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人们应该为山西的文明而喝彩(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人们应该为山西的文明而喝彩(散文)


作者:穷高 举人,5609.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53发表时间:2013-09-08 20:45:58
摘要:山西人从来就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服从国家的需要,民族的需求,而山西贫困县相对来说也是最多的省份之一。全省百县,居然还有三十五个贫困县,他们为中华民族的文明、为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非常特别的贡献。

【春秋】人们应该为山西的文明而喝彩(散文) 当今,将山西摆在全国省份的平台上,你只能从其倒数的尾数中去寻找。尤其是在一般的国民心目中,山西似乎到了可有可无的窘境。很多人说起山西,都以为是陕西省的属地,特别是南方的沿海城市,城市中的富人们,相当一批是这样认为的,实是令人啼笑皆非。于是,作为山西人,有必要告诉同胞们,山西对祖国、对华夏文明是做出特别贡献的省份之一。严格地说,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要文化内涵就是浓缩成的一部山西史诗。
  
   一、古老之中国
   有关考古专家和学者都认为新石器时代,约距今一万年前,山西便出现了长期定居的村落,其生产资料也开始步入中华文明的萌芽阶段。从那时起,在山西的黄土地上的先人们便开始使用磨光石器、烧制陶器、经营原始种植农业、饲养家畜等。由此,专家们认定当时的山西,已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中心区域。
   山西现有远古遗址上千处之多,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制生产工具和陶制生活用具,以及居住址和陶窑,这些文化遗存标志着山西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和辉煌。尤其是最新的发现和专家们的研究成果都表明,大致在距今四千五百年前后,山西南部已经成为当时诸多邦国群落的中心。其相当于古史的尧舜时代,以此推测,尧、舜、禹的活动应该在远古文明的基础上的继续与深化。同时也把山西推向了当时的文明中心。
   于是说,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从众多的古遗址足可以证明“地上文物山西第一”的美称。传说中的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板(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都在山西境内。临汾有尧庙、尧陵,沁水有舜王坪,河津的龙门则是夏禹治水时的主要现场。于是,当地人又叫它为禹门口。
   先秦时代春秋时期,在山西境内的诸侯国有:晋国、魏国(春秋)、耿国、虞国和霍国。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晋国,所以今天山西简称为晋。晋国起源于公元前一千一百零六年,周成王封他的弟弟叔虞(桐叶封弟)。太原著名的旅游胜地——晋祠就是纪念叔虞的祠堂。到晋文公重耳当政时,曾经称霸中原。公元前四五三年发生了晋阳之战,赵,魏、韩三家联合消灭智氏,这场战争后逐步形成了三分晋国的局面,史称“三家分晋”,至前四零三年晋国灭亡,许多历史学者认为战国时代正式开始。所以今天山西也被称为“三晋”。
   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在晋阳(今太原西南),韩国的都城在平阳(今临汾)、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北),战国中期以后赵魏都城分别迁都到今河北邯郸、河南开封(大梁)。秦汉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今山西境内有五郡:雁门郡、代郡、太原郡、上党郡、河东郡。汉朝时,武帝元封中年时,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州部之一。东汉初年,罢朔方刺史部,其下诸郡改隶并州。其时并州下领太原郡、上党郡、西河郡、云中郡、定襄郡、雁门郡、朔方郡、五原郡、上郡九郡。东汉末年并入冀州。
   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和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山西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史书中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时代的山西南部。
   在中国本土发生的文明中,从尧舜禹到夏商周,山西地区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自古以来,山西就是中原华夏族与北方各民族文化交汇的天然通道,是中原农耕经济与北方游牧经济冲撞对接的前沿阵地。上古时期,中原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使得北方各民族逐渐融合于华夏族,接受了较为先进的华夏文化。到春秋后期双方的界限几近消失。在明清时期的五个多世纪里,山西商人从盐业起步,发展到棉、布、粮、油、茶、药材、皮毛、金融等各个行业,并把商贸活动由故里扩展到全国各地,甚至远及今天的蒙古共和国、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
   晋商的魄力之大、足迹之远、财富之巨,让世人认同了“无西不成商”的历史事实。山西地区的历史演进,联系贯通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留下的三点五万处文物古迹,国保单位一百一十九处,居全国第一。因此,山西最有资格成为世人了解和欣赏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山西历史文化具有不断变革和进步的鲜明特色,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山西历史文化的发展证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既以先进思想为依据,又是新思想的摇篮。春秋战国时期,山西成为战国法家、纵横家、名辩家和兵家的发源地,也是先秦早期儒家的重要支脉,由此形成蔚为大观的三晋儒学。这些进步思潮同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不仅有相互的砥和激荡,也有相互的补充和促进,共同创造了具有进步特色的三晋文化。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晋文公,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狄仁杰、毕士安、田呈瑞、杨深秀,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薛仁贵、杨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柳宗元、白居易、司马光、米芾、白朴、关汉卿、郑光祖、罗贯中、傅山、阎若璩,地图学家裴秀,治黄专家贾鲁……他们象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春秋时晋国国君重耳,即晋文公。公元前六百三十六年至前六百二十八年在位。献公妃狐姬(戎族)所生,因遭骊姬之乱,流亡在外十九年,后由秦穆公发兵护送回国,被立为晋君。他重用狐偃、赵衰等人,协力修明内政,整饬法纪,增强战备,又号召诸候勤王,平周室王子带之乱,迎襄王复位,树立了政治威信。后于城濮与楚军接战,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旋在践土主盟诸候,周天子亦奉如参加,策命他为“伯候”(霸主)。
   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惠文王时,将兵破齐,拜为上卿。后多次击败齐、魏,歼敌立功,以勇敢善战闻名于诸候。秦、赵为争夺上党,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大战,他统帅大军,筑壁坚守,相持三年。前二百五十一年,他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晚年悒郁不得志,愤而奔魏。后又离魏适楚,死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原为宦者令舍人。惠文王时,奉使报秦,当庭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前二百七十九年,秦、赵会于渑池,他随侍孝成王,面斥强秦,不辱国体。以功任上卿,居廉颇之上。由于他善自谦抑,相忍为国,使廉颇受到感动,负荆请罪,遂成刎颈之交。
   战国后期思想家.又称荀卿(汉时避宣帝讳,改称孙卿),赵国人,在儒学分化中,代表革新势力。在稷下三任祭酒。曾到秦国考察,晤见范睢;后至赵国,与孝成王议兵。晚年,应楚春申君召,受任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令,著书终老。其学术原于儒家,但又吸收和熔化了当时进步的思想学说。
   在天道观上,提出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观点,强调“制天命而用之”。在认识论上,提出“方贵于知”的观点,强调必待“天官”普遍接触事物,才能做到“征知”、“解蔽”,正确发挥“天君”之作用。在“正名”论上提出“制名以制实”的观点,强调“名”必待“约定俗成”,需经社会实践的检验。
   对人性问题,认为“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材朴”的“本始”表现即是“恶”。要改“恶”从“善”,必有待于“化性起伪”。他特别强调“礼”的“化性”作用,以为“礼者,法之大分”,必待“隆礼至法”,纳法入儒,实现“王道”才有保证。
  
   二、萧条下的中华大移民
   元朝统治中国虽然只有八十九年。然而,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则是深重的,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却是其他朝代所难以比拟的。那时候黄河两岸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石头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华夏儿女都知道,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同时也是中下游人民遭受灾难的罪恶渊薮。下游的黄河向以“善决善淤善徙”闻名。元朝曾有二十多年不打口子,任其泛滥自流,致使中下游大片土地沦为沼泽。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安生,不少地方人烟绝迹,黄水过后尸陈遍野,村舍变为废墟,良田淤成沙滩,所剩无几的居民往往又在瘟疫中命丧黄泉。
   据《元史·王行志》载:元末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成灾。至正四年黄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处决口,人民游移四十五万户之多。燕、赵、齐、鲁及苏北、皖北地区一片荒凉,遍地尸骨鬼唱歌。同年的五月,济宁、兖州、汴梁、鄢陵、通许、陈百、临颖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至正八年正月河决济宁路。二十三年七月河决东市、寿张、没城墙、漂屋庐、溺众生。二十六年二月黄河北徙,上至东明、曹州、濮阳,下及济宁皆受其害。济宁路肥城西黄河泛滥,漂没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七十余里亦如之。由于当时黄河、淮河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淹没州城、村寨甚多,漂没民居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
   正值中原地区大闹灾荒战乱之时,山西晋南一带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是因为那里有元将扩廊帖木耳(绰号“王保保”)镇守,他骄勇善战,足智多谋,再加上那里四周都是群山峻岭,易守难攻。起义军多次进攻山西,可终因地势险要而屡攻不下。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正好那些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中原一带的老百姓听说那里富庶,并且不打仗,便纷纷往那里逃。如此一来,与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相比,山西倒是人满为患了。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也就是一三八一年,全国总人口为五千九百八七万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到了四千零三十五万人之多。由此可知,明朝移民,势在必行。
   明朝统治者平定战乱后,为了恢复生产,制定了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至此开始了我国历史上延续五十年的迁民活动。明朝大移民主要是从山西和江浙一带往中原地区移民。从各种历史资料上证实,明朝大移民最早开始于洪武三年直至永乐十五年,移民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十八个省,五百个县。八百八十一姓。
   据《中国通史·明·休养生息·开垦荒田》记载:朱元璋为解决宽乡劳力不足,狭乡缺少土地的矛盾,从一三零七年开始移民垦田。他下令迁苏、松、嘉、湖、杭无田农民四千余户去临濠(安徽怀远、定远、凤阳、嘉山境内),徙江南民四十万于凤阳,迁山西泽(山西晋城)、潞(山西长治)二州无田农民于河北、山东、河南一带。凡移民垦田,都有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籽种,免税三年。
   明朝大移民历时五十年时间,移民的方法和步骤大体有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几种。更多的还是采用招诱、征派的强迫的办法。俗话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你再说中原地方好,几年不纳粮,可谁也不愿迁到那里去,没办法只好制定徙民条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徙。并规定凡移民者都必须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
   甚至如民间传说的那样采用诱骗形式。官方预先张贴告示,除广济寺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也有的传说限定某日凡愿迁者都到大槐树下报道,不愿迁者也必须到那里向官府央情。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齐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出其不意,调集大批官兵,一举将大槐树下团团包围,所到之人不论男女老幼,一个不留全部迁移。凡不从者便绳捆索绑,一串一串连接起来,在官兵的喝遣下不得不依从。那些留在家里的老弱病残,闻讯后赶来。自然是“爷娘妻子奔走相送、牵衣顿足、拦路哭喊”的悲壮情景了。
   事实是不是这样,从政史资料记载迁山西平阳之民却有数处。洪洞县是平阳人口最多的县份,洪洞县是迁民重点应是无疑问的。而且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北通幽燕、东接齐鲁、南达秦蜀、西临河陇,洪洞县北关的广济寺又是唐宋以来的驿站,明朝政府在这里设局派员,集中移民队伍,发放川资凭照,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更重要的是千百万被迁之民记载了自己背井离乡的沉痛历史。
   明朝政府为了使移民能顺利进行,曾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棉衣、川资(迁移路费)以及安家、置办农具的银两,到那里土地可以“自便置屯耕种”,还免其赋税三年。山西移民来到中原地区,看到那么多肥沃的土地无人耕种,一时间慌了手脚,有的跑马占地,以马蹄印为界,谁圈起来就是谁的。有的以犁占地,围着大地犁上一圈,这地就归我所有了。
   有了地就张罗着盖房造屋,建立村落,有的依据地形建造,叫某坡、某坑、某河口、某湾。有的依据自己的姓氏,叫某村、某庄。也有的依据不同的行业,会种菜的叫某菜园,会打油的叫某油坊,会造纸的叫某纸坊。还有的依据盖的房子取庄名,盖瓦房多的就叫某瓦房。盖平房多的就叫某平坊,盖楼多的就叫某楼等。还有不少地方以“屯”、“营”取名,如:丁官屯、马坊屯、欧山屯以及张营、李营、孟营等。这些屯和营的来历大都是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实行军屯田、民屯田、商屯田所致。

共 10301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做为一个山西人,来写山西的历史,是再合适不过的。作者满含对山西的无限深情,从远古写到当下。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山西就开始有定居的村落,成为“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细数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不断涌现出的历史名人,昭示着山西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最著名的历史上最宏大的“中华大移民”,早期成为中国金融中心的山西票号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做为“资源大省”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无不让人们记住山西,记住勤劳的山西人,怎能不为山西的文明喝彩?一部山西人的史诗,推荐欣赏。【编辑:三微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三微花        2013-09-08 20:52:53
  文章中有好多事件和细节,都曾听说过,却没留意都是发生在山西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感谢穷高全面的整理和呈现!
三微花
回复1 楼        文友:穷高        2013-09-08 22:25:46
  感谢社长点评,真心祝福社长快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