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东北】知青老K那点事(小说)

精品 【东北】知青老K那点事(小说)


作者:黑虎一文 秀才,2381.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202发表时间:2013-10-10 14:16:10


   马车从村南土岗翻过,大山脚下的村子出现在眼前,低矮的泥草房,用枝条围的杖子,蒿杆和枝桠烧柴垛,一些人家的屋檐下挂满了红红的辣椒串子,黄澄澄的玉米吊子,还有黄褐色的蘑菇串子,橘红色的山菇娘串子,角瓜干编的辫子……。这是自留地上的自产品和自采的山产品。生产队院子里村外已是一片枯黄的世界,枯萎的蒿草随风摆动,林子里的树叶落叶归根了,唯有柞树铁红色的叶子还依恋在树枝上,随风沙沙作响。
   不容老K细想,马车一溜烟地下了坡,过了村东南的小桥,就进村了。第一轮每户先分20捆玉米秸,老K这辆马车从村东头道北开始把玉米秸卸到住家的门前,另一辆马车从西头道南开始把玉米秸卸到住家的屋后,然后根据玉米秸的数量再开始下一轮……。
   晚饭后,老K与他的知青同伴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了生产队,在昏暗的灯光下,记分员在给社员记工分台账,然后填写墙上的记分表。这种形式也是集体所有制生产队采取的透明公开,接受社员监督的办法。老K走到西墙前,用眼睛快速扫着泛黄记分表,在记分表最下边早已填上了这些新社员的名字和所得的工分。老K念初中时学校组织支农劳动,参加过春耕、夏锄和秋收,对农村生产队的事也有所耳闻。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还得靠天吃饭,遇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工分的分值就高,一旦遇上灾年分值就低,有的生产队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那工分分值就成了负数。老K想到这里,便悄悄问旁边的老会计“去年咱生产队一个工的分值多少钱?”“五毛七分钱”老会计似乎知道老K的心里,又接着说“在这山沟里咱们生产队还算是不错的了。”
   老会计是这里的老户,典型的大骨节病,个子不高,走起路来左右直晃,像他这样的村里还有几人,生产队只能安排辅助工种。当进到这村子那天,老会计的大骨节病就告诉知识青年们这山村的饮水质量不好。大家嘴上不说,却在心里嘀咕,有种不可名状的多虑与担心。
   老K回到住处,点亮放在炕梢堂箱柜上的煤油灯,拿出挎包里的笔记本和钢笔,便坐在行李卷上写第一篇知青日记……。
   这个塑料皮的日记本,是白金花送给老K的。扉页上的赠言被老K插在塑料皮里面,因为这是个人的私事,多少得背着一点人。老K不声不响的把扉页拽出,看了一眼赠言,然后又麻利的把扉页插回原处。这一动作,生怕别人看见,老K把日记本和钢笔放进挎包,到屋外抹黑刷完牙,放下行李卷躺了下来,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四)
   当晚霞余辉在那西山顶的时候,村里各家各户开始忙碌做晚饭了。没有呼啸寒风的初冬,山村显得那么干净,渺渺炊烟,留恋地舍不得散去,像一层薄纱笼罩在小村上空,与村外的灰褐色的林木、黑褐色的山石,勾勒出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写意的国画。
   要说这小山村也是很美的了。可对这些城里来的知识青年而言,他们还没有心思去欣赏这大自然所赐予美的享受。
   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一转眼,老K他们这些知识青年来到这小山村已经一个月了。劳动中的沟通与交流,使这些知识青年们刚来小山村时与村民们相互的陌生面孔,已经变的熟悉起了,有的社员利用工余时间还招呼知青到家串门,这是融合的开始。
   可是,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不仅使这些知青们脸蛋晒黑了,身子消瘦了,衣服磨破了,双手裂出了口子,而且有的还伤痕累累。有的知青有点招架不了、挺不住了,于是想家的念头十分强烈,有的不上工“压大炕”装病,有的编个理由找队长请假回家,有的还确实累病了,患了感冒,有的邮出的信盼着回信。大家刚来时的那股火热的激情,渐渐地开始降温,一股凄苦与无奈萦绕心头。女知青中,外号叫“球子”的闹得最凶,说自己阑尾炎术后肠粘连,现在累犯病了,要回城休养,“大吵吵”和“愣珍”尽管身体很好也跟着瞎搀和,“回子”年龄最小真地想家了,“玲子”、“老蔫儿”倒是按兵不动,不漏声色。在男知青中,除了老K,“文豪”嘴上功夫硬,可凭体力的活计就有些打怵,往后缩,早就嚷嚷要回城里歇几天,“娘们儿”整天磨磨唧唧地发牢骚,“小海”很有心计,不作声,“皮皮”家庭是地主出身,即使心里想说,但嘴上也不敢多言语。老K作为知青点负责人和老大哥,十分理解眼前的这一切,尽管多多给予同伴们力所能及的关心与帮助,还是不很凑效。
   生产队派来做饭的大嫂用黑瓦盆盛着玉米碴子粥早已放到屋里的四条腿板凳上,南北炕各放一个炕桌,每个桌上摆着一盘疙瘩咸菜和一盘大头菜咸菜。“饭都凉了,快吃饭吧!” 老K招呼大家。连日来,大家似乎没有胃口,吃饭总是让人提醒,言语少了很多,笑声也基本听不见了。
   晚饭后,知青们都静静地躺在自己的行李卷上闭目养神,等候晚上的夜战。现在生产队里的活计基本都集中到场院上,打场、脱玉米。为了尽早完成交公粮任务,一连几天生产队都组织了夜战。
   月亮已经悄悄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清冷的夜空,寂静的山村,跳动的灯火,老人哄着小孩子重复着讲那山里野狼和毒蛇的故事,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大家脚前脚后都来到村后山脚下的场院,老K被分配跟着社员打场,其他知青跟着社员一起脱玉米。那时,山村生产队仅有的一台东方红牌的链轨拖拉机,各生产队脱玉米粒得排号,而且就给两天时间,剩下的玉米脱粒就用手搓。拖拉机带动脱粒机不停地转动,人们有地端着簸箕、抬着柳条筐穿梭在玉米堆与脱粒机之间。今天场院铺的是黄豆,马拉石头滚子,后面的马缰绳系在前面滚子框上,组成一个碾压队,把式手里拽着一条细长的梢子绳调控着头马,不时地摇动怀里的大鞭,以他为圆心一圈圈地转动着。老K的活计是用二齿木叉翻动、抖动场上的大豆。那边是拖拉机马达的轰鸣声,这边是石头滚子与滚子上的铁脐子研磨发出的吱吱声。好一个寂静山村热闹夜。
   “开饭了!”生产队保管员喊大家撂下手里的活,他赶着牛车给大家送来了玉米碴子干饭和炖大豆腐,还有一盆大头菜咸菜和一碗大酱。这是考虑挑灯夜战大家肚子空得慌,生产队长特批的夜餐。入乡随俗的老K他们顾不得拍打身上的灰尘也没法洗手,拿起二大碗盛一碗玉米碴子干饭一碗炖大豆腐,蹲在地上就吃了起来。
   老K回到住处,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上个星期三,那天上午,老K跟马车去南山拉生产队的枝桠柴,回来下山坡马车毛了,幸亏车老板死死地拽住刹车闸,不然非翻车不可,确实把老K等三人吓出了一身冷汗。晌午回来时,公社的邮递员穿着一身绿色制服,推着邮电局特有配备的自行车,站在村子里的土路上,保管员老远喊着告诉老K“你来信了!” 老K刚来时仅给家里写过一封信,向父母报一下平安,莫非父母不放心又来了信?老K接过信,跟前的知青同伴和社员既好奇又开玩笑地说“哪个大姑娘给你来的信呀?” 老K忙说“别扯淡”。接过信一看,没有落款,不知道哪来的信,心想这真的还有不敢公开的小秘密,连忙把信踹到衣兜里,回到了住处。老K边吃午饭边琢磨,信是谁来的呢?饭后,老K趁人不注意,拆开信,明白了一切。原来,老K走后,五朵金花有结伴的、有单独的经常去老K家打听他的消息,白金花第一时间得知老K的通信地址后便写了这封没有落款的信。老K想,这白金花可真是有心劲的人。没过几天,老K接二连三接到了保管员转来的吴金花、杜金花的来信,又接到青年点做饭大嫂转来的黄金花、汤金花的来信。老K躺在火炕上望着秫秸房薄,白金花那扎的小刷树辫子、吴金花那圆圆的脸蛋、杜金花那高高的个子、黄金花那小巧玲珑的身材、汤金花那温柔的眼神,五张熟悉的面孔在眼前晃动着,仿佛又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她们爽朗清脆的笑声……。来而不往非礼也,也该给她们五个回个信了,不行,得先悠着点,以免社员和知青同伴们议论……。
   你说老K这一夜能睡好吗?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五)
   生产队向国家交公粮,既有任务,又要进度。这交公粮任务是入秋根据当年农作物的长势,进行单位面积测算,然后整体评估总产,去掉“三留”,就是留下每个人的标准口粮,留下种子,留下饲料粮,剩余的要交给国家。这时候,尽管没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大跃进”年代的盲目自大,脱离实际的狂躁,但农村的一切还在“农业学大寨”的指引下。交公粮,已经上升为政治问题,体现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忠心,因而,这交公粮的进度也是个态度问题。集体所有制的年代,生产队产的粮食除了留足“三留”外,必须上交国家,私分粮食会犯错误的。
   生产队边打场边送粮,妇女队长领着辅助劳力在生产队搓玉米,知青们除了老K跟车送粮外也都在搓玉米的行列里。山区耕地,种玉米的比例较大。除了大队安排用拖拉机脱两天玉米外,剩下的就得靠人工用手搓。在生产队的院里和屋内的大通铺上,人们边干活边说着笑话。当时,搓玉米最先进的工具就是玉米钏子。这玉米钏子年轻人可能没见过,也不知道,是用一根不足一米长小碗口粗比较磁石的木头在中间凿个眼,按上一个类似钝铁钉,把玉米在上面一推,玉米就掉一行籽粒,然后就好搓了。
   老K跟车送粮,要去二十多里路的一个粮库。一天两趟,天不亮就出发,晚上贪黑才回来,再把车装好。送粮不是很累,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来回的路上,和在粮库大车排队上。早上出来的早,吃不上饭,午饭就在粮库附近供销社办的饭店吃,二两粮票的烧饼两个或两根麻花,一碗用酱油加白开水的清汤,生产队全额报销,这在当时北方山沟里的人们来说也是够“奢侈”的了。
   这个粮库,是山腰人民公社的所在地,一条砂石路的南端通向远方的县城。老K望着这条砂石路突然也想家了,但又被他的理智所战胜,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初来乍到要过好“三关”哪,这第一关就是要与时间打持久战,能够安下心来;这第二关就是任劳任怨地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这第三关就是与当地村民的融合。这仅仅是刚刚开始啊,今后的路还长着呢。想到这里,老K便自有主张了。
   生产队大车外出除了车老板外,都有个“掌包”的,也叫“掌柜”的,负责出行一切事物的管理。生产队的“掌包”的是老橛子,他是个单身汉,办事认真,住在生产队,几天下来老K就和他混熟了。
   老K从老橛子嘴里知道了这小山村的一些故事。
   “我就出生在这个村子。你们不知道啊,解放前,这里闹胡子(土匪),专门到山外砸大户,抢钱财。”“胡子头叫栓爷,有一次到山外砸大户,看上了人家的姑娘,姑娘的爹爹在无奈的情况下与栓爷谈判,如果你能改邪归正,可以说服姑娘嫁给你,栓爷跪在地上当即发誓从此金盆洗手不干这胡子勾当了。”老橛子接着说“栓爷将自己的积蓄拿上去姑娘家下聘礼,姑娘的爹爹说只要你们今后好好过日子,这聘礼就算作你们的安家钱吧。”“栓爷将人家姑娘娶回家做了媳妇,给他生了一男一女,解放战争时栓爷出担架队死在了四平”。“你猜,栓爷的媳妇叫什么?”老橛子自问自答“叫‘小白鞋’,自从栓爷死了,你说她年纪又轻,人长得又漂亮,能守住寡吗,不好意思回山外老家,为了把孩子拉扯大,就红杏出墙了,所以人们叫她‘小白鞋’……。”
   老橛子打开了话匣子,越说越兴奋。“你们年轻人不明白”,老橛子一边说一边做了个‘八’字手势,“都说没有这个,就不成屯子”。“你看那大金牙,给人家‘拉帮套’过的也挺好,还有咯嘣眼的大闺女就是他媳妇从娘家带来的……。” 老橛子突然话锋一转,指向赶车的小老板,“他的小媳妇漂亮得很,是一家人几年省吃俭用,花了四百元钱的彩礼钱从山外娶来的,你得看紧点呀,千万别戴绿帽子还不知道。”老橛子开玩笑也绷着脸。小老板骂了一句“你这瞎橛子,竟扯些没正经的,驴屁股掏不出好话”。随即甩响了大鞭,沙石路上留下马背上清脆悦耳的串串铜铃声。
   今天,送粮回来得早,老K想到青年点目前的情况,急忙去找生产队长提建议,商量给知青放假的事。老队长早就看在了眼里,心想看你们这帮城里来的青年能挺到啥时候。老队长说“现在队里的活计也忙的差不多了,那就从明天开始给知青放一周假吧,让大家回家看看,家里父母也好放心。”老K连声称谢,晚饭时把放假的消息告诉了大家,顿时欢声雀跃。
   老K决定先不回去。同伴们忙着整理物品,他在油灯下匆忙给父母写了封信,然后认真地折叠好,交给“皮皮”带回去。老K本想也给“五朵金花”一一回信,但又一想,这男女之间的事是个非常敏感的事,个人的小秘密还是不能过早的公开,免得人家说长道短,这信暂时还是不写的好,让人家捎信弄不好更会沸沸扬扬。他想了个办法,既然“五朵金花”都来了信,而且都是从家里父母那儿得到的消息,那就干脆再给父母的信中写上“请爸爸妈妈向来咱家的同学一一转去我的问候……”。老K这不咸不淡的一招,也是在看一看这距离能不能真的产生美,这时间能不能见真情……。

共 21096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知青老K那点事】随着知识青年下乡再教育的浪潮,老K也没能幸免地卷入到这股浪潮中去,开始了自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新生活。这的确不是梦,是那个时代的烙印,是活生生的历史。然而历史终究是历史,是那个时代的人用生命和热血一步步演绎出来的,老K便是其中的一位。农村的生活很是艰苦,老K他们几个人一下乡,便同乡亲们开始了收秋的工作。艰苦的环境,再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得这些城里来的青年们吃尽了苦头,任困苦的时光消磨着那仅有的一点点对于生活的热情与渴望。这篇小说以质朴的文字为我们再现了文革时期城市青年下乡接受再教育的真实的历史,艰苦的环境,重体力的劳动生活造就了他们新的品性和对生活的不同感悟,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无论条件如何艰苦,环境如何恶劣,他们的内心依然如火如荼地渴望着爱与被爱的真情。故事中的五朵金花为老K的生活注入了新鲜的元素,然而最终白金花获得了老K的爱情,生活也进入到一种崭新的意境中了。小说以平铺的手法为我们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情节,和那个时代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同时更彰显了他们对于新生活的渴望与期待。质朴的文字,井然有序的情节,更值得回味与品读!拜读学习了,问好黑虎老师!祝创作愉快!推荐共赏!期待更多精彩!【东北风情编辑:彧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0105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彧儿        2013-10-10 14:18:32
  问好黑虎老师!创作辛苦了!祝一切安好!远握
精彩是寂寞开的花!
回复1 楼        文友:黑虎一文        2013-10-10 16:01:45
  感谢社长百忙中为我的小说精心编辑。上个世纪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特殊的年代历练了一代人,这或许就是历史的选择。
2 楼        文友:浪子林杨        2013-10-10 15:18:18
  这就是一部时代的咏叹调,记录着曾经的一切,感受着别离和相聚,感受着凄苦和哀怨。今天想起来是难忘,可谁知道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有些人是怎么过来的,感谢作者的美好文字,让我们随着你又经历了一回,问候作者,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回复2 楼        文友:黑虎一文        2013-10-10 16:07:00
  这就是那部泛黄了一页所记录的那段历史中的一个符号。谢谢老弟来看我。
3 楼        文友:雪落黄河边        2013-10-10 19:10:12
  大哥,你的老k终于出炉了,呵呵,期待你的续集和祝福,精品连连!老k 的身上有很多人的记忆,那段记忆让人感慨赞叹!我家就住过知青,你写的很多事都是真实的历史再现。欣赏!
雪花飘落黄河边,融入笔中写华年。
回复3 楼        文友:黑虎一文        2013-10-11 07:56:27
  谢谢妹妹支持与鼓励。遥祝快乐康健!
4 楼        文友:彧儿        2013-10-11 14:15:53
  祝贺黑虎老师作品加精!期待您更多精彩呈现!
精彩是寂寞开的花!
5 楼        文友:明天过后        2013-10-11 17:00:49
  恭喜加精!祝贺!
人生没绯闻, 生活真郁闷!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