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下江南(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下江南(散文)


作者:周明金 秀才,102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28发表时间:2014-01-02 12:46:29
摘要:乾隆六下江南,留下风流韵事,千古传说;我一下江南,留下美好的记忆,记录在此!


   豫园内,亭、台、楼、阁、厅、堂、廊榭的周围栽植银杏、女贞、广玉兰、白玉兰、紫薇、瓜子黄杨、白皮松、罗汉松、桂花、茶花、茶梅、香樟、紫藤。整个园内树木苍翠,层次分明,体现了明清两代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
   时间不早了,亲戚几次电话催促,陪客的都到齐了,我们还有理由再玩吗?
   满园美景没看够,两腿沉重如灌铅。挂一漏十难尽述,留待再来仔细观!
  
   五、溪口
   4月26日晚,我们夫妻俩和内弟、侄儿商量,打算27日去宁波奉化去看看侄孙周殿豹。侄孙原在我们镇上开饭店,后来受打工潮冲击,歇业去了宁波奉化。从事过许多职业,由于不挣钱,善始而不能善终。最后进了工厂,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受到厂长垂爱并器重。工资也一路攀升,立足之后,在奉化的一个镇上买了两套商品房,按现在的价值算已近百万。看来侄孙要在奉化定居了!由于咱爷俩关系亲密,时时想起他。这次上海之行,再不去看看他,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况且他三番五次的约我们夫妻到奉化做客。看殿豹一家的同时顺便看看杭州湾跨海大桥、游览一下溪口蒋介石的老家。
   4月27日吃罢早餐,由侄儿开车,我们一行四人向目的地进发了。不多时,就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我见过无数桥,但没见过恁么气派、恁么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我们到了大桥中间一片可以停车的地方停了车并下车用手机拍照。说实话,杭州湾海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浑浊、水位低、没有浪涛,就是一湾死水。也没见到船舶航行,不免有些扫兴。但目的并不在此,看过之后也算到此一游了!
   出发时,我已电话联系殿豹,他说到了给他打电话。一路坦荡,有导航指引,加上侄儿车技娴熟,不知不觉就到了奉化。在岳林寺前我们停车等候殿豹接站。殿豹风风火火搭车来接我们,祖孙相见,万分亲切,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中午,殿豹说,我请您们吃大排档。说是大排档,胜过高级饭店:清一色的海鲜;雅静的空调包间;温婉的轻音乐助餐,优质的服务,惬意极了!
   杭州湾跨海大桥看过了,心里还惦记着溪口、蒋氏故居、民国大杂院。下午,殿豹厂里上级来人,他不能陪我们前往,我们只好借助导航了。
   溪口,位于宁波市区的西南方向,奉化市西北方向。溪口以剡溪之水而得名。剡溪源头,主流出于剡界岭,由新昌入奉化境,称“剡源”。沿溪风光优美,剡源九曲为古代旅游胜地。九曲公棠以下称“剡溪”,由西向东流过全镇,至东端,有武岭头与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来。这里山水如画,风景秀美,骚人墨客,寻幽探胜,古代即已形成“溪口十景”:奎阁凌霄、武潴浪暖、平沙芳草、碧潭观鱼、松林晓莺、溪船夜棹、锦溪秋月、雪峰晚照、屏山雪霁、南园早梅。
   我们只是走马观花,既没游览,也没拍照。先驾车再换乘黄包车直奔民国大杂院。
   民国大杂院,位于溪口南侧,背靠笔架山,依傍青龙山,与蒋氏故居(丰镐房)隔溪相望。民国大杂院以保护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寓教于乐为宗旨,生动再现了中国近代的三百六十行、民间老作坊的劳作场景,并融入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等传统文化,集中反映了江南民间生产生活习俗、民情和文化的特色。一镇凝聚蒋氏史,独院浓缩民国情,民国大杂院真实再现了历史上溪南的繁华市井,一切如故,亲切动人。
   民国大杂院对外开放真实再现了历史上溪南的繁华市井,一切如故,亲切动人。在室内藏区,既可亲眼目睹难得一见的晚清老式相机、英女皇维多利亚时代的钟表及中国传统农耕渔织的工具等珍贵藏品,又可领略中国博大精深的儒、佛、道三教文化。民国大杂院,让您乘兴而来,竭尽欢乐而归,在娱乐中感受民国沧桑,在休闲中领略百业精彩。
   民国大杂院有副对联令人警醒:一生运有数,百善孝为先。上句有些唯心,但下句可是至理名言: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孝的人怎能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不孝之人又怎能要求子女的孝敬!为人子女就要为自己的孩子作个榜样,让下一代知道何为孝敬!
   由于在民国大杂院逗留太久,晚饭后还要去杭州,蒋氏故居只能坐在黄包车上听车夫讲解了!
  
   六、杭州(一)
   27日晚又受到殿豹家宴盛情招待,席间他请来了他的叔叔周玉清、他的舅舅司义富(原来在我镇唐庄村任过村长,由于性格耿直,受到同事排挤,不得已,辞官南下务工,现在一家物业管事,逍遥自在,工资不菲。这让我想起“人挪活,树挪死”的说法颇有道理)。殿豹的厨艺不减当年,当然海鲜仍是主打菜,这就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虾、蟹、贝、螺、鱼摆了满满一桌子,我们推杯换盏,互敬互让,其意融融、其情浓浓。吃过晚饭,太阳还很高,我们谢绝了殿豹和他叔叔、舅舅的再三挽留,开车上路去了下一站——杭州。
   杭州,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每年吸引数千万中外游客。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史载,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好是杭州”。特别是西湖,她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情系天下众生。
   我1994年春随团到过杭州,那时的杭州是原生态的,古朴的,少有人为元素的。在此游玩了三天,去过灵隐寺、灵山幻境,到过钱塘桥、岳庙,看过六和塔、龙井茶村,重点还是游览了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其实只有九景,雷峰塔倒掉了当时没有重建。每处景点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一路走高速,一百六、七十公里的路程,一百分钟就到了。在杭州务工的侄儿周玉豹早已做好了迎接的准备,按照他给定的路线,我们相见于德胜路与上塘路交叉口的新青年广场。稍事寒暄,他要带我们去看西湖夜景,我们无不赞成。侄儿在杭州摸爬滚打二十多年了,现在事业做得相当不错,有一家装璜公司,还开有足浴店。侄儿带工人在外施工,侄媳在家打理店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多万买了车,老家镇上买了房,还准备在县城买门面房打算老了回来做生意。
   我们换乘侄儿的车,10余分钟就来到西湖景区。景区灯火通明,亮如白昼。摆摊的、兜售玩具的、玩杂耍的、卖小吃的,仿佛置身于欢乐的海洋之中。小贩的吆喝声,人们的欢笑声,交织成了一曲幸福和谐生活的交响乐。侄儿是个杭州通,对各景点的情况了如指掌。他导游似的介绍说:“到杭州必到西湖,西湖的景观在于‘一山’(孤山)‘二堤’(白堤、苏堤)‘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十景’。”
   “孤上林木葱蔚,多历代人文古迹留存。孤山东西分别以白堤和西泠桥与湖岸相连,且岛上名胜古迹甚多,因此杭州人将“孤山不孤”“寡人孤”,与“断桥不断”“情谊断”、“长桥不长”“情意长”并称西湖三怪。
   “白堤,原称“白沙堤”。横亘在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从断桥起,过锦带桥,止于平湖秋月。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说的就是这条堤。后人为纪念白居易,称为白堤.白堤的特点是一株柳树一株桃,所以每到春天桃红柳绿、芳草如茵的时节,游人走在白堤上时似在画中行。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
   ……
   “老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2007年10月20日西博会开幕式晚会上,宣布了三评西湖新十景,它们是: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游了几个景点,侄儿说,天也不早了,加上一路颠簸,今夜好好休息,明天我再陪您们慢游!
   回到阳铭假日酒店,一夜无梦!
   杭州(二)
   27日,一天辗转千余里,游览了好几个景点,人困马乏。到了下榻的“铭阳酒店”,浑身就像散了架,草草洗刷,倒头酣睡。也许是累的缘故,一夜无梦。一觉睡到第二天七点半,起床匆匆吃些早点,侄儿已从萧山工地安排妥帖回来了。他让侄媳妇关门停业一天,夫妻俩陪我们好好游玩。
   沿着昨晚的路线,我们又游览了西湖老“十景”和新“十景”,并用手机拍了照。我们一行驱车来到岳王庙,正赶上整修,没能进去拜谒这位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随后,我们来到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江南著名古刹“灵隐寺”。
   灵隐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灵隐寺鼎盛时,曾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房一千三百间,僧众多达三千余人。如今香火之旺盛,可见一斑。
   侄儿、侄媳多次到灵隐寺烧香拜佛,我1994年也到过灵隐寺,所以这次我和侄儿、侄媳就没再进去。妻子、内弟和内侄三人买票进去,一直游览到后山。进去之前,我告诉他们,“飞来峰”、“一线天”、“冷泉”等景点必须去。“冷泉亭”上有一副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写得很有意趣。据说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带了妻女到灵隐游览,到冷泉亭歇息,其妻见亭上对联,便要俞樾作答,俞樾略一思索,应到: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俞樾回答的很巧妙,从有泉的时候,就开始冷了。至于峰,却是从失去峰的地方飞来的。其实这两问题,本来就没有答案,俞樾如此回答,也算非常巧妙,而且中间暗藏禅机。但其妻听了,不大满意,于是自己对到: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这幅联语,虽然同样暗含禅机,但是却比俞樾的要具体一些。
   妻子她们三人进入灵隐寺游览,我和侄子、侄媳开车返回西湖,停车步行,走走停停,一路观赏。水上,划船的、乘坐摩托艇的;岸边,谈情说爱的、拍婚纱照的、垂钓的、沿着曲径散步的,悠哉游哉,忘乎所以,乐在其中。优雅的环境,也给我们提供了叙家常的美妙场所。
   临近中午,我们一行来到“六和塔”景区。正巧有一个旅游团要进去游览,导游正为他们介绍“六和塔”:传说古代钱塘江里的龙王十分凶暴,经常兴风作浪,淹没家田,百姓遭殃。渔童六和的父亲也被江潮淹死,母亲被卷走,六和万分悲痛,整日投石填江,震得水晶宫摇晃不定。龙王只好求饶,以金银财宝与六和讲和。六和提出:一.要放回母亲。二.不许潮水祸害百姓。龙王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从此,钱塘江潮水不再泛滥,人民过着安居的生活。人们为了感激六和,就在他投石的小山上建了一座塔,这就是“六和塔”。
   相传梁山泊英雄南征方腊,宋江将兵马驻扎在六和塔外的寺庙内,鲁智深与武松忽听得钱塘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北方人,从没听说过钱江潮,以为是战鼓声,便起身准备迎战。后来僧人跟他解释,方知这是潮信。于是他想起以前出家时师父说过“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觉得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边圆寂坐化了。武松也在此出家,八十寿终。
   真假难辨,不看也罢。我们还是看看真实的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不仅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它是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南北,是连接沪杭甬铁路、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时已过午,饥肠辘辘。再好玩,饭还是要吃的。况且在富阳市经营餐饮的侄女得到我们到杭州的消息,已三番五次电话邀请了。
   暂别了,杭州!再见了,西湖、岳王庙、灵隐寺、六和塔、钱塘江大桥……
  
   七、富阳
   4月28日,在富阳市经营餐饮业的侄女玉梅,得到我们到杭州的消息,便迫不及待地三番五次电话邀请我们。本不打算去富阳,可考虑到侄女玉梅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既然到了杭州,不去富阳,她心里肯定不好受。吃了午饭,便决定由侄儿玉豹驾车,我们一同前往。侄儿还要到萧山工地安排施工事宜,我们正好借此机会去逛逛商场。
   我们打的到银泰百货(延安路店)。那里的服装名牌产品最多,服装款式最新潮,价格也最贵。我们只能走走转转,摸摸看看,开开眼界,真不舍得去买天价服装。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又打的回到侄儿的足浴店。晚七点,我们才收拾停当上路。

共 11256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下江南》叫人应接不暇,那些景、那些风光在字里行间一路逶迤!此文笔墨流畅,长句短句交替着灵活运用,字里行间可见作者不凡的笔力!笔者受朋友亲人一路邀约,先后去了上海的宝山区,外滩,世博园,豫园,宁波奉化的溪口,还有杭州以及富阳,感受到了当地的自然风光,还有人文文化,行了万里路,相遇了一场又一场美丽,风景的美好,还有人情的美好,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一份记忆!文字有静,有动,有情,有景,动静结合,情景交融,佳作!强烈推荐!【编辑:满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满月        2014-01-02 12:50:08
  跟随周老师的笔下了一次江南!
我的字很轻,落笔似雪落的声音,空灵,以柔情翩跹,翩跹!
回复1 楼        文友:周明金        2014-01-02 13:36:42
  感谢满月老师!祝福新年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满月        2014-01-02 12:50:37
  欣赏了,学习了!
我的字很轻,落笔似雪落的声音,空灵,以柔情翩跹,翩跹!
回复2 楼        文友:周明金        2014-01-02 13:37:12
  谢谢!敬请批评指正!
3 楼        文友:满月        2014-01-02 12:51:02
  祝您生活幸福,创作愉快!
我的字很轻,落笔似雪落的声音,空灵,以柔情翩跹,翩跹!
回复3 楼        文友:周明金        2014-01-02 13:37:58
  谢谢您的关心与支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