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北】金秋首会义州城(散文)

编辑推荐 【东北】金秋首会义州城(散文)


作者:王福昌 秀才,1878.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19发表时间:2013-10-27 15:33:29
摘要:作品内容是沈阳知名作家到义县来与义县文友进行文学交流经过。

【东北】金秋首会义州城(散文)
   我想我的书稿拿回家来,还能保存着我这几年的心血,用我本人辛勤汗水换来的的劳动成果,放在他们的案头那就是连退稿笺都换不回来的废纸一堆,用不了多长时间说不定就给我丢向哪里,因为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八旗子弟们,谁能体会得到,哪位初学者的长篇作品不是用血和泪写出来的呀?
   我想了一下说:“那就不麻烦你们了”就这样在碰了一脸灰之后,我把书稿拿了回来。
   到了现在,他们这本《关外文学》刊物仍然存在,可是不用说在国内拥有大量的读者群来订阅这本杂志啊?可怕是就是往外白送,还得碰到人家愿意要的。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我也没有想到过去红极一时的大诗人才树莲,在中国、在东北、在义县的文坛上就这样彻底的销声匿迹了。
   可能她也不会想到,我现在仍没有出大名,但我发表在中国作家网上的两部军事题材的长篇小说《蓝箭》和《军人也有眼泪》却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官兵的喜爱和欢迎,现在已经影响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在百度中只要输入进我的名字与这两部书名就能读到这两部长篇作品。
   我正在思索着,回忆着,这回我的电话又响了,我接了一下,原来是韩平到了城内,他问我所在的位置,我一时报不上来,我把电话给了鲁东,鲁东准确的告诉韩平之后,他让房永新下楼去接,不一会房永新把韩平领上楼来。
   韩平是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以前个曾写过小说、散文、诗歌。这位才子的诗歌一经在网上推出,就被名家发现。现在成了国内、东北辽宁和锦州地区很有名气的歌词作者。这次参加了东北作家和义县文学爱好者的联谊会,这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和歌词创作,那更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早在九月二十五日那天我与韩平共同会见了内蒙古通辽市的作家代表赵福禄老师,晚上在义县的“鸿福”旅社,韩平与我住在一起,他曾用探询的目光向我询问,写小说究竟有没有什么秘笈和决窍?我告诉他,实际上就是要抓住小说的写作脉波,那小说不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故事用一、两个人物串联起来;或者是把几个或是众多的人物圈在一个故事里吗?他听后理解地点了头。
   那一晚上,我和赵福禄老师也谈了很多,我们分析了当前的写作形势;根据目前的中国文化走向和发展趋势,我已经断定将要分成“贵族文学”和“大众文学”两大流派。所谓大众文学就是平民文学,贵族文学则是贴属于官办文学。这两种学派必将会有一场大论战。
   早在两年前的二零一一年四月份,我到山东省济南去参加一位山东省作家的作品研讨会,在这次会上我有幸见到了,对二零一二年度国际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最了解的人,经他向我介绍,我便知道了莫言的一些情况。
   莫言,原名叫管谟业,是山东高密县人,一九五五年二月十七日出生,幼年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而辍学,在家劳动多年。一九七六年参军入伍,曾历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后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一九八一年开始发表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一九九七年转业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报社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我与那个人相差一天到会,住的不是同一旅社,我是凭借一年前在互联网上发表的军事题材小说作品和我的作家证住到了省军区招待所的。可人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也是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成员,住的是济南市久负盛名的五星级宾馆。会期三天我们见了两面,在会上他问我对莫言的作品感觉如何,我没有著名作品拿出来,但我对莫言的《红高粱》和《丰乳肥臀》两部作品感触颇深。
   《红高粱》就是被著名导演张艺谋看重并拍成电影的那部作品。电影《红高粱》的大意是,在抗战前期,在中国的土地上的中国妇女被日本鬼子逼进了高粱地,对我同胞姐妹实施强暴,开始时我中国妇女还有所反抗,当日本鬼子压在被扒光衣服的中国妇女身实施暴行、发泄兽欲时,被害的中国妇女不但逆来顺受,而且还频频发出象男女两人做爱一样的呻吟之声。
   整个过程表现中国人丧失了中国人的骨气,写没了中国人的人格和中国人的民族尊严。
   《丰乳肥臀》我没有看,我想也是把国人写成是饥饿的民族和性饥渴的民族吧?象这样和类似《红高粱》和《丰乳肥臀》这样的作品却能获得国际诺贝尔文学奖,看来我说的这种贵族文学当前在世界上是强有一时之势了。
   但是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它的读者应该是大众,应该是平民。只有占大多数的大众和平民认可的作品才有威望才有市场。我们的先辈伟人毛泽东早在《延安文艺作谈会上的讲话》就已经说过:“我们的文学艺术,是为劳苦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是为工农兵服务的。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早在十九世纪,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惊世杰作《羊脂球》。羊脂球是被沦为妓女的下等平民,在一八七零年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法国的驿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一个绰号叫羊指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驿车就不能通过。羊脂球出于自己的尊严和爱国之心断然拒绝,可是和他同车的有身份的乘客为了各自私利,逼她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羊脂球出于无奈而作了让步。可当第二天早上驿车出发时,那些昨天还苦苦哀求的乘客们却突然换了一幅嘴脸,个个疏远她,不屑再与她讲话。
   羊脂球,一个被沦为妓女的下等平民,在战乱之时,还能够保持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是多么难能可贵?
   鲁迅先曾经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民族之魂”!现在我们国家富裕了,国力领先了,民族强盛了,可是有的人的灵魂却不如这羊脂球了。
   这次济南文学作品研讨会之后,我没有直接回家,在四月十八日乘车去了武汉。
   就在从武汉乘船到四川的奉节途经三峡时又碰上了让人可气的一幕;
   在那艘客轮上我坐的是三等舱,过了葛洲坝之后就进入了号称长江三峡的西陵峡,我从船舱内走出来想一睹三峡风景,当我出来时甲板上已经有很多的乘客了,我亲眼目睹有一对四十多岁蓝眼晴的美国夫妇,那个美国男人向江里吐了一口痰,可是经江风一吹,痰落在了船舷的拦杆上,那位美国女士迅速拿出了手绢要把痰擦掉,可是那个蓝眼晴的美国男人却阻止了他夫人的动作。此时美国男人那双让人憎恶的蓝眼晴却瞄上了离他不远的只有二十上下岁的中国小伙子,这小伙子穿了一身洋装,美国男人从自己的鳄鱼皮钱包里拿出了一捆美钞,从里面数出了两千美元,用手攥着送到了那个小伙面前,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说:“你、把拦杆扶手上的痰给我舔去,我,给你两千美金。”这个中国的小伙子用发直的眼晴望着美国佬手里的美钞,他可能是穷怕了,他迫不急待地从美国佬的手里拿过了这厚厚的美元,真的伸出了他那鲜红的舌头舔去了美国人又黑又脏的痰。在场的人看到都气愤已极。这时又从人群里挤出来一个穿着一身将校呢却没有军衔标志的人,手里拿着刚数好了的五千元人民币,用另一支手指着那个小伙的鼻梁说:“你把痰给我吐回这美国佬的脸上,我给你五千元人民币!”
   这时我的手早已经伸进我的兜里把我那仅有的已经攥出汗的三千元钱也拿出来说:“你吐,我在给你加上三千!”可是这时那个不要脸的小伙子对我这三千元钱却显得不屑一顾,连看都不愿意看上一眼说:“就你,穷汉一个,留下你那三千元钱到四川买碗凉粉吧。”
   这时在周围的旅客都纷纷的往外拿钱,这对美国人一看势头不对,灰灰溜溜地回到了他的上等舱。这没有骨气和人格的小伙子也趁机溜掉了。
   中国的法律有时也限制了中国人的爱国行为,要不然我们可真想把这对美国人和这个丢尽了中国人脸面的推到长江里喂鱼,此时这艘客轮已经驶过了巫峡到了西陵峡江段。
   所以,我们的大众文学、平民文学,写出来作品要爱国,总不能象贵族文学那样,把两只眼晴和文字紧紧盯在女人的“丰乳肥臀”之上。
   早在几年前我们辽宁作家孙春萍就已经提出:“文学作品不要向市场献媚”。我们也不要只为赚钱而盲目去追赶市场写那些毫无保留价值的畅销书。等读者对我们的作品喜爱和认可了,我们何愁不能卖书。
   《党存青短篇小说选》我从头看了一遍,里面的内容篇篇是爱国的,是我们大众与平民所能接受的,是我们平民和大众所喜爱的,这才真正是我们大众和平民的精神食粮。
   这次沈社长到义县来,自我感觉不虚此行,我们众多文友也有更多和更大的收获
   (五)
   在农家乐结束晚宴之后,我们回到了下榻“福客来”宾馆。酒逢知己,数怀酒下肚之后我的谈兴更浓,总象与这三位客人有千言万语。又谈了很久,话题是我们除了自己写好作品之外,对新人辅导的问题。
   文学领域无疑是一座光辉的殿堂,从古到今它吸引了多少人的向往。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双双求知的眼神勾出了我过去的回忆,在我初学写作的时候那一对对白眼儿,一张张冷漠的成孔,相对比之下真是让我感慨万端,有话说不尽,有故事讲不完。
   我的几部作品在中国作家网上发表之后,有山东、江苏、安徽、广东、云南甘肃等多省份的读者在网上往我的邮箱里发信,有的直接给我打来电话,他们以为我是多大的大作家呢,纷纷向我讨教写作秘决,也给我发来他们的初学写作的作品,让我给他们提出修改意见。我面对这些初学者很耐心的给他们回了信。我把这些初学者的作品给他们归纳整理一下,作者们要大体经历了这四个阶段。
   一是痴心狂想期,就是非常想踏入这座文学殿堂,有了作家这个头衔就有了一切。娶媳妇要找名星,工作要进北京,月收入要在几万无以上,活动不离舞会歌厅。就是还没动笔开始写。
   二是粗犷编造期,就是已经动笔写了,但下笔是没基础,着笔没素材,文篇没内容,语句没条理,上下不连贯,驴唇对马腿,前后相矛盾,看完咧大嘴。
   三是合理虚构期,就是能用笔在纸上编故事了,在写作过程中有了漏洞,能用巧妙的语言来弥补,能够自圆其说了。
   四是基本成熟期,就是作品写出之后让别人看,自己看都觉得天衣无缝了,但动作慢, 不能适时写出应季作品。象笔会、征文、大赛等还不敢参加。
   我对那些喜欢我作品的读者,想从是文学事业的初学者因势利导,尽我的能力去给予扶持和指导。
   山东荷泽有一位二十岁女孩,读大学因贫困而辍学,在家感到前途渺茫,曾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后来在中国作家网上看到了我的作品,和我网聊几次,便重新振作精神,鼓起了勇气开始写作,把写出的作品发给我,我给她改几回,就她的写作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她进步很快,现在她已经成了上海的《故事中国》签约作家了。
   一张张娃娃般可爱的笑脸,一双双求知的眼神,一声声甜美“老师”的称呼给我带来了满足和幸福。我是一个贫民出身,没有读过多少书,免强在一九七二年混到中学毕业,想当个人民教师,那是做梦。直到后来我到辽宁大学中文系进修,那是迫不得已。现在当我每次接到电话,说他或她是某某大学的学生,开口称我为师,我的泪水都是难以控制的,我不管有多忙,多晚接到电话和网上来信我都要认真的回复。因为现在的笑脸与过去的白眼的感受就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些没用的闲话我是不能在暂短的时间内告诉客人的,因为在第二天三位客人要到闻名全国的大佛寺和万佛堂去观光,在晚上席间,沈社长曾问起过在座的文友,义县奉国寺在全国闻名,它有什么奥妙称奇的地方?
   鲁东向客人讲述了大佛寺除了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建筑风格独特,飞檐斗拱,结构巧妙合理之外,其在神密色彩上也有让人解不开的迷;那就是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数众围城,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从锦州派飞机到城外来轰炸,有三枚美制炸弹落在大佛寺院内都没炸响,有一枚落在了大雄宝殿的屋檐上,一枚落在了大雄宝殿的左前方,有一枚落在了大雄宝殿的右侧。当时美国制造战争武器的技术在世界上是处领先地位的,如果这三枚炸弹要是有一颗炸响,其威力足能将大佛寺这座古老的建筑变成废墟,将整个大佛寺移为平地。可是这三枚炸弹却都没炸响,这不能不算是奇闻。
   我接着也给客人讲了有关大佛寺的传说;那是在一九五一年朝鲜战争期间,我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兵团结束了龙原里战役之后,就势又与朝鲜人民军一道发起了第二场战役,由于当时情报有误,我方对敌、我双方态势估计不足,我第十二兵团两个军和朝鲜人民军一部被敌围困在一座大山之上,联合国军从东、南两个方面正面包抄,李承晚匪帮从西面侧面包抄,北面则是朝鲜的清川江。战役一开始美、李军队就切断了中、朝部队通往后方的补给线,中、朝部队在山上已经被围困了六天了,再这样持续下去双方不用交伙,我中、朝两部就得全部饿死在山上。到了第七天的晚上,有七位朝鲜的阿妈妮提着两篮子馒头送上山来。志愿军第十二兵团和朝鲜人民军首长看了之后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提出,这两篮馒头先给重伤员们吃,可是在给重伤员分馒头时奇迹出现了,这两篮馒头总是拿不没,重伤员、轻伤员、体弱的战士都吃了馒头,两个篮子里还是满满的,一直到中朝两军官兵都吃了馒头,篮里还有馒头,这时中朝两军首长心里也明白了八九分,当七位朝鲜阿妈妮离开时,中国人民志愿军首长问朝鲜的阿妈妮家在哪里的,她们只说是“凤果伺”的。

共 16806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金秋首会义州城】义县联谊活动已经过去一周的时间了,然而作者却以饱含真情的笔墨再一次将这次活动呈现在我们面前,足见这次活动对于与会的文友们来说是件多么意义重大的事情。我虽没能参加这次活动,但于作者的文字中,却深切地体会到了这次活动的非同凡响的意义,和文友们相聚时所带来的那份感慨与感动之情。相聚的时间很短,虽然只有两天,但是对于往来于义县与沈城的作家们来说是辛苦的;而对于冒雨前去参加会议的义县文友们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文字是牵系彼此的纽带,挚诚是感动陌生的佳酿!于作者质朴的文字中,让我感受到了人生中那种别样的景致与美好,和相逢之际那份真诚的默契与融合。可以说文字,对于热爱文学的人来说,永远是心与心的沟通与亲近方式,而难得的相聚也永远是生命中最弥足珍贵的记忆。愿秋意不老,岁月如昨吧!让流年的岁月记下这片断似的美好与欢聚,更让不朽的时光诠释这份永恒的美丽!拜读学习了!问好王老师!感谢您真诚的文字,更感谢您对东北的支持与厚爱!倾情推荐!遥祝安好!【东北风情编辑:彧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彧儿        2013-10-27 15:35:24
  义县联谊,不仅仅是简单的相聚,更是对于文学创作的体验与交流。感谢王老师的支持与厚爱,创作辛苦了!遥祝安好!
精彩是寂寞开的花!
2 楼        文友:沈墅        2013-10-28 00:27:06
  哈哈,王兄洋洋洒洒万多字,读来倍感亲切,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烈温情的夜晚------我们还会见面的,我很期待。
沈墅
3 楼        文友:林雨荷        2013-10-28 20:55:25
  欣赏王老师深情的文字!感谢一路的相随。义县采风,文友聚会。美好成为记忆的风景!问好王老师!祝创作愉快!秋安!
林雨荷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