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酒家】光明的梦想(小说)

精品 【酒家】光明的梦想(小说)


作者:素馨 进士,96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90发表时间:2013-11-26 14:25:27


   依蓝面前码了两摞试卷,一摞没改的,一摞改完了的,分列电脑两边。桌子右边的角落,摆着一个小玻璃花瓶,插着一小捧金灿灿的太阳菊。
   已经改出来的试卷,显示孩子们这次语文考试考得不错,最高的基础没有扣分,作文要是不那么严格,也可以判满分。她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毕竟自己调到这所位于市中心区名气响当当的小学还不到一年,还是彻头彻尾的“新人”,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家长自然而然地、时不时地要把目光聚焦在新人身上,琢磨着判断着她这个黄毛丫头到底是行还是不行。在考试大行其道的中国,成绩是检验老师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唯一标准,她再没有阅历,也知道这个时候必须露两把刷子。自然,通过考试交一份出色的答卷,就成了她这样的新人最有说服力的当门炮。
   开局虽有波折,可总的来说似乎还不错,她的心情就跟窗外的阳光一样大好,感觉生活就跟那捧太阳菊似的,清新,明媚,总还是满含着希望。
   面前铺开的这份试卷,是郝光明同学的,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答题丝丝入扣,看着就跟闻了玫瑰精油一般舒坦。基础部分只扣了两分,又将是一个高分,她暗自高兴,翻过试卷准备改作文部分。
   这次关于梦想的命题作文,同学们都写得很好,梦想五花八门的,有的表示要像聂海胜伯伯一样在太空遨游,有的说要像莫言爷爷一样成为世界著名的作家,还有的写要像孙杨哥哥一样成为“水中飞人”……个个无不写得激情澎湃,豪情万丈。想着那一张张还充满稚气的脸,写下这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想,她的心里就有一股说不清的感动,暗流一样翻涌。
   试卷翻过来,还只读了第一段,她就觉得脊背冷嗖嗖的,全身的汗毛似乎听到命令般都竖了起来。她惊诧不已,什么?光明同学的梦想竟然是?怎么可能?又为什么呢?
   一个又一个问号挤满她的脑子。好奇最终战胜胆怯,她一字不落地继续读下去,眼泪就不争气地要出来了。
   哟,我们的依蓝又在看什么稀奇呢?看得这样出神!
   身后突然炸响的问话,和没有任何征兆的肩头一拍,把她吓了一大跳,手中的钢笔反射性地往前一戳,直接把试卷破了一个边缘发红的小洞。她回过头一看,分管教学的贾副校长正似笑非笑地站在她身后。
   贾副校长名叫贾星星,一个单身女人,四十多岁了,还风韵犹存。听说是个皮笑肉不笑的厉害角色,知根知底的老同事们背后都管她叫“变态猩猩”、“假惺惺”。
   她来干什么?她跟郝光明可是……依蓝一边下意识地捂手头的试卷,一边赶紧站起来让座,挤着笑说,是校长您呀,……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贾副校长一个打住的手势给切断了。
   贾副校长把自己丰腴的身子给蹋进皮圈椅里,椅子配合地发出吱吱吱不堪重负的叫声。我只是顺路,进来看看。她轻描淡写地说,右手顺势伸出去捡试卷,哟,都是什么好东西?也让我瞧瞧。
   依蓝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完了,完了,不是冤家不碰头,郝光明上次闯的祸遗留的问题还潜伏着是非常时期呢,这可怎么办?可督导与教学有关的一切事务是贾副校长的职责,依蓝来不及作出多的反应,只能撤了自己捂着的双手,眼睁睁地看着试卷到了贾副校长手中。
   果不出所料。贾副校长拿试卷的手跟触电了一般,猛地一哆嗦,她抬起头剜了依蓝一眼,继续往下看,脸由白转红,由红转青,最后转黑。依蓝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竖着耳朵随时准备接受噼哩啪啦的“轰炸”。
   出人意料的是,贾副校长翻到试卷另一面,看了看学生姓名,黑着的脸立马天晴了。她抬起头,盯着依蓝诡秘地笑了好一会儿,又是这个郝光明?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依蓝都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好,忐忑不安地低着头没敢接话。贾副校长拿起红笔,刷的一声,在作文评分栏画了一个标准的鸡蛋,套上笔筒,搁了笔,站了起来,一个借读生嘛,成绩又不算我们学校的,我这评分依老师没意见吧,啊?
   没等依蓝回答,她又换了副面孔,一脸严肃地说,一个上十岁的孩子,竟然写出这样的梦想,心理绝对不健康,可不能让他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我的意见嘛,这作文依老师你就不要在班上讲评啦,不能扩大坏影响嘛!还有,就这件事,和上次“无作业日”事件,你这个班主任写一份思想认识,下周一升旗后交给我。年轻人嘛,多认识,多总结,就多进步嘛!
   说罢,又拍了拍依蓝的肩,昂首挺胸地向门走去。临到门口,转过身,冲依蓝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依老师,你可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前途不可估量啊,好好干,不要有任何思想包袱!
   背后同事们的目光,刷刷刷地跟刀子一样飞过来,扎到依蓝身上。依蓝琢磨不透贾副校长话背后的意思,只好用了模棱两可的一招,说谢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各位同事的帮助!心里却跟沸油锅里进了水,她知道贾副校长行事手段强硬多变,心机深不可测,据说背后又靠着“大树”,连一把手校长很多时候都要顾忌她。这件事能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想到这个,她不由得怨起郝光明同学来,郝光明呀郝光明,你这个倒霉蛋,你说你写什么不好写,偏偏要写这样一个不容于人的梦想!这下好啦,上次的屁股还没完全擦干净,你又拉了一堆出来,非往枪口上撞,又落到假惺惺手里,看她怎么给你好看!
   窗外,贾副校长扭着腰,踩着高跟鞋,摇摇摆摆地回她的副校长室。那饱满、圆润的臀部,随着高跟鞋的节奏,忽而左,忽而右,晃得依蓝心烦意乱。她把目光收回,落到桌上的那捧太阳菊上,才发现在室内待得久了,太阳菊根本经不起细看,娇黄的花瓣上都生发了点点褐斑。
  
   6
   想来想去,依蓝都没办法猜透那个梦,就像她没办法动笔写思想认识一样。她急得使劲地抓自己的头发,啃咬笔头,试卷也被她揉得跟蔫白菜叶差不多了。
   梦想,梦想,都是破梦想闹的。她越想越生气,是哪个名人说梦想是一个目标,是让自己奋进的原动力和开心的原因,是一件幸福的事?我开心么,幸福么,郝光明又开心么,幸福么?
   其实,说到梦想,依蓝打小就有一个不变的梦想,那就是当一个孩子王。那年,她大概七岁吧,刚上小学。中秋节的晚上,皎洁的月光透过院里的大石榴树,在院坝里洒了一地的碎银。一家人坐在大石榴树下,赏月,吃月饼,母亲剥着石榴,把籽儿一粒一粒地塞到她嘴里,父亲在一旁边给她打蒲扇,边跟母亲说姑姑终于大学毕业,如愿当了县一中的化学老师。母亲还没接上口,她在一旁大声说,我长大了也要当老师,还要当一个好老师,我要比姑姑更有出息。
   她的话,引得父亲哈哈大笑,摸着她的头说,我家蓝蓝真厉害,人小心大。好,爸爸等着,你肯定比你姑姑还要有出息。母亲撇着嘴说,当孩子王有什么可出息的?蓝蓝,我们要当就当大夫,当干部,那多神气,又来钱。父亲当时就批评了母亲,你看你说的什么话?当老师有什么不好嘛。只要孩子自己喜欢,我们做大人的就不要干涉,就该给她信心和力量嘛!好好的节日气氛,被依蓝她一句“梦想宣言”给整没了。
   后来高考,她考了较高的分数,本来可以读个热门的专业,好一点的学校,可她仍然坚持要报考师范大学。母亲极力反对,什么,你还是要当那个破孩子王?既挣不来钱,又挣不来权,清水衙门,还劳心劳神,哪是人干的事儿?母亲反对,自有她的道理,爷爷当了一辈子的孩子王,父亲结婚时,爷爷却连块手表都送不起,末了还因吃了多年的粉笔灰,死于尘肺大咯血。父亲当了一辈子的孩子王,连家都照顾不到,虽然后来给母亲转了户口,一家人进了城,却始终没有能力给母亲安排一份好点的工作。母亲,怎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再走她爷爷、父亲的老路?
   母亲的拦阻反而更坚定了依蓝要当孩子王的主张。她进了省师范大学,毕业时响应到西部去的号召,回了家乡偏僻农村支教,实现了自己当孩子王的梦想。
   当她因表现出色,被市教育局从支教的莲花山那所勉勉强强的完小调到市中心区的阳光小学时,她是兴奋的,是准备再接再厉的,年轻的身子就像是充满了气的热气球,一个劲儿地往上蹿。可没过多久,这只气球就被看得到的、看不到的尖锐的东西,给戳得千疮百孔,很快就泄了气。
   她始终记得那天,庆祝国庆节的表演结束不久,她抱着一大堆演出服往楼上的多功能厅走。贾副校长扭着丰满的身子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赶了上来,夸张地捂着胸口说,嗨,依蓝,累死我啦!
   她有些摸不着头脑,礼节性地说,贾副校长好!
   依蓝,你说我姓什么不好,偏偏姓贾,到哪儿都像是个冒牌货!贾副校长笑着假装无奈地一摊手。
   她明白了,粲然一笑,校长,您急着找我有什么事?
   贾副校长笑着点了点头,你这个丫头就是聪慧,我喜欢!省师范大学的高材生,在局里又……嘿嘿,依蓝,你今天的舞蹈跳得都赶得上专业水平啦!
   她摸不清贾副校长这几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不明白她扯这些到底为了什么,便绕了过去,哪里呀,要说今天的表演,校长您那一曲《青藏高原》才叫是绝,那高音飚得跟李娜一个水准!其实,她真正的感觉是,飚得就像吹萨克斯风时吹破了的金属音!
   贾副校长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儿,连连拍了她肩膀几下,说还有事,就转身走了。只留下她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走廊里,反复咂吧着话里的意思。
   过后,听玩得好的同事说,贾副校长找人侧面打听了她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等。她不明白,同事点着她的脑门说,你怎么不开窍?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进我们学校都进不了,你一个刚工作两年的小女子,却能够从乡下一下子挤进来,你的“能量”她不了解清楚?她这个人,教学没太大本事,学历也不算太高,能爬到今天的位置,你以为她靠什么?
   她这时才明白她掉进了一个大染缸,而这染缸,估计很难把她的梦想染得绚烂,多彩。
  
   7
   依蓝打开抽屉,掏出一个相框,反复摩挲着。相框里,父亲笑眯眯地望着她。她也望着父亲,望得心里就跟刀绞了一般。
   爸,女儿一直记得您说的,要当老师就当一个好老师,不能误人子弟。
   她考上师范大学那年,离家上学的前一天晚上,父亲问了她一个问题,蓝蓝,你说,何为师?
   她当时想都没想,笑着说,爸,这个你还拿来考我呀,高中都学过了,人家韩文公老早就说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看她摇头晃脑的,父亲也笑了,爸爸当年选择当老师时,你爷爷手写了一幅书法作品给爸爸,就是你说的韩文公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爸爸现在把它转送给你。蓝蓝,记住,要当老师就当一个好老师,不能误人子弟。爸爸相信,你能行!
   父亲转给她的爷爷的书法作品,现在还挂在她卧室的墙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不知揣摩过多少次。任何事情,说起来好说,真要去做,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传道、授业、解惑,简洁凝练的六个字,在做了三年孩子王的她看来,又是多么复杂、沉重啊。
   可是,爸,好老师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一提到这个好字,她突然觉得很内疚。以前还没怎么觉得,可一而再再而三的梦境,郝光明同学的作文,贾副校长的态度……一些事情之间的关联,就引发了她对于好老师标准的疑问,继而产生不安。
   在乡下支教时,她刚出校门,单纯得跟山里的泉水一样。她的学生,学生家长,都把她当大孩子,她也乐意跟纯朴的学生们打成一片,乐意当那个孩子王。很多时候,她都跟学生们疯在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她总是在最前面当“鸡妈妈”,张开双臂想着法儿地护着身后的“鸡宝宝”。
   是什么时候,失去了这样快乐、简单又真实的生活?到阳光小学之后,她入乡随俗的速度,连她自己都觉得吃惊。刚来一个多月,学校布置家访,她真是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了贾副校长下发通知时的讲话精神:一个是每个学生家庭都要走到,一个是借读的学生不在家访之列。郝光明是她班上唯一的借读生,据说家又在一个相当偏僻的小巷子里,她就真把他排除在了家访的学生之外。现在都教他快一年了,她连他家的门朝哪儿开都不清楚。
   爸呀,您说,我这样做,还算什么好老师?我再跟您说一件事儿,您帮我掂量掂量。她小心翼翼地把相框摆到桌上,拿起试卷,把郝光明的作文一字不漏地念给父亲听。她相信,父亲即便到了另一个世界,也是能听到的,也是能给她指导的。
   一篇作文念下来,她泪流满面,爸,您说,一个十岁的孩子,写出的作文无论是架构还是遣词造句,都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不给满分却给零蛋,我该怎么面对孩子?
   相框里的父亲一言不发,依然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她。爷爷写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几个大字,挂在墙上依然醒目地盯着她。她就想到了梦里的鸽子、蝴蝶,母牛小牛在一起的温馨场面,母牛对她的回头一笑,母牛遍地流淌的奶汁,还有梦想之地的奇遇。
   刹那间,她的眼里、脑子里,只剩下白花花的奶汁。

共 11298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看完这篇小说,想起很多年前看的韩寒写的那篇《杯中窥人》,文章的内容都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但是依然记得这个笔锋犀利的80后作家把人生比作一张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纯白无暇的纸,社会是装满水的杯子,在杯中水的浸染下,轻盈雪白的纸一点点下沉,最终都摆脱不了沉入杯底的命运。这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不管是老师依蓝还是学生郝光明,他们都有着纯洁无暇的心灵,对人生和未来抱有美好的期望,但是所处的社会和现实却让他们的梦想不能像最初那样光明。就像那盆长了霉斑的太阳菊,原本应该金灿灿的花朵,在室内放置久了,长出了影响美观的霉斑。太阳菊是梦想的喻体,而缺乏阳光的室内和花瓣上丑陋的霉斑,是阴暗的社会和变形的人生的缩影。依蓝的那三个梦境,其实也是现实的投影。美丽的草原是对现实的期望,母牛和流淌的乳汁是人性最初的美好,而流淌出来的影响草地美观的乳汁,是人的贪念、欲望,或许还有阴暗的现实扭曲的人性。而小说中另一个主要人物——副校长贾星星,她是丑陋和阴暗的喻体,是依蓝和郝光明的梦想不再如最初那么美好的诱因,但是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人又何止只有一个?社会是个巨大的染缸,每个人从投身进去的那一天起,就不得不被染缸里的颜色晕染,直到最后的面目全非。到了最后又有几个人会记得,最初的最初,自己曾经有过的,那个光明的梦想?郝光明的梦想虽然没有那些梦想成为航天员、作家、运动员的学生看起来那么“光明”,但,这不“光明”的梦想背后,是怎样不堪和丑陋的社会环境?光明的梦想,在阴暗丑陋的环境下,或许真的只有在梦想里才能光明。很棒的小说,梦境和现实的穿插很是巧妙,现实和人性的丑陋揭露得很彻底,而对梦想光明的渴望和思索,让人警醒和深思,亦传达了对美好和纯真的深切呼唤。语言很棒,一些比喻很是形象出彩,一篇佳作,倾情推荐!【编辑:冰城深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127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一帘花影        2013-12-24 15:54:59
  这篇小说刚发出来时,我就欣赏了好几遍,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故事有新意,也很有深意。很佩服作者对文字的驾驭力。
回复11 楼        文友:素馨        2013-12-24 21:19:13
  欢迎花影到访,来一杯普洱?这篇小说是根据发生在身边的一件小事加工而成的,因为能力所限,没有达到自己的初衷。不过,我手写我心,当初决定一定要写出来,现在写出来了,也就值了。能得花影的喜爱,真是我的荣幸。
12 楼        文友:雪千寻        2014-02-17 11:55:13
  一些社会现实是残酷的,它在一点点吞噬人性的良知,作者的创作也在无形中呼唤正义和真理。但愿明天的太阳会美好如初!文笔犀利,构思精巧。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皆是花好月圆!
回复12 楼        文友:素馨        2014-02-17 11:59:16
  谢谢朋友!问好!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