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多余的亡灵(随笔)

精品 【流年】多余的亡灵(随笔) ——瞿秋白和他的自传心史


作者:苍耳 童生,99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61发表时间:2013-10-06 08:41:19


   那是一叶萤白的纸舟,仿佛故乡阴历七月半的荷花灯,漂摇于夜雾沉沉的清流之上。但荷花灯是用来召引亡魂的,而他的纸舟则是亡灵对生者的低语……
   一个大写的人,不一定他的灵魂始终是大写的。恰恰相反,他的灵魂深处往往有小写的絮语、犹疑和迷乱。比如,一想到“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纸舟里的亡灵便停下来,露出影子般的痛苦痉挛的躯壳,在尘世作最后的徘徊与回眸:“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尤其是他深爱着妻子杨之华,还有“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这些剖白,这些眷恋,何以读来如此令人刻骨铭心?他面对枪口的坦然与从容——端坐草坪,笑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何以惊天地泣鬼神震来者?我想原因正在于此。秋白不是避世者和厌世者,他本不想死,但为了坚守最后的“我乡”——那个大写的“士”,他甘愿赴死!真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贯穿秋白一生那红灰掺杂之弧线的,还有他的病。在人生的每一个节点,秋白都会反复提及病魔的折磨。他回忆道:“本来我从一九一九年就得了吐血病,一直没有好好医治的机会。肺结核的发展曾经在一九二六年走到非常危险的阶段,那年幸而勉强医好了。可是立即赶到武汉去,立即又是半年最忙碌紧张的工作。虽然现在肺痨的最危险期逃过了,而身体根本弄坏了,虚弱得简直是一个废人。从一九二○年直到一九三一年初,整整十年——除却躺在床上不能行动神志昏瞀的几天以外——我的脑筋从没有得到休息的日子。”(《多余的话》)可以这样说,他的精神状态与肺病呈正比关系。每当精神状态处在犹疑与苦闷中,他的病情便会复发或加重,反过来又影响他的思考、情绪和事业,以至于最后我们已分不清他属于哪一种“病人”,那“病灶”是纯属于个人还是导源于社会。在《多余的话》中,他多次提到愈来愈厉害的肺病,并希望将“躯壳”捐献给解剖室:“曾经照过几次X光的照片。一九三一年春的那一次,我看见我的肺部有许多瘢痕,可是医生也说不出精确的判断。假定先照过一张,然后把这躯壳解剖开来,对着照片研究肺部状态,那一定可以发见一些什么。”七十六年过去了,所有的研究者竟忽略了一个惊人事实:与捐献“躯壳”相对应的是,秋白将患有“顽疾”的“灵魂”也毫无保留地“捐献”了出来!《多余的话》正是他“灵魂”的“X光的照片”。如此赤裸自己的“灵魂”,是上至英雄下至俗人都不愿或不敢直面的。而秋白如此坦荡地将它“捐献”给所有人——尤其是曾经的同志、后人和思想者。
   于是这“灵魂”样本也成了X光和镜子。软骨头、政客、伪君子不敢面对它,御杖们、刀笔吏、行尸走肉不屑面对它。因此它被抹黑、被扭曲便成必然了。尽管那个围剿个性和感觉的社会仍在,“可是医生也说不出精确的判断”,谁能指出它肺部的“瘢痕”在哪儿呢?
   我喜欢真实、坦荡得有些残酷的瞿秋白——那种将“躯壳”和“灵魂”全部“捐献”出来的大无私大无畏大孤独!然而,《多余的话》至今仍是“多余的”:对于布尔什维克国度,任何“非布尔什维克”或“反马克思主义”都是“多余的”;如同民主对于专制是“多余的”,自由对于权力是“多余的”。对于严密控制的精神世界,连亡灵的一声叹息也是“多余的”!

共 16540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多余的战术、多余的士、多余的人、多余的话、多余的亡灵……瞿秋白的身份不断地改变,不变的却是 “多余”的定位。他真的是多余吗?当然不是。从投身革命到英勇就义,他的信仰一直是坚定不移的,他为民族前程探索真理的步伐也不曾停止过,所以他在被捕之后能够不受威逼利诱,表现出坚贞不屈的精神,甚至还高呼着口号从容走向刑场。然而,在不曾动摇的崇高信仰之下,耳染目睹的,却是为了实现信仰而层出不穷、残酷惨烈的政治斗争,在狂热的理想及严密控制的精神环境下,每一个人的独立思考的精神是那样的难以立足,因而他觉得自己的清醒与质疑反而成了一个“神余”的人。他之多余,不在于他的信仰改变,而在于他对这种革命方式产生的质疑、纠葛、倦怠、疏离,也因为这种质疑、纠葛、倦怠、疏离,他甚至怀疑自己对革命与信仰的忠诚度,所以至死不愿将自己奉为烈士。只不过,他的真实与坦荡在当时显得那样另类甚至多余。其实,无论是乌托邦式也好,还是现实 主义也罢,都是事后的定论,当中崇尚暴力解决及精神控制的方式也值得后人认真思考,但就当时战火连连、贫穷极弱的环境来说,更多的还处于拿来与摸索的阶段,至少瞿秋白们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仰及救国救民的探索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因而文本的意义不仅在于剖析历史名人某一时段的心路历程,更在于让我们一起思索前人探索民主与自由之路的厚重与沧桑,在阅读中或者共鸣,或者争鸣。推荐阅读。【编辑:喜有此李】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011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喜有此李        2013-10-06 10:07:01
  很有深度的文章,彰显作者深厚的历史知识及独特的思考。拜读,问好!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3-10-11 08:45:3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