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岁月(纪实散文)

精品 【流年】岁月(纪实散文)


作者:孙方之 秀才,1599.8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31发表时间:2013-12-01 17:08:52


   1975年上半年,四届人大刚刚开过,邓小平主持全面工作,整顿军队,起色很大。济南军区开展“大练兵”运动,独立师确定我们连为省军区军事训练“标兵示范连”。这一“示范”可苦了我们。一个最大的训练示范课目就是“武装泅渡军事演习”。这个武装泅渡军事演习就是全副武装在几十米深的水库里编成队形游泳和按实战要求军事训练。我在家时只会“狗刨”式凫水,一丝不挂也就能凫几十米,那离的叫会游泳还差得远。“全副武装”压在身上的重量有20公斤,还要穿着军衣,穿着军鞋,戴着军帽,那阻力可想而知。
   卧虎山水库在济南东南方向的历城县仲宫公社,那里是泰山的山阴,水库建在两座大山形成的一条深深的峡谷里,东西向蜿蜒十几华里,南北宽4公里。最深的地方35米,平均深度15米。开始首先训练的是游泳。全连百多号人,真正会游泳的没有一个。“会游泳”的定义,必须是军事条列规定的标准“蛙泳”动作。“狗刨”式根本不叫会游泳。当我看到面前的那样一片一望无际的白茫茫的水域,头嗡的一声就膨胀开来。当时想,别说是武装泅渡,就是把我捆起来放到船上横渡过这4公里水路我也会晕死的。可是,已经吃着国家的大白馒头和米饭了,和被赶上战场一样道理,就是明知会被淹死也没有退路了。那天上午,炊事班杀了一只大肥猪,全连美美地吃了一顿。下午一点半,我们全连一百多人,脱得一丝不挂,列队站在卧虎山水库北岸,连长也一丝不挂地站在一群赤裸军人的面前,慷慨激昂地作训练前的动员。连长毫不避讳训练中的死亡事故,连长说,去年就在这个水库里,淹死了八连的两个战士,请海军潜水员打捞了一个星期才把尸体打捞上来。今年团里有指标,允许死亡一到二人,但是,我有爹娘,大家都有爹娘,谁死了都挖得是爹娘的心头肉,今年我不允许死一个人,如果必须死一个,那就死我!连长慷慨激昂的话音被大山碰回,激荡回旋。我们被感染着,我心中的恐惧感渐渐退却。随即分开班,按照教课书,在岸上的沙滩里练习动作。在六月的骄阳下,一大群光腚汉子趴在沙滩上,弯腿曲臂,曲臂弯腿,汗水顺着被阳光晒得黢黑的皮肤一个劲地往外冒,细细的沙粒粘满全身。第三天进入浅水区。在浅水区里逐渐掌握蛙泳要领,然后一天一天加大游泳的距离。两个星期以后,全连列队横渡4公里的卧虎山水库。第三个星期,进行全副武装泅渡练习。第一次横渡时是赤身裸体,身上轻松,只要一招一式按动作要领去做,就会跟着队伍前进。可是一旦穿上衣服,武装上枪支弹药,特别是枪,已经换成日本造的“三八大盖”,比“56”式半自动步枪又重了二斤。20公斤东西压在身上,还穿着阻力巨大的军衣,穿着胶鞋,别说游泳,一进入水里就一个劲地往下沉。尤其是我,那时体重50公斤多一点,背负着20公斤重量,那重量压在身上,更压在心上。第一次下水,就忘了“蛙泳”的动作,一个劲地乱扑通,一阵就沉了底,喝了几大口浑浊的黄水,被几个战友拖了上来。我在岸上吐了一阵黄水,那横渡的队伍已经游出去一百多米。连长留下两个战友劫持着我下水,好歹硬着头皮跳进水里,喘了几口粗气调整心态,按照动作一下一下地前进。4公里的水路,我们游了两小时,总算游到对岸,和在岸上休息的战友会合。当往回游的时候,轻松自如了许多,在战友们的中间,借助群胆,一个半小时就游了回来。后来我总结,那时的武装泅渡,靠的就是群胆,明知道身下是几十米深的会置人于死地无情的水,但在队伍里,一百多人在一起,互相壮着胆量,互相鼓励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对岸。如果是一个人,十有八九是没有胆量横渡的。
   一个月后,师里一个副参谋长来考核。现在我回想,那副参谋长是很有人性的。按照规定每个战士平均武装泅渡距离达到五千米,全连成绩为优秀,这五千米,也可以是横渡几个来回,也可以是在顺着水库在较浅的水域转圈。而那参谋长采取在水库北岸离岸边仅十米的水域转圈的方式。这转圈和横渡给心理造成的压力是不一样的。吃早饭时,连长默默来到我的面前,从他饭碗里捡了三片肥厚的猪肉,放到我的碗里,不声不响地走开。我立即就明白了连长的心意,他担心我身体瘦弱,会坚持不下来,鼓劲来了。我眼里浸着泪花,吞下那三大片肥肉。
   1975年7月10日早上8点。急促的冲锋号声响彻在泰山之阴,一百多名全副武装的战士跳进了卧虎山水库。我们围着数十根竹竿划定的500米周长的椭圆型水域转圈。一圈一圈一圈一圈一圈。我开始是数着的。后来不数了。后来我不知道在干什么了。我下意识里就是一个动作:像青蛙那样后蹬前扒,只有那样才不至于沉入20米水下淹死。我不能死,我不愿死。后来我有可能睡觉了。梦见了母亲风霜斑斑的脸。梦见了她的娇羞的脸。我才二十岁。我死了亏大了。我死了弄个烈士,每年只能补助母亲三千个工分,而我不死,我可以孝敬母亲,给母亲养老送终。给母亲娶个儿媳妇,生几个孙子。我游啊游啊。我意识到,太阳从这个山头已经移到了那个山头。终于,我听见了嘹亮的军号声。终于不知哪里伸过来一条大竹竿,我顺手攥住那条竹竿,被拖到了岸边一块大石头旁。我几次试图站起来,想与天地垂直。可是,我不会站了,我趴在大地上,与大地平行着,意识里还在重复着一只青蛙的动作。
   后来我知道,是连长抱我回到驻地的。据说连长哭着抱我回去的。那时候,我的意识是一只青蛙。是一只怕被无情的水淹死的青蛙。
   第二天上午,全连列队总结训练成果。连长宣读了全连126名战友的成绩。我听到了我的成绩是十一小时泅渡一万两千三百米。那时候,我麻木着,不信我会在几十米深的水里脚不沾地的游了十一个小时。而且背负着接近我体重一半的重量。其实后来听说,坚持十个小时以上的全连只有四五个人。可我真的不知道不听到号声可以上岸的。
   那年训练回去,连长给我记了一次嘉奖。那颁奖词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意志坚定。可是连长不知道,我正因为怕死才没有死的啊。
   30多年后,看了一部电影《集结号》。我偷笑,真有和我一样的傻瓜啊。
   从那以后,我坐下了一个病。有时,在梦里自己是只青蛙,在机械地重复一个动作。为的是不被深深的无情的水淹死。
  
   【七】
   一个20岁的共和国的士兵,为着自己崇敬的伟人,为着自己的庄严使命,我幼稚的真诚而神圣。
   1975年的冬天,是个特别寒冷的冬天。
   那个冬天,一直到1976年的1月仍然没有下雪,就是干冷。
   我们的营房在济南南郊一座叫做万灵山的山坡上。远离市区,营房操场上冻裂的大口子可以填进一颗训练手榴弹,冷透了的步枪用手一摸会粘去一层皮。那年的中国的政治气候和天气一样寒冷。批判邓小平的浪潮达到顶峰。四届人大确定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刚刚实施,又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战友们在大会上慷慨激昂地读着从报纸上抄来的批判稿,可在会后就私下议论,不可理解,心中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压抑感。由于政治原因,国家领导人的健康状况是国家级秘密,全国人民并不知道毛泽东、周恩来的身体已经病入膏肓。从来不敢想象毛泽东、周恩来这样的人物还会死。
   1月9日6点,照例全连跑操。7点,我们在操场上突然听到营部的高音喇叭传来哀乐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节目,响起著名男播音员齐越带着哭腔的低沉、凄哀的声音,他宣布了一个让世界为之颤抖的消息:周恩来总理逝世了。整整十分钟,全连一百多名战士愣愣地站在凛冽的寒风里,不相信周总理会逝世了。响起了早饭的号音,没有一个人到饭堂打饭。我们从画报上、报纸上剪下周恩来的画像,以班为单位在宿舍里布置简易灵堂,自制小白花缀满宿舍的墙壁。当天下午,指导员挑选了部分骨干,组成了五个小组,让我们到周围的村庄组织社员开展悼念周总理的活动。我带着三个战士去了一个叫做青龙的村子。我们深入贫下中农家庭,家家笼罩着悲凉的气氛,尤其是一些老年妇女,不是抽咽着诉说,就是嚎啕的说不出话。表达着一个意思:周总理去了,毛主席怎么办?全国人民怎么办?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妇人,竟给我们跪下了,我好不容易把她扶起,从她如泣如诉的话语中,终于明白她要表达的意思,周总理去世了,你们解放军的责任更重大了,要保卫好毛主席,保卫好国家。千万不要叫敌人乘机打咱中国。顿时,我就感到了一种神圣的庄重,我虽然只是一个20岁的解放军的班长,但是,我在这位真诚的农村老人面前,就是整个人民军队,对她而言是一种精神的支撑和依托。社员们知道了解放军来到村里,自发地围拢过来。我站到了街上的一块大青石上,讲开了周总理的丰功伟绩,然后慷慨激昂地宣誓般的表达了我们誓死保卫毛主席、保卫祖国的决心。人们到山上折来松柏树枝,在街上扎制了一个硕大的花圈。那个只有松柏枝和白纸扎成的花圈,在街上待了整个冬天。
   那时,人们并不知道党中央里有一个“四人帮”,认为从党中央到全国人民,都是一样对周总理无比崇敬,无比热爱。谁知春节过后,我们连队到农村和贫下中农一起悼念周总理的行动受到追查。上级要弄清楚是谁安排这样做的。我们全连上下异口同声说是自发的,保护了可敬的指导员。粉碎四人帮以后听说,当时有一个内部文件,悼念周恩来要有限度,要听从上级统一安排等等。我们连队的做法当然就违规了。
   三十多年了,梦牵魂绕的“一月八”刻骨铭心地镂刻在脑海中。今年的1月我感受到了30年前那个1月的一些寒冷,我搜寻着三十年来的一些成败得失,为着自己的一些言行而愧悔。独独为三十多年前的那次在那个寒冷的小山村的演讲的壮举而自豪。一个20岁的共和国的士兵,为着自己崇敬的伟人,为着自己的庄严使命,我幼稚的真诚而神圣。

共 14112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39年前开始的兵营生活虽然只有三年,但三年中他所面对的苦难,也成为他日后打拼的夯实基础,想来现在描写的时候,笔尖流淌的是苦难,但心里流淌的是感恩。并且这些感恩将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厚重,将继续温暖他未来所有的日子。很多事情现在读来是感觉不可思议的:体检时吃冰增加体重,饥饿的新兵连续吃十几个大包子,深夜的紧急集合,还有连续十几小时的蛙泳……但正是因为这些难以置信的过往,才让他不知不觉中学会坚强。是呀,他并不是生活的弱者,一个喜欢文字的人,即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在训练和生活的夹缝中坚持创作,他没有看轻自己,事事争先,用更加的努力来对待所有的不公平。他收获了很多肯定,还收获了期待的爱情,收获更多的是一种即便走出军队,但会一直都挺直的脊梁。这三年的兵营生活将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人生财富。这篇散文细数了作者三年的兵营生活,顺着岁月流淌的是苦难,也有对苦难的感恩,还有那个已经远去的时代。曾经激情的年代虽然走远,却永远地珍藏在他的心中。他们做所的贡献,我们也将感恩珍藏在我们的心中。向您致敬,祝福!【编辑:平淡是真】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202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3-12-01 21:55:46
  今天跟我父亲聊到这篇文章中的一些片段,父亲说,你可能难以置信,但那个时代确实是这样的。父亲听到我的,仿佛有一种被读懂的感觉,我也感觉很幸福!因为我有了这份读懂的能力!
   感谢老师的分享!祝福冬天安好!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12-02 21:21:1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