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润心音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心音征文】归程(小说)

精品 【心音征文】归程(小说)


作者:寒香 布衣,25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41发表时间:2013-09-08 23:36:00
摘要:庄世彦没敢走过去。他怕碰破了那幅美好的图画,他更怕自己的出现让老太太重新陷入不堪回首的丧子之痛。

【心音征文】归程(小说)
   “哦,难看我也不会嫌弃,再说其他人谁也看不到啊。那你可以经常做做那个妈教你的什么操,总能转过来吧。”那天陈立维下班回家,看到苏晓扒在床上,双膝跪着,屁股抬得老高,头胸贴着床,让圆圆的肚子悬垂着。陈立维不知道苏晓这是在干什么,拍了拍苏晓的屁股,嘲笑她的摆这造型。后来才知道,就是这个操能把不正的胎位扭正了。
   “我倒是天天做呢,是羊水少,胎儿活动受限,不容易转过来。”苏晓瞪了陈立维一眼。
   陈立维不再说什么。
   第二天,陈立维在家门口等来了庄世彦,庄世彦帮陈立维把一堆土特产搬上了车。这次,陈立维买了两个人的坐位,一个自己坐,一个土特产坐。后来庄世彦知道后,只收了陈立维一个坐的钱。
   放好东西,陈立维转身进屋与妈和苏晓再次告别。这次,陈立维竟然婆婆妈妈说了一大堆,要妈做饭松软些,要苏晓别坐太长时间经常活动活动……苏晓说你怎么象个退休的老太太啊,啰嗦成这样的。你是要去很长时间还是不回来了,真是的。
   杨桂枝听苏晓提到退休的老太太啰嗦,以为在说自己,心里不痛快,也冲儿子说:“就是啊,走吧走吧,车子等你呢,我这退休的老太太也没你能啰嗦。”
   陈立维嘿嘿地陪着笑脸,一步三回头地上了庄世彦的车。
   到省城已经是下午4点多。庄世彦在老地方下完其他乘客,和陈立维一起找好了住处,这次,庄世彦在省城要陪着陈立维,帮他把礼品都送到各家去,两天后再一同赶回家过年。这段时间的各种费用陈立维都包了。
   再过几天就是年三十了。这趟车回去后,庄世彦也要等到过完年才跑车了,准备留两天时间帮着王丽华打扫打扫家里。
   庄世彦陪着陈立维送完礼品还剩下半天时间,他们一起到省城的批发市场购置了一些年货,给各自的亲人买了过年的衣裳。陈立维还特地挑选了一辆婴儿车和夏天婴儿专用的清凉背带。孩子满月后天气也应该暖和了,慢慢就该用得着这些东西了。购置完这些东西,天已经黑下来了,俩人找了一处小餐饮,点了菜和酒,一面吃着一面唠着家常。俩人正吃在兴处,庄世彦手机响了。是庄世彦的一个老客户打来的,问庄世彦在不在省城,庄世彦说还在,对方说今天晚上想送点东西给远在离省城90公里外的小县城,对方还说,要过年了,自己好长时间没回家了,给父母送点年货回去。来回车费给得挺高。
   庄世彦想,现在走的话,来回4、5个小时,不耽误明天回家。这么长时间,白天跑完加夜车庄世彦也习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哪曾想,去的时候还顺利,回来时路上发生一起车祸堵了很长时间车,等他回到旅馆已经快天亮了。
   陈立维已经起床,他问庄世彦:“要不要休息一下?咱们中午走也行。”
   庄世彦说:“没事。还是现在走吧,刚才有三个人联系好了,说要跟咱们一起回去。再说,要是到了中午才走,路上容易堵车。早些出城还顺当些。跑长途最怕堵车了,前后不着店的,没个去处。”
   他俩到前台退了房,收拾好东西,接上另外三个人后,踏上了回家的归程。
   车子在高速路上急急地驶着。一夜没睡,庄世彦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打哈欠。开始车上的人都相互交谈着,庄世彦还没太觉得眼睏。后来,大概车上的人都觉得没话可说了,就都闭上眼休息,这一来,庄世彦也开始觉得眼皮不住地打架,他只好不断地抽着烟,驱赶阵阵袭来的睡意。
   车子行到一个加油站时,庄世彦把车开进油站,灌满一箱油,然后进了旁边的公厕,把头伸到水龙头下用凉水冲去疲倦。腊月的天气,那水温大概只有4、5度吧,冲在头上竞不觉得有多冷。回到车上,庄世彦看看表,再有一个多小时就到家了。到家第一件事,一定先足足睡一觉再说。出了加油站,庄世彦以100公里的时速继续向家的方向急驶着。
   行到一处乡镇地段,车子多了起来。今天是这个镇的街天,而且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街天,货车、客车、摩托车都不少。庄世彦小心避让着前后左右的车,他看准时机,减了一个档位一脚油门踩下去,车子提速超了前面一辆小轿车。突然迎面驶来一辆摩托,为避开摩托庄世彦把方向向右打了一把,这一打不要紧,车子的右后尾部擦碰到了被超的小轿车,因为力度不大,庄世彦没察觉,他继续向前开去。接着,他又加足马力,又超了前面一辆车,他刚想驶回正常行驶车道,突然,他大叫了声,车上的人听到他大叫,刚睁开眼睛,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只听一声巨响,庄世彦的车迎面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向右边,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庄世彦后面的车撞了上来,第三次巨响的时候,庄世彦的车撞上了公路边的路桩,接着一个前滚翻载下了三、四米高的水田里,四脚朝天。
  
   8.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庄世彦睁开眼睛。看到四处白花花一片,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他又闭上眼睛努力回想。
   他好象觉得在自己睡着了的时候,周围乱轰轰的,有人的尖叫声,还有警车和救护车特有的鸣叫声。还有人在大声叫着“赶紧把车里的人都拖出来,等车子起火就更麻烦了。”这时,庄世彦想起来了,他超车的时候出了车祸。可这周围白花花的,是在医院里,还是在阎王殿?阎王殿应该是黑的吧。庄世彦迟钝的思维刚捋到这里,听到门响了一下,开了,又关上。一个人走到自己旁边来。
   “世彦!世彦!”庄世彦听出来了,是他的老婆王丽华在叫他。他努力睁开眼睛又闭上,示意王丽华自己听到了。
   10天后,庄世彦已经完全清醒了。当他清醒过来时,他又恨不得自己干脆没有醒过来。在交警队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车主庄世彦由于操作不当、疲劳驾驶非法营运,导致车辆先后与三辆车相碰撞,造成两死三伤的重大责任事故,庄世彦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两个死者中,其中一个就是陈立维,那个即将做父亲的优秀设计师。
   陈立维在车祸中死亡的消息传到杨桂枝和苏晓耳朵里的时候,杨桂枝一下子晕倒了,苏晓赶紧叫来救护车把杨桂枝送到医院,接着打了妈妈冯启娴的电话。
   原本幸福平静的几个家庭一下子坠入了黑暗的旋涡里。
   杨桂枝怎么也接受不了儿子突然离世的事实,她分明觉得儿子还在上班,下班了他就会回家。冯启娴也在一边安慰她。处理完儿子后事的当晚,冯启娴没回去,和女儿苏晓一直陪着杨桂枝。几天后,看着杨桂枝精神稍稍好些了,苏晓对杨桂枝说:“妈,你看,现在立维不在了,我又没有工作,这怀着的孩子……我……不想生了,即使生下来,我也没能力养他。我想打掉……”
   杨桂枝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相信这话是从苏晓嘴里说出来。老伴前年病逝,一场车祸儿子没了,现在儿媳吵着闹着要打掉即将出生的孙子。“这是怎么了?”杨桂枝不知道自己在问苏晓还是问老天爷。她感觉这个家就象遭遇了台风袭击,已经破败不堪。儿子没有了,苏晓怀着儿子唯一的血脉,可她居然说不想要了。苏晓怎么可以这么歹毒呢。儿子对她多好啊,捧着怕掉了,含着怕化了。杨桂枝眼里的泪慢慢堆起来,透过一汪泪水,她看到苏晓在眼前慢慢变形,丑陋不堪。
   “苏晓啊,你可不能这么绝情啊……”杨桂枝伤心得说不下去。
   “妈,我才20多岁,就这样领着一个孩子过一辈子吗?你也是女人,你也为我想想啊!”婆婆骂自己绝情,苏晓也急哭了。
   在这件事上,冯启娴当然站在苏晓一边,可她也不能不顾及杨桂枝目前的痛苦:“亲家母,别着急,这事咱们慢慢商议。”
   “妈,还要慢到什么时候啊,我明天就去做掉。”苏晓对冯启娴叫嚷着。
   经过冯启娴做工作,杨桂枝和苏晓都作了让步,苏晓把孩子生下来。但是,孩子断了奶后就交由杨桂枝抚养。
   杨桂枝答应了。这个结果已经让杨桂枝很满意了,自己身体还好,还有点退休工资,虽然不能保证孩子过得很好,但能保住陈家这一点香火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到断奶时孩子几乎1岁了,苏晓和孩子有了感情,到那时就是让她走她也不会走了。
   两个月后,苏晓生下了一个男孩。孩子刚满月,苏晓就收拾东西回娘家了。过了两天了还不见苏晓回来,杨桂枝就打电话叫苏晓回家领孩子。
   苏晓说:“当时说好了孩子断奶我就不管了。但我生了孩子没奶喂孩子,这一个月来孩子都吃的奶粉,而且都是你在调奶粉喂孩子。我还在那干吗?”
   庄世彦出了院在家里养伤。
   这段时间,他想得最多的是和老雕那次吃烧烤时的谈话。当时老雕说了一句话:“做咱们这一黑行当真是害人害已啊,乘客和自己的安全都没保。如果真出了大事,咱可卖了全家也赔不起啊。”现在这桩车祸居然应验了老雕的这句话。
   当时,只以为老雕受了罚,心里憋屈说的气话。现在,静下来好好揣摸揣摸这句话,还真是那么个道理,为什么当初自己就没当回事呢。如果当初不是那么羡慕有钱人的生活,也不会辞了修理厂的活来干上这一行。如果当初王丽华的态度坚决一点,不让抵押房子贷款,也许,自己也不会坚持。唉,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了。老天要给谁什么样的幸福都是有定数的,有人只拥有充裕的物质生活,有人只拥有漂亮的外表,有人只拥有聪明的头脑,有人要注定一生贫穷却有个幸福的家。每个人都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总有那么些缺憾伴你度过漫漫人生。
   庄世彦非常怀念那个贫穷却幸福的家。
   在没开黑车以前,自己应该算是幸福的,老婆体贴,孩子聪明,虽然花销大些,但也还过得去。现在,想想以前的生活,庄世彦真是后悔。这场车祸,毁了几个家庭的幸福。现在,他所面临的,不光要失去幸福的生活,还将付出失去自由的沉重代价。
   苏晓毅然决然地丢下刚满月的孩子,离开了这个家。
   杨桂枝没法子,只好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她每个月的工资买了孩子的奶粉后已经所剩无几,儿子的死亡赔偿款也迟迟领不到。昨天,她听说庄世彦家抵押给银行的房子被拍卖了,就赶紧抱着孩子找到王丽华打工的店里。可王丽华说房子被拍卖了,还贷后剩下的钱自己也没拿到。杨桂枝再到负责处理事故的单位一问,接待她的同志说庄世彦家还贷款后剩下的钱也不多,几个受害人家都只能分到一点,属于陈立维的那部份赔偿款已经通知苏晓领走了。
   杨桂枝没再找王丽华,也没去找苏晓,找也没用。她看着怀里已经快一岁的孩子由于营养不良,骨瘦如柴,脑门儿皱皱的象个小老头,杨桂枝痛心地泪流满面。
   最难的是王丽华,她要承受整天上门讨要赔偿款的车祸受害者家属的谩骂而不还口。他们骂王丽华家想钱想疯了,竟然开黑车害人,你们的心是不是也是黑的呢,能捧出来让大家都看看吗!老天爷没长眼,怎么死的不是开车的,却死了坐车的人。
   王丽华终于精神崩溃,疯疯癫癫。
   在狱中服刑的庄世彦知道外面发生的情况后,对自己造成的这些原本可以不发生的悲剧,真想以死谢罪。他痛心得双手握拳在坚硬的墙壁上使劲擂着,直到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天亮的时候,庄世彦逐渐平息了悲愤的情绪,他向管教要来纸笔,给市长写了一封信。
  
   9.
   三年后,庄世彦被提前释放。
   他来到一处公共澡堂洗了澡,把一身污秽都清洗干净,换上了刚从批发市场买来的一套廉价衣服,然后,把和监狱有关的物品统统扔进了路边的垃圾桶里。
   庄世彦来到当初自己等客的地方。这里比原来热闹多了,清冷的建筑工地已经完工,在它周围是热闹的街市。西面还是汽车站,出口处有进进出出的客车。在庄世彦现在站着的路边,已经找不见排着长队等候乘客的黑车,应该是被打击取缔了吧。他环顾着四周,整体看起来很平和。
   庄世彦搭公交车来到陈立维家。
   远远的,他就看到一个老太太坐在门口,她就是陈立维的母亲杨桂枝,她正戴着老花镜,盯着手里织着毛衣,在她的旁边有一个3岁多的男孩蹲着玩什么,男孩偶尔和老太太说着话。庄世彦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但看得出,他们很开心,庄世彦看到祖孙俩会不时地一同仰笑起来。
   庄世彦没敢走过去,他怕自己的出现会碰破了那幅美好的图画,他更怕自己的出现让老太太重新陷入不堪回首的丧子之痛。
   能看到他们开心就足够了。
   庄世彦感到欣慰的同时,又深深地自责起来。三年的牢狱生活,他本以为出来以后,心可以回归到车祸以前的平静生活。但是,现在他知道,他永远都回不到过去了,他必须为自己铸成的大错,付出一生的代价。
   庄世彦慢慢地离开了陈立维家。
   杨桂枝和孩子依旧过着平淡而拮据的日子。这天,她带着孩子到菜市买菜回来,门卫叫住了她,要她签收一张汇款单。杨桂枝以为新来的门卫认错了人,可门卫问她你叫杨桂枝吗。杨桂枝说我是杨桂枝。门卫说,你叫杨桂枝的话,那就没错。
   从这个月开始,杨桂枝每个月都会收到200元汇款,她不知道是谁汇来的。因为,每张汇款单上的汇款地址一栏内都写着“不详”。
  
   后记:在虚构中寻找心的归程
   作为社会人,一个身处社会之中的普通人,我的生活元素与社会基层元素是同一的,接轨的。因此,对于学习写作的初学者,写写小人物,关注一下身边许许多多普通人的情感,便成为流淌到我笔端的灵感。
   上小学时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便惊异于小草的生命力。工作了,接触的人和事多了,便感觉生活在社会基层的小人物的生存能力,也如小草的生命力那般坚毅、真实、韧性十足,可以自由选择生存的方向与空间,并透过苍凉重新孕育和再生。高兴了,与亲朋们举杯欢畅,不醉不归。失落时大声骂几句老天爷,任由口角白沫孤飞,然后如石头压身的小草换个方向生长,依旧在自己的生活轨迹内,永远不会迷失自我。
   这篇《归程》来源于一个真实的事件。那天,当一个60多岁的妇人背着那个“脑门皱皱的男孩子”出现在我面前时,当那个妇人禽着眼泪诉说了自己的儿子因为坐黑车而丧命的事件时,我震惊了,也有眼底暗泉汹涌的感觉。尽管老妇人的遭遇只是我工作中接待的众多不幸的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属之一。在老妇人诉说的时候,她背着的孩子突然哭闹起来,象是听得懂我与他奶奶谈话的内容。我说您这么大年纪了,腰腿不方便,这四五个月大的孩子,怎么不让他妈妈带着?听这孩子哭声,该不是喂奶时间到了吧。这么一说不打紧,老妇人原本还在眼眶打转的眼泪全流出来了。老妇人背过身去,在随身一个超市买东西送的袋子里翻着什么,一会儿,她拿出一个奶粉袋子和一个奶瓶,问我有没有开水,给孩子冲瓶奶喝。我才知道,那场车祸让老妇人失去了大儿子,小儿子伤势严重还在医院救治。孩子的父亲车祸丧身后,孩子的母亲极不情愿地生下这个遗腹子,虽然没离开家没有工作,但却早出晚归,对孩子从来不闻不问。现在孩子快一岁了,老妇人退休金不多,只能凑合着买些廉价奶粉,看孩子的情况,已经属于严重营养不良。
   事件是真实的,我只不过虚构了人物与情节。但是,写到结尾的时候,故事该有怎样的结局还是让我为难了。是再悲惨一点?还是温暖一些?因为那老妇人该得的近50万赔偿款依旧没有着落。到最后,还是虚构了那张汇款地址不详的汇款单。因为,和谐和温暖的包围永远是人们所期待的,愿我虚构的这一米之内的温暖,能让惨痛的事件仅仅留在回忆里,而在内心永远保留着一分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和憧憬,在鲜花掌声或颠簸泥泞的人生中寻找心的归程。
   毕竟,不管事件如何糟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共 16055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文章的主体部分给我们讲述一个为摆脱拮据的生活窘境、渴望过上宽裕生活的主人公庄世彦辞去汽车修理工作,抵押房产贷款购置汽车无证经营客运,致使两死三伤重大交通事故的故事。文章的题材是小说,事件却是极似一例交通事故案例剖析。案例的内核不是反映为追求幸福生活规避交通法规的顽强生存的精神,而是揭示试图在法律法规之外的行为,给受害者家人及自己带来的无法弥补的伤痛的教训,以及推演出示结伴而生的一系列后遗症。文章的明线是庄世彦的无证营运的“艰辛”,暗线是陈立维为图便捷便宜丧命致使其母老来饱尝哺育的艰难。文章的开头部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交相辉映,作者似乎是在褒扬两个为建设幸福美好家庭的苦心经营的男人,读者为之一动:为庄世彦逃避交通检查的庆幸,也为陈立维事业成功和即将做父亲祝福。就在主人公似乎离幸福一步之遥,读者也完完全全将自己的爱恨情仇的情感倾斜于主人公时,猛然间的车祸毫不留情地发生了。这车祸,是两条主线交织的分水岭。它,击碎的绝不单单是文章中主人公的美好梦想和幸福生活,也把读者从醉酒般的沉迷中惊醒过来——当事故发生后,我们才知道遵循交通法规其实就是为自己和他人买下一单最大最好的保单。简洁而又曲折的故事情节,起落有致的行文节律,把一桩交通事故案例及血的教训娓娓道来。文章的后记看似在画蛇添足地说道小说是建立在真实性事件基础的拙笔,实则是更好地烘托了主题,它在强调一个道理:真正的交通事故给受害者带来的伤害远比故事里的人物还要惨痛,教训还要无情……好文章!极力推荐!【编辑:皂角树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91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皂角树人        2013-09-08 23:37:32
  简洁而又曲折的故事情节,起落有致的行文节律,把一桩交通事故案例及血的教训娓娓道来。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实属上乘!
在如画江山演绎生命的起伏跌宕
回复1 楼        文友:寒香        2013-09-09 09:01:51
  感谢树人老师的精彩评按,把我所想表达的意思作了深刻剖析编按。非常佩服树人老师的敬业精神,认真对待每一篇文章,那是对作者最好的鼓励。向您学习!奉茶!
2 楼        文友:皂角树人        2013-09-08 23:38:15
  文章的后记看似在画蛇添足地说道小说是建立在真实性事件基础的拙笔,实则是更好地烘托了主题,它在强调一个道理:真正的交通事故给受害者带来的伤害远比故事里的人物还要惨痛,教训还要无情……好文章!极力推荐!
在如画江山演绎生命的起伏跌宕
回复2 楼        文友:寒香        2013-09-09 09:29:50
  再次感谢树人好评和推荐!
3 楼        文友:冰梅        2013-09-10 16:26:59
  刺目的悲情故事,一波三折,让人苦不堪言。金银财宝报回家,不如平安把家还。妻盼母喊儿召唤,一路顺风报平安。感谢寒香的小说,给出门在外的人敲响了警钟!很是有现实意义的小说,恭喜加精。问好寒香,写作快乐。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回复3 楼        文友:寒香        2013-09-11 12:08:08
  生活中有太多的悲情故事,如果能通过一两个故事,让被欲望迷雾遮住双眼的迷途者警醒,那多好啊。可往往事与愿违,当局者却不知道警钟是为自己敲响,这才是悲情故事不断发生之所在。
  
   感谢梅姐极力推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