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回家(短篇小说)

编辑推荐 【流年】回家(短篇小说)


作者:雪飞扬 举人,4701.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7发表时间:2013-11-28 08:17:29
摘要:在他一贯的观念里,养女儿就是做赔钱生意,供她吃供她喝的,长大了刚刚能使唤了,却嫁人了。一嫁人,那还不是泼不出去的水?所以,他从心底从没看上过女孩,只喜欢男孩。


   这些年,他用女儿们的彩礼钱陆续为儿子置了不少家产。先是在村头的开发区买了一块临街的房基地,接着又率先盖起了漂亮的三层楼。
   等了整整一天没有等上儿子来接的秦宝书,晚上躺在床上煎鱼般翻过来覆过去的。
  
   秋天,正在用手扶拖拉机耕地,车子后面的犁耙上站着大女儿,本来这压耙的活儿应该是男人的事,可是他偏不自己上,就让女儿上。大女儿在上边,手死命地拽着绳子,身子随着犁耙的晃荡摇摆着,随时都要跌下来的样子。终于,一个坑洼,大女儿一下从犁耙上摔了下来,摔得满脸都是泥,连鼻子也破了,汩汩地往外流着血。他不但没有上前安慰一下,反而上去就是一巴掌,骂道:“没用的蠢货!吃得不少!这点活儿都干不好,上去!”大女儿又咬着牙,流着泪,忍着痛再次站到了不住地颠覆着的犁耙上。
   十岁的二女儿,像大人一样挖着地,手上的小泡泡磨破了,血淋淋的,不敢吱一声,只要一吭声,一定会招来他的一顿叱骂,甚至会是毒打。外加一句:“没用的东西!赔钱货!”
   一搂粗的大树,锯了大半天还没锯倒,在另一头拉锯的十二岁的三女儿吃力地拉着,她不停地换手招来他一次又一次的叱骂:“饭桶!难道你光会吃饭吗?”
   田地头的石头,那么大,大得比九岁的四女儿弱小的身子还要大几倍,那么重,重得比女儿的体重要重数倍。他让她跟自己一起用力往地另一边推,四女儿咬着牙,使出吃奶的力气推。他叫:“吃劲!吃劲!”纹丝不动的石头招来他一团怒火:“死种!光会吃饭!”
   九岁的五女儿,挑着快跟自己身子一般高的一篮子谷穗,摇摇晃晃地走在田间,一不小心踩空,跌倒在岸下。他没有担心女儿是否摔着,却骂骂咧咧地去弄谷穗:“死妮子!这么败兴!看又要损失多少谷子!”
   成绩优异的六女儿站在他的床头,怯怯地说:“爹,我想读中学,我的分数是全班最高的,老师说……”没等女儿把话说完,他就一口打回去:“算了吧!女孩子家的,学再高的文化有什么用吗?迟早还不是看孩子做饭吗?”
   看到他买来的罐头,跟儿子秦胜利只差一岁的七女儿想跟弟弟争,他走过去用大手一拨拉就把女儿甩出去很远。嘴里叫嚣着:“那么吃嘴!当心将来嫁不出去!”
   让七女儿去摘棉花,她磨磨蹭蹭的在屋里不出来。他在外面喊了一声:“快点!”女儿说:“让我梳一下头。”他三步并作两步走进屋,一下揪出女儿甩了出去。倔强的女儿再次拿起梳子,他劈手从女儿手里夺了扔掉,又狠劲地踢了女儿几脚。女儿哭着往地里走去……
   毒烈的日头当空照着,一家人正在晒场上打麦子,十四岁的六女儿负责抄麦秸。一阵恶心,使她蹲下来了,看着越聚越多的麦秸,他上去就是几脚。可怜的中了暑的六女儿不得不在天旋地转中坚持继续叉麦秸。
   就这样,盼了一天没有盼到儿子的秦书宝回忆着跟女儿们的点点滴滴。他发现,女儿们小时候,他跟他们的交流方式除了打骂,就是呵斥。
   是的,在他眼里,女儿就是赔钱货,没用的东西,贱种。直到今天,大女儿二女儿三女儿都已经做了奶奶姥姥,他跟她们说话还是是一副硬硬的、命令的口气。
   “只有儿子有用。”他始终在心里这么认为。
   当年,扔七女儿不成,他就可着劲儿在妻子身上扑腾。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刚生完孩子三个月的妻子竟然又怀孕了。当秦胜利落地,他的眼里放射出来的光简直是绿的,他急不可耐地一拨拉差点把秦胜利的小鸡鸡拽下来。
   他拨拉了一下,又拨拉了一下,再拨拉了一下。前七次的失望让他对眼前长着小鸡鸡的婴儿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直到老娘说:“别摸了,小心摸疼我孙子了。”他才嘻嘻笑着停止了动作,那阴沉了多年的脸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那一刻,他感觉胸口那颗扑腾扑腾跳着的心脏简直要破皮而出了,那一刻,他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失控地、得意地喊着:“我胜利了!我秦宝书也有儿子了!我不是TM绝户头了!”接下来就一直叨叨着一句话:“我胜利了,我胜利了。”好像这是多么大的一场战役,他是胜利者一样。于是,他就给这个他盼了近二十年,他寄托了无限希望的儿子取名秦胜利。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没有盼到儿子来接,就又开始盼着大年,他不停地给儿子打电话,要回家过年。每次都听见电话里“呼啦哗啦”的麻将响声。儿子却说在忙,让他们再在姐姐家住一段日子。
   秦宝书在焦虑的期盼中没有盼来儿子来接自己,却迎来了除夕的钟声。
   活了八十一,还没像今年的年过得这么不舒坦。看着大家都相互走动拜年,他和老伴就窝在七女儿家里生闷气。
   转眼,年过去了,大年初十,是轮到到儿子家里的日子了。儿子却突然打来电话说,老板突然打来电话让自己赶紧上工地去,红玉一个人在家给你们做不了饭,你们就别回来了,这次就隔过我家到大姐家住去吧!
   秦宝书又气又急,一下子又病倒了。
   女儿女婿一阵忙乱:抽血、拍片。最后结果出来了:胃癌。
   他拒绝住院治疗,只嚷嚷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女儿们没办法,只好给弟弟打电话。秦胜利在那头清清楚楚地说:“不是还没到晚期吗?等到晚期,没有多少日子时再回来吧!”
   秦宝书就那么直愣愣地听着儿子那一副事不关己的声音,心头涌上来的万千滋味难以形容。
   夜里,他又做梦了,梦中自己死了,灵堂在自己亲手盖的三层楼前高高搭起。儿子媳妇女儿都披麻戴孝,他们都没有在哭,反而在笑,只听儿子说:“死了,死了好啊!咱们该高兴才对!”他听到自己在高高的上空哈哈大笑的声音:“哈哈哈!我终于回到我自己的家了!”

共 7289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完令人心酸,之后陷入深深的思考中。一篇文字,不管长短,不管什么体裁,读后就如过眼云烟,就不是好作品。而作者这篇小说,读完却让人久久走不出来。有的儿女不孝顺,固然儿女不对,但与父母的教育不无关系。文中的秦宝书就是这么一个人,生下七个女儿,他都没有好脸嘴,惟有第八个是儿子了,脸色才阴转晴,有了笑容。日常的生活中,对女儿们百般刁难,辱骂,不给好脸。对自己唯一的儿子却是千般溺爱,握在手心里。结果,老来,出问题了。抚养他的是那些不被看好的女儿们,而他的儿子,和儿媳,宁愿打麻将,也不愿意孝顺他们。即使最后被诊断出胃癌,儿子也不管他。让他心碎,终于尝到了自己种的苦果。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封建余毒。儿子也好,女儿也好,都是娘身上的一块肉,手心手背,一样的。小说来源于生活,颇能感染人。流畅,生动,人物性格形象饱满,特别是对秦宝书这个人物塑造非常成功。倒叙,多次插叙交叉使用,描写叙述得当,栩栩如生。秦宝书父子的几次电话也是安排得很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3-11-28 08:20:19
  生活味儿浓郁,很能代表相当一部分男人思想的作品。值得一读。
  
   飞扬真棒,善于挖掘生活题材,从生活中来的东西,耐读耐品……
回复1 楼        文友:雪飞扬        2013-11-28 09:59:23
  谢谢山哥不厌其烦的鼓励与指教。
   其实,这些都是真事啊!只不过不是在一个人身上而已。现在的农村就只这种状况:千方百计要儿子,身强力壮时一心为儿子,等到不会干活了,成累赘了,就得到女儿家住,一般儿子是很少管的。
   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改变这种观念,哎!
2 楼        文友:雪飞扬        2013-11-28 09:59:36
  谢谢山哥不厌其烦的鼓励与指教。
   其实,这些都是真事啊!只不过不是在一个人身上而已。现在的农村就只这种状况:千方百计要儿子,身强力壮时一心为儿子,等到不会干活了,成累赘了,就得到女儿家住,一般儿子是很少管的。
   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改变这种观念,哎!
3 楼        文友:银杏树        2013-11-28 10:56:05
  这是一篇让人值得深思的小说,文中提出了一个当今农村仍然存在的旧观念,那就是重男轻女的现状。年轻时的秦宝书生了七个女儿还想生儿子,而让他沒想到的是,寄望于养儿防老的他,儿子却不管他了。这是对这种老观念的最尖锐的嘲讽。文中几处细节采集的很好,如:秦宝书'窑洞弃婴'、'八子出世'等等。值得一读。
回复3 楼        文友:雪飞扬        2013-11-28 12:48:02
  因为用心、因为情真,所以读文才读得那么透彻,谢谢树哥,谢谢你一路陪伴,一路指教与鼓励。
4 楼        文友:小乔初嫁了        2013-11-28 15:58:25
  养儿防老越来越成了一种奢望。而中国的传统观念还是没有改掉,尤其是在农村,父母看重的还是男孩,认为女孩是别人家的人,在他们能干能挣的时候,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儿子,只等到他们动不了了,才知道原来还得靠女儿。
   这篇文字在现在的农村是普通现象,看了让人心痛,希望国家体制对农村老人能有一个好的安置,不要再说有儿子不能进养老院之类的规定,这种规定会害了很多老人的。
回复4 楼        文友:雪飞扬        2013-11-29 06:15:00
  在农村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大家千方百计要儿子,自己能动时又尽自己最大力量为儿子挣家产,甚至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向女儿的婆家要彩礼也要为儿子打算好。可是,一旦不能再干活,基本上就不在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的家里呆不下去了,一般都是到女儿家住。
   是啊!但愿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让人民早日消除没儿也能养老的忧患。谢谢小乔友的精彩留言,谢谢你!
回复4 楼        文友:雪飞扬        2013-11-29 06:15:58
  在农村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大家千方百计要儿子,自己能动时又尽自己最大力量为儿子挣家产,甚至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向女儿的婆家要彩礼也要为儿子打算好。可是,一旦不能再干活,基本上就不在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的家里呆不下去了,一般都是到女儿家住。
   是啊!但愿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让人民早日消除没儿也能养老的忧患。谢谢小乔友的精彩留言,谢谢你!
5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3-11-29 19:58:04
  飞扬的这篇小说的确写的很棒!秦宝书这个人物很立体,很丰满。而且,读后能发人深思。欣赏!
闲云落雪
回复5 楼        文友:雪飞扬        2013-11-30 06:37:07
  姐呀!欠缺还很多呀!你得帮我提呀!不过还是得谢谢姐姐的鼓励。
6 楼        文友:六月荷        2013-12-05 17:52:42
  封建思想真是害死人,然而封建思想却根深蒂固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人们嘴上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内心里依然是重男轻女。文中主人公堪称典型的封建思想,可悲呀!超赞,飞扬。文字变化很大。
回复6 楼        文友:雪飞扬        2013-12-06 08:47:48
  谢谢姐姐,是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啊!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