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润心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音】欧洲之行纪略(散文)

精品 【心音】欧洲之行纪略(散文)


作者:溪水竹风 秀才,2213.7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32发表时间:2013-10-16 16:30:31

【心音】欧洲之行纪略(散文)
   等其他领导乘坐“贡多拉”汇聚圣马可广场之后,我以为导游应该带我们去游览总督府呢!没想到,却把大家带到一个水晶玻璃加工的地方。
   客观地将威尼斯的水晶艺术品却好似精美雅致,但我个人觉得,毕竟也就是玻璃制品而已,其价值并不高。所以,我又来到圣马可广场。
   在圣马可广场恰遇一对黑人在此举行婚礼,新郎看上去很沉稳,新娘看上去很自信。见我为他们拍照,好像十分开心的样子。为这一对新婚的黑人祝福吧,祝福他们爱情甜蜜,幸福美满吧!此刻,我竟突然想起中学英语里一篇课文中的句子:blackisBeautiful。黑色也是一种美丽。
   大家从水晶玻璃店出来,导游依然没有带大家去游总督府。我觉得很遗憾。我记得上次威尼斯之旅的重头戏就是游览总督宫,并留下较深的印象。
   总督宫是昔日威尼斯最高行政官总督的官邸。宫殿最早建于公元九世纪。总督宫内院,可见15世纪建造的巨人阶梯,上立海神和战神的巨大雕像。宫内还有一处“金梯”通往总督的居室,因其两侧涂金的墙壁而得名。宫内包括委员会厅、候客厅、四门厅、议会厅、十人厅和大会议厅等,各个厅都以油画、壁画和大理石雕刻来装饰,使整个总督宫复杂奢华、辉煌璀璨。上次游览总督宫,有几件物品和感觉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甚至让我大为震惊。
   其一:一幅方向倒画的“中国地图”。据说是根据当年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后所写的《马可·波罗游记》所画。《马可·波罗游记》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意大利面就是由马可波罗从中国引进的,可惜有些走味和变样。当然,现在还有许多中国学者质疑马可波罗当年是否真的来过中国。不过看过这张倒画的中国地图,我到觉得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
   其二:一幅被誉为世界最大的油画作品,取材但丁的《神曲》名叫《天堂》,长22米,宽7米,画中有700多个人物,气势极为宏大,占据大议会厅东面的整个墙壁。而且这个议会大厅的“扩音效果”很独特,不用麦克风和其他扩音设备,在大厅里相隔较远彼此说话也能够听清楚。
   其三:竟然在总督宫的陈列官里,见到欧洲的“贞节锁”实物。据说当初意大利多战事,男人出阵,为防女人偷情,就专门打造这种铁制的“贞节锁”,将女人阴部锁住,直到男人回来。由此看来,欧洲的对女人禁锢是很严厉的,同时也是很愚昧,甚至是残酷的。
   其四:由于总督宫也是建在木桩之上,而且宫内面积巨大,如果你迈步行走,真的能够感觉到地板的颤动。
   其实,如果时间宽裕,慢慢欣赏宫里的油画和各种陈列品,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体会。当时也是可惜时间不允许,也是匆匆游过。其实,要是能够把所看到一切拍照留影,回来仔细品赏,一定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感悟。可惜总督宫内严禁拍照。
   而这次威尼斯之行,完全是蜻蜓点水,应该看的地方基本都没有看,就结束了行程,不得不乘船告别意大利的水都威尼斯,驱车150多公里前往意大利的另外一个城市博洛尼亚。
   博洛尼亚(Bologna)位于意大利波河平原南缘、亚平宁山脉北麓,是意大利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博罗尼亚面积约有140平方公里,人口接近40万人,城市规模不大。据说主要景点是老城两座建于中世纪的姐妹塔楼,即双塔,闻名遐迩。其次还有特色柱廊、博洛尼亚广场、海神喷泉、圣多梅尼科教堂、圣米凯莱教堂等,可惜我们依旧是踏着夜色而来,晚饭之后入住,ALLIANCEBOLOGNAAIRPORT宾馆。这真是:
   匆忙到达威尼斯,转眼一问三不知。
   本来该游却不游,导游为钱失良知。
  
   十一
   10月1日,星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我们一行在异国他乡为祖国祈福。早餐后,我们乘车约100公里,赴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英语为Florence)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十五至十六世纪,佛罗伦萨是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欧洲文艺复兴活动的发祥地。1865-1871年曾为意大利统一后的临时首都。意大利语Firenze,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首次将其翻译为“翡冷翠”,比“佛罗伦萨”更富诗意。诗人还写有著名的长诗《翡冷翠的一夜》,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黄昏飞到半夜,半夜飞到天明,
   只愿天空不生云,我望得见天
   天上那颗不变的大星,那是你,
   但愿你为我多放光明,隔着夜,
   隔着天,通着恋爱的灵犀一点……”
   后来,作家徐鲁著有《翡冷翠的薄暮》,画家黄永玉著有《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等,都是对徐志摩诗意的一脉相承。
   漫步在并不宽敞的街头,古老的欧洲风格建筑,在秋日的阳光照耀下,仿佛闪烁着文艺复兴时代的光芒。我从资料上了解到,佛罗伦萨最为辉煌的时代,正是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众多杰出的艺术人才积聚佛罗伦萨。比如达芬奇、但丁、伽利略、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等,艺术大师们把意大利的建筑、雕塑、绘画,乃至科学技术推向当时世界的顶峰。
   佛罗伦萨的旅游景点很多,圣母百花大教堂首当其冲。
   圣母百花大教堂(TheDuomo)是佛罗伦萨的地标,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故称为“花的圣母寺”(SantaMariadelFiore)。据导游介绍,圣母百花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前后供花了一百五十多年时间,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才最后完工。如今成为佛罗伦萨的代名词。
   金门金雕,各种精美的花岗岩造型、栩栩如生的浮雕,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庄严、妩媚等诠释得淋漓尽致,无论远看近看,粗看细看,你都会叹服大教堂之精美。
   走进圣母百花大教堂,里面庄严肃穆。游客都十分安静地游览。不时取景拍照。
   教堂的一个角落,我看的几个女孩认真而虔诚地在那里点燃蜡烛。
   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广场上,又不少画匠在为游客画像,也有黑人在此兜售小商品。
   我们在圣母百花大教堂旁边的一个街道里,看到一家专卖意大利红酒的小店,店主竟然是中国人。其店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钓鱼岛是中国的”。海外游子爱国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导游领着我们,在佛罗伦萨狭窄的街道穿行,欧洲古典的韵味随着微微的秋风熏陶着我。在一处不太起眼的街口,导游告诉说:这是但丁博物馆,也是但丁故居。
   上一次我曾经来过这个故居。此次再来,又有一种不同的感觉。
   阿利盖利.但丁(意大利语:DanteAlighieri)是13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前夜佛罗伦萨诞生的一位伟大诗人,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
   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在但丁故居的门口的小院里,有一个人穿着但丁作品里人物的服饰,很虔诚的在哪里表演。
   其实,真想走进但丁故居看看,但没有这项安排。就匆忙拍了几张“外景”。
   此时,想起好早以前在杂志上看到的一则《但丁逸事》:
   一次,但丁出席威尼斯执政官举行的宴会。听差捧给意大利各城邦使节的都是一条条肥大的煎鱼,给但丁的鱼却是很小。但丁没有表示抗议,也没有吃鱼。他用手把盘子里的小鱼一条条拿起来,凑近自己的耳朵听,好像听什么,然后再逐一放回盘子里。执政官见状,很奇怪,问他在做什么。但丁大声说道:“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逝世,举行的是海葬,不知他的遗体是否已埋入海底,我就挨个问这些小鱼,看它们知不知道情况。”执政官随口问道:“小鱼说些什么?”。但丁说:“它们对我说,它们都还很幼小,不知道过去的事情,让我向同桌的大鱼们打听一下。”执政官听后哈哈大笑,吩咐听差马上给但丁端一条最大的煎鱼来。
   但丁的聪明智慧、诙谐幽默由此可见一斑。
   告别但丁故居,转过几个街口,就来到米开朗基罗广场。
   米开朗基罗广场堪称雕塑的世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米开朗基罗所雕刻的大理石雕像——《大卫》。米开朗基罗历时3年,创造了一个准备参加战斗的大卫,紧张的肌肉、专注的神情是那么自然,大卫也成为米开朗基罗的不朽之作。根据解剖学专家最新研究表明,这座高5.5米的雕像,人体的肌肉比例极尽完美。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拉斐尔、达芬奇、伽利略等诸多知名人物的雕像,由于时间关系,也只能匆匆而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家还想挤出时间重返品牌专卖店去购物。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要在天黑之前赶到水城威尼斯。
   走出米开朗基罗广场,可以看到佛罗伦萨的阿诺河,一座老桥横跨阿诺河两岸。
   游完米开朗基罗广场,导游带我们来到一家免税店。感觉这家店比此前带去的店稍微大一些,商品的品种也多不少。于是大家抓紧购物。此后来到一家中餐馆,吃完中午饭。我依稀觉得,上次来意大利好像也是在这家中餐厅吃的饭。上次感觉服务态度还不错,但这次感觉差了很多也。
   又将匆忙告别佛罗伦萨。此时,我想到但丁《神曲》的开篇:
   “我走过我们人生的一半旅程
   却又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
   这是因为我迷失了正确的路径。
   啊!这森林是多么荒野,多么险恶,多么举步维艰!
   道出这景象又是多么困难!”
   是呀,这次欧洲之行回来,我一直想尽快写完游记,分享给各位领导,但是一回来就开始忙于工作和许多事务,写作一次一次的被中断。真有一种“道出这景象又是多么困难!”的感觉,只能边回忆、边查阅资料、边写这组游记,写得多少十分吃力,不似从前的游记写得顺畅舒坦也。
   夜色降临罗马城,古城在夜灯的照耀下放射出昔日帝国的古韵。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幽幽台伯河(TEVERE)穿城而过。这里是意大利政治、历史和文化和和交通中心,是古罗马和世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是一座艺术宝库、文化名城,也是罗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意大利占地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览地之一。
   罗马,我又来了。真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又是一个灯火阑珊的夜晚,我们来到了罗马。晚餐时,我们举杯相邀,共用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富裕安康。
  
   十二
   10月2日,星期二,我们欧洲之旅接近尾声了。说实话,这一路匆忙的奔波中,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疲惫。而古罗马的斗兽场、城中教皇之国梵蒂冈,则是此行中的高潮收尾。
   我这是第二次参观罗马斗兽场。雄伟壮丽而又残缺沧桑的罗马斗兽场,见证了古罗马帝国曾经的辉煌与荣耀,衰落与沉寂。罗马斗兽场是罗马时代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堪称世界八大名胜之一,是罗马帝国的象征。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圆形竞技场。
   斗兽场的外观像一座庞大的碉堡。占地2万平方米,围墙周长527米,直径188米,墙高57米,相当于一座19层现代楼房的高度。这是当年用斗兽、竞技、赛马、戏剧和歌舞表演的场地。
   据上次游览时导游的介绍,竞技场的工程由维斯帕西亚诺皇帝于公元72年~75年开工兴建,由蒂托皇帝于公元80年完工。建造这座建筑物使用了四万奴隶。为庆祝竞技场竣工的表演活动延续了1百天,杀死5千头猛兽,有上百名角斗士丧生。图拉真在位期间,总共杀死1万1千头猛兽,有1万名角斗士在此角斗。在普罗博在位期间,仅在一次斗兽时就同时放入场内1百头幼狮,其吼声震动了整个竞技场。当时人们对这种残忍的角斗如此着迷真难以令人相信。
   这次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到里面参观,只是在外围走马观花的看看。即便如此,依然是感觉到几分震撼。站在高大的斗兽场外,我的耳边仿佛听到了野兽的吼叫声,角斗士们的拼搏声,观众的呐喊声,甚至感觉嗅到屠杀的血腥和死亡挣扎的气息。
   其实,与悠久的中华文明相比,欧洲原本是一个愚昧的不化之地。被汉武帝赶到欧洲的匈奴曾在这里称雄长达一个世纪,罗马帝国从此衰落,欧洲从此进入黑暗的中世纪。而伟大的文艺复兴,又将欧洲从黑暗中解脱出来,从此走向崛起。
   当一个个欧洲大国崛起时,当世界各国都在领土和主权争夺,甚至不惜发动战争时,则有一个特殊的国家,始终保持着神秘而开放的状态。这个国家就是堪称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教堂的梵蒂冈。
   梵蒂冈又称梵蒂冈城国,是罗马教廷的所在地,位于意大利罗马城的西北部梵蒂冈高地东坡、台伯河的西岸。梵蒂冈城国的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大概与中国的天安门广场面积差不多,具有公民权的人口在二千人左右。梵蒂冈城国以中世纪筑的围墙为边界,有三个进口对公众开放,东端通向圣彼得广场,城国内的东部和北部有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教皇宫殿、梵蒂冈图书馆、罗马教会档案馆以及5所古代文物博物馆和2所美术馆,西北部有梵蒂冈花园,南部是行政大厦。

共 33654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7
转到
【编者按】溪水竹风这篇三万多字的游记散文《欧洲之行纪略》,涉及游览的线路之长,景点之多,名胜级别之高,令人叹为观止。编者以为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文学功底,不能成就其有著述其文。文中记叙的景点众多,涉猎了建筑、音乐、文学、导游、饮食等方面的特色和潜在的不足。正如作者在文章最后用诗歌所写到的: 武汉、巴黎、罗马、教堂,超越时空,遥远的欧洲不是梦想。挺立高昂的埃菲尔铁塔,令人难忘卢浮宫的珍藏,巴黎圣母院的钟声阵阵敲响,雄伟的凯旋门,可爱模样的布鲁塞尔小于廉铜像,世界最美丽的广场秋风荡漾,规模空前人来人往的汉诺威车展,始终敞开大门的勃兰登堡,具有历史的力量推倒枷锁般的柏林墙,捷克辉煌的布拉格,佩戴奥地利胸章的维也纳,荡起威尼斯商人期望的贡多拉,有圣母百花大教堂的佛罗伦萨,巍巍斗兽场的古罗马,全世界天主教徒神往的地方梵蒂冈之圣彼得大教堂……让作者感受到“欧洲是上帝赐于人类的犒赏,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游程“如行者一样匆匆忙忙……”在写作方面,作者把地理风情典故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情志酣处,多有诗歌佐贺。散文中作者所吟诵之诗,既是给予游记散文的添花妙笔,又是作者触景生情的胸臆直抒,是为本文一大特点。足以让读者欣赏作者生花妙笔的趣处。本一篇很好的游记散文,由于编者游历见识有限,自不能咂出文中诸多美味。以为好文章,会给不同的读者以不同的体味感受。这正是本篇散文内涵丰富的魅力所在。精品之作,鼎力推荐!【编辑:皂角树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018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皂角树人        2013-10-16 16:34:13
  两个柏林名相同,其实感受大不同。
   身在柏林为一客,德国柏林异国行。
   中国柏林是故乡,心系柏林有亲情。
   遥望东方心牵挂,不觉五更到天明。
   一首很有趣味小诗!表示欣赏学习了。
在如画江山演绎生命的起伏跌宕
2 楼        文友:皂角树人        2013-10-16 16:35:01
  作者把地理风情典故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情志酣处,多有诗歌佐贺。散文中作者所吟诵之诗,既是给予游记散文的添花妙笔,又是作者触景生情的胸臆直抒,是为本文一大特点。足以让读者欣赏作者生花妙笔的趣处。
在如画江山演绎生命的起伏跌宕
3 楼        文友:露珠        2013-10-16 20:33:43
  拜读竹风老师的巨作,荧屏前免费赴一场欧洲之行,名胜景点在作者炉火纯青的笔下让读者大饱眼福。欣赏!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