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天涯】龙戏凤(传奇小说)

精品 【天涯】龙戏凤(传奇小说) ——唐玄宗与杨贵妃之恋


作者:孙厚举 举人,4248.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393发表时间:2013-08-17 23:35:12
摘要:白居易诗云:“汉王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留在深闺人未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说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痴情,对爱情的忠贞,称得上宫廷绝恋……

【天涯】龙戏凤(传奇小说)
   玉环与玄宗尝到了男女情爱的甜蜜,她很快忘却了李瑁,一心一意陪伴父皇,乐不思蜀。
   从此,大唐皇宫上演了一幕缠绵悱恻、催人泪下、为爱痴狂、空前绝后的奇恋来。
   再说李瑁,他见爱妻随公主去温泉宫侍驾,半个多月未归,心急如焚,坐立不安。他去询问玉真公主,她支支吾吾,笑而不答。
   李瑁一看公主的窘态,就想到父夺子爱,他怒不可遏,心中怒火熊熊燃烧,他想大闹宫廷,与父皇理论一番,却被公主好言劝阻。
   李瑁说:“父夺子妻,天理不容!“
   公主说:“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何况一个女子乎?你若与父皇闹翻,必将引来杀身之祸;你若取悦父皇,忍痛割爱,把玉环拱手让与父皇,你将会平安无事,步步高升,前途无量也!”
   李瑁痛心地说:“我爱玉环,难以割舍。”
   公主安慰他说:“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你要权衡得失,你失去玉环,却得到皇权,再说天下美女多的是,你什么样的美女找不到呀?望寿王三思而后行。”
   李瑁听了玉真公主的话,觉得言之有理,他只好忍气吞声,拱手地把爱妻玉环让与父皇。
  
   五、名正言顺
  
   父夺子妻,现代人不可思议,可是在唐朝,民风开化,不足为怪。不过唐玄宗是皇帝,他不得不顾及传统的封建礼教意识,就算李瑁心甘情愿把杨玉环让给他,他也不敢公然违背伦理纲常,纳玉环为妻。他既要得到玉环,又要遮人耳目,于是按高力士之计,采取一个迂回的办法。
   唐玄宗9岁那年,生母窦氏被武则天秘密地杀死于洛阳内宫。玄宗即位后,便将生母封为皇太后,并把每年的正月初二定为太后忌辰,例行悼念。如今,唐玄宗为使杨玉环尽早脱离寿王府,有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便让她自度为女道士,去为窦太后荐福,同时,赐其道号为“太真”,移入“太真殿”内居住。而太真殿位于大明宫中,且通过一条复道可以直达唐玄宗居住的兴庆宫,二人往来十分方便。
   杨玉环既然不再是寿王妃,而是“太真道士”,她与玄宗往来更加方便,实际上她已是唐玄宗朝夕相处的妃子了。
   杨玉环入宫不到一年,便赢得了唐玄宗异乎寻常的宠幸:“礼遇如武惠妃”,“礼数同皇后”。玉环再不必整日一身“女官”打扮,而是像普通嫔妃一样穿红披绿,尽兴梳妆。宫中之人称她为“娘子”,凡事无不毕恭毕敬,唐玄宗更是日夜围着玉环转。
   到了天宝4年7月,唐玄宗颁布诏令,册立韦照训的女儿韦氏为寿王妃,从而结束了自杨玉环入宫后寿王一直没有正妻的局面。新王妃的册立,为唐玄宗名正言顺地将杨玉环纳入后宫做了铺垫。
   不久,经过高力士的精心安排,入宫以来身份一直不明的杨玉环正式接受了唐玄宗的诏命,被册封为“贵妃”,她成了唐玄宗名正言顺的妻子,她在宫内的礼遇,虽然只是贵妃,礼数实同皇后。
  
   六、貌美羞花
  
   自古以来,人们常常用花儿比拟女人,尤其是桃花、牡丹可谓是美女的代名词。比如,春风中的桃花何等艳丽,而美女在桃花的映照下显得更加靓丽,风韵袭人,于是就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佳句。牡丹乃花中之王,富贵,美丽,具有国色天香,只有杨玉环这样的美人才配用牡丹赞美。
   杨玉环面如桃花,貌似牡丹,其实百花那有玉环美?玉环貌美羞煞花……
   却说杨玉环在宫中,虽说是锦衣玉食,饮食起居有宫女伺候,唱歌跳舞宫娥相伴,但她依然感到寂寞,常常思念家乡。有一天,杨玉环为了排遣忧愁,便由几名宫娥相陪到御花园赏花散心。她走到御花园,看见百花盛开,鲜艳的牡丹、月季……光彩照人,着实惹人喜爱,她想着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年华,心中不免惆怅、叹息。她面对盛开的花朵,愁眉不展,动情地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有盛开之时,而我锁在深宫无人知,何时才能有出头日,像花儿那样有人赞美、欣赏啊?”说罢,泪如雨下,真是感天地、泣鬼神。她无意间用手抚摸了一下花朵,不料想美丽的花朵立即含羞收拢花瓣,碧绿的叶片随之卷起低下了头。
   花朵的这种奇特现象,恰被随行的一名宫娥看见了,她感到惊奇,亦感慨万千,于是这位宫娥逢人便说:“杨贵妃在御花园和花儿比美,谁知花儿自愧不如玉环美,朵朵花儿赶紧含羞低下了高贵的头。”从此,杨玉环“貌美羞花”的美名不翼而飞,在神州大地沸沸扬扬地传开了,后人一提到“羞花”二字,不言自明,都知道说的就是杨贵妃。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杨贵妃抚摸的不是普通的花,可能是含羞草,旁人浑然不知,竟以诈传诈,后人喜欢杨贵妃,也就“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了。
   当是时,杨玉环正值青春年华,更兼天生丽质、体态丰盈、举止娴雅、雍容华贵,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玄宗本来好色,到了老年,精神更加空虚,一直渴望能有一位像武惠妃那样才色俱佳、温柔敦厚的女子陪伴左右。而杨玉环既有年轻女子的姣美,又有少妇的妖娆,其妩媚中透着纯真、率直,泼辣中又有些放纵、任性,言行举止不甚循规蹈矩,这一切都给唐玄宗的心灵以强烈地刺激,使他陷入一种近乎疯狂与痴迷的爱恋之中,“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了。
  
   七、因祸得福
  
   杨贵妃能歌善舞,长得如花似玉,又会阿谀奉承,深受唐玄宗宠爱。不过,唐玄宗是天之骄子,老子天下第一,自己心爱的人,谁也不能染指,那怕喜欢、多看她一眼也不成,如果发现她与别的男人有蛛丝马迹的暧昧关系,他会失去理智,怒不可遏,惩罚起来绝不留情面。
   有一天,唐玄宗与杨国忠在一起商讨国事,贵妃闲着无事,她偷偷地拿来唐玄宗大哥宁王的紫玉笛吹奏,被唐玄宗看见了。要知道宁王的这把玉笛与众不同,是宁王的心爱之物,一般人动弹不得,而杨贵妃却可以拿来吹奏,可见她和宁王的关系不同寻常!唐玄宗实在忍无可忍,醋劲大发。他借口杨贵妃的这种做法是一种违旨行为,甚为不满,一怒之下将她驱逐出宫。
   狡猾的杨国忠深怕这事连累到自已,便与吉温一道上奏,假惺惺地请皇上将杨贵妃处死。唐玄宗知道杨国忠的用意,当然不会接受他的建议,只是令中使张韬光将杨贵妃送回家中,暂时不准回朝,以观后效。
   临行前,杨贵妃悔恨交加,痛哭流涕,她剪下一篓乌发给张韬光,含泪说:“请奏皇上,我罪该万死。金银珠宝都是皇上所赐,不足充献,唯有这乌发为父母所生,献给皇上,以表达我对皇上的一片忠心。”
   贵妃走后,玄宗看见她给自己留下的乌发,触景生情,万分感动。顿时,杨贵妃的百般妩媚,体贴入微,一幕幕呈现于他的眼前,他后悔莫及,立即命高力士用六匹骏马驾驭的车辇,将贵妃接回。从这以后,唐玄宗对贵妃可以说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了。
   杨贵妃在宫中浴盆中沐浴,总感觉空间太小,不够舒服。她想起在家乡小河中游泳,自由自在,多舒心,多浪漫呀!如今在宫中洗澡,缺乏这种氛围,若能在风景秀丽的地方修个浴池,在那里面沐浴该多好啊!她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玄宗,玄宗听了,欣然答应:“那还不容易,恰好骊山北麓就有温泉,汉代帝王曾在那里建造过行宫别墅。就在那里为爱妃修做个浴池,岂不美哉!”
   唐玄宗立即下了一道圣旨:高力士监工,立即在骊山脚下为贵妃修浴池。很快从全国招来能工巧匠,采用精美花岗岩和墨玉,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华清宫”,专供杨贵妃沐浴。华清池周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贵妃每次由宫娥陪送前来沐浴,先往池中撒上许多鲜花,然后帮贵妃脱掉锦衣玉衫,她躺在温泉水中,轻柔慢搓,心旷神怡,飘飘若仙。经过温泉水的滋润,杨贵妃洁白的身躯犹如出水芙蓉,散发出迷人的光泽,真是光彩照人,秀色可餐啊!无怪乎白居易赞云:“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还有,杨贵妃生于蜀地,喜食新鲜荔枝,南海所产荔枝,味道鲜甜,胜似蜀地,荔枝极不容易保存,千里迢迢,如何才能吃到新鲜的荔枝呢?
   对于皇帝而言,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办不成的事。一经贵妃提出,玄宗为了讨得贵妃的欢心,他立即下了一道圣旨:飞马从海南把荔枝传送到华清宫。
   地方官员,绞尽脑计,终于想出一条妙法:从岭南摘下新鲜荔枝,令人骑上快马,以接力赛的方式,一个驿站接一个驿站飞马传送,送到华清宫,才能确保荔枝新鲜如故、味道不变。不过,在荔枝传送的途中,人不下鞍,马不停蹄,一路辛苦,难以想象,即使差官或马匹累死在半道,送荔枝的人马也不能停留。他们千辛万苦送荔枝,只不过是为了换得杨贵妃的一笑而已,而不少人不知道这是飞马接力送荔枝,还以为是传递紧急公文呢。
   唐玄宗的荒淫好色,杨贵妃的恃宠而骄,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它生动形象地勾勒出玄宗与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画面,真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啊!
  
   八、宽厚仁慈
  
   杨贵妃为人和善,心地善良,对待下人宽厚仁慈,一时在宫中传为佳话。
   贵妃来自底层,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常对她说:“宽于待人,积德好善,必有好报。”
   母亲吃斋念佛,她经常用“因果报应”来规劝女儿积德行善,她对玉环说:“儿呀,你要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玉环总是把爹娘的话牢记心中,即使入宫当了寿王妃,如今又册封为贵妃,尽管她的生活骄奢淫逸,但对下人依然宽厚仁慈,她体贴下人艰辛痛苦,从不打骂他们,而且得饶人处且饶人。
   有一次,一个宫娥给她斟酒,不小心把一个玉杯摔破了,这可是皇宫价值连城的珍宝呀!小宫娥见贵妃愁容满面,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必死无疑,吓得面无血色,瑟瑟发抖,扑通跪倒在地,泪流满面,苦苦向贵妃哀求:“奴婢罪该万死,我死不足惜,可怜我家有多病老母靠我养活,娘娘饶我一死,我做牛做马也要报答娘娘恩情。”说完泪如雨下。
   谁知贵妃破涕为笑,她赶紧把宫娥扶起,含笑说:“看把你吓的,你又不是故意的,以后做事小心一点就行了。如若皇上问起,我就说是我不小心摔破的,皇上是不会追究的。”后来宫娥回家,她把这事告诉母亲,母亲为报答贵妃的恩情,天天烧香不止,祈求神灵保佑贵妃福寿两全。
   有一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场大雪,贵妃在宫娥的陪伴下去御花园观赏梅花。她刚走进园门,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正准备投井自尽。贵妃慌忙将她扶起,并询问自杀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叫元宵,家有双亲及一个未成年的妹妹。自从进宫以后,几年过去了,她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她就更加的思念亲人。觉得自己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还不如一死了之。
   贵妃听后,深表同情,并且告诉她:“你不要去死,我一定设法让你和家人团聚。”
   元宵节快到了,贵妃对皇上说:“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经常给我做汤圆,她做的元宵可好吃了。今年十五晚上,可让元宵给陛下做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户户都做汤圆,一齐祭天。再传谕臣民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并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来个普天同庆元宵节,不知万岁意下如何?”
   玄宗听后,龙颜大悦,高兴的说:“传旨下去,就按照贵妃说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立即闻声寻找父母,她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元宵拉着母亲的手,含泪说:“我能与家人团聚,多亏贵妃娘娘慈悲为怀,这一切全是娘娘安排的。她不但救我一命,安排我与家人见面,还让宫女给我送来文银百两,让父母安度晚年呐。”
   父母听了,千恩万谢,祈祷上天,保佑娘娘长命百岁,造福百姓。
  
   九、助娇桃花
  
   花朵本来是极为平凡的植物,但在开元天宝年间,由于唐玄宗与杨贵妃浪漫的宫廷情爱生活,也赋予了花朵不同凡响的意义。开元末年,御苑中桃花盛开之时。有一天,唐玄宗陪杨贵妃在御苑赏花,他兴致极高,亲自折下一枝桃花插在杨贵妃的发冠上,然后高兴地说:“这枝桃花插在爱妃发冠上,使爱妃更显得娇美。”
   贵妃听了,嫣然一笑,随口答道:“桃花助我娇美啊!”从此,“桃花”被宫里人称为“助娇桃花”。
   玄宗宠爱贵妃,久不理朝政,但他年事已高,与贵妃欢愉时总感精力不足,心中不免有些烦恼。当是时,安禄山乘机向唐玄宗进献“助情花”药,每当玄宗和贵妃欢愉的时候,嘴里含上一粒,便可催动激情,周旋一夜而筋力不倦。玄宗私下对高力士说:“这是汉代的慎恤胶啊!”所谓“慎恤胶”,实际上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春药”。

共 14570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写杨贵妃和唐玄宗对爱情痴情忠贞令人荡气回肠的传奇小说。整篇小说人物描写细腻感人,彰显作者练达的文字功底,语句优美叠嶂,对小说人物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作者以鲜明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奇特的艺术构思,为我们摹写了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宫廷绝恋。问好!推荐加精!(编辑 陈柳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9193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陈柳来        2013-08-18 00:03:10
  拜读孙老精彩的爱情传奇小说,学习,问好!辛苦了!
回复1 楼        文友:孙厚举        2013-08-18 06:03:30
  感谢陈柳来认真阅读及精彩按语,您的欣赏令我高兴,辛苦了,祝编辑愉快,安好!
2 楼        文友:雨飘清荷香        2013-08-18 06:14:23
  欣赏孙老师佳作,问好!
欢迎关注公众号:荷香文苑(ID:hexiangwenyuan8899
回复2 楼        文友:孙厚举        2013-08-18 10:05:13
  欣赏我的小说我高兴,一股荷香扑面来,祝雨小荷写作愉快,佳品连连!
3 楼        文友:潮仙        2013-08-18 08:08:27
  唐玄宗知道了杨贵妃缢死的实情,他的心坦然了,淡然了,释然了,不久抱着与贵妃相会与黄泉的喜悦心情,离开了人世。这正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欣赏佳作。问好孙老师!
回复3 楼        文友:孙厚举        2013-08-18 10:07:59
  谢谢潮仙耐心阅读、欣赏我的小说,祝安好!
4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3-08-18 08:19:41
  一早拜读了孙老师的佳作,收益匪浅,向老师致敬,感谢老师为天涯所做的努力……
馨语馨愿
回复4 楼        文友:孙厚举        2013-08-18 10:11:12
  有馨儿阅读欣赏我的传奇小说,我知足高兴,对我也是个鼓舞,为天涯愿尽微薄之力!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