战状态。
   桃红疑虑重重地说,我就不明白,你住在老朱家,就算正好碰上了杏黄回去,怎么就说起了要过继儿子的事情。我猜想你和她肯定旧情复燃,否则怎么能够答应她的要求,我看甚至人家压根儿就没有提过此事,这个馊主意闹不好就是你出的?
   对,就是我出的,怎么啦?冯老大被桃红的话气恼了。
   桃红见冯老大跟自己叫上劲,也就不再和他理论了。把两个儿子叫到了跟前,文革、文化不明就里,看到爹娘生气的表情,很紧张,文化赶紧跑到娘的身边。
   冯老大瞪着眼对两个儿子说,文革、文化,你小姨家一直没有孩子,想过继那么中的一个过去,你们谁愿意?
   老长时间的沉默,冯老大见两个儿子没有表态,婆姨桃红把脸扭到了一边装作轻松地看戏,便恼了,生气地大喝,文革,你去吧,原先叫小姨,顶多改个口,不怕的!没有想到文革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就没有吧,过继啥,这都是什么封建迷信思想,我不去!
   冯老大只好把口气变得委婉地问文化,文化,你去吧,爹和娘会常去看你的。
   我不去,要去你去,你答应人家的事情你去想办法,凭什么逼着我们去,我们是冯家的人,不去朱家!
   冯老大想想文化的回话也没有错,也不能怪罪什么,就悻悻地出去了,临出门既像是对婆姨桃红说,又像自言自语地说,我明天就去告诉人家,你们不想帮忙,还不行!
   那天晚上冯老大出去不知道和谁在一起喝的,总之回来时已经后半夜酩酊大醉。第二天他醒来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老高,院墙上挂着的锄头已经不在了,他明白两个孩子被婆姨带着去了地里锄草,反正昨天晚上已经告诉婆姨和孩子们了,他没有多想就出了家门往通向槐庄的大路疾走。
   到了槐庄,他刚刚进了老朱家的院门,就被老朱瞧见,他本想赶快溜进屋里,但老朱喊他,他只好停下来应了声。老朱开门见山地问,亲戚,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冯老大没法子回答,就撩起门帘进了屋,性急的老朱把喂牲口的草料筛子扔到了地上,追进了屋里。看到冯老大倒头躺在炕上的表情就明白肯定是人家婆姨不同意,便不好意思再问了,走出屋门像泄气的皮球出溜一下子坐到了地上卷起了旱烟。
   在另一个屋子呆的杏黄和茂清听到他们的说话声也很快出来打听情况,但看到爹在地上颓唐地抽烟的劲头就什么都明白了,看来是桃红不同意。杏黄平静地过来把爹扶起来,劝说道,爹,看来我姐桃红是不同意,不着急的咱们再想办法吧!
   还想什么办法,我都快入土的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们不知道古训吗?老朱没有让杏黄搀扶起自己,又坐在了地上。杏黄不知道爹哪里来的力气,突然甩了她一下,她被这一甩和这意外的语言击得体无完肤,差点儿回不来屋子。
   茂清听到爹的话说重了,可也没有办法。就过来扶爹,爹还是不让他搀扶,他只好跟着杏黄回了屋子里。
   九
   茂清在屋子里安慰了一会儿杏黄,杏黄仍然气不过来,她没有想到爹会说出如此尖刻的话。可是茂清知道爹的难处,他早就盼着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朱家有一个儿子来承继香火。
   臭小进了院子,把赶牛的鞭子往墙边一靠,看到老朱在地上抽烟,就过来打趣,老朱,你看你自在的像个活神仙,能不能让我也过过瘾?老朱定定地瞅着他,想说什么却说不上来,嘴角流出来哈喇子,臭小一看急了,赶紧喊,茂清,你爹傻了,都流出哈喇子了!
   茂清、杏黄和冯老大几乎是同一时间出来的,臭小看到冯老大,就指着他说,肯定和你有关,老朱天天好好的,你今日一回来,老朱就成了这病歪歪的!
   冯老大没有顾得上和臭小理论,赶紧和茂清往起搀扶老朱,但看上去瘦精精的老朱却很沉很沉,冯老大就喊臭小上来帮忙,三个人才把老朱架回了屋里。
   冯老大是半块赤脚医生,看看老朱的神情说,赶紧找村里的医生看看吧,我感觉病情很严重。村医来了,一看,就定了性,急火攻心导致的半身不遂,不理人了。
   这可难住了茂清。他得回矿务局上班,杏黄也有工作,只能够把爹弄到矿上跟他们生活在一起了。但是爹虽然不能动,脑子还是清醒的,偏偏不同意跟他们走,坚持要留在槐庄。没办法茂清和杏黄思来想去,最后只好做出决定,茂清先回矿上上班,杏黄请假留在槐庄陪护公爹,过一段时间看看病情再做打算。
   茂清走后杏黄一个人照顾公爹老朱,比如想让老朱翻身清理他的大小便时,一个人抱不动公爹,只好喊臭小和冯老大,起初臭小还很热心,时间一长不是装作睡下就是专门躲出去,到后来干脆抱着铺盖搬到了另一个饲养员借住的老乡家里。院子里只留下冯老大,每每听到杏黄吃力的搀扶公爹的时候,冯老大甚至不用杏黄叫他就主动过来打帮手,时间一长杏黄很是感动,庆幸在这困难的日子里,身边能够有冯老大在一起。
   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后连绵的雨水把炎热的天气的燥热冲洗得一丝没有了,天高云淡,转眼就到了冯老大他们赶牛马回豆花庄的日子。
   这天夜里冯老大赶来和老朱、杏黄告辞,杏黄又在为老朱擦洗下身,杏黄抱不动公爹,冯老大上前来帮忙,折腾一通后杏黄早已经大汗淋漓,冯老大把明日要走的话说了,回了隔壁的屋子。杏黄给公爹喂完饭后,看见隔壁的屋子还亮着煤油灯,就轻轻第敲响了木头门。门开了,冯老大一看是杏黄,有些紧张地问,你有事情?明天再说吧!
   杏黄没有管他的话,径直走到了屋子中间的土炕上坐下,冷冷地说,你就这么害怕我,我又不是老虎!
   灯光下杏黄的面庞明显消瘦了,但虽然瘦削,却风韵犹存,冯老大不知道该怎么样回答她的话,就绕弯说,杏黄,快去休息吧。你伺候公爹一天了,当心身体疲累,我们明日就该走了,今天准备了一天也累了,我也该休息了。
   没有想到杏黄突然从对面过来一下子抱住了坐在凳子上的冯老大,冯老大一时间呆了,他真的没有办法把杏黄和自己分开了。秋风从雨水洞穿的窗户里吹进来,把煤油灯吹熄了,黑暗中他们像两枚落叶紧紧地缠络在一起。
   第二天早上天还灰蒙蒙的,门就被推开了,他们两个是被臭小的大喊声惊醒的,冯老大赶紧穿上衣服出来追臭小,趁这个机会杏黄才回到了自己屋里。
   冯老大好不容易才在街门外追上臭小,他央求道,臭小,好兄弟,请你千万不要和外人说,更不敢回去和桃红说,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臭小平时轮不到拿架子,这时看到冯老大低下声气便摆开了谱,你答应给我找个对象,却不兑现,自己倒干美事,你必须保证给我找个做伴的,否则我就会告诉别人包括你婆姨桃红。
   没有问题,我答应,后山的梅子死了丈夫五年了早就托我给物色个男人,带着一个女儿,你要不嫌弃,我回去就给你说合。
   臭小皱巴巴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吃过早饭,冯老大就带着臭小他们赶着牛马启程了,牛马吃得膘肥体壮,恋恋不舍地在槐庄的路口上徘徊。杏黄踉踉跄跄地跑在牛马走过后腾起的细尘中,直至树林把牛马遮住了,她还跑到山头上瞭望,初秋的太阳暖暖地照在她的身上,她沉浸在对往事的幸福回忆中。
   十
   冯老大带着牛马队伍离开槐庄后,杏黄的日子变得无聊惨淡,为了打发长得怕人的时光,她陷入对自己和冯老大在一个院子里相处居住三个多月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三个月后公爹老朱的身体出奇地好转,基本上能够下地活动了,茂清听说爹的半身不遂病情好了,回来看望爹,爹终于变得有了喜色,爹说,茂清,这次回来你就和杏黄一块儿走吧,你看爹不是已经能够走动了吗,说着自个儿在地上开始走动。杏黄担心爹又跌倒,上前来搀扶爹,爹却没有让她帮助,自己开始在小院里踱步。茂清还是不放心,又陪爹住了几日,看到爹能够自理了,才和杏黄一块儿回了矿上上班。
   冬去春来,转眼又到了放牛马的日子,冯老大吃过晚饭坐在院子里乘凉,淡淡地对桃红说,我明天就准备带着牛马去放牛湾,天气热,你和孩子一定要注意身体。
   桃红没有说同意和不同意,只是过来让他脱下身上的衣服来给他洗洗,他顺手脱下来递给桃红,自从去年从槐庄回来,他们两个就变得很文静,不再像过去一样大吵大闹了,没有什么事情,基本上不打招呼,但是夫妻之间的义务仍然维持着,在别人看来很难堪别扭,时间长了,他们两个却感觉很好很正常。
   第二天冯老大带着臭小赶着牛马又上路了,寻找嫩绿青草的牛马欢实地向前跑动,豆花庄的村口腾起了不绝如缕的轻烟。桃红悄悄地爬上了村口的山岗瞭望远方即将消失在视线的牛马群,直至它们在远方变成一个个黑点,才沮丧地往回返。她在心里祈祷冯老大这次去槐庄不要再惹出什么事情来,她的心里酸楚得很。
   冯老大他们刚刚把牛马安顿好,一干人等才顾得上安排住宿的事情,按照冯老大的主意,他们住宿的房东还是上次安排的老乡家,自然臭小和他又住到了老朱家。
   老朱见到冯老大和臭小抱着铺盖进了院门,很是高兴。
   等老朱帮着冯老大和臭小把西屋收拾停当,臭小去把厨房的灶火生着准备做饭,就是快天黑的光景,老朱招呼臭小、冯老大和他一块儿吃晚饭,他们拗不过老朱的盛情邀请,只好和老朱在一块儿吃了老朱亲自做的面条,吃完饭后臭小去别的老乡家和其他饲养员聊天,屋子里就剩下老朱和冯老大,老朱把藏了好久的老酒拿出来。
   老朱就感激地说,冯老大,感谢你来啊,每年这时要不是你来,我就是一个人呆着,是你给这个院落带来了生气。
   冯老大抿了一口酒说,是我们经常来叨扰你,我们还没有说感谢的话,你客气什么,让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老朱忽然站起来从瓦瓮里拿出一张照片走过来,兴奋地说,你瞧,茂清和杏黄一直没有孩子,去年也是这个季节你们走后杏黄就怀上了孩子,这不这个胖墩墩的小子就是我的小孙子开开,你瞧有多可爱!
   冯老大把老朱递过来的照片拿在手里端详,一张可爱的白生生的脸蛋就呈现在眼前。他跟着老朱的情绪一起高兴起来。
   几杯酒下肚,老朱的话就多了。你是我们朱家的恩人,我敬你三杯!
   冯老大摇摇瓶里的就已经没有多少了,就劝说老朱,什么恩人,我们倒是给你添了不少麻烦。老朱,咱们都喝了快一瓶了,就不要多喝了,你的病刚好,我也不能多喝。说着把酒瓶盖住放到了一边。
   老朱不高兴了,起身把放到一边的酒瓶又拿回来,把剩下的酒又倒满两个杯子,醉就醉,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是没有醉过,说着一口气喝了下去。冯老大看着老朱的表情,只能也喝干了。
   然后老朱就端详着照片絮絮叨叨地说开了,你瞧我这个小孙子长得多像你,你做了好事是没有留名,可这方面的事情能够瞒得过别人,能够瞒得过我吗?
   冯老大醉得二五一十,倒在土炕上喘气都听见急促。尽管已经酩酊大醉,但冯老大听了这话被惊得一下子从土炕上跳了起来,老叔,你可不能这样说,我真的没有做!
   老朱过来把他摁在土炕上继续躺着,彬彬有礼地说,感谢就是感谢,你给我们朱家带来了儿女,我当然得谢你,但是老侄儿不是我说你,你既然做了事情了,就该承认,我没有怪罪你的意思!
   冯老大此时真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么样说和做,一会儿老朱似乎清醒了许多,今儿咱们就把话说清楚,你不要把我当老糊涂,你和杏黄之间的事情,可能茂清和所有槐庄的人不清楚,但是我老朱都明白,所以千万不要在我面前伪装,你和杏黄年轻时候就处过对象,后来是杏黄跟了茂清把你甩掉的,去年我大病是时,茂清去上班,留下杏黄陪侍我,在你准备离开槐庄的那夜你们在一起有了的开开,我就不再细说了,我当时其实只是手脚不利索,什么都清楚!
   冯老大听了老朱的话,猛然爬起来跪在老朱面前,老叔,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干那样的傻事,愿意怎么处置我你随便!
   老朱在迷迷蒙蒙的煤油灯光下把冯老大搀扶起来,平静地说,你是我们朱家的恩人,我怎么能够做对不起你的事情,但是今日我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今后不再允许你见杏黄和开开,你如果能够做到,咱们就什么都不提了。如果做不到,还想见杏黄和开开,那你从现在起就带着你的牛马走,不要再来槐庄放牛湾了。
   冯老大被夜风吹醒了好多,跌跌撞撞站起来伸出右手的中指说,我能够做到,绝不再见杏黄和开开。
   老朱也把左手的中指伸出来和冯老大的中指拉在了一起。
  

共 15780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典型的,极具乡村色彩的小说!小说开篇便介绍了身为村里主管牲畜副书记的冯老大,因为村里的牲畜找不到合适的草场喂养而苦恼,妻子桃红看到丈夫愁眉苦脸的状态,而“不情愿”同意丈夫到妹妹杏黄所在的村庄放牧:桃红之所以不情愿丈夫冯老大到妹妹杏黄的村庄放牧,是因为先前冯老大和杏黄属于恋人关系,而且两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后来,因为桃红父母的原因,冯老大和杏黄最终没有结合,但桃红却一直很在意两人再次交往!冯老大带领村里其他牲畜养殖户到杏黄所在的槐庄村放牛湾放牧。冯老大意外邂逅杏黄,并了解了杏黄婚后一直没有子嗣的遭遇,便决定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她……但最终没有成行!在农村,流传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思想,老朱(杏黄的公公)虽然清楚地知道杏黄后来所怀的孩子是冯老大的骨肉,但“延续香火”的传统思想反而让他感谢冯老大! 这篇小说:轻松中略带沉重。只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便使人突破伦理道德的红线:可耻、可悲以及深切的同情!小说明确传递出现代文明知识破解传统落后思想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欣赏,荐阅!【编辑:上官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73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风        2013-07-29 21:44:56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您流年安好!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7-30 12:42:4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